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飯店)火災預防規程
賓館(飯店)的防火措施,除建筑應嚴格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規范、標準的有關要求設計施工外,客房、廚房、、公寓、寫字間以及其它附屬設施應分別采取以下防火措施。
客房、公寓、寫字間
客房、公寓、寫字間是現代賓館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臥室、衛生間、辦公室、小型廚房、客房、樓層服務間、小型庫房等。這些部位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煙頭、火柴梗引燃可燃物或電熱器具烤著可燃物。發生火災又多在夜間和假日,尤以旅客酒后臥床或躺在沙發上吸煙,引燃臥具和沙發等,最為常見。其防火要求是:
(1)客房內部有裝飾材料應采用非燃或難燃材料;窗簾、墻布等一類的絲、棉織品應進行防火阻燃處理。
(2)客房內除固有電器和允許旅客使用的電吹風、電動剃須刀等日用小電器外,禁止使用其他電器設備,特別是電熱設備。
(3)對旅客及來訪人員應明確規定:嚴禁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賓館;凡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的旅客,應立即交服務員專門儲存、妥善保管。
(4)賓館(飯店)區域內,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5)客房內應配有禁止臥床吸煙等安全標志,及應急疏散指示圖、旅客須知、賓館內部消防安全指南等。同時要在賓館內部一些重要的人員較多的部位張貼醒目的疏散線路圖、安全出口和其它逃生的途徑,將應注意的事項制成錄像帶,每天定時播放,以增加自防自救和逃生常識。
(6)服務員應經常向賓客宣傳,不要躺在床上吸煙,煙頭和火柴梗應放在煙灰缸內,入睡前應將音響、電視機等關閉,人離開時應將照明燈關掉。
(7)服務員應保持高度警惕,在整理房間時,要仔細檢查,煙灰缸內未熄滅的煙蒂不得倒人拉圾袋(箱),平時應不斷巡視查看,發現隱患要及時采取措施,對酒后旅客應特別注意。
(8)寫字間的出租方和承租方應簽訂明確安全責任的租賃合同書。
餐廳、廚房
餐廳是賓館(飯店)內人員最集中的場所,一般有大小宴會廳、中西餐廳、咖啡廳、酒吧等,大型的賓館(飯店)通常還設有幾個風味餐廳,可同時供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就餐、舉行宴會。這些餐廳、宴會廳出于功能和裝飾上的需要,其內部有較多的裝修及空花隔斷等,致使可燃物數量很大。廳內又裝有許多裝飾燈,供電線路異常復雜,且布線都在悶頂內,所有這些都必須按《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等規定執行。廚房內設有冷凍機、絞肉機、切菜機、烤箱等多種機電設備,因霧氣、水氣大,電器設備容易受潮和導致絕緣老化,而發上漏電、短路引起火災。有的餐廳,為了增加地方風味和創造幽雅環境,臨時使用較多的明火,如點蠟燭增加氣氛,使用各種火鍋等都極易起火成災。廚房操作間用火最多,若易燃氣體管道漏氣或油炸食品時不小心,也易發生火災。餐廳、廚房的防火應做到:
(1)餐廳內不得亂拉亂接臨時電氣線路,如需要增添照明設備以及彩燈一類的裝飾燈具,應按規定安裝。
(2)可燃材料制成的裝飾物構件附近的燈具功率不得超過60W。
(3)餐廳應根據設計用餐人數擺放餐桌,留出足夠的通道,通道及出口必須暢通。舉行宴會時,人員不應超出原設計的容量。
(4)供應火鍋的風味餐廳,必須加強對火爐的管理,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爐,油精爐和木炭爐要慎用,最好采用固體酒精燃料。
(5)餐廳內應多處存放煙灰缸、痰盂,以方便扔放煙頭和火柴使。
(6)廚房內易燃氣體管道、法蘭接頭、儀表閥門必須定期檢查,防止泄漏,發現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及時通風,并嚴禁明火和啟動電源開關,;待后立即修復。易燃液體還應專庫存放。
(7)樓層廚房不應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管道應重室外單獨引入,不得穿過客房或其它公共區域。
(8)廚房內使用的絞肉機、切萊機等電氣機械設備不得過載運行,并防止電氣設備和線路受潮。
(9)油炸食品時,鍋內的油不要超過三分之二,以防油溢出遇明火燃燒。
(10)工作結束后,操作人員應及時關閉廚房的所有閥門,切斷電源、氣源和火源后方可離開。
(11)廚房內抽煙罩和煙道都要定期清洗。
(12)廚房內除配置常用滅火器外,還應配置石棉毯,以便撲滅油鍋起火。
電氣設備
