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主要內容控制方法
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與控制方法
1采購要素控制
一、材料供應商的考察和選擇
(1).根據工程物資的類別和要求,了解市場信息,初步確定供應商名單,組織有關人員對報選供應商(包括生產廠家和銷售商)進行考察,分析比較考察結果,確定滿足要求的合格供應商;
(2).考察范圍:對鋼材、磚、砌塊、砼、防水材料、焊接材料、大宗裝飾材料、安裝設備、主要水暖電工器材等,需進行考察。
(3).考察內容:資質、信譽、業績;生產供應能力;質量保證能力(管理體系、工藝裝備、檢測方法、人員素質);產品質量;服務,
二、選擇原則
有以下情況,可以直接選用:產品屬于免檢的;通過IS0認證或其他產品認證的;與本單位長期合作且產品質量和信譽好的。
三、《合格供應商名冊》的編制和修改。
(1)考察后確定的合格供應商名單編輯成冊,報主管領導審批;
(2)每年應根據對合格供應商評估和對新的供應商的考察結果,修改《合格供應商名冊》,報主管領導者審批。
四、合格供應商控制
(1).項目部根據名冊選定合適的供應商進行采購;
(2).項目部在采購完成后,填寫《供貨記他表》,詳細記錄供應商的履約情況、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將記錄表交工程組;
(3).對采購過程中不能履約,或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達不到要求時,項目部及時通知工程組,并提出處理建議。工程組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處理決定,報主管領導審批后實施。處理決定應及時發放至項目部。
五、采購計劃
項目經理部物資采購計劃的編制和審批
①.項目經理部有關人員根據工程需要于每月25號前編制月物資需用計劃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后交項目材料采購員,物資需用計劃中需注明工程名稱產品、型號規格、數量、質量要求、需用時間等;
②.項目材料采購員根據物資需用計劃和采購權限,把屬顧客采購的物資需用計劃報顧客代表、屬材料部采購物資需用計劃報公司材料部,屬項目采購的物資,編制采購計劃報項目經理審批后實施采購,并將采購計劃報公司材料部備案。
③.于設計變更和工程進度的高速導致物資需用計劃變更時,可編制物資需用調整計劃和采購調整計劃,調整物資采購。
六、采購實施
(1).材料采購員根據已審批的采購計劃,在《合格供應商名冊》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進采購;
(2).采購方法可分為合同采購和非合同采購;零星采購或采購金額在2萬元以內的A、B類物資;可用非合同采購;其余物資均采用合同采購;
(3).采購合同的簽訂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采購合同中應明確物資名稱、型中規格、數量、質量要求或技術標準、交付和驗收要求、供貨期限及違約責任等。
七、采購產品驗證
(1).驗證方式分為兩種,即:在供應商處的驗證和在我方現場的驗證,驗證方式和要求應在采購合同中予以明確;
(2).驗證方法:包括實物觀察、測量、檢驗和試驗,以及檢查提供的合格證明文件是否有效。
(3).驗證結果的處理:以驗證合格的物資,交項目材料保管員辦理入庫手續。對驗證發現的不合格物資,應按不合格品控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4).對采購產品的驗證,應有顧客代表和我方材料及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并簽字認可,但顧客代表的驗證不能免除我方提供合格物資的責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顧客的拒收;
(5).對因檢驗和試驗周期較長,影響工程進度的物資,可采取例外放行的辦法,但例外放行物資及其不合格時的處理措施應在項目質量計劃中予以明確。
2材料檢驗、計量、試驗控制
一、進貨檢驗和試驗
a、所有用于工程上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進場時由物資部負責檢驗,檢驗方法和抽樣數量按國家標準規定進行。
b、國家標準規定須取樣試驗的物資,如鋼材、水泥、紅磚、砂、石等,由試驗員按國家標準規定的方法取樣送國家認可的試驗單位試驗。
c、檢驗和試驗不合格的物資不得用于工程。
d、所有的檢驗和試驗應做好記錄交資料員保存。
e、因工程急需,來不及檢驗和試驗而緊急放行的物資,由項目施工員提出書面申請,技術負責人程師審批。施工員應記錄緊急放行物資的名稱、數量、使用部位。緊急放行的同時.應須按規定進行檢驗和試驗,發現不合格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
二、過程檢驗和試驗
a、各分項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員組織進行檢驗評定項目專職質檢員核定。檢驗評定的依據為國家驗評標準。
b、國家標準規定需取樣試驗的過程產品,如砼、鋼材焊接等,由試驗員負責取樣送檢,取樣的方法和數量應符合標準的規定。必要時由項目技術質安組制定取樣計劃。
c、因施工急需來不及檢驗和試驗而進入下道工序時,由施工員提出書面申請,技術負責人程師審批。施工員應做好例外轉序記錄,放行后仍須按規定進行檢驗和試驗,發現不合格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
d、過程檢驗和試驗記錄由項目資料員保存。
三、最終檢驗和試驗
a、所有的進貨檢驗和試驗、過程檢驗和試驗均已完成,且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進行最終檢驗和試驗。
