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工程檢測監視方案

項目工程檢測監視方案

2024-07-12 閱讀 2831

項目工程檢測、監視方案

一、目的

確保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過程中的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符合國家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滿足國家、行業、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和顧客要求。

二、職責

項目經理部在編制《項目質量計劃》時,同步編制施工過程各階段的監視和檢測計劃。項目經理部依法將分部(子分部)分包給其他施工單位時,應要求分包單位報送《分包工程質量保證措施》及《分包工程監視和測量計劃》。

三、監視和檢測工作程序

1原材料的監視和檢測

1.1應進行監視和檢測的原材料、半成品是:鋼材、水泥、紅磚、防水材料、砂、石、混凝土外加劑、線材(電話線、照明線、電纜線)、閥門(高壓閥、中壓閥、截止閥、閘閥)。

1.2原材料、半成品進場后,由物資庫管員按"物資計劃"與"采購合同"的有關要求進行驗質、驗數、驗材質合格證與產品說明書。滿足上述要求后,對應送檢物資填寫"物資檢驗通知單"。

1.3項目經理部試驗員根據"物資檢驗通知單"按規定取樣,填寫"試驗委托單",送當地檢測中心站試驗。

1.4受委托實驗室根據"試驗委托單",嚴格按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做好原始記錄,出具試驗報告。經試驗鑒定為不合格時,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執行。

1.5對購進的商品砼,試驗員應按規定取樣、按規定標樣、同條件養護,做好養護記錄并送檢,必要時由項目技術經理組織質量員、試驗、材料員到供方生產現場進行驗證并做好記錄。

1.6因工程施工急需來不及驗證而緊急放行購進產品,應特別謹慎。本單位規定緊急放行購進產品僅限于鋼、木、鋁合金門窗、用于圍護結構的物資、用于安裝工程的水、暖物資等,由有關工長提出書面申請,項目工程部門審核,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庫管員應對緊急放行產品作出明確的附加標識,并做好緊急放行購進產品記錄,以便一旦發現不符合規定要求時,能立即追回和更換。若更換時影響周圍產品質量的物質,則不能緊急放行。

1.7項目經理部對合法分包單位的購進產品的監視和檢測,依據《分包工程監視和檢測計劃》。

2施工過程的監視和檢測

2.1施工過程中的監視和檢測按GB50300-2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國家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相關的國家、行業標準執行。

2.2試驗員按規定對工序產品(鋼筋焊接、砼澆灌等)抽樣送檢,未經檢驗或經檢驗為不合格時,不得進入下道工序。

2.3隱蔽工程應經現場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

2.4檢驗批、分項工程的監視和檢測

2.5檢驗批、分項工程的驗收,在施工單位專業工長(施工員)和施工班、組長自行檢查驗收合格并簽字后即時通知專業質量員驗收合格后填寫驗收申請單交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組織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進入下道工序。

3分部(子分部)工程的監視和檢測

3.1地基與基礎和主體結構及安裝的主要分部工程按GB50300-20**標準規定程序驗收,由我單位工程、技術、質量等部門先組織預驗收:

a)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工程及安裝的主要分部工程根據工程施工進展情況進行整體或分部位(或樓層)驗收,待全部完工后,再進行整體驗收。

b)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及安裝的主要分部工程中間驗收,項目經理部在驗收前一周內書面報告我單位工程、技術、質量等部門,我單位三天內安排復查,驗收合格簽字后才向建設單位申請驗收。

3.2分包的分部(子分部)、分項工程、檢驗批的監視和檢測

項目質量員監督分包單位施工過程的監視和檢測,對地基與基礎、防水工程、玻璃幕墻等應由項目質量員檢查驗收合格并簽字認可后才能向建設單位、監理申請驗收。

4單位(子單位)工程的監視和檢測

4.1單位(子單位)工程竣工驗收,按合同要求在驗收前應全部完工,不得漏項。

4.2單位(子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前,由項目經理組織工程、技術、質量等部門進行自查,符合設計和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后填寫《竣工報告》(一式四份),在驗收前一周內通知局相關部門。

4.3總部工程部接到項目經理部上報的《竣工報告》后,組織質量、技術部門進行復檢(觀感質量評定),初驗合格后,在《竣工報告》上簽字蓋章,由項目經理部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報告。

4.4項目經理部配合建設單位做好工程備案工作以及工程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

4.5產品實現過程中,經監視和檢測發現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5監視和測量記錄

5.1產品實現過程中的監視和檢測均應做好記錄,加以保存。

6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6.1原材料不合格的識別和處置

6.1.1經試驗發現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進場原材料,項目物資部門根據項目經理部不合格品控制主管責任部門發出的"不合格品通知單"或進場原材料的外觀檢查等不合格情況,實施處置并填寫不合格物資處置記錄。

