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安全操作維護規程
一、技術參數1、液壓泵名稱、型號及主要技術參數名稱齒輪泵型號CB-Fa32-FL工作壓力P=6~8Mpa流量Q=48L/min2、液壓泵電機技術參數型號Y160M-4-B35功率N=11kw轉速n=1470rpm3、加熱器主要技術參數電壓U=220V功率N=2×2kw二、操作規程1、泵站運行操作液壓站液壓系統正常工作時,都由主控室進行操作,不得隨意進行手動操作。當出現事故、停電等意外情況,需要手動操作時,方可進行一些手動操作,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⑴操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工作經驗,經車間技術考核后方可上崗。⑵操作人員應熟悉液壓系統結構和設備運轉的特性狀態,掌握工作制及會排除故障。⑶在停電情況下手動操作,必須注意系統壓力要在0.8MPa以上,方能進行操作。⑷不能長期使用系統的旁通油路,旁通閥使用后應立即關閉。⑸系統長期停電應關閉管式球閥,以防止壓力過低后氮氣泄露。⑹在倒換電極柱升降備用閥時,應注意倒換程序。⑺在手動操作電極升降閥時,要注意壓力表,不能出現上抬頂死現象。⑻對手動操作銅瓦卸壓時,應首先關閉進油閥,然后才能打開節流閥進行卸壓。⑼對于手動操作升降缸,應有人注意觀察油缸行程,以防止撞壞限位。⑽具體操作方法請按照液壓系統使用說明書進行。2、維護規程⑴油箱洗凈后向油箱內注入N46抗磨液壓油,油面應加至可視液位2/3處。⑵保持油箱正常液面,經常觀察油位指示計,如有泄露及時補油,防止油泵吸入空氣造成氣蝕。⑶液壓油經常保持清潔(檢查油的清潔與經常檢查油面同時進行)a、擦拭泵、閥和油的容器時不能讓布屑之類落入容器中。b、加油時應注意加油工具的清潔,防止外界雜質進入系統。c、油箱要經常清洗,更換新油時,必須將舊油放凈,方可灌入新油,在灌油時應通過120目以上的濾油器。d、液壓油需要定期檢查是否變質和更換,發現問題及時處理。⑷要經常觀察油箱的油溫是否正常,油溫應保持在35ºC~50ºC之間,油溫最高不得超過60ºC。⑸對于系統中的安全閥、溢流閥、減壓閥不得隨意調整。⑹經常觀察油泵出油側的壓力,若壓力振擺厲害或完全無壓力時,,應及時處理。⑺要經常檢查油泵的的工作情況,有無過熱、漏油和噪音等異常現象。特別注意,油泵在第一次使用或長期停電后使用時,用大約3升的液壓介質,認真排除泵內的空氣。⑻認真仔細地檢查管路的泄露、管接頭和管夾的松緊,并及時予以處理。⑼要經常檢查系統中各工作閥的工作情況,不得出現不靈活和卡死現象。⑽定期清洗閥件,了解閥件的磨損情況。⑾根據儲壓罐液位指示器,要注意定期補充氮氣,每次的補充要根據需要,不可充得過多,也不得充的過少,否則會造成泵的頻繁啟動。同時氮氣瓶平時要有足夠的貯備。⑿常檢查系統各處的工作油缸,了解泄露、磨損等情況,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
⒀定期檢查煙道帽鋼絲繩,并按潤滑周期定期潤滑。
篇2:液壓系統及電器設備使用規定
液壓系統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操作機械的液壓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故障排除及調節方法。
二、液壓系統所用油料,應符合有關說明書中所規定的液壓油種類和牌號,或根據油泵和油馬達的結構型式、液壓系統采用的壓力,環境溫度等選用粘度適當的油液。
三、保持液壓油清潔應做到下列各項:
1.加補油料必須經過嚴格過濾,向油箱注油應通過規定的濾油器;
2.經常檢查和清洗濾油器,發現損壞及時更換;
3.定期進行液壓油檢測,發現變質及時予以更換;
