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測量放線工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測量放線工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9122

本次前期測量放線工作主要是以野外工作為主,工作內容分為導線和水準兩部分,工作地點分為兩段,前段約為11KM,尾段約為16KM,測設范圍內約27KM,要途經村落、城鎮、山地、河流等,自然條件多變,社會關系復雜,安全和協調工作十分重要。現在就參與本次前期測量放線工作由管理領導、技術人員、駕駛員、后勤和協調人員組成的隊伍,結合工作的性質和實際會遇到的情況,從安全、協調、技術方面特作如下交底。

一、技術方面

1、熟悉好圖紙,配合好設計單位委派的技術人員做好踏勘和交底工作。

2、掌握好測量規范,明確測量應達到的精度等級。

3、選好儀器設備及其配套用件,儀器必須經檢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準備應充分,干擾應避免,操作應規范,表格應統一,記錄應規整,數據整理應及時,復核應堅持,勘誤應慎重,交接應書面化,成果整理應目標化。

二、安全方面

1.作業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后上崗。全員必須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制度,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的指揮,自覺遵章守紀,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和“不被別人傷害”。

2、尊重地方風俗、愛護他人財產和公物、講究舉止、平靜和氣處事、以理服人,避免喧鬧和糾紛。

3、山區作業時,應遵守護林防火規定,嚴禁煙火,并應采取防止有些動、植物傷人的措施。

4.作業時必須避讓機械,躲開坑、槽、井,選擇安全的路線和地點;進入現場必須按規定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5、測量釘樁前,應確認地下管線在釘樁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況,方可作業。

6.測量作業釘樁前應疏導周圍人員,應檢查錘頭的牢固性,作業時與其他人員協調配合。不得正對人員掄錘,扶樁人員應站位于錘擊方向的側面。

7、現場測量作業必須避離施工機械。需在施工機械附近作業時,應協調好讓施工機械暫訂運行。

8、在道路、公路上作業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并根據現場情況采取防護、警示措施,避讓車輛,必要時設專人監護。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點必須設人疏導交通。(2)作業人員應穿具有反光標志的安全背心。

(3)作業后應立即拆除標志設施,恢復原況。

(4)作業前應經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并應避開交通高峰時間作業。

(5)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周圍設安全標志,必要時設警示燈。

(6)需在道路、公路設測量樁時,樁不得高于路面。

9.高處作業必須走安全通道,臨邊作業時必須采取防墜落的措施。

10.需在河流、湖泊等水中測量作業前,必須先征得主管單位的同意,掌握水深、流速等情況,并據現場情況采取防溺水措施。

11、臨時休息點應選安全的地點,應避免在高壓電區、峭壁高地、幽深叢林和鬧市區休息。盡量做到集中有序的安排休息。

12、野外嚴禁酒后、穿拖鞋作業,如有身體不適應及時報告,遇到突發事情應及時報告,相互關照。

13、應重視對儀器設備的愛護,嚴禁儀器隨意處置,注意防曬、防潮、防震、防盜。

14、每次作業完成收工,應對所有設備進行清點,以防遺漏。

15、后勤應保障飲食衛生和環境衛生。

篇2:學生公寓施工測量放線工藝技術措施

學生公寓工程施工測量放線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

一、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測量儀器及其用途

序號儀器名稱誤差用途

1電子經緯儀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2"一測回垂直方向標準偏差±6"建筑定位、建筑軸線投測

2水準儀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小于±3mm建筑物的一般高程測量

3水準儀每公里往返測高差中數偶然中誤差小于±1mm建筑物沉降觀測

450m鋼卷尺長度誤差±3mm量距

以上所列的主要測量儀器,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

1、定期到市計量檢定站,經檢定、校準,合格后方可使用;

2、測量儀器、工具定期清潔保養,經緯儀、水準儀按檢定規程規定,在其檢定周期內,每季度要對儀器主要軸線進行校核,保證觀測精度;

3、測量儀器定員使用,不得隨意使用,嚴防損壞。

二、校核場地平面控制網和水準點

在施工現場中,根據施工需要,從甲方提供已確定無誤的基點上,引測出方便施工的定位點。繪制好測量控制圖、表。標明定位點坐標、方位角、高程及與施工工程的關系。施測的成果填入控制成果表中,以便施工使用。根據土木工程的特點,考慮采用坐標網與方格網結合的方法控制為好。按甲方提供基點,合理的補設坐標點,使之成為多邊形的控制網。在根據甲方提供的基點坐標,設置軸線控制點,以主軸線兩端設點,使之成