b、最終檢驗和試驗由項目經理組織,業主、設計、監理、質監站等單位參加。
c、最終檢驗和試驗的方法和內容按國家標準的規定進行,檢驗合格后工程方可交付業主使用。
3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1)對參加本項目的施工人員進行選擇和培訓,各種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
(2)施工技術準備
①熟悉、審核施工圖紙,參加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
②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計劃,安排好施工順序。
③針對本項目編制質量計劃和創優規劃。
④配備檢測和試驗設備。
⑤進行原材料的基礎試驗工作。
⑥各項施工工
藝、技術均應有超前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3)物資設備準備
①編制材料和設備需要量計劃,并逐項落實。
②安排好施工機具、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
③嚴格按照IS09002的有關要求選擇好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鋼材、水泥、混凝土、防水等材料的合格供貨方。
④保證進場設備能夠正常投入生產。
(4)施工現場準備
①確定的施工范圍,按照規定進行圍蔽,協助有關部門落實地下管線的拆遷工作。
②生產、生活及辦公用房和臨時供水、供電線路等,按批準的總平面圖布置。
4施工過程階段的質量控制
一、施工技術交底
(1).技術交底的目的
使參與工程施工的人員明確各自所承擔的施工任務,了解設計意圖和要求,熟悉工程施工方法、操作工藝、技術措施以及質量、安全要求等,以保證工程施工的進度、質量和安全。
(2).技術交底的要求
①.工程開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工程特點,施工條件以及公司的施工手段和技術保證能力,在項目質量計劃中編制項目施工技術交底計劃,明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交底項目明確技術交底人及交底時間,技術交底應包括哪些內容,各次技術交底應在什么時候由誰負責進行以及技術交底計劃的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由誰來檢查和驗證等內容。
②.施工技術交底分別由技術負責人、項目技術員、項目施工員負責進行。
③.在下列情況下,需進行技術交底:
a.工程開工前,應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技術交底或整個工程施工的技術交底;
b.推廣應用"四新"技術時;
c.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
d.特殊過程,關鍵工序施工前;
e.重要、關鍵結構部位或易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工程組位施工前。
④.技術交底的內容須滿足設計圖紙、施工規范、規程、工藝標準、質量檢評標準和顧客的合理要求。
⑤.技術交底須以書面形式進行。交底后,交底人應組織接受交底人認真討論并及時回答接受交底人提出的疑問,待接受人明確交底意圖后,雙方在交底書上簽字。然后由交底人明確發放范圍,交由項目資料員蓋上"受控"印章和發放編號后,統一發放。
(3)技術交底的職權劃分及主要內容詳見下表。
技術交底
名稱技術交底的主要內容技術交底負責人技術交底審批人接收交底人
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工程概況、工程特點、設計意圖;
施工準備要求;主要施工方法;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項;
保證工期、質量、安全主要技術措施;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施工員
技術復雜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概況;影響該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關鍵因素;該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技術難點,施工步驟;該分部公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工藝標準保證工期、質量、安全的主要技術
措施;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
"四新"技術推廣應用技術交底該新技術的主要內容;該新技術的應用范圍和適用條件;該新技術的使用方法或操作程序;保證工期、質量、安全的注意事項;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
特殊過程、關鍵工序施工技術交底施工準備及作業條件;
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質量要求質量控制方法,技術參數;保證工期、質量、安全的技術措施和注意事項;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員
主要、關鍵結構部位或
易發生安全
事故的部位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質量要求;
施工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
