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范例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中學,學校內部管理體制自實施“四制”改革以來,學校內部活力明顯增強,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學校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年度新學期開始后,為引進競爭激勵機制,繼續實行“兩縱三橫一體化”管理,為更好的調動全校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使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水平,根據“****第9號”文件精神,以鄉教委《教師量化考核細則》為依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如下:
一、績效工資的組成:
從個人工資中津貼部分每人每學期扣出250元+學校勤工儉學的一部分。
二、量化考核的考核內容:
目標量化的考核內容分為“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它們的比值為:德:10%;能:15%;勤:25%;績:50%。
各部分的內容及權重:
(一)、“德”指思想品德,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為
人師表等方面,占10%。具體內容與權重(分值):
1、政治立場: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路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2、政治、業務學習:1%。A、按時參加政治學習,無缺勤曠會
現象;B、每學期寫心得體會和學習筆記不少于5000字。
3、敬業愛崗:1.5%。A、熱愛本職工作,時時處處為學校著想。-1-
B、服從領導安排,任勞任怨,干好分配給自己的工作。
4、生活作風:0.5%。堅持原則、辦事公正,為人正直,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5、關心學生:1%。A、愛護體貼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B、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否則不得分。
6、團結同志:0.5%。A、與領導、同事關系融洽。B、待人謙和,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
7、典型事跡:0.5%。A、默默工作,勇于奉獻。B、事跡突出,起到榜樣的作用。
8、尊規守紀:1%。A、遵紀守法,敢于同壞人壞事做斗爭。B、遵守上級和學校的規章制度。
9、帶頭作用:0.5%。學校安排的任務,積極主動,勇于帶頭,不為名利,按時完成率高。
10、社會公德:0.5%。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
11、公益捐獻∶1%。相應號召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參加義務勞動,積極主動、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12、為人師表:0.5%。為人辦事大方,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言談、舉止有良好的教師形象。
13、計劃生育:0.5%。嚴格執行上級有關計劃生育政策,無違反計劃生育現象。
14、其他:1%。根據具體情況得分。
考核辦法:
對“德”的考核,利用表格形式,有三級評議組成:(1)年級組長-2-
只評議本組教師占20%;(2)學部成員只評議本樓教師,得分占40%;(3)校長及后勤、政工評議全校教師得分占40%,另外根據平時的有關記錄、資料酌情加分,但不超過10%。
(二)“能”指學歷、論文、教研成果,優質課、示范課、優秀教案、榮譽稱號、繼續教育等,占15%。
具體內容與權重:
1、上課(主要指授課水平),占5%左右。本學期內無人聽一節課不得分;拒絕聽課一次不得分,多次拒絕加倍倒扣分。
2、論文:由教育教學主管部門評選的論文,每人每學期至少有一篇縣級以上論文,一等獎1分,二等0.5分,三等0.2分;兩篇以上每多一篇加1分;市級最高加2分、省級最高加3分、國家級最高加5分。在學習報之類的文章及論文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最高得分分別為:0.8、0.4、0.2、0.1分;無論文不得分。
