首頁 > 職責大全 > 鮮活原料申購倉庫領料驗收倉儲管理制度

鮮活原料申購倉庫領料驗收倉儲管理制度

2024-07-12 閱讀 4518

鮮活原料申購、倉庫領料驗收及倉儲管理制度

1、除鮮活原料外,所有高檔原料申購單需經餐飲部經理審核后上報審批,由財務部經理,采購部經理認可,上報總經理同意后方可申購。

2、一般原料采購由廚師領班報日采購,由部門經理認可后即可購買。

3、鮮活原料原則上使用海鮮房原料,若有特殊要求則報采購部購買。

4、領取食品原料必須按規定填寫領料單,各部門領料必須由廚師長或廚師領班簽字,各部經理批準。

5、領取食品原料必須在領料單上正確寫清品名、數量、單位、由發貨人根據領料單發貨。

6、若實際發貨數量不足,須在領料單上注明實際領用數量,并由發貨人及收貨人共同簽字認可。

7、發完貨后,必須由收貨人驗收并簽字認可。

8、各部門領取貴重原料,必須經過預算,提前一天領用,并嚴格驗收,核準數量。

9、各部門領料單必須由專人保管,不得將領料單互借使用,領后的領料單必須按編號保存,月底將領料單憑證匯總上交餐飲部。

10、在領取鮮活原料時,必須嚴格驗收,如發現質量不符合要求,則應拒絕領用。

11、做好貨物驗收日報表,分類列出,以便于成本核算。

12、所有入廚房的食品由廚師長或廚師領班負責。

13、倉庫的保管員應明確存貨的需要量及周轉量。

14、倉庫要求清潔衛生,擺放有序,保持柜門的安全,防止食品被盜,食品貨架離墻至少10cm,離地20cm,以防食品受潮變霉。

15、干濕貨物、罐頭、瓶酒等應分類存放,水果,乳制品,海鮮品應單獨存放,并分類儲存,排列整齊,倉庫和冰箱濕度、溫度符合要求。

16、一切干濕貨物要有明確分類儲發記錄,凡每月每項進貨及憑領料單分發各部門的物品,均應有詳細注明進發貨物的數量、日期及經手人等,精確的記錄入庫單,做到到貨有數,存貨有序,發貨存據,庫存有分類,管理有制度。

17、如到貨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合要求,或存在其他問題,應及時和采購部取得聯系。

18、進貨時應加貼標簽,注明入庫日期、價格等,以便掌握貨品的儲存期限,有利于發貨和盤存工作,放置貨物時要有先后固定位置,以便先進先出,后進后出。

19、一切干濕貨物都應隨時留意,以防變質,干貨提防發霉或被蟲、鼠咬壞,價格昂貴的貨品應密封貯存。

20、貯存罐頭食品時,須保留原包裝紙或原裝木箱,大米,面粉,食鹽等,仍按原包裝的口袋發出,基本保證貨物按原包裝發出。

21、存貯的物品應定期盤點和不定期抽查核對,做到賬物相符,盤點后填好盤存表。

22、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食品倉庫,如有事進庫,須經餐飲部經理,部位經理簽字認可。

23、倉庫規定固定領物時間,如無特殊情況禁止開庫。

24、倉庫保管在一天結束后,將各部位領料單交給餐飲部成本核算員,為確定日清日結的食品毛利提供依據。

篇2:倉庫領料管理制度范本

一個企業的倉庫也有多項管理制度,如倉庫衛生管理制度,倉庫安全管理制度等,以下整理的是倉庫領料管理制度的范本,可供參考。

第1條目的。

為規范工廠的領料工作,避免因領料不當而造成工廠的損失,特制定本規定。

第2條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工廠所有物料的領用。

第3條責任。

1.倉儲部根據領料單負責物料的發放工作。

2.生產使用部門設置專人負責領料工作。

第4條解釋。

領料是由生產部門人員在產品生產之前填寫《領料單》從倉儲部領取物料的過程。

第5條領料時間。

生產使用部門的領料員根據生產計劃和生產的實際進度,提前1~2天從倉儲部領取物料。領料員須把握時間,過早領料會造成生產現場堆積,過晚領料則影響生產進度。

第6條確定領料限額。

生產部門根據《產品用料明細表》和生產經驗會同倉儲部編制領料限額及損耗標準,每次領料時應認真審核。

第7條填寫《領料單》。

1.清楚填寫領用部門、使用項目、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等。

2.《領料單》必須依據審批權限經過部門主管、主管副總簽字審批。

3.《領料單》中所填寫的領用物料應該在倉儲部的倉儲計劃中。

4.進口物料與國產物料分開填寫。

第8條領料流程。

1.生產部門物料缺乏時由專門的領料人員填寫《領料單》。

2.《領料單》須經部門主管核定并簽字,特殊物料須由主管副總簽字審批。

3.領料人員持已經審批的《領料單》到倉庫領取物料。

4.倉儲部人員核對《領料單》的簽章和內容,備好物料,審核領料數量與物料計劃一致并由倉儲部主管審核后,將《領料單》與物料交與領料人員。

5.倉儲人員憑《領料單》將領用情況記入出庫臺賬。

第9條領料超限額控制。

當使用部門申請超限額領料時須說明原因,同時倉儲部進行調查,將調查結果依據審批權限上報倉儲主管與主管副總,按其決策辦理。

第10條補退料控制。

生產現場發現物料不合格、物料超發、物料少發等情況時,須及時辦理補退料以滿足生產的需求。

第11條本規定由倉儲部制定,解釋權歸倉儲部所有。

第12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