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風管安裝安全施工技術交底

風管安裝安全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4990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穿絕緣鞋,并正確使用其它勞保用品;

2、在豎井安裝風管時,先清理豎井的各種障礙物,在各層豎井口處要有護欄和防護措施,在下層施工時,必須蓋好上層的洞口,貼好標識并設專人看管;

3、制作好的風管需運到安裝位置時,先清理運輸通道,運輸通道內要有足夠的采光或照明設備;

4、人工搬運時,需輕拿輕放相互配合,防止發生擠傷碰傷的現象;

5、進行2m以上施工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帶,并應保證安全帶高掛低用;

6、進行高空作業時,使用腳手架必須牢固,架子板要固定,嚴禁有探頭板的現象;

7、風管安裝前首先檢查支吊架是否牢固、有無脫落的危險,布置的數量、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

8、在安裝風管時,要注意周圍是否有障礙物,特別注意防止電線接觸,嚴禁帶電安裝;

9、風管垂直吊裝時,應檢查吊裝索具是否符合要求,風管部件離地2m以上左右時,必須檢查繩索卡具是否牢固,確定安全后繼續起吊,下面人員應離散開,以避免掉下傷人;

10、在安裝過程中,施工區域內有管井洞、坑、池等,應設置護欄、蓋板等,任何人不得挪動護欄、蓋板;

11、使用各種電線線盤時,不得在地面上生拖硬拉,必須掛在空中如有電線損壞時,必須換好線后經專業人員檢查后方可使用;

1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操作證者不得從事特種作業;

13、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使用前要檢查是否狀況良好,并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嚴禁違章操作;

14、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如發現不安全隱患處,必須積極上報、迅速采取措施,以防事故的發生;

15、在豎井預留洞周圍作業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必須經施工安全負責人檢查后,方可施工;

16、施工現場使用碘鎢燈進行照明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低壓照明手持燈具必須接36v低壓電;

17、施工現場不許打鬧、更不許打架斗毆,嚴禁吸煙、嚴禁隨地大小便,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

18、患有各種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作業。

篇2:礦井測風管理制度

1、測風員每月按上、中、下三旬,對全礦井主平硐采掘工作面,回風巷、主回風平硐及所有用風地點必須按規定進行測風。

2、每次測風不少于3次,誤差不超過5%并按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將結果填寫井下測風站的牌板上(或瓦檢牌上)填寫風量、測風人員、測風時間。

3、測風人員不得弄慮作假。

4、對巷道貫通、通風系統調整即時進行風量測定。

5、每次測風必須即時的填寫在礦井測風記錄上。

6、測風時必須攜帶好相關的測風工具(中微速風表、秒表、卷關)并不少于2人。

7、在測風時,測風點前后20米不得有人和礦車通過。測風地點應選在巷道暢通無雜物、無阻礙物的地點。

8、凡發現系統風量變化異常時必須向礦長和技術負責人匯報。

篇3:局部通風管理制度范例

1.開掘巷道的通風方式、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裝及使用等局部通風設計,應列入掘進巷道的作業規程,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2.根據已審批的作業規程,通風科指定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施工單位根據要求在指定地點安裝局部通風機,通風科按標準接掛風筒。

3.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裝及使用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⑴.所有獨頭巷道通風必須采用功率相當的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供風裝置供風,不得出現副風機功率小于主風機功率的現象。付風機電源必須取自該局部通風機安設巷道饋電開關電源側或設付風機專供電源。

⑵.局部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并使用低噪聲局部通風機或安設消音器。

⑶.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水平安裝在進風巷道中,安裝地點10m范圍應無雜物堆放,風機墊高在300mm以上,距回風口不得小于10m。安設地點的全風壓風量必須大于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并且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的巷道中的最低風速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以免發生循環風。

⑷應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出風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并保證局部通風一條線,每節風筒進行編號管理。

⑸.所有開掘工作面應裝設兩閉鎖(風電閉鎖、瓦斯電閉鎖)設施,開掘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都應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當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開掘巷道瓦斯超限時,能立即自動切斷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的一切電源。

4.使用局部通風機進行通風的開掘工作面,無論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嚴禁非通風人員隨意調節風筒的風量。

5.機電科每旬至少檢查一次局部通風機供電系統并要做好記錄,將記錄送礦總工程師、安檢科、通風科。井下機電隊包機負責人每三天檢查一次局部通風機雙風機切換和風電閉鎖,杜絕主風機停風后副風機不啟動和停風后巷道內電器設備不斷電現象。通風科要每天檢查主副風機開停傳感器使用情況,發現異常匯報有關單位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6.開掘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停風后的應急措施:

⑴.開掘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

①.現場瓦檢員要及時匯報礦調度,礦調度及時向通風科、隊值班干部匯報并向有關隊組、安檢科匯報。瓦斯檢查員、安全員及工長負責將開掘工作面工作人員撤出到進風流中,由瓦斯檢查員負責在停風巷道口設置柵欄和警標,以防人員誤入。安全員在柵欄處警戒,禁止人員進入。

②.礦調度接到匯報后負責通知井下電工迅速查明停風原因,并及時排除故障。

⑵.局部通風機恢復運轉時:

①.瓦斯檢查員要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經瓦檢員同意由現場電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②.瓦斯檢查員要檢查停風區域內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證實停風區域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若停風區域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執行“瓦斯排放管理制度”的規定。

③.臨時停電停風恢復正常后,瓦斯檢查員要及時向通風科、礦調度匯報。

⑶.局部通風機有計劃停電、停風管理制度:

風機接電源、處理風機專供設施故障、雙風機切換故障、更換風機開關、維修風筒等需要停風時,由施工單位提前一天提出停電停風申請報告,并由所影響的隊組、通風科值班人員、機電科值班人員、礦調度、機電副礦長、礦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后方可執行,審批后及時將申請報告單送到有關單位,各單位接到停風報告后當日值班人員及時安排有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通風科必須根據停風區域的瓦斯情況和停風時間長短做好瓦斯排放準備工作。通風科、隊當班值班人員應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組織有關人員學習事先制定的排放瓦斯措施并及時審批排放瓦斯停電撤人報告,并積極組織瓦斯排放工作。

⑷.無計劃停風的登記、分析、追查制度:

①.發生無計劃停風時,當班瓦斯檢查員必須及時向礦調度匯報,礦調度在接到瓦斯檢查員的匯報后要及時向通風科值班人員、安監科匯報,并登記在“無計劃停風登記本”上。登記時應注明停風地點、停風時間、停風原因、恢復通風時間、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等。

②.發生無計劃停風后,由機電副礦長、安監科負責組織有關隊組、通風科、機電科等單位負責人進行認真追查,兩天內完成追查處理,對責任者按規定進行處罰。

③.對無計劃停風的追查,安監科要建立“無計劃停風追查記錄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