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開挖爆破安全交底

開挖爆破安全交底

2024-07-11 閱讀 1737

一、安全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參加施工的工人(包括學徒工、實習生、代培人員和民工)要熟悉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堅守工作崗位,嚴禁酒后操作。

2、爆破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發給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3、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嚴禁赤腳或穿三鞋(拖鞋、硬底鞋、高跟鞋)。在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的高空、懸崖和陡坡施工,必須系好安全帶。上下交叉作業的出入口要有防護棚或其他隔離設施。高處作業(高度距基準2m及2m以上)要有防護欄桿、擋板或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要定期檢查,并在每次使用前必須認真詳細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

4、施工現場的腳手架、防護設施、安全標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搬移或拆除。需要搬移或拆除的,必須經工地施工員或安全員同意。

5、施工現場的洞、坑、溝、四口(通道口、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五臨邊(無外架的屋面周邊、無外架樓層的周邊、無陽臺欄桿的周邊、框架結構的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卸料平臺的兩側邊)等危險處,應設置防護設施或明顯標志。坑槽施工,應經常檢查邊墾土質穩固情況,發現有裂縫、疏松或支撐走動,要及時采取加固措施。根據土質、溝深、水位、機械設備重量等情況,確定堆放材料、施工機械設備距坑邊水平距離(一般不小于15m)和材料堆碼高度(不超過1m)。往坑槽運材料,應由專人指揮。

6、在高處作業時,不準往上或往下拋擲物料和工具。

7、在施工現場,不懂機電設備的人員嚴禁使用和撥弄機電設備。

8、在施工現場,不準喝酒上班,不準開玩笑,不準使用童工,不準未經三級安全教育上崗。

9、臺架、腳手架在移動時,上方不得有人員,必須撤離。

(二)開挖作業的一般要求

1、要安排專人負責找頂清理危石,對開挖面和襯砌面要經常檢查,要把爆破后的工作面及其附近作為檢查的重點,發現險情立即采取措施。

2、工作人員到達工作地點后,要首先檢查工作面的安全狀態,并詳細檢查支護的牢固情況、圍巖的穩定情況,發現松動的石塊或裂縫應予以清除或支護。

3、本隧道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開挖方法施工;及時進行初噴砼工藝,洞內易發生坍塌,掉石處必須及時進行噴射砼作業,將巖縫堵死,形成巖石承載拱,嚴格控制襯砌支護質量。

4、開挖、噴射砼、掛防水板、襯砌高空作業的臺架、臺車、防墜設施必須齊全、安全可靠。

(三)鉆爆作業安全要求

1、鉆眼安全注意事項

①進入工作面之前,必須經排煙、找頂清除危石,進行初期支護,檢查并處理瞎炮。作業過程中隨時觀察圍巖穩定情況。

②鉆眼前要檢查和清除掌子面浮碴,檢查是否有殘眼,未引爆的雷管炸藥,檢查鑿巖臺架,特別是臨時搭設的臺架是否牢固,嚴防坍塌,腳手架是否滿鋪,防護欄桿是否牢固。以上均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鉆眼。

③風鉆鉆眼時,應檢查機身、螺栓、長套、彈簧和支架是否正常,管子接頭是否牢固,有無漏風情況,鉆桿有無不直、損傷以及孔堵塞現象,要檢查鑿巖機的供水情況,嚴禁干式鑿巖。

④使用帶支架的風鉆鉆眼時,應把支架安放穩妥;站在碴堆上操作時應注意石碴是否穩定。在拱部擴挖鉆挑頂眼,爬眼、斜釬眼及吊眼時,要檢查有無松動石塊。遺留的殘眼不得套打加深。

⑤應先開水后開風,以減少揚塵。

⑥鉆眼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開門用短鉆桿,其長度在80cm以下;當鉆桿沒有找準炮眼位置時,風門不能太大,應在鉆頭進入炮眼后再完全打開風門;司鉆人員不得把胸部、腹部緊貼風鉆手柄,腳部不得抵住長套彈簧;長鉆眼過程中,與鉆桿應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防止鉆桿彎曲、掉頭或折斷;長鉆時應用扳手拔出,不得敲打,未關風門不得拆除鉆桿;風鉆2h要加油一次;要加強風鉆的保養和維修,不得在工作面進行拆卸和維修工作。

