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試題試卷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試題試卷

2024-07-12 閱讀 3302

一、是非題(每題2分,共計50分),你認為正確的答案請在括號中劃“√”,錯誤的劃“×”。1、組織必須貫徹執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2、在確立OH&S目標時只要考慮風險評價和控制的效果。(×)3、組織制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應嚴格執行,不得更改。(√)4、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確定控制措施要求建立程序,風險評價的結果要求形成文件。(√)5、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應是最高管理層中的一員。(×)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用于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測量和監測的設備應進行校準和維護。(√)7、組織應獲取適用于自身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這些信息應傳達給相關方。(√)8、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可免除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監察。(×)9、員工及其代表的參與和協商計劃應形成文件,并通報全體員工。(√)10、對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重要危險源的組織可不必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措施。(×)11、體系文件是組織內部的管理規定,與外單位無關。(×)12、對事故、不符合應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但對沒有造成后果的事件可不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13、高速旋轉的砂輪碎片突然飛出,但未傷人,可看作是一次事故。(×)14、一個規模較小的組織,在申請OHSAS認證時,可以用職業健康安全方針代替目標。(×)15、對已患職業病的員工進行定期體檢是屬于被動測量。(√)16、組織制訂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必須量化。(√)17、內部審核是第一方審核,外部審核是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18、職業健康安全培訓應考慮不同層次員工的職責、經驗和文化程度以及所承受的風險。()19、危險源是肯定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20、員工代表就是員工的安全健康代表。(×)21、“OHSAS相關方”是指關注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22、初始評審的結果應形成書面報告,并作為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各項決策的基礎,為持續改進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衡量的基準。()23、是否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由組織決定,一旦實施必須覆蓋組織活動、產品、服務中的安全健康問題。()24、一臺空調的室外機,在安裝時室外機從高處墜落,機器損壞,但未傷著人,屬事故。(√)25、免遭傷害就是安全。(×)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你認為最適合的答案,填在括號中。1、危險辨識的含意是(E)A)識別危險的存在B)評估風險大小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過程

C)確定危險源的性質D)A+CE)A+B2、管理評審應確保體系的持續(E)性。A)符合B)適宜C)有效D)充分E)B+C+DF)A+B+C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規定方針內容應體現的承諾包括(E)A)對預防傷害與疾病的承諾B)對持續改善OH&S管理和OH&S績效的承諾C)對符合組織應遵守的與OH&S危險相關的適用的OH&S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承諾D)B+CE)A+B+C

4、職業健康安全“三同時”是指職業健康安全設備設施與主體工程(E)A)同時規劃B)同時設計C)同時施工D)同時投產使用E)B+C+DF)A+B+C5、通過實施前的風險評價過程對所有擬定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A)危險辨識B)評審C)風險評價D)協商交流E)A+C6、判定不符合項的審核準則是(D)

A)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B)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C)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體系文件D)A+B+C7、組織開展內審的目的是確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D)A)符合計劃的安排B)得到正確的實施和保持C)有效地滿足組織的方針和目標D)A+B+C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定(D)必須以記錄。()A)測量和監測用的設備的校準和維護B)員工培訓C)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的文件化程序的更改D)A+BE)A+C9、危險源辨識的范圍不包括(D)A)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B)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的活動C)工作場所的設施D)承包方在其自身工作場所的活動10、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員工應參與和了解的協商和交流的活動有(D)。A)參與職業健康安全事務B)批準職業健康安全方針C)了解誰是職業健康安全員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D)A+C11、管理者代表必須在()中產生。A)管理者B)最高管理層C)員工代表D)A+B1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規定記錄必須保存(A)年。A)1B)3C)5D)組織自定13、以下哪種情況不屬于被動測量(A)A)內審B)事故調查C)職業病調查D)事件調查14、組織應制定并保持旨在實現職業健康安全(D)的管理方案。()A)方針B)計劃C)目標D)A+C15、組織對全體員工在OH&S方面,根據其教育水平、工作經驗和接受過的培訓對其(A)進行鑒定。A)能力B)安全意識C)操作水平16、以下哪個要素可不建立和保持程序。(D)A)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B)培訓、意識和能力C)績效測量D)管理評審17、以下哪些要素必須要有記錄。(D)

