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轉盤濾池操作規程
一、濾池工作原理
纖維轉盤濾池的運行狀態包括:過濾、反沖洗、排泥狀態。
1、過濾:外進內出,進水靠重力流進入濾池,使濾盤全部浸沒在水中。在濾池中設布水堰,使濾池內布水均勻并且進水產生低擾動。污水通過濾布過濾,過濾液經中空管收集后,經過出水堰排出濾池。在清洗過程中,過濾仍在進行。因此整個運行過程中過濾均為連續的。
2、清洗:過濾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纖維毛濾布中,逐漸形成污泥層。隨著濾布上污泥的積聚,濾布過濾阻力增加,濾池水位逐漸升高。濾池內的壓力傳感器監測池內液位變化,當該池內液位到達清洗設定值(高水位)時,PLC即可啟動反洗泵,開始清洗過程。反洗時間和周期可以調整。濾布上的污泥通過反抽吸裝置,經由反洗水泵,排至廠區排水系統。清洗時,濾池可連續過濾。
過濾期間,過濾轉盤處于靜態,有利于污泥的池底沉積。清洗期間,過濾轉盤以0.5~1轉/分鐘的速度旋轉。反洗水泵負壓抽吸濾布表面,吸除濾布上積聚的污泥顆粒,過濾轉盤內的水自里向外被同時抽吸,對濾布起清洗作用。瞬時沖洗面積僅占全過濾轉盤面積的1%左右,反沖洗過程為間歇。
正常清洗時,2個過濾轉盤為一組,每次清洗一組濾盤,通過自動切換抽吸泵管道上的電動閥控制,纖維轉盤濾池一個完整的清洗過程中各組的清洗交替進行,其間抽吸泵的工作是連續的。
3、排泥:纖維轉盤濾池的過濾轉盤下設有斗形池底,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收集。污泥池底沉積減少了濾布上的污泥量,可延長過濾時間,減少反洗水量。經過設定的時間段,PLC啟動排泥泵,通過池底排泥管將污泥回流至廠區排水系統,其中,排泥排泥歷時可予以調整。
二、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應熟悉微濾布過濾機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確保電機電源線連接正確,供給電壓正常。
?3、開動前應檢查值班記錄、現場控制柜的指示開關。
?4、撥“自動”檔位,設置好停機時間、工作液位、排泥時間后按下“啟動”按鈕,微濾布過濾機開始按照設定的時間和液位自動運行,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手動”檔位,可手動操作各電動閥門、纖維轉盤、反洗泵的運行。
5、當進水懸浮物高時,自動狀態下,先停止運行,然后按下一鍵排泥或一鍵反洗按鈕,可進行相應的排泥或反洗。
6、故障報警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向有關人員反映情況。
7、在任何檢修、保養工作開始之前應切斷主開關電源,還應確保別人無法啟動。
篇2:水廠濾池三尺寸六標高處理技術措施
水廠濾池的三尺寸和六標高的處理技術措施
⑴、濾池的三尺寸:因每塊濾板尺寸為定值,也就是說單只池體內部凈空平面尺寸不能太小,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放線工作由技術員負責,墊層放線應包括內外墻線,支撐梁插筋線,預埋(留)管件(洞口)線,施工時除加強放線復核外,套管固定是關鍵,具體措施見管件預埋部分,檢查井應測量對角線長度,誤差控制在5mm以內。
⑵、濾池六標高:
①、支承梁頂標高最為重要,若一個池子的支承梁標高相差較大,則濾板的標高誤差也大,則反沖洗時氣水壓力就不均勻,沖洗效果不好,嚴重時甚至導致無法使用。應特別注意的是,在氣水壓力安裝時應事先用塑料泡沫堵孔,防止因砼水泥漿進入孔洞內,并在拆模后,清除孔內的塑料泡沫。施工濾梁時頂標高比設計降低15mm,安裝濾板前用高標號水泥砂漿和鋁合金尺進行找平。找平方法:a、共用一條清水渠的兩分池,共用一個標高點。b、儀器架于清水渠板上,用標高點引測一個數據(距設計標高低一個尺寸)彈線在支承梁上,用所彈線控制鋁合金尺標高進行找平。如圖所示:
②、V型槽頂標高、配水孔底標高、H型渠頂標高與沖洗和觀感效果相關,施工質量好,標高控制好,則觀感效果非常好。
③、濾板下的進氣孔中心標高52.30m,施工時應比設計標高低5mm。以免濾板安裝時出現堵孔現象,影響氣沖能量,同時,同一條H型槽兩側壁板內的氣孔管安裝時應用Ф6鋼筋加焊,使其在同一標高上,砼振搗時,應控制骨料粒徑,不能通過振動鋼筋方式促使砼振實的現象發生,否則會使表掃孔的位置和標高產生誤差,從而影響氣沖效果。
④、V型槽及表掃孔施工方法
V形槽與壁板連在一起,其表掃孔安裝標高精度要求高,如與池壁整澆很難控制安裝精度,因V型槽板薄,重量輕,留設插筋對結構無影響,具體施工時將與壁板分開來澆搗,主要操作要領如下:
A、施工前的準備:
在V形槽與壁板連接處,按設計截面尺寸彈出V型槽壁板端部的上、下線(包括表掃孔底標高線),并用斬斧將墨線以內的砼表面鑿毛,以提高V形槽與壁板的整體性和抗滲性。
