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護墻豎墻施工技術交底

防護墻豎墻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9112

1、防護墻、豎墻施工工藝流程2、防護墻、豎墻設計概況2.1、防護墻高度采用與相鄰軌道軌面等高設計,直線、曲線內(nèi)側(cè)防護墻高度775mm;曲線外側(cè)防護墻按最大超高175mm考慮,高度取950mm設計,施工前應按照所采用軌頂高程進行高度調(diào)整,防護墻每2m設10mm斷縫(斷縫尺寸計算在2米范圍內(nèi)),。為了便于作業(yè)人員通行,在每孔梁梁端對稱設置550(375)×300mm過人槽口,防護墻下端設置150mm×200mm(寬×高)的泄水孔并進行防水處理,即在泄水孔周圍涂刷防水材料,并將電纜槽內(nèi)保護層過渡到防護墻內(nèi)側(cè)。在防護墻泄水孔對應的內(nèi)側(cè)墻面位置預留260mm×210mm×20mm(寬×高×深)的凹槽以安裝管蓖。為了防水層的鋪設防護墻內(nèi)側(cè)底部設置30×30mm倒角。2.2、豎墻兼有分割電纜槽、連接遮板和支承電纜槽蓋板的作用。兩側(cè)均設兩個電纜槽,一般寬度為350、500mm。橋面設置的接觸網(wǎng)支柱基礎、下錨拉線基礎或橋上防災設施基礎需占用電纜槽時,為保證電纜槽內(nèi)電纜的通過應注意在接觸網(wǎng)支柱、下錨拉線等基礎處的豎墻上預留孔洞,以使通信電纜通過豎墻預留孔后在信號槽內(nèi)繞行。豎墻按2m一段設置,在有接觸網(wǎng)支柱等基礎時,豎墻長度可適當調(diào)整,為保證電纜槽內(nèi)排水,在豎墻B的根部,對應防護墻過水孔位置設置150mm×200mm(長×高)的過水孔。豎墻施工時應注意各豎墻的頂面高度一致,并在豎墻頂面鋪設30mm厚的水泥砂漿墊層,以保證電纜槽蓋板受力均勻。2.3、根據(jù)通訊、信號、電力電纜綜合接地的需要,電纜槽中間豎墻在靠近預留綜合接地端子部位可設置預留孔。2.4、防水層應在防護墻、電纜槽豎墻等橋面設施施工后進行鋪設;防護墻、豎墻過水孔處應進行防水處理,在泄水管周圍、防護墻、豎墻與橋面板的接縫處進行封邊處理。3、鋼筋施工階段3.1、防撞墻、豎墻施工前應檢查控制點是否良好,且必須將防撞墻及豎墻范圍內(nèi)梁體表面衛(wèi)生清理干凈。3.2、在鋼筋施工前必須檢查防撞墻、豎墻的預埋鋼筋平面位置是否在設計區(qū)域內(nèi),如有偏差應當及時調(diào)整,并做好現(xiàn)場記錄。鋼筋加工要按圖紙施工,受拉熱軋光圓鋼筋(HPB235)的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曲直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受拉熱軋帶肋鋼筋(HRB335)的末端應采用直角彎鉤,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接地鋼筋焊接單面焊不小于200mm,雙面焊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焊接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焊渣。如鋼筋長度不夠時可采用焊接或搭接,焊接必須按照相關規(guī)范嚴格施工,搭接焊時單面焊接不小于10d,雙面焊接不小于5d。鋼筋綁扎過程中搭接綁扎長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300mm,綁扎時盡量成“八”字型綁扎梅花形布置。3.3鋼筋下料長度根據(jù)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diào)整值和彎構增加長度等規(guī)定綜合考慮,鋼筋彎鉤采用標準彎鉤,鋼筋加工應滿足以下要求: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全長±10mm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mm3箍筋內(nèi)凈尺寸±3mm3.4、半成品的存放鋼筋在加工場加工成半成品,半成品存放在鋼筋棚內(nèi)堆放整齊,按照不同的規(guī)格型號分開堆放,并且標識清楚。4、模板施工階段4.1、模板安裝前應將模板打磨干凈,并涂刷脫模劑,經(jīng)現(xiàn)場技術員檢查完畢后方可立模。4.2、安裝模板時要根據(jù)現(xiàn)場放樣的樣線進行,并且要及時測量模板的標高以及水平的順直度,確保相鄰兩防護墻、豎墻間無明顯錯臺,相鄰兩孔梁的防護墻、豎墻在同一直線上。安裝時還應注意預留孔位置,預留孔采用預先做好的相應尺寸的工裝在相應位置固定牢固做預埋件,拆模的同時進行拆除。4.3、模板安裝結束后應仔細檢查鋼筋與模板之間的保護層厚度,如果保護層較小,應采用同級別混凝土墊塊支撐,確保不出現(xiàn)露筋現(xiàn)象。4.4、模板安裝尺寸應滿足以下要求: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中心位置3尺量2長度±10尺量3高程±5測量4厚度±3尺量5垂直度2mm/1m吊線尺量6平整度21m靠尺、塞尺4.5、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留置應符合以下要求: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寸+10,0尺量不少于2處2預埋件中心位置3尺量外露長度+10,05、混凝土施工階段5.1、防護墻、豎墻的混凝土采用等級為C40,坍落度為120~160mm。