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項目技術
負責人項目技術
負責人
雨季施工技
術交底需在雨季進行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
受雨季影響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
保證工期、質量、安全的技術措施;項目技術
負責人項目技術
負責人
分部分項工
程施工技術
交底施工準備;
施工組織與施工部署;
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藝;
質量要求;安全要求;
成品保護;項目技術
負責人項目技術
負責人作業班組等
(4).技術交底的實施由交底人檢查監督,在檢查監督過程中,如發現技術交底內容不全或存在失誤,可補充或修改技術交底的有關內容。
二、施工測量控制
(1).工程開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接收顧客交給的測量控制點,作好復核記錄,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顧客的交點,組織定位測量,填寫"工程測量定位記錄"。
(2).施工過程的測量工作,由施工員或測量員負責,測量的依據為:顧客代表交給的測量控制點和設計圖紙;
(3).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對測量結果進行復核,施工測量的控制中,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技術員和測量員的崗位責任按管理有關規定執行。
三、隱蔽工程驗收
(1).隱蔽工程驗收由生產副經理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專職質量檢查員、施工班組長、顧客現場代表或監理工程師參加;
(2).隱蔽工程驗收的內容按國家施工規范和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的規定進行;
(3).參加驗收的人員對需隱蔽的工程進行檢查,由施工員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顧客代表或監理工程師簽認,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4).基礎土方開挖后,隱蔽前的驗收工作,還應通知設計單位和政府質監站參加:
(5).隱蔽工程驗收時發現的問題,由施工員負責組織整改,整改后須通知顧客代表或監理工程師對整改部位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6).本工程隱蔽工程驗收的項目和內容見下表:
隱蔽工程驗收的項目和內容
序號項目驗收內容
1基礎工程地質、土質情況、標高尺寸、基礎斷面尺寸、樁的位置、數量、
2鋼筋工程鋼筋品種、規格、數量、位置、形狀、焊接尺寸、接頭位置除銹情況、預埋件的數量及位置、材料代用情況。
3防水工程地下、衛生間、屋面等部位的防水層及以下各層的做法、構造節點、質量情況以及施工縫、變形縫、接頭縫、邊墻套管的做法、防水處理措施和質量情況等。
4水暖工程各種給排水暖衛暗管道的位置、標高、坡度、間距、試壓通水試驗方式和結果,焊接、防腐、防銹、保溫及預埋和支架固定情況。
5電氣工程各種暗配電線路的位置、規格、標高、彎度、防腐、接頭電纜耐壓絕緣試驗、地線、地板、避雷針的接地電阻等。
6其它完工后無法進行檢查的工程、重要結構部位和有特殊要求的隱蔽工程。
四、工程質量檢查與監督
(1).在各工序的施工過程中,由項目專職質量檢查員和施工員負責進行質量檢查,檢查的內容和辦法按國家相應的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
(2).施工班組長負責自檢,自檢中發現的問題,由班組長組織操作人員進行整改;
(3).公司工程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工程項目質量進行監督;
(4).公司每個月組織一次質量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工程質量檢查》的形式通知項目及時整改。
五、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
(1).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的檢驗與評定,按監視和測量控制工作程序的有關規定進行。
(2)工程質量的檢驗與評定必須與工程進度同步,部分分項工程的保證項目需進行試驗、且周期較大的,如砼工程、砌體工程可先進行基本項目和允許偏差項目的檢驗,待保證項目試驗結果出來后,再進行評定。
六、特殊過程的控制
(1)在編制項目質量計劃時,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具體確定該工程哪些為特殊過程;
(2)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特殊過程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和作業環境,以及國家或行業的規范、規程、標準、法令、法規的要求,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并確定質量控制點。
(3)項目經理部應指定專人記錄參加特殊過程的人員、設備、材料及施工過程,使其具有追溯性。
5收尾竣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①工程項目移交控制。制定收尾工程施工計劃,對零星收尾工程及材料、機具等要做出具體安排。竣工前,按照建設部頒發的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已完工程進行檢驗,找出需完善改進的部位及時落實處理。