B、支設V形槽底模,可用Ф48鋼管作支撐,橫向采用60×80方木,@600設置一道,具體支撐系統詳見附圖。支模時,底模下端對準預先彈好的V形槽底腳線,并根據V形槽角度局部調整底模,直至符合設計規定的角度為止,為使澆搗的表掃孔與壁板裝飾面相平,在模板上鋪設一層15厚的塑料泡沫板,表面應平整,板縫之間應嚴密可靠,防止出現漏漿現象。
C、表掃孔應在同一水平狀態,靠近池壁處用15×20的小方木固定,使其表掃孔擱置在小方木上,小方木標高誤差控制在±1mm。用水準儀尺量。
D、綁扎V形槽底板分布筋,綁扎前應根據表掃孔水平間距作適當調整,以免壁板鋼筋與表掃孔相碰。
E、根據設計間距逐個對表掃孔定位,因池壁表面平整度不一定很好,可能會有些凹凸不平,故表掃孔PVC管應根據現場平面實際長度下料,為使表掃孔定位方便,可取壁板至模板的長度,多余部分可在拆模后截斷。表掃孔在模板一端上下可用凹凸形楔形板固定,另一端用斷面為70×30的楔形板向下固定。為控制V形槽截面尺寸和頂部標高,頂部用斷面為平行四邊形扁方木控制,用鐵釘固定在模板上。
F、澆砼前,應嚴格檢查表掃孔的間距與標高,對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應作重新調整,同時還應對V形槽模板根部的垃圾,碎泡沫清理干凈,澆砼前,應曬水濕潤模板,以免澆搗完畢的V形槽根部出現滲漏現象。
G、砼澆搗時,先用1∶1水泥漿在V形槽根部鑿毛處涂刷一遍,澆砼時,作業人員不能直接用腳踩在表掃孔頂面,應在模板外側操作,防止表掃孔標高,位置受到破壞。V形槽澆搗后應對表面孔進行逐個檢查,如發現施工中出現的偏位,上翹的表掃孔應及時進行糾正。
H、砼骨料要求:V形槽根部,靠近表掃孔處可用粒徑不大于30的細石砼進行澆搗,其余同壁板相同的砼澆搗。
I、養護和拆模要求:根據本地氣候情況,在澆搗12小時后進行澆水養護,也可用蓄水養護,使已經澆搗的混凝土有足夠的硬化條件,防止V形槽因缺水產生干縮裂縫,因V形槽壁板薄,強度要求高,養護工作應晝夜跟上,拆模時間應待V形槽砼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拆模,拆模同時不能嚴重碰撞V形槽壁和表掃孔,應自上向下進行,以免出現V形槽開裂或倒塌。
篇3:纖維轉盤濾池操作規程
一、濾池工作原理
纖維轉盤濾池的運行狀態包括:過濾、反沖洗、排泥狀態。
1、過濾:外進內出,進水靠重力流進入濾池,使濾盤全部浸沒在水中。在濾池中設布水堰,使濾池內布水均勻并且進水產生低擾動。污水通過濾布過濾,過濾液經中空管收集后,經過出水堰排出濾池。在清洗過程中,過濾仍在進行。因此整個運行過程中過濾均為連續的。
2、清洗:過濾中部分污泥吸附于纖維毛濾布中,逐漸形成污泥層。隨著濾布上污泥的積聚,濾布過濾阻力增加,濾池水位逐漸升高。濾池內的壓力傳感器監測池內液位變化,當該池內液位到達清洗設定值(高水位)時,PLC即可啟動反洗泵,開始清洗過程。反洗時間和周期可以調整。濾布上的污泥通過反抽吸裝置,經由反洗水泵,排至廠區排水系統。清洗時,濾池可連續過濾。
過濾期間,過濾轉盤處于靜態,有利于污泥的池底沉積。清洗期間,過濾轉盤以0.5~1轉/分鐘的速度旋轉。反洗水泵負壓抽吸濾布表面,吸除濾布上積聚的污泥顆粒,過濾轉盤內的水自里向外被同時抽吸,對濾布起清洗作用。瞬時沖洗面積僅占全過濾轉盤面積的1%左右,反沖洗過程為間歇。
正常清洗時,2個過濾轉盤為一組,每次清洗一組濾盤,通過自動切換抽吸泵管道上的電動閥控制,纖維轉盤濾池一個完整的清洗過程中各組的清洗交替進行,其間抽吸泵的工作是連續的。
3、排泥:纖維轉盤濾池的過濾轉盤下設有斗形池底,有利于池底污泥的收集。污泥池底沉積減少了濾布上的污泥量,可延長過濾時間,減少反洗水量。經過設定的時間段,PLC啟動排泥泵,通過池底排泥管將污泥回流至廠區排水系統,其中,排泥排泥歷時可予以調整。
二、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應熟悉微濾布過濾機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2、確保電機電源線連接正確,供給電壓正常。
?3、開動前應檢查值班記錄、現場控制柜的指示開關。
?4、撥“自動”檔位,設置好停機時間、工作液位、排泥時間后按下“啟動”按鈕,微濾布過濾機開始按照設定的時間和液位自動運行,操作中觀察指示燈的顯示;撥“手動”檔位,可手動操作各電動閥門、纖維轉盤、反洗泵的運行。
5、當進水懸浮物高時,自動狀態下,先停止運行,然后按下一鍵排泥或一鍵反洗按鈕,可進行相應的排泥或反洗。
6、故障報警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向有關人員反映情況。
7、在任何檢修、保養工作開始之前應切斷主開關電源,還應確保別人無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