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鋼絞線張拉通用安全技術交底
1.張拉設備操作工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
2.張拉作業前,結構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文件或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值。
3.預應力筋(束)必須按照設計規定的控制應力值進行張拉,嚴禁超控制應力張拉。
4.施加預應力的機具設備、錨具、夾具、連接器和預應力鋼絲、鋼絞線或鋼筋應相互匹配。
5.預應力鋼筋張拉應由具有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張拉作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
6.預應力筋(束)張拉作業,應按照設計或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順序,分階段、分部位對稱張拉。
7.鋼絲、鋼絞線、熱處理鋼筋和冷拉Ⅳ級鋼筋,宜采用砂輪鋸或切斷機斷料,不得采用電弧切割。
8.穿筋(束)、張拉、灌漿等設備和量測儀表應設置專人負責使用和管理,按照規定期限進行維護和標定。
9.施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和現場環境狀況編制張拉方案,規定張拉程序、控制應力、伸長值,選擇適宜的張拉機具,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10.遇有千斤頂經過拆卸或修理、千斤頂擱置時間超過標定期、壓力表損壞或出現失靈現象、更換壓力表、張拉過程中預應力筋發生多根斷筋事故或張拉伸長值誤差超過施工設計規定等情況時,應對壓力表重新進行標定,另外張拉設備使用期限超過6個月或超過設計規定的期限都應重新進行標定。
11.張拉作業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設專人值守,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在張拉構件的兩端,必須設置防護設施,并設安全標志。
12.當圓形水池池壁進行預應力鋼筋張拉時,沿池壁周圍應搭設安全防護腳手架;腳手架的內腳手桿與壁板的間距應滿足施工安全操作的需要。
13.預應力筋(束)穿筋(束)、張拉、灌漿等作業的機具設備應完好,安全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與拆卸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前,經檢查、測試、試運行,確
認安全。
14.預應力筋(束)張拉作業高度超過1.5m,應按下列要求支搭作業平臺:
(1)支搭、拆除作業必須由架子操作工負責。
(2)在斜面上作業宜架設可移動式的作業平臺。
(3)腳手架、作業平臺不得與模板及其支承系統相連。
(4)作業平臺、腳手架,各節點的連接必須牢固、可靠。
(5)腳手架應根據施工時最大荷載和風力進行施工設計,支搭必須牢固。
(6)作業平臺寬度應滿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臺范圍內應鋪滿、鋪穩腳手板。
(7)作業平臺臨邊必須設防護欄桿,上下作業平臺應設安全梯或斜道等設施。
(8)腳手架和作業平臺,使用前應進行檢查、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應設專人隨時檢查,發現變形、位移應及時采取安全措施并確認安全。
篇2:鋼絞線穿束下料技術交底
一、各梁型穿束根數統計如下,穿束時遵照執行:通橋[2012]2201鋼絞線穿束根數統計表孔道編號32直線32曲線24直線24曲線20直線20曲線16直線16曲線NNN399898877N499888977N59988////N699//////N799//////通橋[2012]2101鋼絞線穿束根數統計表孔道編號32直線32曲線24直線24曲線20直線20曲線16直線16曲線NNN377777777N477777767N57777////N677//////N777//////通橋[2012]2209鋼絞線穿束根數統計表孔道編號32直線32曲線16直線16曲線N1111399N2111389N3111389N49989N599//N699//N799//二、工藝流程:備料→人工放盤下料→編束2.1備料:領取抗拉極限強度為1860MPa,并經檢驗合格的直徑Φ15.20mm,允許偏差(-0.15,+0.4)的鋼絞線(1×7),吊至鋼絞線放線架內。在鋼絞線穿出一側尺量,作出顯著準確的下料長度標記。2.2放盤:從鋼絞線盤中抽出端頭,人力牽引至下料長度標記處停止,理順鋼絞線,使其落在槽鋼內。2.3下料鋼絞線長度應符合附表1要求,采用砂輪切割機切斷,嚴禁采用電弧焊和氣焊切割。2.4編束:按每束規定根數、規定長度、用22號鐵線綁扎,兩頭距端頭5-10cm處用兩根鐵線綁扎。三、注意事項鋼絞線在牽引開盤后應檢查外觀,及時糾正鋼絞線亂盤、扭結等情況。如發現有裂紋、小刺、機械損傷、氧化皮、死彎、油跡等情況,應局部剪除。決定報廢的鋼絞線單獨存放作好標記,嚴禁混雜流入下道工序。
篇3:預應力箱梁鋼絞線張拉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及要求:
一、預應力鋼絞線張拉工施工安全要求
1、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掌握預應力張拉的安全技術知識并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必須按照檢測機構檢驗,編號的配套組使用張拉機具。
3、張拉作業區域應設置明顯警示牌,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
4、張拉時必須服從統一指揮,嚴格按照技術交底要求讀表,油壓不得超過技術交底規定值,發現油異常等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機。
5、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應戴好防護用品。
6、作業前應檢查高壓油泵與千斤頂之間連接件,連接件必須完好、緊固、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7、施加荷載時,嚴禁敲擊、調整施力裝置。
二、后長拉
1、作業前必須在張拉端設置5厘米厚的防護木板。
2、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操作,千斤頂頂力作用線方向不得有人。
3、張拉時千斤頂行程不得超過技術交底的規定值。(千斤頂頂桿行程)
4、兩端或分段張拉時,作業人員應明確聯絡信號,協調配合。
5、高處張拉時,作業人員應在牢固、有防護欄的平臺上作業,上下平臺必須走安全梯或馬道。
6、張拉完成后應及時灌漿、封錨。
7、孔道灌漿作業,噴射插入孔道后,噴射后面的膠皮墊圈必須緊壓在孔口上,膠皮管與灰漿泵必須連接牢固。
堵灌漿孔時應站在孔的側面。
收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