②竣工文件資料準備。文件資料必須按珠海市檔案館的有關要求進行認真整理。
③工程移交。所有資料齊全,工程項目全部完成,經檢驗達到移交標準,按業主驗交程序申請工程移交。
6質量檢查與持續改進
質量檢查與持續改進最有效的方法是實行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其落腳點即是過程檢查與持續改進。在具體管理方法上,主要有PDCA循環法和因果分析法(即決策樹法)等方法。
(一)、PDCA循環法:
P代表計劃,D代表執行,C代表檢查,A代表處理。PDCA循環法就是指按照計劃、執行、檢查、處理這四處階段的順序來進行管理工作并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一種管理工作程序。這四個階段中又分為八個工作程序,如下圖所示:
(二)、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根據質量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逐步尋找產生問題原因的圖示分析方法。通過因果分析圖,將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依照大小次序分別用主干、大枝、中枝、和小枝圖形表示出來。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1)人(操作者)因素:包括思想覺悟、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等因素。
2)材料的因素:包括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質量因素。
3)工藝的因素:包括施工工序、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的因素。
4)設備的因素:包括吊裝和運輸機械、工具夾具器械的質量因素。
5)環境的因素:包括操作環境,地區特點的因素。
繪制因果分析圖的作法及步驟如下:
1)先明確要分析的質量問題和確定需要解決的質量特性。
2)召集同該質量問題有關的人員參加討論會,讓大家發表意見。
3)將質量問題寫在圖的右邊,畫一條帶箭頭的主干,箭頭指向右端,確定造成質量問題的大原因。
4)按各大原因,引導大家進行分項討論,分析各種影響因素。
5)找出重要的、關鍵的原因,并用粗線或其它顏色線表示出來,然后根據查出來的問題,從大到小,通過研究,繪制對策表。
以上說明的是檢查與改進的分析和思考方法,在針對具體情況采取質量控制措施時,應嚴格執行質量程序文件中的不合格控制措施、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7考評與獎罰
項目部實行每半月一次,公司實行每月一次的現場質量考評,針對考評成績,公司、項目部將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格的獎罰,并當場兌現。
篇2:工業區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內容
工業區工程質量控制的監理內容
1、督促承建單位建立工程項目質量保證體系,承建單位是工程具體實施者,在項目開工前要求承建單位根據工程特點和質量要求,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有明確的質量管理目標和質量管理職責,以及完善的質量管理程序和辦法。
2、為了掌握工程情況,取得良好的監理工作效果,監理人員要充分熟悉圖紙,并對施工圖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及時向設計單位建議。同時,參加設計技術交底與圖紙會審會。
3、在施工前準備階段,要事先做好各工序工種的質量控制,檢查各工序工種的配合情況及相應的技術措施。
審查承建單位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技術措施,選擇最佳施工方案。
督促承建單位對質量要求及設計技術要求的落實,參加分項工程技術交底會,對控制樁和水準點進行復核。
4、嚴格按標準檢查和驗收訂購的設備、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質量,嚴禁無合格證或復試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
5、加強工序控制,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實行重點監控,進行中間檢查和技術復核。
6、督促和檢查承建單位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驗收標準和設計圖紙進行施工。
7、及時對各分項分布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對符合標準規定的項目進行簽認,不合格項目令承建單位返工,直至合格,必要時發出停工指令。
8、檢查承建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和技術性較強的帶班人員的上崗操作證,甚至按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抽查考核。
篇3:辦公樓工程監理質量控制原則方法主要內容
根據本工程特點,項目監理部設置特殊與關鍵項目如下:
1.特殊項目:1)土建工程中涉及結構安全、用電安全的項目,例如鋼結構、結構加固等;
2)屋面及室內廚衛間防水項目(包括卷材防水及其它防水方式等);
3)裝飾工程中涉及環保和安全的項目,例如幕墻、防火等。
2.關鍵項目:1)拆除工程中的防塵、降噪;設備使用、搭設腳手架(包括懸挑架等);加固工程的隱蔽驗收;幕墻的施工全過程。