3、示范課:(可累計加分)校級一節0.2分,鄉級一節0.3分;縣級0.5分;市級2分;省級5分。
級別
百分數
項目
鄉級
縣級
市級
[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
省級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
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4、優質課
(立標課)
0.5
0.4
0.3
1
0.7
0.5
2
1.5
1
4
3
2
5、優秀教案
0.3
0.2
0.1
0.5
0.4
0.3
2
1.5
1
4
3
2
6、教研成果
0.5
0.4
0.3
1
0.7
0.5
2
1.5
1
5
4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3
-3-
7、教學能手:已獲得的縣級和市級、省級教學能手分別得1%、3%、5%;本學年度取得的鄉、縣、市、省級教學能手,分別加0.5%、2%、5%、10%。
8、指導人才:獲得縣級稱號的指導教師得1%;獲市、省級的分別得:3%、5%。(稱號主要指:優質課、示范課、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
9、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本學年度獲得的縣級、市、省級分別加1%、2%、3%。
10、課改后,擔任新課程年級的教師每學期加1%,凡是參加新課程培訓的教師回校后舉行講座或上公開課的每次加2分。
11、基本功訓練;在本學年度按上級規定要求達標者,得1.5%;正在達標者得0.5%;不參加或不達標者不得分。
學歷達標與提高:35周歲以上的大專和35周歲以下的大本學歷為1分,35歲以下大專學歷的為0.5分,中專學歷的不得分,取得碩士學位(全科)以上的順次加分。
12、“優秀”、“先進”的榮譽稱號:本學年度獲得的鄉級、縣級、市級、省級分別加1%、2%、5%、10%。(計算時可累計加分)
14、指導學生獲縣、市、省、國家級類別稱號的指導教師分別加(0.3-0.5%;0.5-1%;1-5%;3-10%)。
13、報刊發表作品:根據其級別分別加0.5-5%。
在“能”的考核中,只限在本學期獲得的有關稱號獲證書(能
手除外),依據原始證件和有關記錄計分,沒有的不得分,評審費、參評費、培訓費等一半由個人自己負擔,特殊情況由學校研究報銷
-4-
一部分,往返車票學校一般只報銷一次。如果有些費用由學校報銷,個人必須寫出學習情況匯報等,所獲得的證書、稱號之類不能計分。
(三)“勤”,指工作量的大小和出勤率的多少,占25%。主要通過教師的實際出勤和勞動態度來考評。具體考核內容與權重如下:
1、任課時數(5%)。
每個教師每周上課時數+非課時任務=個人周總上課時數。根據公式計算出個人課時工資,計算方法是:每個教師每周上課總時數×學期總周數=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
2、績效工資總額的10%÷全校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之和×個人本學期上課總時數=個人課時工資。
說明:①體育教師帶操三次為一課時。
②上課時數中,班會、課外活動、節假日上課,不計算為總課時數。
③學校行政干部兼課時數,兼課必須是主課(考試科),副校長最少兼四分之一,主任及副主任最少兼二分之一,中上層干部按其上課比例計算課時,達不到任課節數的要下浮;另外部分以全校平均數的1.1、1.2、1.3倍計算;
2、備課(4.5%)。
根據學校制訂的備課檢查標準與備課要求,教導處負責檢查評分。為體現公平、平等的原則,跨年級或不同科的,以一門語或數
或英加一門常識(史地生)為平均值。兼課多與少的要體現出來,科目比值為:語文、數學、英語各為30;政治、物理、化學及史地生各為15;勞技、音樂、美術、體育、活動各為6;作文備課包括
在語文中,占語文的8%。-5-
3、作業批改與輔導(4.5%)。
依據學校制訂的作業批改和輔導評分標準,由教導處通過定期檢查得出分值。在各科作業得分的基礎上,對超班額、批改數量和難易程度上進行平衡。批改一次作業各科比值為:
語文為1;作文為6;數學、英語為0.8;政治、理化及史地生為0.5;美術、音樂為0.2;數量平衡60人為基數,每多(少)于10人以上(下)的,在計算出作業批改分值后加(減)10%。無作業的不得分,學生作業只上不批改的不得分,學校干部的計算方法同備課。
4、計劃與總結:(1%)。
通過察看材料評分,要以大綱和教學常規為依據,結合學校的工作要求按時寫好各種計劃和總結。
5、出勤(8%)。
