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壓濾機操作規程
一、啟動前的準備
1、檢查各軸承座及各部件連接螺栓是否擰緊,各輥有無松動。
2、檢查各運動部件、軸承潤滑是否注油,變頻調速減速機有無足夠的油位.
3、兩濾帶間有無雜物、硬物,濾帶位置是否對中,濾網是否沖洗干凈.
4、刮泥板刃面是否與輥母線平行,間隙是否合理.
5、氣源三聯體中減壓閥的壓力是否調好(一般0.4Mpa左右),油霧器內的逗平油應在正常刻度線.積水杯內的水應排干凈。
6、各張緊和調偏氣路檢測開關是否正常.
7、水箱或中水池是否保持一定的水位,滿足生產用水需求,水管(尤其是噴嘴)有無堵塞.
8、檢查加藥裝置是否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9、檢查空壓機、沖洗水泵、加藥泵和污泥泵及污泥管路、加藥管路、沖洗管路上的閥門應處于正常要求狀態。
二、啟動手動操作時需將操作轉換開關打到手動
1、觀察空壓機出口閥門是否打開,啟動空壓機,調節漲緊氣源壓力,觀察濾帶松緊程度,所體管路上設有氣體壓力傳感氣開關,與控制電路聯鎖,如果氣壓不足或是傳感器損壞,系統將無法啟動。
2、檢查沖洗水閥門是否打開,然后啟動沖洗水泵,觀察沖洗管路及清洗噴頭出水是否正常,排水是否正常。
3、啟動濃縮機、壓濾機觀察各傳動輥工作情況,人工用手撥動上部濃縮帶和下部壓濾帶的停機保護裝置,看設備是否保護停機,避免濾帶在出現跑偏情況下,自動糾偏不過來,設備能夠自動停機保護,保護濾帶不會跑偏損壞。再次啟動設備,檢查各個輥軸的軸承運行的聲音和振動情況,檢測運行是否正常。然后啟動污泥輸送機。
4、按動絮凝攪拌器啟動按鈕啟動攪拌器,觀察攪拌器是否正常工作。
5、觀察加藥和進泥的閥門是否打開,啟動加藥泵后再啟動污泥泵向絮凝攪拌器輸送污泥及藥液。
6、調整濾帶運行速度,使其與污泥量匹配,以使設備達到最佳處理效果。
7、工作中應隨時觀察污泥絮凝狀態,調節污泥流量和加藥量,初始污泥流量應由小變大,使帶壓機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
8、隨時觀察氣源壓力、沖洗水壓力是否正常。
三、停機手動停機
1、關閉污泥泵、加藥泵,停止進泥加藥。
2、過幾分鐘后關閉絮凝攪拌器,打開底部放空閥門,放空攪拌罐內的污泥,避免污積沉積、板結硬化,堵塞設備管路和攪拌罐出泥口。如有清水沖洗系統,按操作要求將螺桿泵內的污泥和管路內的污泥運行清洗干凈。
3、觀察濾帶,待清水將濾帶沖洗干凈后,依次關掉濃縮機、壓濾機,沖洗水泵,最后關閉空壓機,切斷電源。在空壓機將放空閥門打開,放空管路和空壓機內的氣源。最后關閉污泥螺旋輸送機。
4、每次操作結束后應對濃縮帶下部的集水槽內的積泥沖洗干凈、下部壓濾帶機器及周圍場地進行清洗,保持機器及周圍場地整潔.(注意電氣元件和電機不要濺水)
四、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1、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載運行幾分鐘。
2、沖洗濾帶的噴嘴和集水槽應經常沖洗或疏通。
3、運行中應及時清除刮泥板上積聚的毛發等雜物。
4、長期停機時應將絮凝攪拌罐內的污泥放空。
5、嚴禁操作人員在主機運行時將手伸進旋轉的濾帶及其它運轉部件內側。
6、操作人員應做好機房內的通風工作。
7、急停:運行過程中出現設備異常或是嚴重跑偏、加藥系統不正常或是其它故障時,需要急時按下停機按鈕。
篇2:壓濾機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開車前必須檢查各處螺絲及緊固件是否松動脫落,各部軸承和潤滑情況,各處管路,有無漏水漏油現象,油箱油量是否適當,壓力表及其它電氣部分是否正常,入料閥門是否關閉,攪拌桶三角帶是否齊全完好。
1.2掌握入料濃度(濃縮機底流濃度)一般不低于300g/L。
1.3檢查壓濾機濾布是否有破漏處,入料中心孔是否堵塞,濾液槽是否暢通,檢查入料泵,油泵。
2、壓濾操作
2.1壓濾機操作程序為:壓板→壓濾→松板→卸料
2.2啟動低壓油泵,推動頭板,當油缸壓力達到20kg/cm2時,低壓油泵自動停,啟動高壓油泵,頂緊頭板,當壓力達到100–120kg/cm2時,高壓油泵自動停,電磁換向閥復位,濾板已完全壓緊。
2.3啟動攪拌電機,并要求濃縮機底流泵送料,當攪拌桶內有1/3礦漿后,開入料泵閥門,通知給料泵給料,在5–10min內,利用進料閥控制壓力在1kg/cm2,當觀察到最后一塊濾板濾液管出水時,使壓力緩慢升至5-8kg/cm2.
