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柱系梁技術交底

柱系梁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1827

(1)施工放樣

下墩柱混凝土強度滿足上系梁施工要求后可以進行上系梁的施工。首先對下墩柱頂進行人工鑿毛,達到設計標高。然后拿全站儀對墩頂進行精確放樣,并測定其標高以放樣點作為底模控制線。

(2)底模支設

在下墩柱施工時,我們采用抱箍施工方法,中間連接用工字鋼。在工字鋼上架設長150cm、規格3cm×4cm方木作為底層支撐,每1m設置一個。上述工作完成后進行組合模板拼裝,通過調整支架高度,使底模達到設計高度,在實際操作中,底模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5mm,以防底模均勻沉降。

(3)系梁鋼筋綁扎:

鋼筋加工、綁扎在施工現場進行。嚴格按設計圖紙鋼筋間距布設主筋和箍筋,鋼筋綁扎須牢固。采用吊車將半成品吊裝至上系梁處進行就位,吊裝就位后,認真檢查周邊保護層及各鋼筋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各種預埋件是否準確、到位,經監理工程師檢驗認可后,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底層鋼筋和四周側面鋼筋加墊5cm墊塊,以保證其保護層厚度。墊塊呈梅花型布置,用綁絲固定于主筋之上。

工藝要求:為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骨架安裝好后進行綁扎前,必須加設兩側定位鋼管架和頂部抬平定位架。

(4)系梁側模板安裝:

待上系梁鋼筋綁扎固定后,進行系梁側模板安裝。

首先,模板安裝前要用手扶砂輪打磨平直,再涂刷脫模劑,最后清理模板內雜物。涂刷脫模劑時,均勻將脫模劑涂在各塊模板上,然后將橡膠條沿模板拼接縫處緊緊的粘貼,以防澆筑、振搗時接縫處出現漏漿現象。

模板內邊緣嚴格按照系梁輪廓線安裝固定,用斜撐,拉線等方法調整,使模板的垂直度、順直度、長、寬、高符合要求。為防止兩側模在混凝土澆筑中出現脹模,特采用穿心拉桿連接,穿心拉桿由φ14cm的圓鋼加工而成,上、下兩排設置,間距1m;水平方向間距2m-3m,上、下兩排對稱設置。模板外側穿心絲固定端采用“雙鋼管﹢耳形夾”固定。穿心拉桿穿過模板之間部位須套φ20cm的PVC管,并將PVC管兩端接模板處封閉嚴實,防止水泥漿漏入PVC管內。在穿心拉桿擰緊之前,在模板頂面以下、鋼筋籠以上安放150cm長3cm×4cm的方木條,保證模內尺寸,方木條間距2m,然后擰緊所有穿心拉桿的螺絲。

模板安裝固定完后,再次檢查模內尺寸及各側面保護層厚度,根據情況調整局部模板或增加保護層墊塊。在模板完成后,為保證施工安全,必須進行腳手架搭設。

(5)系梁混凝土澆筑

模板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罐車運往施工現場。

系梁采用C30號普通水泥混凝土,原材料中水泥采用的是山西中條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P·042.5;水為潔凈飲用水;細集料為西王村水洗砂;粗集料為鋪頭石料廠石灰巖碎石。拌和好的混凝土的均勻性、和易性及坍落度等各項指標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吊車吊混凝土入模,混漲土分層澆筑,為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混凝土應按每層厚度30cm、自下而上順序分層澆筑,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搗棒與側模的距離應保持5-10cm;振搗順序沿縱向橫向推進進行,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每一處振搗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搗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當接近設計標高時,技術員必須做好混凝土澆筑記錄。混凝土收漿抹面完后,達到初凝后用麻袋或草席覆蓋灑水養生,當氣溫大于5℃時,灑水養護,保持混凝土處在濕潤狀態。

振搗棒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深度不得小于5-10cm。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專人巡視側模穩定情況,若發現跑模、脹模或漏漿跡象,應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期間,取樣制作試塊、養護,以保證混凝土質量。

(6)拆模及養生

非承重側模板在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且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模板;承重的底模需在混凝土強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疊加荷載時,方可拆除。并覆蓋、灑水養生,其水分量隨時檢查以確保土工布上常有水分為度,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待監理工程師對試件強度認可后,即可進行墩柱施工。

篇2:安全技術交底:橋面系施工

交底內容:

一、施工危險源

在橋面系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源是不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而造成的物體打擊、機械傷害以及高處墜落傷害。

二、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遵守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嚴禁赤腳、穿拖鞋、硬底鞋上崗,凡患有不適高空作業疾病的人員,不得參與橋面高處臨邊作業,臨邊作業系好安全帶,做好安全防護。

2、搬運重物要統一協調,不得亂擺亂放,手腳不得放在重物下。

3、施工料具嚴禁放在橋梁邊緣,防止掉落傷人,施工廢料嚴禁高處拋物,垃圾廢料及時清運,施工料具擺放整齊,做到文明施工,工完料清,保證車輛安全通行。

4、所有操作人員禁止疲勞作業,不得連班,工間休息嚴禁在梁邊坐臥休息、嬉戲、打鬧。

5、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用電規范執行,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

6、所有操作人員勞動安全防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有效,尤其持震動泵者必須帶好安全帽、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防護服。

7、現場氧氣、乙炔使用間距5米,離火源10米。氧氣、乙炔運輸時分別運輸,運輸中嚴禁碰撞,乙炔使用時立方,嚴禁平放,使用時安裝乙炔回火閥。

8、橋面焊接作業時,確認橋下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及行人、車輛。

9、用料斗澆筑混凝土,料斗下放時,操作人員應主動避讓,應隨時注意料斗碰頭,并應站立穩當,防止料斗碰人墜落。

10、橋面系施工現場的安全標志、工具、儀表、電器設施和各種設備,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對怕曬,防潮的物品還應有遮陽防潮措施,確認其防護措施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11、施工區域必須有臨邊防護措施,設置必要的圍擋,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擅自移動或拆除,因作業必須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時,必須有施工負責人同意,并采取相應的可靠措施,作業完畢后立即恢復。

12、夜間施工必須要有足夠的照明,有專人指揮交通,還應有主動或被動的安全保衛,施工區域嚴禁閑雜人員進入,預防突發事件發生。

13、由于本工程距離周圍村莊較近,橋梁跨過當地村道并且當地村民經常到橋下撿取施工廢料,橋面施工稍一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橋面施工物體墜落打擊傷害的安全事故,這就要求在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安裝、拆除模板、鋼筋傳接、工具存放過程中,都必須確保安全,防止物體墜落打擊傷害安全事故的發生。

篇3:現場臨時低壓用電電工操作施工安全交底

  1、必須經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效的特種作業上崗,從事作業的難易程序,須符合電工等級要求。對難度較大、較復雜的電氣工程不得由低等級電工完成。

  2、電工必須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所有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要定期檢查、校檢。

  3、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或斷電,并禁止帶電操作、帶危險作業,必須有人在安全距離外監護。

  4、電力傳動裝置的調試和維修時,除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外,在開關箱外應懸掛'有人操作、禁止合閘'標志牌,并有專人監護。

  5、配電系統必須采取分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標照用途,各類配電箱、開關箱外觀應完整、牢固、防雨、防塵,箱體應外涂安全色標,統一編號,停止使用的配電箱應切斷電源,箱門上鎖。

  6、獨立配電系統應按有關標準規定采用三相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具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同時,應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