鈑金校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一、進入鈑金工作區要穿戴好工作服、手套;不準穿拖鞋、高跟鞋進入。
二、操作前檢查:
1、設備操作前應清理場地,平臺及周邊不能堆放雜物,整理油、氣管路,防止操作時擠壓管路。
2、檢查油、氣管路各接頭是否連接好,管路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及時更換,嚴禁再用。
3、液壓油泵使用三個月后必需更換專用新液壓油,換油時打開油箱,油箱底部臟物要清理干凈。
4、油泵氣源要求無塵、無水,必須在氣路加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三個月更換濾芯;氣壓在0.5-0.8MP;每次使用前要求排水。
5、檢查塔柱滾動滑輪固定螺栓是否松動,請及時擰緊,以免塔柱滑落造成人員物品損傷。
三、上下車操作規程:
1、平臺升降時設備附近嚴禁站人,車上下時必須有人在旁邊指導,車輛停靠在平臺指定位置。
2、平臺升降應操作平穩,平臺輪腿油缸無節流閥時,嚴禁全開油泵泄壓閥。
3、起降平臺時,塔柱固定在平臺另一端,防止滑動;二次舉升放置在靠近活動腿一側。
4、汽車在平臺上要放在駐車檔,輪胎前后用三角木墊好。
5、平臺活動支腿鎖止銷在平臺升起后必須鎖死。
四、車輛固定操作規程:
1、夾具夾緊前檢查鉗口,應無油污、雜物。
2、檢查夾具各部位是否有變形、裂紋,如有要更換,防止受力斷裂飛出傷人。
3、主夾具固定螺栓、鉗口緊固螺栓要求完全擰緊。
五、測量操作規程:
1、量具應輕拿輕放,切勿碰撞,以防量具變形、損壞。
2、測量讀數時,眼睛與讀數部位平行,減少讀數誤差。
3、測量完畢,量具應馬上入回工具車原處。
4、量具固定、連接螺絲松動后,重新擰緊不要力量過大。
六、拉伸操作規程:
1、拉伸操作前,檢查鏈條、鈑金工具、拉環是否完整,沒有破損、裂口、大劃傷、方可使用。
2、拉伸時塔柱緊固螺栓要擰緊,導向環高度不能超過警戒紅線。
3、檢查鏈條、鎖緊機構,鏈條不能扭曲,所有鏈節在一條直線上;導向環手輪擰開。
4、拉伸時注意拉伸力不要超過工具額定載荷。
5、拉伸時,不要敲擊鈑金工具及鏈條。
6、拉伸時,相關人員不要與鏈條受力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7、當拉伸力比較大時,應在拉力方向相反一側用鏈條把車輛固定在平臺上。
七、設備使用完畢后,清理場地,鈑金工具、量具、夾具等物品,要擦試干凈后整齊有序地放在工具車上。
八、部件損壞、液壓系統出問題后,請勿自行打開維修,以免損壞或丟失配件,造成不可修復;禁止私自調整油泵溢流閥;出現問題應及時與主管聯系。
篇2:陽煤安全監控系統設備調試校正制度
第一條各礦應建立安全測控儀器檢修室,負責本礦安全測控儀器的調校、維護和維修工作。應配備甲烷傳感器、測定器檢定裝置、穩壓電源、示波器、頻率計、萬用表、流量計、聲級計、甲烷校準氣體、標準氣體等儀器裝備。
第二條甲烷校準氣體應放在通風良好,符合國家有關防火、防爆、壓力容器安全規定的獨立建筑內,室內應使用隔爆型的照明燈具及電器設備。
第三條高壓氣瓶的使用管理應符合國家有關氣瓶安全管理的規定。
第四條安全測控儀器設備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調校。
第五條安全測控儀器使用前和大修后,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測試、調校合格,并在地面試運行24~48小時方能下井。
第六條采用催化燃燒原理的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甲烷檢測報警礦燈等,每隔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體和空氣樣,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校一次。
第七條除甲烷以外的其它氣體測控儀器應每隔10天采用空氣樣和標準氣樣進行調校、風速傳感器選用經過標定的風速計調校、溫度傳感器選用經過標定的溫度計調校、壓力傳感器選用經過標定的壓力計調校、其它傳感器也應按使用說明書要求定期調校,使各項指標符合規定要求。
第八條安全測控儀器的調校包括零點、顯示值、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控制邏輯等。
第九條瓦斯抽放泵站監測系統每間隔10天進行核準和調校,確保抽放泵站監測的準確和可靠。抽放泵站監測系統出現數據不準、監測中斷、儀器損壞或失效等各類故障,必須及時處理。
第十條低濃度甲烷傳感器每隔10d應按以下方法調校
一、配備器材
1%-2%CH4校準氣體、配套的減壓閥、氣體流量計和橡膠軟管,空氣樣。
二、調試程序
1、空氣樣用橡膠軟管連接傳感器氣室。
2、調校零點,范圍控制在0.00-0.03%CH4之內。
3、校準氣瓶流量計出口用橡膠軟管連接傳感器氣室。
