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工會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明確工會經費的開支范圍、開支標準、審批程序和批準權限,按照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和工會會計制度的要求,使工會財務工作適應工會工作全面開展,更好地面向基層,為員工群眾服務,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范圍為集團公司工會及其下屬各級工會組織。
第三條本辦法制定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二)《中國工會章程》
(三)《工會經費預算辦法》
(四)全國總工會《關于印發工會及工會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通知》
第二章經費收支管理
工會經費的來源
(一)工會會員按規定標準交納的會費收入
根據全國總工會財務部有關工會會員交納會費的規定,會員每月按工資收入的0.5%交納會費,會員工資收入合計尾數不足10元部分以及各項津貼、補貼、獎金等收入,暫不計算交納會費。
(二)企業撥交經費收入
企業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足額向工會撥交的工會經費。
集團公司工會及其下屬各級工會組織統一開設唯一的銀行資金帳戶。
各工會負責人應于每月15日前及時足額將收繳的工會經費轉入集團工會統一的銀行帳戶,由集團工會統一管理,分別建帳。
集團公司工會按全部員工工資總額2%計提的工會經費,其分配比例為,集團工會自留60%,上解市總工會40%。
集團工會自留部份的使用權限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各分子公司每月按全部職工(企業支付勞動報酬的各類用工人員)的工資總額(含各類補貼、津貼、獎金、加班加點工資、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以及企業支付的各類臨時用工的勞務費)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工會經費,并通過銀行填寫的專用繳款書按時足額將按規定上調集團公司工會的經費轉入集團公司工會賬戶,同時將上解經費按規定比例通過銀行轉入市總工會的帳戶。
(三)工會所屬企、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
(四)上級補助收入;
(五)政府或行政的補助收入;
(六)投資收益;
(七)其他收入。
第五條基層工會經費支出范圍
(一)會員活動費
指用會員按規定標準交納的會費支付工會組織會員開展集體活動和給予會員生活困難補助的費用支出。
1.實際執行時,會員活動費必須控制在會費收入總額以內,不得超支。
2.會費收繳率要求達到100%。
會費按月收繳,集團公司工會下屬各級工會須逐月將收繳明細上報集團公司工會。
3.各分會主席負責對本級工會會員會費的使用與審批,并接受全體會員的公開監督。
(二)業余教育費
指用于組織職工業余文化、技術技能、時事、政治、科技、管理等各種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以及工會信息資料、報刊、參考書籍訂閱和職工讀書演講會等活動的獎勵費用。
業余教育費不可用于學員學習的課本、參考資料以及學習器具等費用開支。
(三)文體活動費
指工會開展各項文藝體育活動所需費用。
①用于集團公司工會組織的以分工會(直屬工會小組)為單位舉辦的各種業余文藝活動、節日聯歡、文藝創作、美術、書法、攝影、展覽等大型專項活動的費用;
②用于工會組織的手工制作、服飾設計等趣味活動的獎勵費用;
③工會在“三八婦女節”,根據需要開支的文藝活動等費用;
④工會組織職工開展各項體育活動所購置的活動用品、獎品等的支出費用。
但舉辦體育運動會時,工會不負擔運動員和大會工作人員的各種補助。
(四)宣傳活動費
指工會開展群眾性宣傳活動和宣傳工作所需費用。
(五)圖書閱覽費
指工會主辦的圖書館、閱覽室、讀報欄所需設施構造費及圖書報刊訂閱費、
圖書管理積極分子的補助費。
(六)工會業務費
指用于工會履行職能、培訓干部、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和開展工會業務工
作所發生的各項費用。
主要包括:
1.工會專、兼職干部的業務學習培訓費;
2.培訓工會積極分子的費用;
3.評選優秀工會干部和工會積極分子的獎勵費用;
4.召開工會代表(會員)大會、委員會、經審會以及工會專業工作會的各項支出;
5.勞模先進人物座談會、紀念品等的支出;
6.工會開展大型專題調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開展的法律咨詢服務、勞動爭議協調、勞動保護、建家活動等專項業務和大宗印刷等費用。
(七)工會行政費
專兼職工會干部的辦公費、差旅費及兼職工會干部津貼等費用。
但兼職津貼行政方面已發給的不再重復發放,行政方面未實行崗位津貼的工會也不發給兼職津貼。
(八)工會建設費
用于工會專兼職工會干部的業務學習、積極分子培訓、獎勵、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會議費、會員費工本費、勞動模范先進人物座談會等。
篇2:學院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
技術學院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
為規范和加強基層工會經費的收支管理,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為職工服務、為發展工運事業服務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工會會計制度》、《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和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原則
1、遵紀守法原則。各項經費收支,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所在地方政府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有關規定,認真執行工會財務會計制度,遵守財務紀律。
2、經費獨立原則。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基層工會,應單獨開設銀行賬戶,實行工會經費獨立核算。
3、預算管理原則。工會經費收支應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按照《工會預算管理辦法》執行。
4、依法收繳原則。基層工會應依法收繳工會經費,并按規定留成上繳。
5、服務職工原則。工會經費使用要突出重點,保證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開展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
6、勤儉節約原則。工會經費使用要精打細算,少花錢多辦事,節約開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7、民主管理原則。要依靠職工管好、用好經費,定期公布賬目,實行民主管理,接受會員監督和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
二、工會經費收入范圍
工會經費收入包括:
1、會費收入。指工會會員依照規定向工會組織繳納的會費。