6.1.2因庫內保管不當,造成物資變質、變形,超過有效期限,庫管員做好"待處理"標識(即在標簽上加蓋"待處理"標識印章),按品種、規格、數量單獨存放,及時呈報物資部門負責人,并由物資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商定處置辦法進行處置,應該報損報廢的由庫官員填寫《物資報損(廢)申報表》一式四份,報我單位物資部門審批后方可處理。《物資報損(廢)申報表》由庫官員負責歸檔備查。

6.1.3本單位物資部門、項目技術、質安、物資部門負責對進場不合格的原材料進行識別,并決定采取的處置方法。如:

a)要求物資供方重新提供合格產品;

b)降級改作他用;

c)拒收。

6.1.4不合格品在沒有決定處置方法以前,庫管員不得發放適用,并對不合格品進行明確標識,有條件時應予以隔離。

6.1.5項目物資部負責人對不合格物資的處置進行監督。

6.2加工半成品不合格的識別和處置

項目經理部技術負責人組織工長、質安、材料等相關人員對鋼筋制作、預制構件加工、鐵件加工、預埋件等加工半成品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識別,并決定采取的處置辦法,如:

返工,以達到規定的要求;

報廢。

6.3工程質量不合格的識別和處置

6.3.1工程質量不合格品的識別

分項

、分部、單位工程經監視和測量發現不合格品后,按不合格品性質的定義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會同有關人員進行確認。

6.3.2工程質量不合格品的處置

"一般不合格品"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根據評審結論意見,組織有關人員提出處置辦法并監督實施;"嚴重不合格品"由本單位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提出處置辦法;"重大質量事故"按ZJS.GL0505《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管理》規定和建設部3號令進行處理并呈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處置辦法分為三類:返工、返修、或不經返修作讓步接收。不合格品控制應做到:

不合格檢驗批不予驗收,且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施工,并由本單位各級質量部門或項目質檢員簽發整改通知;

返修或返工的產品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工長、質檢員、試驗員重新進行監視和測量,評定其等級并由專職質檢員核定;

構成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按中建三程字[1990]第120號文以及建設部3號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79號令執行;

對已出現的不合格品應填寫不合格品處理記錄表,一般不合格品的處置記錄表由本單位質安部負責填寫并督促項目經理部實施,對實施結果進行驗證;嚴重不合格品處置記錄表由本單位質管部負責填寫并督促項目經理部實施,對實施結果進行驗證;

對出現的不合格品,各級質量部門按要求建立《不合格品記錄臺帳》;

返修或不經返修作讓步接收,應經顧客、監理、設計單位同意。

6.3.2.1產品實現過程中不合格品控制記錄由各級相關部門按《記錄控制程序》執行。

篇2:特種設備監視測量裝置定期檢測管理規定

1、為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及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準確性,特制定本檢測管理規定。

2、本檢測管理規定適用于:各管理處工程部所轄特種設備及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定期檢測管理。

3、管理處工程部主管負責安排具體操作,公司工程部負責監督管理。

4、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測:

1)變配電設備、變配電安全用具、避雷裝置、電梯設備、鍋爐設備、給/排水設備、煤氣設備、壓力容器、擦窗機、吊籃等設備及其有關設備所屬的監視和測量裝置,按政府職能部門規定的期限進行定期檢測。

2)特種設備定期安全檢測及其所屬監視和測量裝置檢測的檢測報告均須登記存檔。

5、物業管理使用的監視和測量裝置需定期檢測的項目:

維修保養所用的檢測器具如:萬用表、鉗流表、兆歐表、示波器、點溫計、風速儀、聲壓表、游標卡尺、千分表等。

6、政府職能部門雖未明確要求定期檢測,但事關物業管理質量控制的項目:

1)消防系統的消防泵、噴淋泵、消防穩壓泵、濕式報警閥的進/出水壓力表、壓力開關、壓力繼電器。

2)生活水泵的進/出水壓力表。

3)污水處理主機設備的進/排水壓力表。

4)空調主機設備的進/出水壓力表及進/出水溫度表。

7、物業管理使用的監視和測量裝置需登記但不需定期檢測的項目:

各設備子系統的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壓力表等表計不需定期檢測,但必須保持完好無損。

8、特種設備的定期安全檢測及其所屬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檢測,記錄在《特種設備定期檢測一覽表》中。

9、監視和測量裝置需定期或不需定期檢測,在《監視和測量裝置一覽表》的備注欄和《監視和測量裝置履歷表》的校準周期欄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