具體評分方法以學校的“考勤制度”為標準,依考勤記錄作為出勤分值;每學期請假不足10節為8分,請假85至100節為0分,請假超過100節的每多10節扣1分。
(四)、“績”,
計算標準,詳見學校制訂的“考試成績計分辦法”。如有的年級在某項中沒有成績就不能計分,以所在年級的平均分計算。某些競賽或檢測當即對獎的,就不再重復計算。
計算標準與權重:
1、期中檢測30%。
2、期末檢測70%。
校委會成員無成績部分的,學部成員成績取本級或本樓的平均
-6-
分計算,不靠級的其他校委會成員以全校平均分計算,計算比例上浮為副主任1.02;主任1.04;副校長1.06,校長1.08。
后勤人員、音體美信息等無考試成績的教師,可根據其任課節數的多少、上課認真程度及效果,或平時任務完成情況及平時工作情況評出等級掛靠全校平均分,分為四檔,分別為:平均分、下浮0.4%、下浮0.8%、下浮1.2%。
三、附有關考核的規定、標準及辦法。
1、備課檢查評分標準
2、作業批改評分標準
3、教職工考勤制度
4、教學成績計分辦法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教職工目標量化考核辦法四、幾點說明:
1、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重大過失或問題,需要扣款的,可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從個人績效工資中扣除。
2、在某項評分中,如果得分出現負數的,可從其所得績效工資總額中扣除。
3、本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由學校征求教職工意見,不斷進行完善。本方案的解釋權在學校。
-7-
上一頁[1][2][3]
上一頁[1][2][3][4]
篇2:黨校教職工宿舍水電熱氣煤氣使用收費規定
黨校教職工宿舍水、電、熱氣、煤氣的使用收費規定
為進一步做好教職工宿舍樓水、電、熱氣、煤氣的管理使用和收費工作,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水:
1、凡居住本校宿舍樓的用戶,一律實行計劃供水,每戶每月用水量不超過10立方米(含10方),其價格按居民用水價收取。1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方數按超計劃用水價格計收。
2、總務處每季度查表一次,各住戶要積極配合。
3、供水設施由水電工操作管理,非管理人員不得隨意拆改、移接供水管道,不得隨意開啟、關閉各水制閘伐。
4、注意節約用水,杜絕跑、冒、滴、漏,做到即用即停、人走水關。
二、電:
1、總務處對各住戶的分戶電表每月查抄一次,并及時登記造冊,在每月10號前交會計室。
2、供配電設備,線路由校電工操作管理,其它人員不得操作,未經批準,不得隨便連接改動電源線路、開關和各種電器電源插座。
3、注意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三、熱氣:
1、供暖期間,管理人員要堅守崗位,不脫崗,不離崗,按照規定,定時供熱(送熱時間另文規定)。
2、熱力公司按每次抄表的熱氣方數(校方供熱管理人員簽字有效)到會計室取款,供熱期結束后,由總務處按機關事物管理局的收費標準一次性按受熱面積分攤到各用戶,并造表公布。
四、煤氣:
1、注意安全用氣,各用戶的管道、氣表不準隨便拆改安裝。發現故障,及時報告煤氣公司。
2、由煤氣公司每月到各用戶抄表記數收費。
五、以上費用,屬黨校在職教職工的,財務室在工資級別中扣除,離退休及外單位人員所付費用,由總務處指派專人按送表數額及時到戶收取,所收數額扣除5%作為收費人員的勞務費,由總務處負責發放。
篇3:鎮幼兒園教職工報帳須知
鎮幼兒園教職工報帳須知
職工發生經濟往來的憑證是會計事項唯一合法的憑證,是記賬的依據,為使原始憑證標準化、規范化、符合財務制度的要求,職工報賬需注意以下事項。
一、外來原始憑證(商品發票)需具備:
1、必須有購貨單位名稱、日期,必須有商品名稱、數量、單價、金額,而且大小寫金額相同。
2、必須有開出憑證單位經辦人的印章和公章。
二、自制原始憑證(白條子)須具備:
1、以長15cm,寬10cm的白紙為宜,并用藍黑墨水鋼筆書寫。
2、必須有經濟往來的單位或個人名稱、品名、數量、單價和金額。
3、必須有填制憑證的單位或個人住址、姓名、及填制日期,同時蓋有單位公章或私人印章(手印)。
三、無論外來原始憑證或自制原始憑證(都須有經手人簽名和單位領導審核字據)
四、對職工報銷差旅費的要求:
1、凡享受會議伙食的,只能報車船費、住宿費。
2、必須用藍黑墨水鋼筆填寫出差旅費報銷單、填明出差事由,出差起止時間和地點及車票、住宿發票的張數和金額,經單位領導審核簽字方能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