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錨護壁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單位名稱施工部位施工內容安全技術交底內容1、在基坑周邊必須搭設鋼管欄桿,保證安全。在欄桿要掛上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2、現場內各種原材料、構配件等必須按規定堆碼整齊,需由專人看管。3、所有電器、線路都必須按照《建設工地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有關規定專用敷設。供電電纜應沿道路或建筑物邊緣進行布置,并宜直線敷設,其表面距離地面的距離不宜小于0.2~0.7m;電纜下穿梭時,上下應鋪設軟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小于10cm,并蓋磚保護。低壓電纜需架空敷設,其架空高度不應小于2m。接頭處應絕緣良好,并應采取防水措施。4、基坑支護施工時,發現文物、化石、爆炸物、電纜等,應暫停施工,同時作好現場保護工作,并上報有關部門,在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完畢后,方能繼續施工。5、錨桿施工前,應事先弄清四周建筑物的距離、基坑埋深、基礎形式、障礙物位置、管線位置等,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施工。6、及時封閉基坑頂路面,形成散水面,禁止外來水滲入支護體土體中,造成安全隱患。7、支護工作面開挖后,及時進行噴錨工作,防止土體長時間暴露。8、嚴格注意開挖與支護的配合,防止超挖或邊坡超時暴露的情況。如出現開挖后局部地段位移過大,應用機械迅速回填坡腳,在加固處理、邊坡位移趨于穩定后再繼續下挖。9、第一排錨桿施工時,現場技術人員跟班作業,按照甲方提供的周圍管線情況,調整、確定錨桿位置、傾角。10、遇到較厚砂層,開挖深度應減小為每層1.0m以內,長度10.0m,且距護壁面0.5m。同時,支護應先搶砂層段。可采取掛鋼筋網—噴第一層混凝土—擊入錨桿—噴第二層混凝土的工序以確保砂層段的安全施工。11、如果施工期間處于雨季,應做好材料、電路、設備的防雨工作。作好混凝土面層的泄水孔。如有雨水或地下管道滲漏灌入混凝土面層內,應及時引流排出。如不排出,將使面層后土體物理力學參數改變,自穩能力下降,支護體系穩定性降低。12、合理選擇施工設備、機具。作好施工設備機具的保養、維護工作。狀態良好的設備、機具是施工質量保證的基礎。交底人簽名接受交底負責人簽名交底時間年月日安4-2-2本表一式兩份,班組自存一份,歸檔一份。
篇2:某基坑護壁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基坑護壁施工安全技術規程
1、擋板支撐護壁應滿足下列要求:
⑴、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分段分層支護開挖,每層開挖深度不宜超過1.5m,邊挖邊支。
⑵、當發現支撐變形或折斷時,應立即加固。
⑶、支撐拆除應自下而上分段進行。
2、噴射混凝土護壁應滿足下列要求:
⑴、護壁前,應對坑口頂緣進行防護加固。
⑵、噴射混凝土時,噴嘴不得面對有人方向。
⑶、作業中,噴射機發生故障時,應先停風、水后再處理。
3、混凝土圍圈護壁應滿足下列要求:
⑴、混凝土圍圈應開挖一段、灌筑一段;
⑵、頂層護壁口應高出地面0.3m以上。
篇3:泥漿護壁機械成孔灌注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泥漿護壁機械成孔灌注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建設單位
分項工程名稱
作業部位
交底部門
交底人
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員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
2.在施工全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有關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由專人操作并加強機械維修保養,經安全部門檢驗認可,領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3.電氣設備的電源,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安裝;電氣設備均須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電阻不大于4Ω,并裝有可靠的觸電保護裝置。
4.注意現場文明施工,對不用的泥漿地溝應及時填平;對正在使用的泥漿地溝(管)加強管理,不得任泥漿溢流,撈取的沉渣應及時清走。各個排污通道必須有標志,夜間有照明設備,以防踩入泥漿,跌傷行人。
5.機底枕木要填實,保證施工時機械不傾斜、不傾倒。
6.護筒周圍不宜站人,防止不慎跌入孔中。
7.吊車作業時,在吊臂轉動范圍內,不得有人走動或進行其他作業。
8.濕鉆孔機械鉆進巖石時,或鉆進地下障礙物時,要注意機械的震動和顛覆,必要時停機查明原因方可繼續施工。
9.拆卸導管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絲等往下掉落。拆卸導管時,其上空不得進行其他作業。
10.導管提升后繼續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檢查其是否墊穩或掛牢。
11.鉆孔時,孔口加蓋板,以防工具掉入孔內。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