A)績效測量和監測B)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C)記錄控制D)A+B+C18、內審員填寫不符合報告內容有(E)A)描述不符合事實B)判定不符合條款C)不合格原因D)如何采取糾正措施E)A+BF)B+D19、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應(C)A)定期批準B)定期檢查C)定期評審20、組織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應針對(F)A)相關方的需求B)員工的意識C)內部相關職能D)內部相關層次E)A+BF)C+D21、對所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崗位,都能得到有關文件和資料的(A)A)現行版本B)批準的版本C)實用的版本22、充足的監測與測量數據和結果的記錄,目的是便于隨后的(B)A)落實事故的責任B)糾正和預防措施分析C)尋找不符合原因23、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對組織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D)A)先執行后控告B)邊請示上級領導邊執行C)小心謹慎地執行D)拒絕執行24、組織應對缺乏程序()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目標的運行情況,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程序。(B)A)已經偏離B)可能導致偏離C)不會偏離25、內審時發現有(E)事實,可判不符合4.4.7要素。()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規定穿戴工作衣帽C)急救用的藥品過期D)A+BE)A+C

篇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測試題

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指為建立職業安全健康——和——以及實現這些——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聯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a)

a)、方針、目標、目標

b)、方針、計劃、計劃

c)、文化、目標、目標

d)、制度、目標、目標

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活動的一種方式,包括影響職業安全健康績效的——與職責以及績效——的方法。(a)

a)、重點活動、測量

b)、主要因素、考察

c)、各種活動、考評

d)、重大事故、測評

3、不同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運行模式大體相同,其核心均為:為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一個——的管理過程,以——的思想指導生產經營單位系統地實現其既定的目標。(a)

a)、動態循環、持續改進

b)、持續改進、循序漸進

c)、良性循環、系統觀點

d)、動態發展、系統觀點

4、OSHAS18001運行管理模式為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策劃、實施與運行、管理評審。(否)

5、對生產經營單位而言,下列關于建立與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作用,描述正確的是:(bcd)

a)、有助于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滿足市場要求

b)、有助于獲得注冊與認證

c)、有助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功能一體化

d)、有助于對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作出響應

6、生產經營單位制定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可規定其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的方向和原則,確定職業安全健康責任及績效的各具體分目標,表明實現有效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正式承諾,并為下一步體系目標的策劃提供指導性框架。(是)

7、生產經營單位在制定、實施與評審職業安全健康方針時都必須優先考慮的是:(a)

a)、職業過去與現在的職業安全健康績效

b)、其他生產經營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c)、社會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關注程度

d)、國外同行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效益狀況

8、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中組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a)、生產經營單位的組織評審工作應交由管理部門定期進行

b)、組織為體系中其他要素的實施、運行提供保障基礎

c)、組織工作包括機構與職責、培訓、協商與交流、文件及資料記錄管理等

d)、協商交流應在企業內建立有效的協商機制與協商計劃以提供保障

9、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應包括職業安全健康方針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關鍵——與職責、主要的職業安全健康風險及其預防與控制措施等內容。(a)

a)、目標、崗位

b)、計劃、領導者

c)、內容、步驟

d)、目標、領導者

10、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安全管理的文件與資料控制及記錄管理應滿足:(a)

a)、任何情況下,文件資料都便于獲取使用

b)、文件資料傳達至所有人員

c)、職業安全健康所有記錄應長期保存以便查閱參考

d)、為避免文件資料及記錄的誤用,應嚴密控制其獲取使用途徑

1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計劃與實施工作要求生產經營單位依據自身的——與——情況,針對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的要求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劃。(a)

a)、危害、風險

b)、生產經營、以往安全健康工作

c)、生產過程、危害

d)、工藝流程、風險

1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計劃與實施工作包括初始評審、目標、績效管理方案、運行控制和應急預案與響應。(否)