為方格網。方格網與方格網閉合。坐標點設置要通視平回,離施工現場有一定距離,不易碰動的地方為宜。軸線控制點因施工需要,設置于四周混凝土地面上。

設置牢固而不易破壞的標志,作為測量點,并根據與坐標網有關系數據,計算出各點坐標,以利定位在自然或人為碰動移位時,能及時復核,及時發現問題,以免對工程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三、建筑標高、軸線控制

(一)、工程軸線和標高控制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建筑軸線控制基點,建立施工現場的工程軸線和標高的控制網。工程標高的控制采用水準儀從測量水準點(基點)引入標高,并在所建建筑物外圍設立固定標高控制點,以引測建筑物的各層標高。

標高施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墻、邊柱等向上豎直立測量,一般高程引測至少要由3處向上引測,以便相互校核和適應分段施工需要,引測步驟是:

1、先用水準儀根據兩個棟號水準點,在各向上引測處準確測出啟始標高線(一般多測+1.000m標高線);

2、用鋼尺沿鉛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畫出正米數的水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應由各處的起始標高線直接量取。高差超過一整鋼尺時,應在該層精確測定第二條起始標高線。

3、將水準儀安置至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傳遞上來的各條水平線,誤差在5mm以內。在各層抄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以做校核;

4、觀測時,做到前后視線等長;由水平線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驗,量高差時,尺身鉛直,要進行尺長改正和溫度改正。

5、工程軸線的控制:采用經緯儀進行軸線施測,并在每條控制軸線的兩端,離開建筑物一定距離的位置設立固定標記,作為施工觀測和復核交接使用。

6、本工程共設置兩個施工區,根據施工面積的大小,每個區設置不同數量的測量控制點。

四、建筑物豎向控制

采用經緯儀進行垂直測量,其垂直度容許誤差不超過H/1000,總偏差不超過30mm。

量線:根據對量線精度的不同要求,分別采用懸線錘、平水尺和鋼尺,每一

跨距應在鋼尺不同分劃處讀數,同時計算各個讀數的誤差,是否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在回測中要校對往測讀數,如不符合要求,則應重測。

垂直傳遞投點的儀器、工具:

以控制網為依據,采用吊線墜法逐層向上引測,這是比較經濟,簡單又直觀、準確的方法。垂直傳遞投點15Kg線墜進行,利用線墜引測鉛直線,將每座的四個控制點垂直投測到各層樓面。

為保證垂直施測的準確度,每三層或者10米高差就使用DZJ3激光垂準儀行檢查復測比較,保證垂直度控制。在投測時,用對講機上下聯絡。

控制點的分段確定與各段的投測:層間垂直度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mm,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H/10000和15mm。電梯垂直控制:建筑電梯井道常出現墻體垂直度偏移過大,扭曲和爆板現象,為避免電梯井出現這些通病,施工上首先要控制好平面軸線網,而關鍵是控制電梯井壁、門洞的墨線控制,從而控制好整個井道的墨線,達到控制垂直度滿足規范要求。

每個電梯井采用獨立軸線網控制其垂直度,在電梯井內四壁各設一條傳遞軸線。每隔5層復核一次,層層傳遞。

電梯井壁模板安裝完畢后,施工員復核無誤方可澆筑混凝土。垂直度控制層間偏差小于8mm,全高偏差小于H/1000和30mm。

電梯井門洞墨線層層傳遞,控制偏移。每層鋼筋位置要進行校正,為防止豎向鋼筋位移,電梯井垂直鋼筋應在樓面上焊一水平箍筋,箍筋與模板之間保護層為15mm,用混凝土墊塊來確保尺寸的準確。

電梯井道壁按剪力墻做法設穿墻螺栓拉固,防止爆板現象。

五、變形監測

本工程為于地鐵隧道上部,人工挖孔樁距離隧道很近,施工過程中需要對A棟A0、C1、D1軸線上附近的隧道進行變形監測。保證隧道工程的安全可靠,同時還要對施工過程中的A棟、B棟進行沉降監測,在地下室及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還要對支護體系進行實時監測,保證支護結構安全穩定。

觀測中一定保證"定人、定儀、定時",同時確保每次觀測前對使用儀器進行檢核,以免影響觀測結果。各觀測日期、數據均記錄完整,并繪制成圖表存檔,觀測中如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設計單位。

觀測點布置、做法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對觀測點要嚴加保護,不得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