4.向油箱加注新油的牌號必須與舊油液牌號相同,沒有同型號的油液加注時,應將液壓系統內的舊油液全部放凈,清洗后再換新油液,不同牌號的液壓油不許混合使用;
5.做好單機加、換油記錄及油品檢測記錄。
四、起動前應仔細檢查:
1.油箱油平面是否在上下限之間;
2.冷卻器冷卻水是否充足,風扇是否完好;
3.液壓油泵的出入口和旋轉方向應與標牌一致,拆裝聯軸器時不得敲打泵軸。
4.液壓缸的軟管連接不得松弛,各部閥的出入口不得裝反。法蘭螺絲按規定扭力擰緊,液壓缸密封圈松緊應適度。
5.各液壓元件及管路的固定是否牢固,軟管應無急彎或扭曲,不得與其它管道或物件相撞和摩擦。
6.壓力表是否正常,開關是否靈活;
7.傳動皮帶張緊程度是否適當;
8.所有操作桿是否處于中位;
9.在嚴寒地區,可更換低凝點油液。
五、起動后應注意事項
1.在低溫或嚴寒地帶起動油泵時,可用加熱器提高溫度。起動后,當油溫低于10℃時,應使液壓系統在無負荷狀態下運轉20min以上。
2.冬季用加熱器加熱油箱時,不宜使油溫過高,因油溫過高,零件與油溫差過大,膨脹不一,易產生咬死現象。
3.停機時間較長的油泵和油馬達,起動后應空轉一段時間,才能正常使用。
4.溢流閥的調定壓力不得超過液壓系統允許的最高壓力,檢查各操縱閥、管路、管接頭等是否有破損漏油的地方,檢查液壓裝置及桿件機構是否運轉靈活,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工作。
六、運轉中在系統穩定工況下,隨時注意油溫、壓力、噪音、振動等情況,并經常檢查液壓缸、油馬達、換向閥及溢流閥等的工作情況。
七、液壓油的工作溫度一般應保持在30~80℃范圍內,使用中應盡量控制油溫不得超過所允許的上限值。
八、注意液壓吸入管及泵軸密封部分等低于大氣壓的地方不要漏入空氣,以免影響系統正常工作。
九、當開啟放氣閥或檢查高壓系統泄漏時,不得面對噴射口的方向。
十、高壓系統發生微小或局部噴泄時,應即卸荷檢修。不得用手去檢查或堵檔噴泄。
十一、蓄能器注入氣體后,各部分不得拆開或松動螺絲。在拆蓄能器封蓋前,必須先放盡器內氣體,確認無壓力后方可拆開。
十二、液壓系統工作中,如出現下列情況,應停機檢查:
1.油溫過高超過允許范圍;
2.系統壓力不足或完全無壓力;
3.流量過大過小或完全不流油;
4.壓力或流量脈動;
5.嚴重噪音或振動;
6.換向閥動作失靈;
7.工作裝置機能不良或卡死;
8.管系泄漏內滲、串壓、反潰嚴重時。
十三、工作完畢后工作裝置及控制閥等均應回復原位。
十四、認真進行保養。長時間不使用時,對外露的活塞桿應涂黃油以防銹蝕。
十五、拆檢某系統及管路時,應確保系統內無高壓,方可拆檢。
電氣設備
一、電氣設備必須由專職電工或在專職電工的指導下進行維修,修理前必須切斷電源,并掛上“禁止合閘”牌或派人守閘,嚴防誤送電。
二、電源電壓必須與電氣設備額定電壓相同(三相電壓變動量應在5%范圍內)。供電變壓器的容量必須滿足機械設備的要求,并應按規定配備電動機的起動裝置。所用保險絲必須符合規定,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
三、所有用電設備都應在其線路上安裝合格的觸電保安器。
四、電動機驅動的機械設備在運行中移動時,應由穿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鞋的人移動電纜,并防止電纜擦損。如無專人負責電纜時,應由操作人員負責照顧,以免損壞而導致觸電事故。
五、電氣裝置掉閘時,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合閘,不得強行合閘。
六、電氣設備啟動后應檢視各種電氣儀表,待電流表指針穩定和正常時,才允許正式工作。