理論配合比為水泥:摻合料:砂:碎石:外加劑:水=1:0.45:2.55(2.57):4.15(4.19):0.014:0.49,根據(jù)不同的粉煤灰廠家選用不同配合比,水膠比為0.34。5.2、混凝土運至現(xiàn)場后應及時做塌落度實驗,混凝土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其要求應滿足預制箱梁混凝土施工工藝,振搗過程中時刻要注意預留孔是否移位,若發(fā)現(xiàn)移位應及時調(diào)整。在澆筑最后一層混凝土時應當嚴格控制混凝土標高,使其滿足技術規(guī)范要求,最后要做好抹平、壓光工作。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做好養(yǎng)護工作,養(yǎng)護采用土工布覆蓋上鋪滴水管再包以塑料薄膜進行灑水保濕養(yǎng)護,一般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0MPa以上時方可進行拆模,養(yǎng)護時要保證混凝土養(yǎng)護塑料薄膜內(nèi)的濕度不小于50%,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14天。6、防護墻、豎墻接地焊接6.1、預制箱梁澆筑時在梁端均留有預埋接地套筒。現(xiàn)澆豎墻A時,接地通過豎墻A聯(lián)通到頂端預埋接地端子,套筒中心距豎墻外側(cè)50mm。6.2、防護墻位置,接地鋼筋通過防護墻連接到梁面以上150mm,并在防護墻內(nèi)側(cè)預留有預埋接地套筒,套筒頂端與混凝土表面平齊。6.3、梁端在距豎墻B外側(cè)墻面50mm位置預埋接地端子,槽內(nèi)可敷設貫通地線。6.4、梁內(nèi)所有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應與最外層混凝土表面平齊,凸出高度應控制在2mm以下。梁頂接地端子組在距梁端850mm處與橫向鋼筋相連。6.5、有需要時在距豎墻B頂部90mm以下位置預留電力槽,直徑為Φ100。電力槽采用PVC管預埋,并涂防水涂料,預留孔中心位置距離梁端850mm。6.6、防護墻施工時,防護墻鋼筋N3與設置在防護墻頂面線路側(cè)的縱向鋼筋N6或N7采用L形焊接。橋面板中預埋的防護墻鋼筋N1與N3鋼筋搭接部分焊接牢固,防護墻N1鋼筋與防護墻下部的梁頂縱向鋼筋N1采用L形焊接。6.7、梁上設置接觸網(wǎng)支柱時,用N10鋼筋將縱向接地鋼筋N21與設置在接觸網(wǎng)支柱基礎(含拉線基礎)層預埋鋼板2焊接牢固,同時每個接觸網(wǎng)支柱錨栓均應與底層鋼板2施以飽滿焊接。6.8、梁內(nèi)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應與混凝土表面平齊,凸出高度應控制在2mm以下。6.9、所有接地鋼筋之間聯(lián)接均采用Φ16鋼筋L形焊接,焊接厚度至少4mm。7、安全、質(zhì)量和環(huán)保保證措施7.1、安全保證措施7.1.1、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用電安全防護措施,做好防塵防風措施,確保無安全事故發(fā)生。7.1.2、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嚴格執(zhí)行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7.1.3、機械設備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防止機械事故的發(fā)生。7.1.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項目經(jīng)理為安全生產(chǎn)第一責任人,安質(zhì)部負責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督促技術和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方案和措施,現(xiàn)場專職安全員每日進行巡檢工作,及時排除安全隱患。7.1.5、混凝土振搗、鋼筋焊接和綁扎等施作過程中,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好安全防護用品,按規(guī)范進行施工。7.1.6、現(xiàn)場用電必須做好接地、接零,安裝漏電保護器。7.2、質(zhì)量保證措施7.2.1、防護墻模板經(jīng)過專門設計,保證強度和剛度滿足施工要求,使用前對模板進行驗收。7.2.2、準確控制防護墻砂漿找平層標高和彈好防護墻邊線,保證防護墻頂部收面和線性達到要求。7.2.3、混凝土經(jīng)過試驗試配,確定最佳級配,保證混凝土質(zhì)量,運輸過程做好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坍落度損失。7.2.4、混凝土振搗時快插慢拔,每個搗鼓點振搗約20s,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泛漿為準。上層搗固時搗固棒插入下沉5-10cm。7.2.5、防護墻混凝土安排專人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7天。7.3、環(huán)保措施7.3.1、鋼筋接頭、砂漿等要及時清理干凈,保持現(xiàn)場整潔。