2、撥繳經費收入。指建立工會組織的單位依照規定向基層工會撥繳的經費,或上級工會委托稅務代收后按規定比例轉拔基層工會的經費。
3、上級補助收入。指基層工會收到上級工會補助的款項。
4、行政補助收入。指所在單位行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和國家的有關規定給予工會的補助款項。
5、事業收入。指工會附屬獨立核算的企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和非獨立核算的附屬事業單位的各項事業收入。
6、投資收益。指基層工會對外投資發生的損益,如購買國債或企業債券取得的收益。
7、其他收入。指基層工會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項收入,如銀行存款利息、接受捐贈收入等。
三、工會經費支出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工會委員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獎勵、補貼,由所在單位支付。社會保險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享受本單位職工同等待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其他有關文件精神,應當由各級財政和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行政方面承擔的費用,不得由工會經費開支。
工會經費主要用于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基層工會要按照所在省級工會確定的經費分成比例,及時足額上解經費。留成經費支出包括:
1、職工活動支出。指工會為會員及其他職工開展教育、文體、宣傳等活動發生的支出。基層工會應將會員繳納的會費全部用于會員活動支出。
職工教育方面。用于工會開展職工教育、業余文化、技術、技能教育所需的教材、教學、消耗用品;職工教育所需資料、教師酬金;優秀學員(包括自學)獎勵;工會為職工舉辦政治、科技、業務、再就業等各種知識培訓等。
文體活動方面。用于工會開展職工業余文藝活動、節日聯歡、文藝創作、美術、書法、攝影等各類活動;文體活動所需設備、器材、用品購置費與維修;文藝匯演、體育比賽及獎勵;各類活動中按規定開支的伙食補助費、夜餐費等;用會費組織會員開展集體活動等。
宣傳活動方面。用于工會開展政治、時事、政策、科技講座、報告會等宣傳活動;工會組織技術交流、職工讀書活動、網絡宣傳以及舉辦展覽、板報等所消耗的用品;工會組織的重大節日宣傳費;工會舉辦的圖書館、閱覽室所需圖書、工會報刊以及資料費等。
其他活動方面。除上述支出以外,用于工會開展的技能競賽等其他活動的各項支出。
2、維權支出。指工會直接用于維護職工權益的支出。
包括工會協調勞動關系和調解勞動爭議、開展職工勞動保護、向職工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等、對困難職工幫扶、向職工送溫暖等發生的支出及參與立法和本單位民主管理等其他維權支出。
3、業務支出。指工會培訓工會干部、加強自身建設及開展業務工作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開展工會干部和積極分子的學習和培訓所需教材資料和講課酬金等;評選表彰優秀工會干部和積極分子的獎勵;組織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協作活動;召開工會代表大會、委員會、經審會以及工會專業工作會議;開展外事活動、工會組織建設、建家活動、大型專題調研;經審專用經費、基層工會辦公、差旅等其他專項業務的支出。
4、資本性支出。指工會從事建設工程、設備工具購置、大型修繕和信息網絡購建而發生的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購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交通工具購置、大型修繕、信息網絡購建等資本性支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應當為工會辦公和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設施和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
在行政方面承擔資本性支出的經費不足,并且基層工會有經費結余的情況下,工會經費可以用于必要的資本性支出。
5、事業支出。指對工會管理的為職工服務的文化、體育、教育、生活服務等獨立核算的附屬事業單位的補助和非獨立核算的事業單位的各項支出。
6、其他支出。指工會以上支出項目以外的各項開支:
如用會費對會員的特殊困難補助、由工會組織的職工集體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工會經費必須及時、足額收繳。不得截留、挪用,不得用于非職工服務和工會以外的開支;不得支付社會攤派或變相攤派的費用;不得為單位和個人提供資金拆借、經濟擔保和抵押。工會經費開支實行工會委員會集體領導下的主席負責制,重大開支集體研究決定。
篇3: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為了健全市總經審會會議制度,提高會議質量,更好地履行全委會職責,特制定本規則。
第一章會議的內容
第一條審議《經審工作報告(草稿)》。
第二條審查本級工會經費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
第三條依照有關標準和辦法,對下級工會開展經審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評比,確定考核結果。
第四條對在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中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做出表彰獎勵決定。
第五條審查市總本級工會經費預算調整及追加追減事項。
第六條討論有關經審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項,做出決定。
第二章會議的舉行
第七條市總經審辦根據上述會議內容需要提出會議的日期等建議,經過經審會主任同意后做好會議的籌備工作并發出會議通知。
第八條經審會全委會議由經審會主任主持或由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召開。
第九條經審會全委會議須有2/3以上委員參加方能召開。委員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須在會前向經審會主任請假。
第十條根據會議內容需要,可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全委會議。
第三章議題的表決和決定
第十一條參加會議的委員要對會議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經審會主任對大家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后做出會議決定。也可以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議題進行表決,根據表決結果做出會議決定。
第十二條市總經審辦的工作人員負責做好會議記錄。會議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第十三條本規則從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