七、定期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規定,不應低于1000Ω/V(如對320V絕緣電阻應不小于0.22MΩ)。
八、漏電失火時,應先切斷電源,用四氯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其他液體滅火器潑澆。
九、發生人身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后用人工呼吸法作緊急救治。但在未切斷電源之前,禁止與觸電者接觸,以免再發生觸電。
十、所有電氣設備應接地良好,不得借用避雷器地線做接地線。
十一、電氣設備的所有連接樁頭應緊固,并須作經常的檢查,如發現松動應先切斷電源,再行處理。
十二、各種機械的電氣設備,必須裝有接地、接零的保護裝置,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Ω,但在一個供電系統上不得同時接地又接零。
十三、各種機械設備的電閘箱內,必須保持清潔,不準存放任何東西,并應配備安全鎖。未經本機操作人員和有關人員的允許,其他人員不準隨意開箱拉、合線路總閘或分段線閘,以防造成事故。
十四、用水清洗電動施工機械時,不得將水沖到電氣設備上去,以免導線和電氣設備受潮。
十五、電氣設備應存放于干燥處。在施工現場上,各種電氣設備應有妥善的防雨、防潮設施。
十六、工作中如遇停電,應立即將電源開關拉開,并掛上“禁止合閘”的標示牌。
十七、修理和保養機械時,不僅要切斷電源,拔下保險絲,還應在電閘上加鎖,同時掛上“修理機械禁止合閘”的標示牌。合閘時,必須與檢修人員聯系妥當后方可合閘。
十八、電器工作完畢后,應及時切斷電源,并鎖好閘箱門。
篇3:液壓系統管理制度范本
1、礦用乳化液凈化/配比裝置的使用與維護
(1)、過濾器要求每周清洗一次
(2)、正常使用和反沖清洗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
(3)、經常檢查各密封連接處有無漏液,如有漏液必須及時處理。
(4)、各類閥類如需進行清洗時,清洗后內腔表面均勻涂潤滑脂后進行裝配。
(5)、過濾器各部發現有銹點應及時清理干凈。
(6)、過濾網損壞應及時更換濾芯。
(7)、各種密封圈如發現有切斷或損壞應調換新件。
(8)、各閥面如發現有損壞應修復或更換新件。
(9)、因檢修需要拆卸時,先泄壓,再檢修,禁止帶壓操作;檢修完畢需進行打壓檢漏,方可投入使用。
2、乳化泵使用與維修
(1)、當班檢查各連接運動部件、堅固件是否松動,各高低壓接頭處是否滲漏。
(2)、當班開泵前檢查柱塞與滑塊的連接處的鎖緊螺套、是否松動。若有松動因立即停泵處理,重新擰緊鎖緊螺套,消除柱塞與滑塊間軸向間隙。
(3)、要求用扳手經常進行檢查洗排液壓緊螺堵是否松動。并用力擰緊至擰不動為止。此項檢查每周不少于一次。
(4)、檢查吸排液閥的性能。平時應觀察閥組動作的節奏聲和壓力表的跳動情況,如發現不正常,要及時處理。
(5)檢查曲軸箱的油位,不應低于游標玻璃的紅線或超過綠線,以中線為宜。
(6)保持潤滑油的油量。
(7)在正常使用時,泵的上蓋不準打開,如需要打開時,需在泵蓋上方搭棚,防止煤塵進入曲軸箱內,碰壞滑塊。
3、液壓支架的使用與維護
(1)、檢查管路連接的“U”型卡是否齊全,不準用鐵絲代替,不得插單腿銷。
(2)、更換漏竄液的操縱閥、斷流閥、液控單向閥等液壓元件;
(3)、檢查推移千斤頂與運輸機的連接件。
(4)、更換損壞的支柱與千斤頂。
(5)、檢查各部連接銷、軸、螺栓及膠管的吊掛等。
(6)每班支架工對活柱的鍍層進行輪流擦拭,保持鍍層的光潔;
(7)每架進液管的過濾器,每月應有計劃的分批進行輪流更換清洗;
(8)每班檢查各種型號的膠管,保證膠管無折痕,壓痕,或明顯的永久性變形,發現有破損、漏液現象應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