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施工技術交底
一、技術保證措施:積極做好下承層的施工與驗收工作,為路基石灰改良土施工提供良好的現場空間,同時注意以下幾點。1)、驗收的下承層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其縱、橫坡度、平整度、壓實度、標高、寬度等滿足規范要求。2)、如果下承層含水量達不到要求時,在進行填筑施工前前對下承層表面適當灑水,使其表面潤濕,以便上下層的良好結合,不產生夾層。3)、處理完畢且經過監理驗收合格后,對路基進行標高測定,以便根據虛鋪系數控制頂層上料厚度。4)對卸在路基上的土,如有雜物先用人工撿除,再用推土機及平地機進行整平.1、土方填筑①根據土的厚度、松鋪系數確定土的填筑量;根據土路基填筑施工經驗總結,土填筑的松鋪系數暫定為1.2,因石灰填充的基本上為土的空隙,故不考慮石灰對松鋪系數的影響,因此,土填筑的松鋪厚度為:20cm*1.2=24cm。③對卸在路基上的土,用推土機及平地機進行整平,并及時測定其松鋪厚度,如果不合適,則通過補料及推料進行調整,使其滿足松鋪厚度的要求;④對已平整好的土進行穩壓,并再次測定其松鋪厚度,偏差較大時進行調整;⑤檢查土的含水量,考慮到摻加石灰后含水量的降低及土水份的散失,砂礫含水量宜大于混合料最佳含水量2~3%。2、灑布消石灰①當石灰堆放時間較長時,應覆蓋封存;生石灰塊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除。消除后的石灰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得產生揚塵,也不可過濕成團。對沒有消解的石灰石進行人工清除或過10mm的篩。②根據石灰劑量、鋪筑厚度、最大干密度等確定每單位面積石灰用量;本路段石灰劑量為6%,鋪筑厚度為20cm,最大干密度按1.72g/cm3計,石灰用量為:1.72/(1+0.06)g/cm3*20cm*0.06=19.47Kg/m2,試驗段計劃每平方米石灰用量為19.47Kg。③按單位面積石灰用量石灰布料的分區,按每份石灰為100Kg,即按100Kg劃方格網,即每格面積為100Kg/19.47Kg/m2=5.14m2,故采用2.0m*2.57m的方格網。④石灰布料。按先前計算好的石灰用量及分區情況進行石灰布料。石灰按計算好的用量放置到位后,安排人工用刮板及鐵鍬將石灰分布均勻。3、拌和石灰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拌和時應注意如下事項:①在布好石灰的土上進行拌和,拌和時由一邊向另一邊進行。②拌和時每車道相互重疊10cm,以防止漏拌。③每層拌料深度宜比規定厚度深5~10cm,以確保灰土的厚度。④每段灰土需要拌和2~3遍,以確保拌和的均勻性。4、整平①拌和結束后對灰土進行整平,整平采用PY160平地機進行。②整平過程中用水準儀配合平地機進行,時刻檢查其松鋪厚度,直到滿足要求為止。③若拌和后的灰土松鋪系數過大,不利于整平,可在整平前先用壓路機靜壓一遍。5、碾壓①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兩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②對拌和好的灰土進行灰劑量的測定,其石灰劑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灰土的碾壓。③碾壓分三個階段,即靜壓階段(穩壓)、壓實階段、終壓階段(收面)。靜壓時要慢、穩,以避免在碾壓過程中產生較大的推移及擁包形象;壓實過程中適當調節振動力的大小,宜采用先弱振后強振;終壓時壓路機速度要穩,且要控制好碾壓的時機,以灰土不粘鋼輪為宜。各階段碾壓速度及遍數如下:各階段碾壓速度及遍數碾壓階段靜壓階段壓實階段終壓階段碾壓速度(Km/h)1.5~22~2.52~4碾壓遍數14~62④碾壓方法:整型后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方向與路中心線平行,直線段,由兩邊向中心碾壓,在超高的路段上,由內側向外側進行碾壓,使縱向順延,橫坡符合設計要求。碾壓過程中應仔細進行整型,目的是將凸出部分刮除并用人工及時掃出路外,局部低凹的部分不得用刮除料作為找平層,即“只準鏟高,不得補凹”。個別嚴重的,凹坑需要找平時,應用人工挖成方形成矩形面(深度不少于10cm),填補相同的混合料,人工補平并夯實再統一碾壓成型。終平后,再用振動碾壓;碾壓時輪跡重疊1/3—1/2,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為一遍,碾壓直至要求的壓實度并無出現明顯輪跡為止。⑤碾壓時安排專人及時清除壓路機鋼輪上粘結的混合料;⑥碾壓過程中嚴禁壓路機及其它車輛在施工路段隨意調頭及剎車,保證灰土層表面不受破壞在碾壓過程中應始終保持表面濕潤,集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以內,終壓完成后應檢測壓實度和設計高程,達到要求后進行下一步施工。⑦碾壓過程中,灰土表面應始終保持潮濕,如表層水份蒸發得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若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或挖除等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⑧在橋頭搭板處等壓路機無法碾壓的部分,采用平板夯振動夯實,局部小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實。⑨碾壓長度根據拌和、運輸、攤鋪、碾壓能力而定。⑩壓路機碾壓兩施工段接頭處時,應超出碾壓段5~10m,必要時采用橫向碾壓,人工鏟除接頭處的擁包,同時用3米直尺檢查平整度,不符要求的立即進行處理,消除碾壓段之間的不平整。6、養生①、石灰土層碾壓完成后,必須保濕養生,不使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過分潮濕或時干時濕。養生方法可采用灑水、不透水薄膜和瀝青膜等方法。②、養生期內除灑水車外,不得通行車輛。
③、當壓實度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下層施工。
篇2:路床石灰土施工安全交底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鞍踩谝弧笔且笪覀冊诠ぷ髦惺冀K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邦A防為主”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時刻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生產各環節,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認真履行崗位安全職責,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發現事故隱患要立即處理,自己不能處理的要及時上報,要積極主動地預防事故的發生?!熬C合治理”就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齊下,并充分發揮社會、職工、輿論的監督作用,實現安全生產的齊抓共管。