隨著科技發展,電氣化、自動化在賓館(飯店)日益普及,電冰箱、電熱器,電風扇、電視機,各類新型燈具以及電動扶梯、電動窗簾、空調設備系統、吸塵器、電灶具等已被賓館(飯店)大量采用。此外,隨著gg開放,外國長駐商社在賓館(飯店)內設辦事機構的日益增多。復印機、電傳機、電腦打字機、載波機、碎紙機等現代辦公設備也在廣泛應用。這種情況會使用電量急劇增加,往往會超過原設計的供電容量。因增加各種電器產生的過載運行或使用不當,就可能引起火災事故。賓館(飯店)的電氣線路,一般都敷設在門頂和墻內,如發生漏電、短路、過載等電氣故障,在門頂內燃燒、蔓延,往往不易被發覺。待到發現時,火已燒大,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為此,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必須做到:
(1)所有電氣線路敷設及電氣設備的安裝應符合《低壓電氣安裝規程》的規定。
(2)在增添大功率電氣設備時,應重新設計線路,并通過供電、消防等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安裝和使用。嚴禁私自在電氣線路上增加容量,以防過載引起火災。
(3)建筑內不允許采用鋁芯導線,應采用鋼芯導線,敷設線路進人夾層或間頂內,應穿管敷設,并將接線盒封閉。
(4)客房內的臺燈、壁燈、落地燈和廚房內的電冰箱、絞內機、切菜機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可靠的接地保護。床頭柜內設音響、燈光、電視等控制設備的,應做好防火隔熱處理。
(5)照明燈具表面高溫部位不得靠近可燃物,碘鎢燈、熒光燈、高壓氯燈不應安裝在可燃物件上,深罩燈(內嵌燈)、吸頂燈等,如安裝在可燃物件附近時,應加墊石棉布或石棉板隔熱層,碘鎢燈、大功率白熾燈的燈頭線,應采用耐高溫線穿瓷套管保護,廚房等潮濕地方應采用防潮燈具。
(6)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電梯、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裝置、火災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標志和電動的防火門窗、卷簾、閥門等消防用電,均應備有應急電源,消防設施的專用電氣線路應穿金屬管敷設在非燃燒體結構上。并應進行定期維護檢查,以保證隨時可用。
(7)電氣設備、移動電器、避雷設備和其它設備的接地裝置均應良好接地,并每年至少進行兩次絕緣及接地電阻的測試。
(8)配電室設在客房樓內時,應做防火分隔處理,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
(9)配電室和裝有電氣設備的機房內,應配備適當的滅火器材。
篇2:酒店火災事故發生分析預防制度
酒店火災事故發生分析及預防
火災是酒店的常發性事故災害,它給酒店帶來的災害幾乎是毀滅性的。
風險區域:
酒店的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容易發生火災,如倉庫、客房、餐廳、卡拉OK、廚房等。
風險因素:
1、大功率電器超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發熱起火。
2、電線老化引起短路以及設備陳舊,接觸不良導致線路發熱起火。
3、客人吸煙,不熄滅煙頭,室內外亂扔,往往引起火災。
4、客人在酒店燃放煙花爆竹,引燃酒店內的可燃物品,發生火災。
5、廚房油鍋開關、煤氣管道漏氣、柴油管路漏油,發生火災。
6、廚房油炸、炒菜作業操作不當,導致溫度過高起火。
風險預防:
1、消防隊要落實防火安全工作:
1)、對酒店員工進行消防業務知識培訓;
2)、開展防火宣傳教育;
3)、制定各種防火安全制度,督促各部門貫徹落實防火安全措施,負責調查了解違反消防規定的原因,并提出解決處理的意見,向總經理報告;
4)、制定重點部位的滅火作戰方案,并組織演練;
5)、監督酒店施工人員施工期間的消防安全。
2、消防值班中心要落實防火安全工作:
1)、將每天酒店消防情況記錄下來,定期呈送上級領導查看;
2)、聯合消防隊、安監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酒店各部門的防火安全情況以及各種消防設備、滅火器材,發現隱患,及時督促有關部門進行整改。
3、本單位和外單位因施工動火的工程,必須到消防隊辦理動火證。
施工單位動火前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要有專人負責,經消防部門申報同意后方能動火。動火必須做到"八不、四要、一清"。動火后要認真檢查現場,防止因留下火種而引起著火。
4、主樓內部不準存放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物品,禁止在大樓內及房間陽臺燃放煙花、炮竹。
5、客房內不準使用明火電爐、煤氣、柴油爐以及大功率的電器設備。不準將衣物放在臺燈罩上烘干,不準在房間內焚燒東西。
6、配電房內不準堆放物品。
7、嚴禁將洗滌劑放在垃圾、衣物滑道口周圍。
8、各走道樓梯出口等部位要經常保持暢通,疏散標志和安全指示燈要保證完好。
9、裝有復印機、電傳機的部位禁止吸煙、使用明火。用酒精清洗機器部件時,要保持室內通風,進行大量清洗機器時,要到室外通風的地方進行。沾有油墨和易燃物品的紙張、油布要裝在有蓋的鐵桶里并要及時清理。機器周圍不準堆放可燃物品和廢紙。