2.4當給料泵開始送料時,記下入料時間及濃度,濃縮機底流泵送料;攪拌桶內物料應不少于2/3且不跑溢流。
2.5觀察濾液出量,當濾液滴水不成線時,通知給料泵停止送料,同時記下時間。
2.6給料泵停止后,關閉壓縮機入料閥門,打開回料閥門,放盡管內物料,隨即啟動松板,退回頭板(碰到限位器后自動斷電停止)。
2.7頭板復位后,通知崗位司機開動相關運料設備,開始卸料。
2.8壓濾機工作時,檢查管路是否漏油,濾液管是否有跑黑水和不滴水現象;濾板和濾板之間是否有噴黑水現象,發現上述情況應分析原因,及時處理或卸料時處理。
2.9卸料時要注意拉板裝置是否正常,出現濾板拉開不平行或一次拉開數塊濾板的現象,應及時處理。
2.10卸料時應將濾餅卸凈(包括中心孔內),遇有不脫落現象,可用捅板捅掉,避免濾板四周粘上煤泥,同時檢查濾布是否破損,發現破損應立即更換。
2.11濾板靠攏時,要防止濾布折疊,避免壓角、雜物夾入相鄰濾板之間。
2.12更換濾布時,要把濾布拉平、扎緊,嚴禁折疊,檢查和清理粘在濾板上的煤泥。
2.13多次循環、粘煤泥較多和停車時間較長時,要用清水把濾布沖洗干凈(也可用較清的濾液沖洗濾)。
2.14長時間停車,應將攪拌桶內的物料放凈,以免沉淀。
篇3:壓濾機:安全操作規程
壓濾機操作規程
一、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1)板框的數量是否符合規定,禁止在板框少于規定數量的情況下開機工作。
(2)板框的排列次序是否符合要求,安裝是否平整,密封面接觸是否良好。
(3)濾布有無破損,濾布孔比板框孔小且與板框孔相對同心。
(4)各管路是否暢通,有無漏點。
(5)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壓力表是否靈敏好用。
二、操作中注意事項:
(1)安裝壓濾布必須平整,不許折疊,以防壓緊時損壞板框及泄漏。
(2)液壓站的工作壓力橡塑板框最高工作壓力不得超過20Mpa。
(3)過濾壓力必須小于0.45Mpa,過濾物料溫度必須小于80℃,以防引起滲漏和板框變形、撕裂等。
(4)操縱裝置的溢流閥,須調節到能使活塞退回時所用的最小工作壓力。
(5)板框在主梁上移動時,不得碰撞、摔打,施力應均衡,防止碰壞手把和損壞密封面。
(6)物料、壓縮、洗液或熱水的閥門必須按操作程序啟用,不得同時啟用。
(7)卸餅后清洗板框及濾布時,應保證孔道暢通,不允許殘渣粘貼在密封面或進料通道內。
(8)液壓系統停止操縱時,操作裝置的長桿手輪應常開,短桿手輪應常閉,以保證安全,并避免來油浪費。
三、日常的維護保養:
(1)注意各部連接零件有無松動,應隨時予緊固。
(2)壓緊軸或壓緊螺桿應保持良好的潤滑,禁止有異物。
(3)壓力表應定期校驗,保證靈敏好用。
(4)拆下的板框,存放時應碼放平整,防止撓曲變形。
(5)每班檢查液壓系統工作壓力和油箱內油量是否在規定范圍內。
(6)油箱內應加入清潔的46#液壓油,并經80-100目濾網過濾后加入,禁止將含雜質或含水分的油加入油箱。
(7)操作人員應堅持隨時打掃設備衛生,保持壓濾機干凈整潔,使設備本體及周圍無濾餅、雜物等。
四、安全操作規程
1、所有規格壓濾機上面所放濾板數量均不能少于銘牌規定的數量,壓緊壓力、進料壓力、壓榨壓力與進料溫度均不能超過說明書規定范圍。濾布損壞應及時更換,液壓油(春夏季用68號抗磨液壓油,秋冬季用46號抗磨液壓油)。一般環境下半年更換一次液壓油,灰塵大的環境下1-3個月更換一次及清洗一次油缸、油箱等所有液壓元件。
2、機械式壓濾機傳動部位絲桿、絲母、軸承、軸室及液壓型機械型滑輪軸等每班應加注2-3次液態潤滑油,嚴禁在絲桿上抹干式鈣基脂潤滑油,嚴禁在壓緊狀態下再次啟動壓緊動作,嚴禁隨意調整電流繼電器參數。
3、液壓式壓濾機在工作時油缸后禁止人員停留或經過,壓緊或退回時必須有人看守作業,各液壓件不得隨意調整,以防壓力失控造成設備損壞或危及人身安全。
4、濾板密封面必須清潔無褶皺,濾板應與主梁拉垂直且整齊,不得一邊偏前一邊偏后,否則不得啟動壓緊動作。拉板卸渣過程中嚴禁將頭和肢體伸入濾板間。油缸內空氣必須排凈。
5、所有濾板進料口必須清除干凈,以免堵塞使用損壞濾板。濾布應及時清洗。
6、電控箱要保持干燥,各種電器禁止用水沖洗。壓濾機必須有接地線,以防短路、漏電。
7、隔膜式壓濾機在過濾時排水及排氣閥門必須在開啟狀態,壓榨時應緩慢打開進水或進氣閥,隔膜板腔內壓榨水或是空氣未排凈以前嚴禁松開濾板。
8、必須經過一次低壓(10Mpa)壓緊,二次高壓(20Mpa)壓緊后才能正常進料,以保證濾板的平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