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邊溝技術交底
一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基坑開挖→地基承載力檢測→做基坑驗收→砌筑→砌體外露面修整勾縫→養護→漿砌成品檢測、驗收。
二、砌筑方法
采用擠漿法施工,除基底為土質的第一層砌塊外,每砌一塊均應先鋪底漿,再放砌塊,使灰縫砂漿被平實。在已砌筑好的砌塊側面安砌時,應在相鄰側面先抹砂漿,后砌石,并向下及側面用力擠壓砂漿,使灰縫平實,砌體被緊貼。
邊溝凈寬由護欄和邊坡的距離確定。坡比1:1,外側高40cm,厚25cm。
三、其它注意事項
1、邊溝施工時,溝頂不能超過原地面。
2砂漿必須用砂漿攪拌機攪拌,且拌和時間不得少于3分鐘。砂漿應隨拌隨用,中途不得加水改變稠度。設計M7.5砂漿配比為水泥:砂:水=300:1574:260。每盤用料水泥:砂:水=50:262:43。
3、施工便道設置時,應充分考慮到臨時排水溝,特別是軟基處理路段的臨時排水溝應保持暢通。
4、伸縮縫應上下貫通、整齊垂直、縫寬一致。
5、炎熱天氣在砌完后2-3h以內即須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7d,時須使覆蓋物經常保持濕潤.
6.若有不詳,請及時與技術員聯系。
其他:對于不按照交底進行施工的,所造成的質量及返工問題由施工隊自行承擔!四梯形邊溝施工尺寸:
篇2:邊溝蓋板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內容及要求:1、結構尺寸蓋板尺寸:長100cm,寬49cm,厚15cm。蓋板采用Φ18和φ12兩種鋼筋。2、蓋板數量合計蓋板數量為:2797塊3、施工技術要求①模板:蓋板模板采用專業廠家生產的定型模板。支立模板時,保證模板表面平直光滑,接縫處嚴密不漏漿,模板安裝牢固,防止跑模。模板使用過后及時打磨、刷油,防止生銹。②鋼筋:鋼筋配料時,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尺寸和根數正確下料加工,橫、縱向鋼筋間連接采用綁扎連接,每個結點均需綁扎牢固。要注意鋼筋擺放位置,綁扎完成后加設墊塊以保證混凝土保護層滿足設計要求。骨架制作完成后存放在加工棚應進行下墊上蓋,防止生銹。當鋼筋存在銹蝕時,應除銹后投入施工使用。③混凝土澆筑:蓋板采用C25砼澆筑,澆筑時由專人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做到振搗密實,嚴禁出現空洞、蜂窩麻面等影響蓋板外觀質量的情況。④蓋板養護澆筑完成后,在混凝土終凝前及時對蓋板進行二次收面,采用覆蓋灑水養生。⑤蓋板拆模拆模時間應待混凝土強度達到3.0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脫模后,用工具將底模、側模、內模上的混凝土殘渣清除干凈,更換損壞的密封膠條,保證模板干凈。⑥蓋板堆放:蓋板堆放的場地要清理干凈,無生活垃圾、泥巴等影響外觀的雜物,場地的選擇要有利于以后的運輸方便。制作好的蓋板要根據類型分別堆放整齊,堆放時注意盡量避免磕碰出現掉棱掉角等影響蓋板外觀。4、質量標準蓋板構件的外觀質量要求項目質量指標檢驗方法處理原則空洞深度≤3mm,長度≤10mm鋼尺、深度尺檢測合格不滿足上述要求不合格平整凸起或凹下(包括錯位)≤4mm/m鋼尺、深度尺檢測合格不滿足上述要求不合格蜂窩麻面深度≤3mm,長度≤10mm,不超過10個/m2鋼尺、深度尺檢測合格深度>3mm,且10mm,且<20mm修補深度≥8mm,長度≥20mm不合格硬傷掉角深度≤10mm,長度≤10mm鋼尺、深度尺檢測合格不滿足上述要求不合格蓋板構件的尺寸和偏差要求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長度+3,-2鋼尺檢驗,鋼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最大值高度/寬度+3,-3厚度+2,0翹曲L/500調平尺在兩端量測注:L為蓋板長度脫模、運輸、安裝時注意保護成品,尤其是邊緣棱角處。水溝、電纜槽蓋板裝車時,每摞預制板之間應塞三角楔木進行穩固,防止運輸時相互碰傷或串動;裝卸、搬運過程中嚴禁拋、擲、摔,避免傷人5、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①、在蓋板運輸過程中應設專人指揮車輛進行裝車和卸車。②、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等勞保用品。③、每次施工完畢后應清掃現場,將材料、機具擺放整齊。④、現場原材料標示標牌應按要求安設。⑤、現場應有防雨措施和材料
篇3:邊溝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施工準備:
1)征地之后清除邊坡兩旁雜草、腐殖土。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勞動保護用品,施工機械應每天進行設備檢修,嚴禁機械帶病作業。特種作業人員(電工、電焊工、裝載機司機、起重機械作業工)必須持證上崗。
3)測量放線應注意便道行使車輛,注意交通安全。
二、土方基坑開挖工程
1)基坑開挖時,應預留一個方便基地作業人員上下的安全通道。
2)基底棄土、棄廢樁頭禁止隨意放置,必須離邊坡1.5米以上距離。
3)嚴格按照施工設計的比例進行放坡。
4)作業人員必須維護好現場的安全設施。
三、基底處理,碎石墊層施工
1)新進的碎石料嚴禁放在坡頂邊緣,防止造成坍塌事故。
2)基底處理應考慮排水系統,防止雨季造成的積水。
3)在靠近建筑物、設備基礎、電桿及各種腳手架附近挖土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會車時應輕車讓重車,通過窄路、十字路口、交通繁忙地段及轉彎時,應注意來往行人及車輛。重車運行,前后兩車間距必須大于10m;下坡時,間距不小于l5mm,并嚴禁車上乘人。車道應有專人維修,懸崖陡壁處應設防護攔桿和指示燈;
5)大型、重型機械進場前,應查清所通過道路、橋梁的凈寬和承載力是否足夠,否則應先予拓寬和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