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藥混合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前檢查水槽水位并將地面沖濕保持地面潮濕,然后開空機動轉一個工作循環確認機械正常后才能進行混合程序。
2、需要機械混合的藥物不得提前配料。
3、混合時先將藥物材料輕輕倒入料斗,然后將料桶放入接料架上再將其扒入接料口并拉動升降柄使料桶與接料口吻合。
4、進入混合程序時必須遠離現場,使用室外按鈕起動機械。
5、機械停止后即紅燈熄滅方可到機前倒料、取料,取料時右手拉動升降手柄使其下降并將其拉出然后左手將料桶提手扶起并小心提起料桶。
6、混合好的藥物應標識清楚及時送往中轉庫后才能進行下一工序循環。
7、每次混合的藥物,比重輕的藥5kg/次、光色藥10kg/次。
8、對混合好的藥物應及時檢查,觀察是否有異常升溫現象。
9、每混合完一種藥物后必須清掃機內的余藥方可混合另一種藥物,清掃前必須將混合好的藥物送往中轉庫后空機清掃,嚴禁帶藥清掃機械。
10、工作完畢后必須關掉所有電源并及時清洗機械和地面,不允許任何余藥殘留在機械和地面上。
篇2:氯乙酸混合車間安全操作規程
氯乙酸混合車間安全操作規程
一、上崗準備
1、進車間換好清潔工作鞋,保持車間清潔。
2、上崗前穿戴好廠部發的勞防用品。取出口袋東西,目的是為了防止化學腐蝕及其它東西掉入設備和物品中。
3、檢查上一班交班衛生情況是否清潔;環境衛生包括捏合機是否清潔;反應操作臺是否清潔等,如發現上一班未做好清潔工作時,立即向當班班長匯報。
二、反應原料的認識
1、氯乙酸具有強烈腐蝕性
本氯乙酸為氯乙酸酒精溶液,濃度75%,比重1.9±0.05,無色透明液體,部分反應成為氯乙酸乙酯,會引起流淚,具有強腐蝕性。
2、酒精
化學名稱為乙醇,無色透明易揮發和易燃燒液體,有酒的氣味,濃度大于等于92%,每班測定兩次,在一定的氣體體積比范圍內,接觸火種(金屬摩擦、靜電、強氧化劑等),會發生爆炸。
三、氯乙酸混合操作
1、事先把所有閥門檢查一遍,以免漏料,造成不必要的生產事故,如出料閥、氯乙酸進料閥、酒精閥,如發現氯乙酸或酒精中有贓物,立即向車間主任或廠領導報告。
2、酒精、氯乙酸混合液混合要求
a、必須先將酒精打入酒精儲罐中,加到規定刻度;
b、按配料數量,將規定高度的酒精打入混合槽內;
c、開混合槽攪拌器進行攪拌;
d、再通過人工投料將氯乙酸固體按工藝單要求數量投入混合槽;
e、等氯乙酸混合液冷卻后,方可將其打入氯乙酸儲罐內。
3、以上操作必須在安全科相關人員監督下,才能進行操作。防止原料袋掉入混合罐中,同時安全監督員做好包裝袋統一清點、回收、保管工作。
四、衛生情況
認真搞好各角落清潔工作,做到場地清潔,設備見本色。
篇3:瀝青混合料拌合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離崗。
2、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伏一下的照明,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
3、在瀝青罐頂作業前,必須先檢查灌頂的安全防護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4、必須檢查安全防護設備和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開機。
5、檢修保養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戰人監護。6、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
6、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操作要求:
(1)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隨時與本班組及相關班組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開機準備就緒,必須發出開機信號,待發出第二次信號后方可開機。
3)起動設備時堅持先啟動大功率電機,再啟動小的;關的時候相反
4)不要隨意調動鼓風機風門和噴油嘴油門的風油比例,嚴重者可發生爆炸
5)運料小車是這種設備的事故常發點,要經常檢查剎車、行程開關、限位開關工作可靠性準確性
6)作業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關閉燃油總閥門。
7)自動點火設備兩次點火不成功,應立即停機,嚴禁繼續點火。
(2)巡檢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聽到開機信號后必須離開危險部位。
2)采用裝載機供料時,清理料倉必須設專人監護。
3)人工點火時應按規定程序操作,嚴禁身體的正面對著點火口。
4)必須在運行中調整的部位、部件(干燥筒、皮帶運輸機等),調整作業時必須設專人監護。
5)應隨時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和操作工聯系并取得相應的措施。
6)每周必須檢查一次皮帶運輸機的緊急停止裝置。
7)干燥筒內有積油時,必須與操作工聯系,嚴禁點火操作。
8)觀察燃燒工況時,必須距觀察孔50cm外,并不得把身體的正面對著火焰孔。
7、瀝青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的預防
拌和樓主要由瀝青儲油罐、導熱油爐、輸送油管和拌和設備等組成,由于瀝青遇明火、高熱可燃,在加熱過程中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在路面施工中如何防止瀝青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呢根據拌和樓日常安全管理實踐,我想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控制:
1)分析和掌握引起瀝青火災爆炸的原因。由于導熱油的燃點在300℃左右,所以引起瀝青導熱油的火災爆炸的原因可有多個方面:
a、陰雨天打雷放電所引起;
b、電器設備漏電所引起;
c、導熱油在運行中靜電所引起;
d、設備維修時電焊、氣割所引起;
e、違章吸煙所引起;
f、操作失誤和儀表失靈,導致超溫而引起等。
2)采取技術措施消除存在的隱患。由于多種原因可導致瀝青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所以要消除火災爆炸事故就必須首先消除產生事故的隱患:
a、架設避雷裝置,將雷電引入地下;
b、將所有的機械設備、用電器進行有效的接地,將可能的漏電和靜電引入地下;
c、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儲油罐和管道內有存油就不得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
d、設立吸煙室,使吸煙的人員到指定的地點吸煙;
e、加強現場的巡查,發現儀器儀表有不良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緩緩停爐,待油溫達到安全溫度時(或停爐8小時后)進行儀器儀表的更換;
f、進入現場的車輛采取阻燃措施或與導熱油設施保持安全距離;
g、導熱油設施、儲油罐、輸送油管進行阻燃防護;
h、清除導熱油爐、輸油管道附近的雜物,以防止熱量積聚引發火災;
i、在易產生爆炸的管道位置設置安全閥,在高壓和低壓聯接點和容易發生倒流的管道位置設置止回閥;
j、操作人員經培訓后持證上崗;
k、配備滅火器材,杜絕火種進入,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操作現場。
3)落實安全責任制。必須強化對安全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拌和樓的主要負責人對現場的安全生產負總責,各分項管理人員負責各自管轄范圍內的責任,操作手負責作業點的責任,這樣就從時間上和空間上明確了責任范圍。
4)落實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技能:一是確保掌握安全生產的技能,達到持證上崗的目的;二是為了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識,達到杜絕違章的目的。
5)強化現場管理。堅持日常巡查。不間斷的安全檢查是預防拌和樓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舉措之一。項目部負責人和安全員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在崗在位和盡責情況進行檢查,現場管理人員和操作手對運行設備進行正常巡查。
6)制定應急預案。主要目的是采取預防措施使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控制在局部范圍內,消除蔓延條件,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處理事故,盡力減輕火災爆炸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