2、洞內爆破作業的一般安全規定。

①參加爆破作業以及爆破器材保管、加工人員,都必須是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并持有國家規定上崗證件的專職人員擔任,并應嚴格執行國標《爆破安全規程》和有關規定。

②參加爆破作業與器材加工所有人員,嚴禁穿硬底及帶鐵釘(掌)皮鞋,以免踏損爆破器材,造成事故。

③參加爆破作業的領發器材、加工、裝藥、引爆等人員,嚴禁工作中點火吸煙或工作場地違章使用明火照明和點炮,并應設事故照明應急設施備用,爆破工應隨身攜帶手電筒,以防照明突然熄滅造成忙亂而發生事故。

④爆破器材應由裝炮負責人按一次需用量提取,隨用隨取。放炮后的剩余材料,應經檢查核對后及時交還入庫。

⑤在爆破施工現場設置火工品暫放木箱并上鎖,在火工品運送到達后立即裝箱上鎖,特別是雷管,鉆孔過程中注意監護,雷管箱和炸藥箱距離20m以上,并標志“嚴禁煙火”。洞內暫放,加工起爆炸藥地點最好選擇在已二次襯砌部位或圍巖較好處。嚴禁將爆破器材懷揣于身上或放置于工具箱內。

⑥進行爆破時,所有人員應撤到不受有害氣體、震動和飛石損傷的地點,其安全距離為:獨頭巷道不小于200m,相鄰的上下導坑內不小于100m。相鄰的平行坑道、橫通道不小于50m。雙線上半斷面開挖時不少于400m;雙線全斷面開挖時不少于500m。洞內多處施工(特別是未二次襯砌地段施工)每次放炮前應通知到每一個臨近工作面,并做好相關人員撤離工作。

⑧如果一座隧道每兩個工作面相對開挖接近貫通時,兩端要加強聯系,統一指揮;a/兩端距離在200m時且一端爆破影響另一端圍巖穩定時開始,一端爆破時必須提前1小時通報另一端,另一端作業人員必須撤離險區;b兩端距離在8倍循環進尺(兩端不一致時按循環進尺大的一端計算但不得少于15m)時,其中一端必須停止施工,機撤出到安全距離以外并設立警戒標志,嚴防人員誤入險區。C爆破的警戒防護: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和視覺信號(話筒、笛子、銅鑼、紅旗、紅燈等)使危險區的人員都能聽到看到。

第一次信號-預告,所有與爆破無關人員應立即撤至安全距離以外,并在邊界派出警戒人員;

第二次信號-起爆,確認人員設備均已撤出危險區,方準發出此信號,工具這個信號,爆破人員才準許起爆。

第三次信號-解除警戒,炮響后,警戒防護人員仍應堅守崗位,必須經領導批準的人員進入爆破面檢查,確認安全后,經爆破負責人同意,方可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四)、裝藥點炮注意事項

①裝藥前,應首先檢查爆破作業面圍巖和附近支護是否牢固,必要時應先行加固,并將開挖面5m范圍內的雜物、石塊清理干凈;炮眼誒的泥漿、石粉應吹洗干凈;剛打好的炮眼因熱度很高,不得立即裝藥;如遇到照明不足,發現流砂流泥未經妥善處理,可能有大量溶洞水及高壓水涌出,沒有警戒好等情況時,應嚴格禁止裝藥。

②裝藥時,要嚴格按照爆破設計規定的爆破器材類別和藥量裝藥,并堵塞炮泥,最小不少于20cm。不得使用已經凍結或分解的炸藥及TNT、、黑色火藥等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的炸藥,嚴禁地區禁用膠質炸藥。

