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貿醫用氧艙安全操作規程
一、醫用高壓氧艙用房選址應當在有較大的空間,周圍無污染源,無危險品,盡可能做到單獨建造,并考慮到供電、供水、采光、通風、防爆、防震、防雨、防結冰、防電擊等的安全措施。
二、入艙人員穿靜電效應低的純棉織物,不要把磁性物質帶入艙內,減少人員的移動,將金屬座椅可靠接地,病員帶上接地手帶,保持艙內濕度。
三、艙內使用低溫防爆燈,電動機要經常維護預防堵轉或短路,注意艙內轉軸的潤滑,保證進艙電源的任一根線路對艙體絕緣滿足標準要求。
四、氧艙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燃燒三要素知識,提高防火意識,學會消防技術。
五、火種不準帶進艙內,氧艙室內和氣瓶間不準吸煙,熱源不得靠近氧瓶間。
六、強電按國標要求經過必要處理后方可進艙;艙內電線絕緣,接頭連接、燈管耐壓性能必須絕對可靠。
七、艙內氧濃度必須嚴格控制
八、測氧儀必須性能良好,操作正確,顯示精確、定時觀察和做好記錄。
九、艙壁采氧口位置必須居中,遠離艙內壓縮空氣進氣孔,處于開放狀態和便于檢查。
十、艙內人均容積必須大于2平方米。
十一、吸氧面罩必須大小適合,正確佩戴。
十二、艙室通風必須及時、有效。
十三、易燃物品不得帶入艙內,輸氧管道、操作拌手必須經過脫脂處理。
十四、艙內裝潢材料必須阻燃。
十五、艙內、氧艙室、氣瓶間和機房必須按照要求配備必要的滅火機。
篇2:附二醫院嬰兒氧艙應急處理程序
醫院嬰兒氧艙應急處理程序
一、氧艙超壓應急處理:當氧艙進氧閥失靈,引起艙內壓力失控,此時應采取緊急措施,卸除氧艙,方法如下:
(一)立即關閉氧氣瓶閥(或中心吸氧管路的供氧閥),切斷氧源。
(二)打開嬰兒氧艙排氧閥及流量計針閥,以不大于0.01MPa/min的速率降壓,使艙壓降至要求的壓力。
二、氧艙失壓應急處理:當氧艙漏氣或供氧中斷等原因導致氧艙失壓,此時如嬰兒過長時間逗留艙內,會導致缺氧,應及時做以下處理。
(一)能保持供氧條件下失壓時,應繼續供氧以保持通風換氣。在通風換氣情況下,重新關閉艙門,排除漏氣原因,達到密封壓繼續正常開壓操作。
(二)不能維持供氧條件下失壓時,則應在艙內壓力降于常壓時迅速開門,嬰兒出艙。經檢查處理,供氧通暢后,氧艙才能恢復使用。
三、應急出艙:當艙內患兒發生緊急應急事故需應急出艙時,應采取應急泄壓措施。
(一)立即關閉供氧閥(或氧氣閥),停止供氧。
(二)將排氧閥及排氧閥流量計調至最大位置,使艙內降壓。
(三)當艙壓降至0.04MPa時,可漸漸開啟艙門,即漸漸松開艙門的擰緊手柄,注視艙壓表指針下移,實觀、有控減壓。
(四)艙壓表為零值時,打開艙門,嬰兒出艙。
四、事故處理:當采取上述應急措施,嬰兒出艙后,除必要的醫療應急搶救外,尚需做如下處理程序:
(一)記錄事故過程及所采取的措施。
(二)檢查分析事故原因。
篇3:附二醫院高壓氧艙管理制度
醫院高壓氧艙管理制度
一、在院領導和醫務部門直接領導下開展各項管理工作。
二、由院器械材科或設備管理科負責氧艙設備安全管理和監督檢查。
三、高壓氧治療場所,如診療廳室、氧氣間、機房等,需設消防器材,嚴禁吸煙。
四、設有消防安全員,定期檢查各處消防器材和安全狀況,及時消除隱患,確保氧艙各部安全。
五、愛護氧艙設備,不得隨意搬動、拆卸或外借儀器設備。
六、保護氧艙廳室整潔安靜,禁止無關人員入內,確保良好的工作環境。
七、非本科室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本科室參觀,參觀者必須有指定人員陪同,并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