7.3.2、在居民區(qū)施工時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減少噪聲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篇2:建筑筒子板木護墻施工方法

建筑筒子板、木護墻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材料:樹種、規(guī)格、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含水率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

(1)龍骨:紅、白松烘干料;

(2)面板:膠合板或原木板無翹曲變形、開裂、死癤;

(3)防腐劑、防銹漆;

(4)釘子、防潮紙、乳膠、木螺絲、木砂紙或瀝青等;

(5)壓頂,貼臉條為半成品;

2.作業(yè)條件:

(1)室內(nèi)基本干燥無濕作業(yè);

(2)基層平整密實,預埋木磚齊全牢固、位置準確;

(3)門窗洞口口角垂直方正。

二、操作工藝

1.基層墻體修補平整、密實,無浮砂、露筋,基本干燥;

2.預埋木磚或鐵件齊全、位置準確、連接牢固;

3.彈出標高線;

4.門窗洞口、陰陽角修至垂直方正;

5.面板認真選配,并先試拼裝,合適后再全面正式安裝,做到花紋通順、顏色接近,厚板后應開卸力槽,板面刨平,凈光,釘距釘帽入板面深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

6.護墻壓頂拉線安裝,厚度及出墻寬度一致,貼臉樹種材質(zhì)與面板一致,連粘帶釘,先上后兩側(cè),下設貼臉墩,并稍厚于踢腳板,里口與筒子板平嚴、與墻貼死;

三、質(zhì)量技術標準

(一)、保證項目:

1.樹種材質(zhì)等級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含水率應符合規(guī)范GBG206-83規(guī)定;

2.安裝牢固,無脫層、翹曲、開裂、缺棱掉角等缺陷;

(二)、基本項目:

1.木護墻:上口平直≤3MM

垂直≤2MM

2.壓縫條間距≤2MM

3.表面平整≤1.5MM

4.筒子板:垂直≤2MM

5.表面平整≤1.5MM

6.上下寬度差≤2MM

7.貼臉條:上下寬度差≤2MM

四、成品保護措施

1.施工作業(yè)區(qū)嚴禁煙火及濕作業(yè);

2.成品刷一道底油防干裂;

3.門口釘護角保護條,大面板用塑料薄膜封上;

4.設專人看守;