10、加強物質倉庫防火安全管理:
1)、庫內的物品要分類儲放,庫內留出主通道1-1.5米。貨物與墻、燈、屋頂之間保持50厘米距離。
2)、庫內的照明燈限60瓦以下白熾燈,不準用可燃物做燈罩,不準用碘鎢燈、日光燈、電熨斗、電爐、電烙鐵、電鐘、交流電收音機、電視機、電茶壺等電氣設備。各類物品要標明性能和名稱。
3)、倉庫的電源開關要設在門口外面,要有防雨、防潮保護,每年對電線進行一次絕緣檢查,發現可能引起打火、短路、發熱和絕緣等不良情況,必須及時維修更換。
4)、物品入庫時要防止帶火種,潮濕的物品不準入庫,物品入庫半小時后,值班人員要巡查一次安全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堆積時間較長的物品要進行翻堆清倉,防止物品積熱產生自燃。
11、加強廚房防火安全管理:
1)、用酒精爐時不要往正在燃燒的酒精爐添加酒精。備用的酒精存量不得超過兩天的用量,放在備餐間專人保管,總備用酒精由倉庫管理部負責保管。
2)、使用液化氣點心車時,必須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使用前要檢查輸氣膠管是否完好、牢固。氣瓶有否漏氣,發現漏氣應停止使用,并報告液化站人員進行處理。在餐廳內發現漏氣著火時,立即將車推出餐廳外面通風的地方處理。開爐時先點火后開氣,點火后才能推入餐廳。
3)、各廚房廚師開爐前先開風門,然后點火種,下班后要關牢氣閥,熄滅火種。
4)、每季度或半年清洗一次廚房抽油煙機及管罩。廚工清洗廚房時,不要將水噴灑到電插座、電開關處,防止電器短路引起火災。
5)、熱油開炸時,注意控制油溫,防止油鍋著火。
6)、使用煤氣爐、煤氣管線勿靠近電氣線路或電源插座裝置,爐具及鋼瓶未經檢合格者,不可采用。
7)、使用煤氣鋼瓶不可橫放,管線及開關不可有漏氣現象;遵照點火及熄火方法,點火之前忌多量煤氣噴出,熄火時關閉管制龍頭,不可用口吹熄,以致忘記關閉,使煤氣泄溢室內,引起火災或中毒等事故。
8)下班前必須嚴格檢查各個用火點,保證油、氣、電、水、火各個部位關閉,栓好門窗通道后方可下班。
風險案例:
乙市某酒店于1983年6月動工建設,1986年4月投入使用,樓高9層共31m,建筑面積7130m2,一層是大堂、商場,2層是餐廳,3~9層是客房。起火當晚,該酒店入住旅客243人。
1996年7月16日下午5時,2層餐廳劉某打開風扇。至17日凌晨1時許鎖門外出時,沒有將電風扇電源關閉。電風扇在運轉中,異物進入電風扇罩內,影響電風扇正常運轉,加大負荷,引起電機電流增大,使電風扇電源線過熱燃燒,引起周圍的可燃物燃燒,導致火災。7月17日凌晨1時50分有人發現起火,即告知在1層大堂值班的保安員。保安員上2層發現一房間著火,見房門上鎖,就回一層打電話找酒店值班經理,未找到人。然后再上2層擬用滅火器滅火,但不會使用;打開消防栓開關又無水。此時,火勢已蔓延,該保安員再跑回1層大堂給各層服務員打電話。最后才想起打"119"電話報警。市公安消防指揮中心于2時16分接到報警,先后調動5個消防中隊,共13臺消防車,120名消防員,趕到現場滅火救人。由于采取措施得力,緊用10分鐘就將火撲滅。在滅火過程中,一部分消防員利用4臺云梯在酒店的東西兩側升高救人,一部分消防員佩帶空氣呼吸器進入各樓層,采取背、抬、扶等方法救人,共搶救和疏散客人222人。
這起火災造成30人死亡,1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3.84萬元。
篇3:礦井火災預防制度范本
1井下嚴禁使用可延燃橡套電纜和非阻燃皮帶。
2井下機電硐室一律不用可燃性材料砌筑,并在機電硐室內安設2—4具MFZ8型貯壓式干粉滅火器和貯存0.5m3以上的河砂。
3皮帶斜井共安設14具MFZ8型貯壓式干粉滅火器,其安設位置為:每臺皮帶運輸機的機頭和第三臺皮帶運輸機的機尾各安設2具滅火器,在皮帶運輸機的中部每隔100m安設1具滅火器。其他皮帶運輸巷,在皮帶運輸機的機頭、機尾各安設2具MFZ8型貯壓式干粉滅火器,在皮帶運輸機的中部每隔200m安設1具滅火器。對井上、下防火設施和消防器材,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
4井下全部使用阻燃性皮帶。皮帶運輸巷道管路每隔50m設一個三通,其他巷道管路每隔100m設一個三通。
5在發生火災時,礦井的防塵供水管道作為消防管道使用。
6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井巷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須有經批準的專門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堅持每次工作結束后清除易燃物、可燃物等,做到人走場地清。
7井下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完好標準,掘進磧頭必須按規定安裝“三專兩閉鎖”。局扇必須由瓦檢員開關。
8井下嚴禁帶電檢修和搬遷電氣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