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能源控制方法
酒店能源控制方法
一、切實做好能源控制,完善設備設施標準化管理體系,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1、健全節能小組的運行機制
2、建立能耗定額、考核制度
在各區域安裝水表、電表,并每天落實專人記錄,設備每月統計,上報財務部,由財務部結合營業收入,氣溫情況、接待人數等相關因素,每季度對各區域進行能源使用情況進行考核,作出獎懲。這一考核制度將各區域乃至每個員工的獎金直接與節能掛鉤,大大強化了員工的節能意識。
3、提高設施設備運行效率
對酒店主要的用能設備運行情況與能耗情況進行了調研與分析,制定了保養計劃、改進方案與操作規范,來加強節能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4、采用節能設備與節能技術,推出節能措施,投入了一定的資金,購置節能設備。同時積極推出各種節能措施。如調整客房部OK房燈光開啟線路與制度,采用白天拉開窗簾,只亮衛生間燈、走道燈等方法,來節約用電。
二、能源消耗控制方面:
1、加強各區域電器、燈光控制,避免不必要的長明燈,營業區域區分開關并分段進行電的開啟操作,做到客人沒來時關閉燈、空調和其他電器,客人到來時開啟適用燈光、電器,客人離開時只開搞衛生必須的照明燈、衛生結束全部關閉。山莊外圍燈光根據季節轉換特點及時調整開啟時間。辦公區工作人員在離開后必須關閉電腦、空調、燈、飲水器。
2、夜總會在演出前少開音箱、燈光和顯示屏,演員排練盡量不用音箱,并只開日光燈。
3、大堂副理根據溫度變動情況對大堂區域空調進行控制,一般開啟1到2個開關。
4、制冰機和蒸汽應根據制冰(或氣壓強度)時間和使用時間的時間差調節好開啟和關閉的時間。
5、衛生間坐便器的水位重新調整,降低現在的水位。其他用水操作,特別是廚房清洗過程,必須注意水的循環利用,增加水的停留和使用時間、次數。
1、各部門必須按標準化操作和控制設施設備,同時根據使用情況進行操作程序優化,采用正確的使用和保養方法
2、設施設備出現問題時及時通知維修組,先由設備部進行維修,減少外聘維修的高額費用。各部門外修物品必須由維修組開具工作聯系單通知各部門,并在報批同意后,再進行修補。
3、工程部要對風機、風道等進行清潔和疏通,保證運作正常,減少由此造成的能源浪費。
篇2:綠色飯店能源水資源控制工作程序
綠色飯店能源、水資源控制程序
1、目的
對酒店日常運行能源、資源利用進行控制,以確保符合環境目標與指標的要求,實現環境管理的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對酒店日常運作消耗的電力、蒸氣和水資源進行有效控制。
3、職責
(1)工和部負責對酒店能源、水資源利用采用有效的技術措施進行控制。
(2)創綠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檢查各部門在落實有效利用能源、水資源方面措施的實施效果。
(3)各部門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加強對能源、水資源有效利用的控制。
4、程序
(1)建立飯店能源、水資源計量系統;工程部負責建立飯店能源計量系統,以確認整個飯店能源使用狀況和主要能耗點。這主要包括電力計量、水資源計量、蒸汽計量、油計量、煤氣計量等。
A、編制飯店各類能源、水資源計量系統網絡圖;
B、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安裝各類計量分表;
C、建立日常抄表制度,填寫相應的飯店月能耗、水耗報表;
D、及時了解各部門的能耗、水耗水平和主要能耗點。
(2)工程部負責編制飯店每年節能、節水目標和指標,報管理者代表審核,飯店總經理批準。應將飯店節能、節水目標和指標分解到各相關部門。
(3)各部門根據飯店下達的節能、節水目標、指標,制定節約計劃,規定節約標準要求及采取的相應措施。工程部負責提供節能、節水的技術保障。
(4)飯店主要耗能部門應建立節能管理制度,包括《鍋爐房節能管理制度》、《中央空調機房節能管理制度》、《客房節能管理制度》、《廚房節能管理制度》、《洗衣房節能管理制度》等。上述各類管理制度由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組織編制,報領導小組審核,總經理批準,并在創綠領導小組備案。
(5)工程部應確保各類耗能設備工作正常,執行《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必要時,應制定技術改造措施,并按計劃實施。
(6)創綠領導小組組織進行節約能耗、用水的宣傳,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的節能培訓。
(7)創綠領導小組負責每個月對各部門的節能、節水實施狀況進行檢查,并檢檢查結果填寫在《環境檢查表》內。對存在或潛在的問題,應及時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執行《改進控制程序》的有關規定。
(8)創綠領導小組負責將飯店在節能、節水方面的要求通知飯店相關的供方。
5、相關文件
(1)飯店能源、水資源計量系統網絡圖
(2)各類節能、節水管理制度
(3)飯店節能、節水目標、指標文件
6、記錄
(1)飯店各類月能耗、水耗報表
(2)《環境檢查表》
篇3: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制定實施控制程序
1目的
制定和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對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高風險性危險源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確保實現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指標的重要措施。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的控制。
3主要相關過程
a)4.2.3文件控制
b)4.2.4記錄控制
c)5.4.1質量、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d)5.4.2.3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e)5.5.3信息交流與協商溝通
f)8.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g)8.5.2糾正措施
h)8.5.3預防措施
4支持性文件
a)*F/M004-01-2013《文件控制程序》
b)*F/M004-02-2013《記錄控制程序》
c)*F/M004-03-2013《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
d)*F/M004-04-201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
e)*F/M004-28-2013《能源評審控制程序》
f)*F/M004-05-2013《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控制程序》
g)*F/M004-27-2013《能源基準、參數、能源目標控制程序》
h)*F/M004-07-2013《信息交流與協商溝通程序》
i)*F/M004-26-2013《糾正、預防措施程序》
5適用的法律法規
a)《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環境防治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e)《節約能源管理暫行條例》
f)《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實施細則》