五、應注意的質(zhì)量問題

1.筒子板上下不方正,上下或左右不對稱,寬窄不一;

2.筒子板及貼臉板割角不嚴不方,寬厚不一致;

3.板面色差大,花紋不順,表面不平不光;

4.接頭處縫不嚴,開裂;

六、安全、技術、節(jié)約等項措施

1.加強材料保管,嚴格限額領料,實行節(jié)約有獎;

2.所有手動電動工具必須要有漏電保護裝置;

3.長料不得短用,寬料不得窄用,精打細算;

4.細木作業(yè)區(qū)內(nèi)停止一切濕作業(yè);

5.現(xiàn)場明牌表示嚴禁煙火。

篇3:木護墻板木筒子板安裝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一)材料

1、木材的樹種、規(guī)格、等級應按設計圖紙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龍骨料一般用紅白松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厚度應根據(jù)設計要求,不得有腐配、節(jié)疤、劈裂、扭曲等疵病,并預先經(jīng)防腐處理。

(2)面板一般采用膠合板(切片或旋片),厚度不小于3MM,顏色、花紋要盡量相似。用原木材作面板時,一般采用烘干的紅白松、椴木和硬雜木,含水率不大于12%。其厚度為:不超過150MM;需要拼接的面板,厚度不小于20MM,且要求紋理順直、顏色均勻、花紋近似,不得有節(jié)疤、扭曲、裂縫、變色等疵病。

(3)木貼臉一般采用工廠加工的半成品。

2、輔料有防潮紙或油毪、乳膠、釘子長應為面層厚的2~2.5倍、木螺絲、木砂紙、氟化鋼(純度在75%以上,不含游離氟化氫,它的粘度應能通過120號篩)或石油瀝青(一般采用10號、30號建筑石油瀝青)等。

(二)作業(yè)條件

1、所有需要安裝木護墻、木筒子板的結構面及洞口過梁處均應預埋好木磚或鐵件。

2、骨架安裝應在安好門窗口、窗臺板臺進行,釘面板應在室內(nèi)抹灰及地面做完后進行。

3、木材的干燥應滿足規(guī)定的含水率;護墻龍骨應在需鋪貼面蝕平后三面刷防腐劑。

4、所需機具設備要在使用前安裝好,接好電源,并進行試運轉(zhuǎn)。

5、如施工量大且較復雜時,施工前應繪制大樣圖,并應先做樣板,經(jīng)檢驗合格后才能大面積進行作業(yè)。

二、操作工藝

(一)檢查洞口及埋件

檢查門窗口是否方正垂直,預埋木磚或連接鐵件是否符合要求。

(二)彈線

木護墻及木筒子析要根據(jù)設計要求事先彈出標高線。

(三)制作及安裝木龍骨

1、木筒子板根據(jù)洞口的實際尺寸,先用木方制成架。當設計有要求時可按設計要求做,如設計無要求時可將一部骨架分為三片,上部一片,兩側(cè)各一片。每片一般為兩根立桿,當筒子板寬度大于500MM需要拼縫時,中間適當增加立桿。橫撐間距根據(jù)根據(jù)筒子板厚度決定;當面板厚度為10MM時,橫撐間距不大于400MM;板厚為5MM時,橫撐間距不大于300MM。橫撐位置必須與預埋件位置重合。龍骨架必須平整牢固,表面蝕平并刷防腐劑,防腐劑配制及自理方法詳見(木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206-83)。

2、局部木護墻根據(jù)高度和房間大小,做成龍骨架,整體成分塊安裝。房間四周和上下龍骨先找平、找直,按分板分塊大小由上到下做木標筋,然后在空檔內(nèi)根據(jù)設計要求釘橫豎龍骨。

木護墻龍骨間距,當設計無要求時,一般橫龍骨間距為400MM,豎龍骨間距為500MM,豎龍骨間距為500MM。如面厚度在10MM以上時,橫龍骨間距可放大到450MM。

