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暢寧工程實施方案
“凈、暢、寧”工程實施方案
一、實施原則
認真貫徹落實深圳市“凈暢寧工程”實施方案,提高本工程環境衛生水平,實現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有效解決工地存在的安全生產隱患和環境衛生、施工擾民問題,創建安全、衛生、整潔、優美的建筑工地新形象。
二、實施方法
1.組織機構: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項目副經理安全主任
組員:安全部、各部門負責人、各工長、各施工隊負責人、治安隊長
2.“凈暢寧工程”實施小組負責制定具體實施措施,建立各崗位責任制,明確劃分各自的責任范圍和責任區域。安全主任兼管“凈暢寧工程”日常實施負責人,安全部負責組織貫徹實施具體措施。
3.工地臨時建筑使用活動板房和磚砌結構,并做到整齊、美觀、統一、協調。
4.工地嚴格實施圍檔作業,圍檔材料使用240紅磚砌筑,圍檔高度2.2m.做到穩固、整潔、美觀;在醒目位置設置“五牌一圖”和人性化的溫馨提示;工地內物料堆放整齊劃一,掛設標牌,工地圍墻保持整潔完好。
5.工地內場地及路口硬地化,設置沖洗、沉淀設施,安排專人對出入口及出場車輛進行沖洗,防止污染道路;雇請和使用的渣土運輸車輛必須同時持有交通部門和城管部門核發的有關運輸許可證件。
6.工地安排專人清掃生活區、辦公區及主要道路,保證清潔,按規定標準設置垃圾收集容器,做到垃圾日產日清。
7.工地按規定落實除“四害”措施,委托經愛衛辦審核的專業消殺單位進行消殺,確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施工現場垃圾集中堆放,及時清理,禁止隨意排放、處置或燃燒各類建筑廢料和建筑垃圾;工地排水設施應保持通暢,施工現場無積水;食堂達到相關衛生標準,向衛生部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食堂工作人員辦理健康證,落實三防一消毒措施。
8.環境控制具體措施詳第十八章第二節文明施工及環境管理。
篇2:三中學藍青工程實施方案
第三中學“藍青工程”實施方案
青年教師是我校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事業發展的希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迅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知識業務素質,是學校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1.培養對象
近三年內新分、新調入我校,35歲以下,沒有從事或沒有完整從事過高中三個年級教學工作的青年教師。
2.培養目標
⑴熱愛教育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具有高尚師德、師風、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⑵具有扎實的基本功,精湛的教學藝術,能深刻領會和把握素質教育的精髓,熟練地駕馭新教材,組織課堂教學,命制優質考試題;教學水平能夠被學校、學生、家長認可。
⑶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⑷具備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能夠獨擋一面,完全勝任班主任工作。
⑸具備對各種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斷和重建能力,能夠熟練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培養實施辦法
⑴實施“藍青工程”,落實師徒合同;以三教三學為主要內容開展導師帶徒活動,每學期通過聽課,說課、賽講,教案檢查,學生問卷調查,檢查青年教師學習筆記等多種形式檢查落實情況,評選出優秀師徒,給予獎勵。
⑵實行青年教師過關制;制定青年教師過關考核方案要求青年教師在三年內要過五關:即思想品德關、教材教法關、教學技能關、教育管理關、教學科研關,成績合格過關者結束師徒培養關系成為合格教師轉入繼續教育范疇。
⑶創造條件,組織青年教師外出學習,支持鼓勵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競賽活動;加速他們的成長。
篇3:三中學名師工程實施方案
第三中學“名師工程”實施方案
一、宗旨:
適應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發展要求,為把我校辦成新時期的名校,經校務委員會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從現在開始,在我校中青年教師中實施名師培育工程。經三至五年的培養力爭打造20名新名師,全面提升學校的知名度。
二、培育對象的產生辦法:
個人申報,教研組推薦,校務委員研究確定。
三、培養方式:
1.集中學習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新理論,新經驗,新方法,以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2.校內拜師:每位培養對象拜一位校內現有名師為師,全程跟蹤學習。
3.外出學習和提高:每學期集中20天左右時間把培養對象送到北京、上海等地友好名校學習深造。
4.每年度按學科帶頭人標準進行考核、檢查。
四、培養周期和預期目標:
1.三至五年為一個周期。
2.預期目標:
①第一年打基礎:培養對象的教育教學理念有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方式有新的突破,教學科研資料搜集工作進展良好。
②第二年初見成效:培養對象能在校內外進行新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宣講活動,公開課有探索示范作用,參加包頭市、自治區賽講活動成績優秀,教學科研進入整理資料,小有成果階段。
③第三年基本成名:成為包頭市、自治區、國家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先進教育工作者,探索成型具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教科研成果獲得自治區級以上獎勵或能在國家級報刊上公開發表,在包頭市、自治區學科范圍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