g)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h)GB8929《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i)《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j)《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h)《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6職責
6.1行政人事部負責組織責任部門編制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協調、協助有關部門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2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人員對每個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審核,組織有關部門實施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6.3總經理負責批準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為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實施提供所需的資源。
7程序
7.1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實施方案(以下統稱管理方案)的制定
7.1.1管理方案制定的策劃
7.1.1.1行政人事部在組織有關部門制定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之前必須按照*F/M004-03-2013《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程序》、*F/M004-28-2013《能源評審控制程序》和*F/M004-04-2013《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程序》的規定,識別和確定本公司的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
7.1.1.2針對所識別的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和方針、目標的要求,由行政人事部和職責部門對擬要制定的管理方案進行分析,收集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相關方的意見,以及有關技術方面的信息和資料。
7.1.1.3職責部門應提出具體的技術方案或方法。方案或方法應包括:
a)職責部門及相關部門;
b)具體的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和績效改進方案、實現目標的時間;
c)所需的資源;
d)驗證改進能源績效的方法和驗證結果的方法等。
7.1.1.4管理措施、技術措施的復雜程度,應根據實現目標指標的難易程度,應根據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風險控制難易程度確定,并與之要達到的目標、指標相適應,要與公司的承受能力相適應。
7.1.1.5較大型或難度較大的技術方案,行政人事部應組織有關部門人員、技術專家對技術方案進行分析論證,并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評價:
a)技術的可行性,包括技術的先進性、合理性、成熟性;
b)投資的合理性、投資應與治理的項目相匹配,不能超出公司的能力;
c)管理的復雜性,是否便于管理、易于操作,以及對人員技能素質的要求;
d)運行的風險性及效果,是否能夠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7.1.1.6經論證,技術方案、方法可行時,應將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等信息資料作為管理方案的輸入。
7.1.2管理方案的制定
7.1.2.1由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人員根據要達到的目標指標、法律法規要求、重要環境、主要能源使用、可行的績效改進方案等,制定相應的管理實施方案。
7.1.2.2管理實施方案應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a)將目標、指標納入管理實施方案中;
b)規定相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
c)實現目標、指標的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和績效改進方案;
d)所需的資源;
e)實施步驟和完成期限;
f)驗證績效改進方法;
g)驗證結果的方法。
7.1.2.3管理方案應形成文件,管理方案經管理者代表、主管領導審核后報總經理批準實施。
7.2管理方案的實施
7.2.1行政人事部組織有關部門對方案實施進行策劃和準備,包括:
a)按照*F/M004-01-2013《文件控制程序》的規定準備所需的各種文件、資料,包括適用的法律法規,制定或引用管理體系的文件。
b)按照*F/M004-02-2013《記錄控制程序》的規定準備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所需記錄的表格。
c)按照手冊“6.2人力資源”的規定配備所需的人員,必要時按照*F/M004-11-2013《員工培訓程序》對有關人員實施培訓。
d)按照*F/M004-12-2013《采購控制程序》的規定評價和選擇合格的材料供方,必要時包括對外包方的評價和選擇。
e)確定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有關參數、指標的監測項目、頻次、方法等,并確定所需的監視測量裝置和控制的要求等。
7.2.2管理者代表應檢查方案實施的策劃和準備工作,以確保管理方案能夠順利實施。
7.2.3管理方案實施的控制
7.2.3.1各有關部門應按照環境、能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實施方案中所規定的職責權限和策劃的結果實施管理方案。并對以下方面實施控制:
a)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或作業;
b)管理方案的實施所需的資源(包括資金)的落實和時間進度進行控制;
c)在適當的階段對管理方案的實施情況及效果的監測;
d)做好管理方案實施過程適當記錄;
7.3管理方案的更改
7.3.1當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對管理方案進行更改
a)有關的國家法律法規更改或更換時;
b)本公司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發生了變化;
c)重要環境因素、主要能源使用、不可接受風險發生了變化;
d)相關方或其他要求發生變化;
e)對目標、指標作了調整;
f)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或難以實施時。
7.3.2行政人事部負責組織對管理方案的修改,并將修改結果報管理者代表審核和總經理批準。
7.4管理方案實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7.4.1管理方案實施過程或實施后,按照管理方案中的時間安排,由行政人事部或有關部門對管理方案實施結果是否達到規定的目標、指標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將監測的結果(必要時應形成報告)報總經理、公司領導和管理者代表,并傳遞到有關部門。
7.4.2必要時,總經理或管理者代表應組織有關部門或人員,對管理方案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若未能達到或實現規定的目標和指標,應按照*F/M004-26-2013《糾正、預防措施程序》的規定,分析原因進行整改。
8記錄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