2)裝修過程中的材料控制、環保指標;隱蔽項目的控制;
3)消防、給排水、暖氣、強弱電、通風空調工程的隱蔽工程和工程試驗及調試等;
4)季節性施工等。
5)業主對專業工程二次分包項目的開竣工時間
一、工程質量控制的原則
1、以《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及相關的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標準、設計文件、圖紙、工程變更等為質量控制的依據,督促承包單位全面實現施工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
2、以質量預控為重點,對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
3、通過對工程項目人、機、料、法、環等因素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監督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的落實到位,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
4、嚴格要求承包單位執行有關材料、施工試驗制度和設備檢驗制度。
5、堅持不合格的原材料,構配件及設備,不準在工程上使用。
6、堅持本工序質量不合格或未進行驗收不予簽認,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二、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1、以事前控制為主,即以預防為主。
2、編制項目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監理規劃和監理實施細則是指導現場監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監理工程師認真執行、落實,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操作,消除質量隱患,跟蹤質量問題,驗證糾正效果;同時要求承建單位應積極配合,保證工程質量。
3、編制旁站監理方案。對某些關鍵工序和重點部位的施工過程進行旁站監理,并做好旁站記錄。
4、采用必要的檢查、測量、試驗手段,以驗證施工質量。
5、嚴格執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
6、對承包單位不稱職人員及不合格分包單位,建議撤換。
三、工程質量事前控制的主要內容
1、核查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核查承包單位的機構設置、人員的配備、職責與分工的落實情況;督促各級質量檢查人員的配備;查驗各級管理人員及專業操作人員的持證情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運行情況。
2、審查分包單位和試驗室的資質。承包單位填寫《分包單位資質報審表》,報項目監理部審查;監理人員主要審查分包單位的營業執照、資質等級證書、專業許可證、崗位證書等;核查分包單位的業績;試驗室還要核查計量認證證書的有效性。
3、查驗測量放線。查驗施工控制網;施工軸線控制樁位置;高程控制、垂直度控制。基槽、正負零及地上每層都要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并附樓層放線記錄報項目監理部簽認。
4、簽認材料報驗表。要求承包單位對主要原材料進行復試,并填寫《工程物質進場報驗表》(附:復試結果、材料備案資料及出廠質量證明等)報項目監理部簽認。審查砼、砂漿的配合比申請單和配合比通知單、砼澆灌申請書等。
5、簽認構配件、設備的報驗。檢查廠家的資質證明、產品合格證,督促承包方在構配件、設備進場前進行檢驗、測試,合格后,填寫《工程物質進場報驗表》報項目監理部。
6、檢查進入現場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特別是塔吊(塔基)及垂直運輸設備,要求調試合格后填寫《()月工、料機動態表》報項目監理部。
7、審查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如:鋼結構、幕墻等)。主要審查施工工藝、原材料使用、勞動力配置、機械設備的配置、質量保證措施等。對季節性施工方案也要進行審查。要求承包單位填寫《工程技術文件報審表》報項目監理部。
四、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
1、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有目的地進行巡視和旁站。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承包單位予以糾正,并記入監理日志;對重要問題簽發《監理通知》,承包方應將整改結果填寫《監理通知回復單》報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查;對關鍵工序、重點部位的施工過程按建設部文件要求實施旁站監督,并做旁站記錄。
2、檢查工程預檢:監理工程師對報送的的內容,到現場進行抽查,合格后準予進行下一道工序。
3、驗收隱蔽工程:承包單位在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工程師報〈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經檢測、核查合格簽認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如不合格,監理工程師簽發《不合格項處置記錄》,要求承包單位整改,合格后監理工程師再予以復查。