13、下列關于初始評審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

a)、初始評審對生產經營單位現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及相關管理方案進行評價

b)、初始評審旨在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據

c)、初始評審過程主要指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

d)、初始評審工作應由行業管理部門安排專員來完成

14、生產經營單位在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工作的開展時,應注意的是:(a)

a)、策劃工作應定期或及時開展

b)、應在新的工程活動、引入新的建筑作業程序后系統地展開

c)、對所評價的風險應按同樣重要度對待,不應有所忽視

d)、行業主管部門應定期對策劃、實施過程進行評審

15、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是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的具體化和階段性體現,以下關于制定目標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a)、應以組織要求為框架,確保目標合理、可行

b)、以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結果為基礎,確保其針對性和持續漸進性

c)、考慮自身技術和財務能力以及整體經營上有關職業安全健康的要求,確保其可行性與實用性

d)、目標應盡可能量化,并形成文件

16、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用于制定和實施職業安全健康計劃,確保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實現。(是)

17、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

a)、管理方案應明確體現實現目標的依據和方法

b)、職能主管部門應定期對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案進行評審

c)、管理方案應借鑒以往風險控制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作為主要依據

d)、為保障其有效性,管理方案一旦確定,就必須切實堅持執行,不得更改

18、關于職業安全健康運行控制的內容,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bcd)

a)、對于與所識別的風險有關的運行、活動應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

b)、應以文件化的程序與規定作為欠保障運行情況的實施指導

c)、對于勞務使用活動應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

d)、對于作業場所、工藝過程、裝置、工作組織等的設計活動應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

19、關于職業安全健康應急預案與響應的描述不當的是:(a)

a)、應急計劃的響應能力檢查重點在于計劃的響應速度

b)、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主動評價潛在事故與緊急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c)、建立應急計劃應依據危害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的結果和法律法規等要求來開展

d)、應及設備應定期進行檢查、測試

20、職業安全健康檢查與評價的目的是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定期或及時地發現體系運行過程所存在的問題,并確定問題產生的根源或許要持續改進的地方。(否)

21、職業安全健康檢查與評價主要包括績效測量與檢測、事故事件與不符合的調查、——。(a)

a)、審核與管理評審

b)、評估與后果處理

c)、改進與程序控制

d)、評審與計劃調整

22、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績效測量和監測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

a)、主動測量為企業活動的基本過程監測提供了預防機制

b)、績效測量和監測程序可保障職業安全健康目標的實現

c)、被動測量對與工作有關的職業安全健康績效進行確認、報告

d)、作業環境監測屬于被動測量范圍

23、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主要對象不含括:(a)

a)、已有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b)、程序及作業場所的條件和作業規程

c)、適用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d)、自身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24、關于生產經營單位職業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評審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a)、由職能管理部門組織專門人員進行評審

b)、評審的目的是確保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審核活動的結果屬于評審的主要內容

d)、企業自身變化信息應納入管理評審范圍

25、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里的改進措施主要包括——和——兩個方面。(a)

a)、糾正與預防措施、持續改進

b)、糾正措施、完善措施

c)、預防措施、發展措施

d)、糾正措施、預防措施

26、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的是企業將原有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按照體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補充、完善以及實施的過程。(否)

27、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包括①學習與培訓、②體系策劃、③初始評審、④文件編寫、⑤體系試運行、⑥評審完善這六個步驟,下列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③⑥d)、①③②⑤④⑥