3、安裝木龍骨必須找方找直,除預留出板面厚度外,骨架與木磚間的空隙應墊以木墊,用釘子釘牢,每塊木磚至少釘兩個釘子。

安裝洞口骨架時,一般先上端后兩側(cè),洞口上部骨架應與預埋螺栓或鉛絲擰緊。

(四)裝面板

1、面板不論是原木板材或膠合板,均應挑選顏色、花紋近似的用在同一房間內(nèi);安裝護墻板時,木板的年輪凸面應向內(nèi)放置,木紋和色澤應近似(刷混油時不限)。

2、裁板時要大于龍骨架的實際尺寸,大面凈光,小面刮直,木紋根部向下;長度方向需要對接時,花紋應通順,其接頭位置應避開視線平視范圍,一般窗筒子板拼縫應在室內(nèi)地坪2M以上,木護墻、木筒子板拼縫一般在離地坪1.2M以下;同時,接頭位置必須留在橫撐上。當用原木板材做筒子板時,板背面應做卸力槽::,以免板面彎曲;卸力槽一般間距為100MM,槽寬10MM,深度5~8MM。木護墻需要分塊留縫時,如設計無要求,一般可做成6~10MM的平槽或八字槽,槽的位置應在豎龍骨架上。

3、配好的面板要蝕平凈光,經(jīng)試裝合適后,在護墻或筒子板背面貼一層防潮紙,即可正式安裝。接頭處要抹膠釘牢,固定面板釘子長度約為面板厚度的2~2.5倍,間距一般為100MM,釘帽要砸扁,并用較尖的沖子將釘帽順木紋方向沖入面層1~2MM。筒子板里側(cè)要裝進門窗口裁口內(nèi),或與框齊平,但必須加壓條封堵接頭縫。外側(cè)要與墻面齊平,外加貼臉蓋信抹灰墻面應不小于10MM,割角要嚴密方正。

(五)釘貼臉

木貼臉的樹種、顏色、花紋應與木護墻、木筒子板和門相近似,安裝時應進行挑選。

與貼臉龍骨、筒子板和門框接觸部位應抹膠。貼臉本身的寬窄、厚薄應一致,安裝貼臉時,首先確定周邊寬度,然后量出橫向所需長度,兩端放出45度角,鋸好刨開,緊貼在橫框上釘牢,再配兩側(cè)貼臉,貼臉下部要有貼臉墩,貼臉墩應稍厚踢腳線。不設貼臉墩時,貼臉板的厚度不能小于踢腳板厚度,以免踢腳板冒出。

貼臉里側(cè)與筒子板面要平整,貼臉蓋住抹灰墻面不得大于10MM。

三、質(zhì)量標準

(一)保證項目

1、樹種、材質(zhì)等級、含水率和防腐措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

2、細木制品與基層或木磚鑲釘必須牢固,無松動。

(二)基本項目

1、制作:制作尺寸正確,表面平直光滑,楞角方正,線條順直,不露釘帽,無線槎,刨痕,毛刺和鍾印。

2、安裝:安裝位置正確,割角整齊,交圈,接縫嚴密,平直通順,與墻面緊貼,出墻尺寸一致。

(三)允許偏差項目

木護墻及木筒子板安裝允許偏差

項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次石膏板膠合板纖維板石膏條板

1表面平整3234用2M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立面垂直3345用2M托線板檢查

3接縫平直33拉5M線檢查,不足5M拉通

4壓條平直33線檢查

5接縫高低0.50.51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6壓條間距22用尺檢查

四、成品保護

1、細木制品來料后應儲存在倉庫或料棚中,并按制品的種類規(guī)格水平堆放,底層應擱置墊木,在倉庫中墊木離地面高度不小于200MM,在臨時料棚中離地面高度不小于400MM,使其能自然通風并加蓋防雨、防曬措施。

2、配料應在操作臺上進行,不得直接在沒有保護措施的地面上操作。

3、操作時窗臺板上應鋪墊保護層。

4、護墻、筒子板與貼臉安完后應刷一道底油,以防干裂。

5、為避免施工中碰撞或污染成品,尢其是出入口處,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如釘保護條,釘護角木板釘塑料薄膜,設專人看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