4、分項工程驗收:要求承包方在一個檢驗批或分項工程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填寫《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報驗表》報項目監理部。監理人員對報驗的資料進行審查,并到施工現場進行抽檢、核查,簽認符合要求的分項工程。對不符合要求的分項工程,監理簽發《不合格項處置記錄》,要求承包方整改。整改合格后,監理重新驗收。對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建筑電氣、通風與空調等工程的分項工程簽認,必須在施工試驗、檢測完畢且合格后進行。
5、分部工程驗收:分部工程完成后,要求承包方填報《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報驗表》,總監理工程師根據已簽認的分項工程質量驗收結果簽署驗收意見。在裝修前應分別對基礎和主體工程進行驗收,要求承包單位申報基礎/主體工程驗收;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承包單位共同核查承包單位的施工技術資料,進行現場質量驗收并會同各方在《基礎/主體工程驗收記錄》上簽字認可。
五、工程竣工驗收
1、當工程達到基本交驗條件時,應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專業工程的質量情況、使用功能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影響竣工驗收的問題簽發《監理通知》,要求承包單位進行整改。
2、對需要進行功能試驗的項目(包括無負荷試車),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進行試驗;認真審閱試驗報告單,并對重要項目現場監督;必要時應請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派代表參加。
3、總監理工程師組織竣工預驗收
要求承包單位在工程自檢合格并達到竣工驗收條件時,填寫《單位工程竣預驗收報驗表》,并附相應竣工資料(包括分包單位的軍工資料)報項目監理部,申請竣工預驗收。
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項目監理部監理人員對質量控制資料進行核查,并督促施工單位完善。
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項目監理部監理人員和承包單位項目經理部相關人員共同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
經驗收需要對局部進行整改的,應在整改符合要求后再進行驗收,直至符合合同要求。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報驗表》。
預驗收合格后,監理單位應對工程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整理監理資料,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必須經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質量評估報告應對采取的施工方法、工程質量和問題進行說明,對工程質量進行綜合評估。
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竣工驗收,并提供相關監理資料。對驗收中提出的整改問題,項目監理不應要求承包單位進行整改。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后,由總監理工程師會同參加驗收的各方簽署竣工驗收報告。
竣工驗收完成后,有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和建設單位代表共同簽署《竣工移交證書》,并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蓋章后,送承包單位一份。
六、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處理
1、監理工程師對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出除去在日常巡視、重點旁站、分項、分部工程檢驗過程中解決外,可針對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分別處理。
2、對可以通過翻修或返工彌補的質量缺陷,應責成承包單位先寫出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方案;監理工程師審核后(必要時經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認可),批復承包單位處理。處理結果應重新進行驗收。
3、對需要加固不強的質量問題,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暫停令》,責成承包單位先寫出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有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并征得建設單位同意,批復承包單位處理。處理結果應重新進行驗收。
4、監理工程師應將完整的質量問題處理記錄歸檔。
5、施工中的質量事故,承包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上報處理,總監理工程師應書面報告監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