二、項目部制定的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及施工現場施工隊安全管理相關規定
項目級安全交底內容:
一、起重吊裝危險源識別:
1、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的事故主要原因有:
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也有的因當時受定時電源開關作用或發生臨時停電等因素誤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雖然對設備斷電,但因未等至設備慣性運轉徹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樣造成嚴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接近地面的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
3、自制或任意改造機械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
4、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采樣、干活、清掃、揀物等)。
5、不具操作機械素質的人員上崗或其他人員亂動機械。
二、危險源相應的預防措施
三、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班組級交底內容:
一、人機同時施工時,施工人員須與施工機械保持5M以上的安全施工距離。機械施工中作各種轉向動作前須鳴笛提示。
二、機械作業時,任何人員不得站立于機械前進或后退的路徑上。
三、各種機械不論是否正在施工,一律禁止無關人員攀爬。非機械操作員禁止私自亂動,亂開機械車輛。
四、路床施工時,要輕裝、輕卸,減少施工現場的揚塵。
五、施工現場人員配備防塵口罩、安全帽等必備安全防護用品。
六、在便道與施工交界口處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注意瞭望,鳴笛慢行。
七、運輸車輛作業時,駕駛室嚴禁超員,運輸時嚴禁超載和偏載。會車時應輕車讓重車,通過窄路、十字路口、轉彎時,應注意來往行人及車輛。重車運行,前后兩車間距必須大于10m,下坡時,間距不小于l5m,并嚴禁車上乘人,卸料后應等車廂完全復位后方可行駛。
八、平地機作業時,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
九、壓路機作業時,必須在壓路機前后、左右無障礙物和人員時才能啟動。壓路機靠近路基邊緣作業,應根據路基邊緣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米,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米,振動壓路機碾壓松軟路基,先在不振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
十、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應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的地方指揮。駕機人員必須且只能接受指揮人員發出的規定信號,但對于任何人發出的立即停止信號均應執行。
十一、所有機械設備必須持證上崗,嚴禁違章作業。
篇3:石灰土底基層安全生產技術交底
分部工程路面工程分項工程底基層
交底人接收人交底時間
參加人
1.一般要求
(1)施工場地應堅實、平坦,無障礙物;路基經驗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層。
(2)現場調轉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等機械時,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事先踏勘行駛道路,確認道路平坦、堅實、暢通;沿途的橋涵、便橋、地下管線等構筑物應有足夠的承載力,能滿足機械通行的安全要求;架空線凈高應滿足機械通行要求,遇到電力架空線時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地面無障礙物。
(3)材料運輸應符合路基工程土方運輸相關安全交底的要求。
(4)使用手推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桿件材料時,應捆綁牢固。
2)裝土等散狀材料時,應設擋板,運輸中不得遺灑。
3)在坡道上運輸應緩慢行駛,控制速度,下坡前方不得有人。
4)斜土等散狀材料是,應待車輛擋板打開后,方可揚耙卸料。
5)路塹、溝槽邊卸料時,距塹、槽邊緣不得小于1m,車輪應擋掩牢固,槽下不得有人。
2.材料拌合施工安全要求
(1)在城區、居民區、鄉鎮、村莊、機關、學校、企業、等單位及其附近施工,應注意灑水防塵。采取環保文明施工措施。
(2)現場對石灰的選擇、堆放、消解應符合下列要求:
1)灰場應選擇遠離居民區、莊稼和易燃物的空曠場地,周圍應設護欄,不得堆放在公路上。
2)在灰堆內消解石灰,腳下必須墊木板。向灰堆插水管時,嚴禁噴水花管對向人。
3)消解石灰時,不得在浸水的同時邊投料、邊翻拌,人員不得觸及正在消解的石灰。
4)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操作,并應采取防塵措施。
5)炎熱天氣宜早、晚作業。
(3)現場需局部人工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作業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
2)作業人員應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
3)攤鋪、拌和石灰應輕拌、輕翻,嚴禁揚撒。
4)五級以上風力不得施工,作業人員應站在上風向。
(4)使用機械拌合石灰土應符合下列要求:
1)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拌合現場。
2)拌合過程中,嚴禁機械急轉彎或原地轉向或倒行作業。
3)機械發生故障必須停機后方可檢修。
4)拌合機運轉過程中,嚴禁人員觸摸傳動機構。
3.碾壓施工安全要求
(1)作業中,應設專人指揮機械,協調各機械操作工、筑路工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
(2)作業中,機械指揮人員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使機械避開人員和障礙物,當人員妨礙機械作業時,必須及時疏導人員離開并撤至安全地方,機械運轉時,嚴禁人員上下機械,嚴禁人員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3)作業后,機械應停放在平坦、堅實的場地,不得停置于臨邊、低洼、坡度較大處,停放后必須熄火、制動。
(4)使用平地機、壓路機、裝載機等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道路上行駛時,應遵守現場限速等交通標識的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