4、打開氣瓶閥門,先用小流量向傳感器緩慢通入1%-2%CH4校準氣體,在顯示值緩慢上升的過程中,觀察報警值和斷電值。然后調節流量控制閥把流量調節到傳感器說明書規定的流量,使其測量值穩定顯示,持續時間大于90s。使顯示值與校準氣濃度值一致。若超差應更換傳感器,預熱后重新測試。
5、在通氣的過程中,觀察報警值、斷電值是否符合要求,注意聲、光報警和實際斷電情況。
6、當顯示值小于1.0%CH4時,測試復電功能。測試結束后關閉氣瓶閥門。
7、填寫調校記錄,測試人員簽字。
第十一條新甲烷傳感器使用前、在用甲烷傳感器大修后應按以下方法調校
一、配備儀器及器材
催化燃燒式甲烷測定器檢定裝置、秒表、溫度計、校準氣(0.5、1.0、3.0%CH4)、直流穩壓電源、聲級計、頻率計、系統分站等。
二、調校程序
1、檢查甲烷傳感器外觀是否完整,清理表面及氣室積塵。
2、甲烷傳感器與穩壓電源、頻率計(或分站)連接,通電預熱10min。
3、在新鮮空氣中調儀器零點,零值范圍控制在0.00-0.03%CH4之內。
4、按說明書要求的氣體流量,向氣室通入2.0%CH4校準氣,調校甲烷傳感器精度,使其顯示值與校準氣濃度值一致,反復調校,直至準確。在基本誤差測定過程中不得再次調校。
5、基本誤差測定。按校準時的流量依次向氣室通入0.5、1.0、3.0%CH4校準氣各約90s,每種氣體分別通入三次,計算平均值,用平均值與標準值計算每點的基本誤差。
6、在每次通氣的過程中同時要觀察測量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和聲、光報警情況。以上內容也可以單獨測量。
7、聲、光報警測試。報警時報警燈應閃亮,聲級計距蜂鳴器一米處,對正聲源,測量聲級強度。
8、測量響應時間。用秒表測量通入3.0%CH4校準氣,顯示值從零升至最大顯示值90%時的起止時間。
9、測試過程中記錄分站或頻率計的傳輸數據。誤差值不超過0.01%CH4或2HZ。
10、數字傳輸的傳感器,必須接分站測量傳輸性能
11、填寫調校記錄,測試人員簽字。
篇3: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定期調試校正制度
1、監測裝置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在入井前,經過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
2、嚴禁不合格的儀器下井使用。下井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的調試,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否則,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檢修。
3、井下裝置要定期進行調試(每7天進行一次調試和試斷電),調試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規定,調試時應使用標準氣樣調試,完畢后必須認真填寫調試維護記錄。
4、井下裝置發生故障時,先由瓦檢員就地代替傳感器進行檢查,但斷電裝置必須在8小時內修好,投入使用,否則必須停產修復。
5、如果監測裝置與人工監測出現誤差時,在測值的正負0.2%范圍內,應以測值大的瓦斯濃度為準,以確保安全。
6、如人工監測平均值與裝置監測值誤差超過0.2%時,監測人員應立即下井進行校正,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監測裝置。
7、瓦檢員、安檢員、采掘班組長每班至少對所管轄范圍內的監測裝置和支線電纜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并協助處理。
8、監測裝置在井下連續運行六個月以上,井下部分應按計劃分批運到井上進行全面檢修、清掃、調試、校正。
10、凡屬于與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電源線、控制線均由管轄范圍的機電維護人員負責安裝,在安裝拆除時,必須與通風部門聯系現場共同進行。
11、因故障檢修與監測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需要停止裝置運行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后,在監測人員配合下進行檢修工作。
12、使用監測裝置斷電的工作面,井巷等地點,嚴禁自動復電、只有當瓦斯濃度降到《規程》規定以下,方準人工復電。
13、監測中心所獲取的各種技術資料均需保存8年,井下監測裝置故障登記表、設備儀表管理臺帳、檢修記錄、巡檢記錄、中心站運行日志、礦井安全監測重點日報表、礦井通風安全監測使用情況月報、季報等,應長期保存,未經總工程師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消毀任何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