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貿企業機床安全操作規程

工貿企業機床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2191

機床操作人員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者是否認真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為確保安全,操作人員做到: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使用機床的特點及安全操作規程,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檢查安全操作技能。

二、操作人員應穿好緊身合適的防護衣服,把袖口扣緊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褲子里,腰帶端頭不應懸擺。不要穿過于肥大、領口敞開的襯衫或外套。留有長發時要戴防護帽或頭巾,頭巾及領帶的端頭要仔細塞好。

三、操作者應佩戴防打擊的護目鏡有三種:硬質玻璃目鏡、膠質粘合玻璃片護目鏡、鋼絲網護目鏡。其特點是不易打碎,破裂時呈龜裂狀,不飛濺,故不易傷眼。應選用沒有汽泡、雜質、表面平滑的平光鏡,以免佩戴時感到視物不清、頭暈,影響視力。還要注意鏡片與鏡架銜接是否牢固,鏡架是否圓滑無銳角,以免造成擦傷或有壓迫感,顏色不能用單色的,要用混合色的,如黃綠色、藍綠色、灰色的比較好。

四、開動要床前要詳細檢查機床上危險部件的防護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潤滑機床,并做空載試驗。

五、工作時,工作地點要保持整潔,有條不素。待加工和己加工工件應擺在架子上,或專門設備內,不能將工件或工具放在機床上,尤其不能放在機床的運動部件上及工作地點通道上,防止物料傾倒傷人。

六、工具及刀具的裝夾要牢靠,以防工件和刀具從夾具中脫落。裝卸笨重工件時,應使用起重設備。

七、在機床運轉時,禁止用手調整機床或測量工件;禁止把手財支撐在機床上,禁止用手解摸機床的旋轉部分;禁止取下安裝防護裝置。不要用手清除切屑,而應用鉤子、刷子或專門工具消除切屑。

八、機床運轉時,操作者不能離開工作地點,發現機床運轉不正常時,應立即停牟,請檢修工檢查。當停止供電時,要立即關閉機床或其他電動機構,并把刀具退出工作部位。

九、不要使污物或廢池混入機床冷卻液,否則不僅會弄臟冷卻液,甚至會傳播疾病。為防止皮膚病,嚴禁使用乳化池、煤池、機池洗手。

十、切屑飛濺嚴重時,必須使用壓縮空氣消除切屑,為了不危害其他操作人員,應在機床周圍安裝擋板,使操作區隔離。壓縮空氣的壓力應盡可能低,不能用壓縮空氣吹去衣服或頭發上的塵及臟物,否則會引起耳朵和眼睛的損傷。

十一、工作結束應關閉機床和電動機,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退出,清理安放好使用的工、夾、量具,仔細地清擦工具。

篇2: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行磨機床操作人員

一、工作前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二、工作前應先空車運轉檢查車頭與工作臺各處是否有阻礙物。

三、要過細的做工作,安裝磨頭時,必須裝緊,防止松動掉下傷人。

四、工件必須夾緊牢固,以防工作中飛出傷人。

五、調整上下行程的擋鐵時,需停止磨頭旋轉,機床運轉時不準做任何校正工作和擦試工作。

六、經常注意檢查上下行程是否有串動現象,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止修理。

七、工作時應注意防止電氣設備沾染潤滑油、冷卻液和灰塵以及電線與運轉部分磨擦發現漏電危險。

八、機床開動后,不準離開工作崗位。

九、磨頭通過引導套進出零件內孔時,行程需變慢,手扶引導時,不要接觸油石,防止夾住手指。

篇3:壓刨機床作業安全制度

一、目的

通過本制度規范作業程序,使壓刨工作符合質量要求,避免因不規范操作而造成損失和意外.

二、適用范圍

壓刨機床作業

三、作業準備

1.將作業場所清理干凈.

2.檢查刀具是否鋒利,是否鎖緊.

3.檢查壓軸傳送軸是否正常.

4檢查電源,試機(機器空轉30秒),檢查機器運轉是否正常.

5.準備好木料和輔料(墊板等),準備作業.

四、作業程序

1.接通電源,待機器運轉正常后開始作業.

2.根據生產工藝流程卡調整壓料的尺寸,作業人員站在機床的一側送料接料.

3.每加工一種工件,必須做好首檢工作.

4.在加工過程中要做好自檢工作.

5.作業結束,切斷電源,清掃現場.

五、注意事項

1.作業人員嚴禁穿寬松的衣服,衣袖卷到肘部以上或紐扣扣緊,長發必須盤起,不準戴手套.

2.作業人員應站在機床的一側,身體不準對準壓刨口.

3.一次最大刨削量不允許超過15mm;刨料長度不得短于前后壓滾距離;厚度小于8mm的木料,必須墊托板.

4.進料必須平直,發現材料走橫或卡位,應停機降低臺面調正,遇硬節時要減慢送料速度,送料手指必須離開送料滾筒200mm外,接料必須待料走出臺面。

5.換刀片時,應拉閘斷電.

6.發生突發事故應立即關機檢查.

7.加工完后,用風槍來清理機器里面的灰塵,絕不允許用手去觸摸,以免傷手.

8.未經主管同意非此機械操作人員嚴禁操作.

六、保養規范

1.所有鈕栓清潔后都要打油.

2.用風槍將機臺木屑、灰塵全部清理干凈.

3.檢查時一定要用配套的工具來加固.

4.保養材料一般為黃油、機油、衣車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