③用于潮濕或有水工作面的引線和起爆藥包,必須進行防潮、防水處理。嚴禁使用金屬器皿裝藥,應使用木、竹棍輕輕送入炮眼,不得沖擊、不得擠壓引線。

④點炮人員必須按計劃依次點炮,點炮前應造好撤出線路和躲避點。

(五)、爆破后的安全檢查

①爆破后必須等待15分鐘后方可進入爆破面檢查。這15分鐘,一是為了通風排煙,二是避免可能發生的“遲緩”炮響傷人。檢查內容為:有無瞎炮及可疑現象;有無殘余炸藥及雷管;頂板及兩幫有無松動石塊;支護有無松動和變形。如有,應立即處理。

②瞎炮未經處理,不得進行下道工序作業。

③放炮后必須進行撒水,以降低粉塵和稀釋有害氣體。

④放炮后必須進行找頂撬幫工作。每班都必須有專職人員,應在恢復照明后進行。放炮后第一次找頂應有監護人,使用的工具應輕便。有條件時,應盡量安排使用反鏟,以策安全。“找頂”不能“硬撬”,只能是“敲下”或是“輕撬”,以免圍巖失去自承能力而引發坍塌。

○5瞎炮處理:首先恢復警戒防護,再由裝炮人當場處理(如遇特殊情況,須經施工負責人準許方可另行處理,但須設立明顯標志,采取相應安全措施)。檢查如果是孔外原因造成的,采用塑料導爆管切去損壞部分重新接引爆管即可。此時接頭盡量靠近炮孔口。當采用火花起爆,如果導火索完好時可重新點燃起爆。如果炮眼中只有炸藥而沒有雷管時,首先試用木制炮棍掏出炸藥(嚴禁采用鐵制炮棍掏炸藥),不奏效時再用高壓水或風(只能用銅制管,嚴禁采用鐵制管)沖洗炸藥,最后重新裝藥爆破。如果炮孔內炸藥完好也可裝起爆藥引爆。第一次不成功要進行第二次爆破時,可先用水或空氣冷卻炮眼。只有在不得已時才允許在瞎炮旁另行鉆一平行炮眼裝藥引爆。但距離不得小于0.4m,而且一定要找準炮眼方向(注意巖層節理,不得有裂紋連通瞎炮眼)。切忌盲目開鉆造成事故。

二、安全防護

1、進入工地的所有人員都必須佩帶個人防護用品(雨鞋、解放鞋、勞保皮鞋、安全帽、防塵口罩、手套),嚴禁穿拖鞋、硬底鞋、高跟鞋。

2、高處作業(2m以上)都必須栓安全帶或安全繩。如斜、邊坡、腳手架、懸空、高空等危險處。

3、必須統一著裝,穿緊身和緊袖裝,嚴禁穿便裝,更不準赤裸上身和穿短褲。

4、安全帽佩戴必須系好帽帶,解放鞋、勞保皮鞋必須系好帽帶。

5、個人防護用品及安全防護用品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不合格或有問題時,嚴禁使用。

6、建立火工品實際消耗量核實制度。炮工在領出火工品后的現場實際消耗量由現場值班領工員負責核實并簽字,下次再領取火工品時,由管庫員核清退料后再發料。

三、當發生事故時,必須采取應急措施

當發生事故時,現場人員必須進行組織現場急救和自救,然后用報告現場負責人和辦公室。

現場幾種急救基本常識:

現場急救是指現場發生傷害事故時,傷員送往醫院救治前在現場實施必要和及時的搶救措施,是醫院治療的前期準備。

1、電擊急救常識

發生有人觸電時,應首先迅速拉下電閘斷電或用方木、木板等不導電材料,將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分離開,然后抬到平整的場地實施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負責人報告。

2、摔傷急救常識

當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

3、物體打擊或坍壓急救常識

當有人受物體打擊或坍壓傷害時,應首先組織現場人員將物體移開,避免因擠壓時間延長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4、工地發生傷亡事故時,應立即做好三件事。

①有組織地搶救受傷人員

②保護及時現場不被破壞

③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

危險源辨識:

觸電傷人、機械事故傷人、高處墜落、碰撞傷人、落物傷人

防范要求:

必須應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

篇2:隧道爆破開挖作業指導書(5)

隧道爆破開挖作業指導書(五)

一、隧道概況

中鐵四局渝懷鐵路第三項目經理部DK610+300~DK617+600管段內共有隧道五座。隧道位于懷化市賀家田鄉和黃金坳鎮境內。該段為山地、丘陵地貌,圍巖為砂巖、泥巖,圍巖級別為Ⅲ、Ⅳ、Ⅴ級,節理較發育,表層風化較嚴重,地下水主要為少量基巖裂隙水,隧道埋深較淺,覆土薄。

二、施工方法和主要機具

㈠、根據隧道地質圍巖條件,確定采用臺階法或全斷面施工,具體如下:

1、Ⅳ級、Ⅴ級軟弱圍巖采用多布眼、少裝藥、弱爆破、短進尺的施工原則,達到松動圍巖的效果,周邊眼用光面爆破,保證開挖輪廓成形,減少超欠挖。

2、Ⅲ級圍巖段和較好圍巖采用光面爆破的原理,適當提高裝藥量,嚴格按鉆爆設計控制并不斷優化,保證開挖輪廓成形,提高炮眼痕跡保存率。

3、開挖進尺:

⑴Ⅳ、Ⅴ級圍巖:上導進尺0.8~1.5m,下導進尺1.0~1.8m。

⑵Ⅲ級圍巖:采用全斷面光面爆破技術。開挖進尺2.0~2.5m。

㈡、主要施工機具及設備

1.YT-28氣腿式鑿巖機

2.電動空壓機20m3

3.簡易鉆眼臺架

4.火工品:硝銨炸藥、非電毫秒雷管、火雷管

5.ZL40裝載機及5t自卸汽車

三、鉆爆設計

鉆爆設計見總施組。

四、施工作業

1、先對圍巖面找幫,清除危石,同時對開挖面和未襯砌地段進行檢查,如覺察可能產生險情時,應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2、測量放線:

先測設出中線與標高,根據設計開挖五寸臺,用紅油漆繪出開挖輪廓線,根據開挖輪廓線按鉆爆設計布置周邊眼、掏槽眼及輔助眼位置。

3、鉆眼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掏槽眼:深度、角度按照設計施工,眼口間距誤差和眼底間距誤差不得大于5cm。

⑵、輔助眼:深度、角度按照設計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誤差均不得大于10cm。

⑶、周邊眼:開眼位置在設計斷面輪廓線上,允許沿輪廓線調整,其誤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方向可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開挖斷面輪廓線10cm,最大不得超過15cm。

4、內圈炮眼至周邊眼的排距誤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大于2.5m時,內圈炮眼與周邊眼應采用相同的斜率鉆眼。

5、當開挖在凸凹較大時,應按實際情況調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6、裝藥前應將炮眼內泥漿、石粉吹洗干凈。所有裝藥的炮眼均應堵塞炮泥,周邊眼的堵塞長度不宜小于20cm。

7、周邊眼、掏槽眼、輔助眼應隔段起爆,起爆順序為掏槽眼―輔助眼―周邊眼。

8、周邊眼以一次同時起爆為宜。當圍巖較軟弱時可根據地質條件分組分段起爆。

9、爆破后,開挖斷面應進行檢查并做好各類施工記錄。

⑴、超欠挖量符合下表規定:

隧道允許超挖值(cm)圍巖條件類別開挖部位

Ⅲ-Ⅳ級圍巖Ⅴ級圍巖

拱部平均15最大25平均10最大15

邊墻、仰拱隧底平均10平均10

⑵、炮眼痕跡保存率:

硬巖≥80%,中硬巖≥70%,軟巖≥50%,并應在開挖輪廓面上均勻分布。

⑶、兩茬炮銜接臺階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cm。

⑷、嚴格控制開挖斷面,不應欠挖。

10、開挖下臺階時,先拉中槽,后挖邊墻,邊墻分段跳挖。并拱腳邊緣留一定寬度的平臺,確保拱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