28、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學習與培訓,描述不正確的是:(a)

a)、學習與培訓有助于員工建立“防微杜漸”的理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b)、管理層培訓主要針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主要內容和特點,以及建立與實施體系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c)、內審員培訓是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關鍵

d)、全體員工培訓可使他們了解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給與的必要支持

29、關于職業安全健康初始評審的描述,正確的是:(a)

a)、初始評審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建立實施提供基礎

b)、初始評審僅針對已有的作業活動進行危害辨識和風險評價

c)、初始評審可以確定職業安全管理體系文件結構和各層次文件清單

d)、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及遵守內容應在學習培訓階段解決,而非初始評審階段

30、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策劃工作主要包括:(abcd)

a)、確定職業安全健康方針

b)、制定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目標及其管理方案

c)、為建立和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準備必要資源

d)、確定符合體系要求的職能分配和機構職責分工

3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的結構,多數情況下采用手冊、——以及作業指導書的方式:(a)

a)、程序文件

b)、記錄

c)、預案

d)、計劃

32、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試運行,目的是檢驗體系——與文件化規定的——、有效性和適宜性。(a)

a)、策劃、充分性

b)、目標、充分性

c)、方案、合理性

d)、目標、合理性

33、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描述,正確的是:(a)

a)、審核主要依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進行

b)、按審核方與受審核方的關系,可將體系審核分為內部審核、外部審核及第三方審核三種

c)、審核針對受審核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充分性和實用性進行

d)、內部審核主要依據單位自身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進行

34、對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第二方審核和第三方審核的描述,正確的是:(a)

a)、第二方審核旨在為用人單位的相關方提供信任的證據

b)、第二方審核的主客雙方不應有利益關聯

c)、認證審核屬于第三方審核

d)、認證審核旨在為受審核方提供符合性的客觀證明和書面保證

35、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描述,正確的是:(a)

a)、認證的對象是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b)、認證由認證機構既定的專職審核小組完成

c)、認證過程需按照用人單位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d)、認證的結果是用人單位取得國家統一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36、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實施程序包括認證申請及受理、審核策劃、審核實事、驗證及審批發證和認證后的監督。(否)

37、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申請人須提交的材料包括:(acd)

a)、申請認證的范圍和申請方一般簡況

b)、申請方安全情況簡介,包括當年事故發生情況

c)、申請紡織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d)、申請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文件

38、對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申請受理條件描述,正確的是:(a)

a)、申請方已按職業安全健康體系標準建立了文件化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b)、申請方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c)、申請方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已按文件的要求開始試運行一月

d)、申請方具備三級法人資格

39、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策劃和準備主要包括確定審核范圍、制定審核組長并組成審核組、制定審核計劃以及準備審核工作文件等工作內容。

(是)

40、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策劃與準備內容的描述,正確的是一項:(a)

a)、審核范圍指受審核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所覆蓋的活動、產品和服務的范圍

b)、審核計劃是指審核過程的預先大體安排

c)、審核工作文件應在現場審核后及時編制

d)、審核小組應由指定的審核組長選定

41、以下關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的說法正確的是:(a)

a)、第一階段審核由文件審核和第一階段現場審核兩部分組成

b)、審核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審核、第二階段現場審核以及第三階段跟蹤驗證審核

c)、第二階段現場審核由第一階段整改審核、第二階段現場審核組成

d)、通過第三階段審核后,審核組要對受審方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能否通過做出結論

42、、對于體系審核中第一階段現場審核的目的,說法有誤的是:(a)

a)、證實受審核方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符合相應審核標準的要求,并能實現其方針和目標

b)、在文件審核的基礎上確認體系實施和運行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確定第二階段現場審核的重點

c)、確定進行第二階段現場審核的可行性和條件

d)、現場對用人單位的管理權限、活動領域和限產區域等各方面加以明確,以便確認前期雙方商定的審核范圍是否合理

43、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審核的主要內容是進行第二階段現場審核,以驗證受審方能否通過此次審核。(否)

44、審核通過后要進行證后監督與復評,其中證后監督包括:(a)

a)、監督審核與管理

b)、定期監察

c)、跟蹤驗證措施的落實和有效性

d)、自我考評與外部監察

45、獲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單位,其證書有效期為(a)年。

a)、3b)、2c)、4d)、5

46、復評的是為了(a),且使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得到了很好的實施和保持。

a)、證實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持續滿足審核要求

b)、確保受審核方持續有效地實現既定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和目標

c)、使獲證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有效運行

d)、確認能否繼續持有和使用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47、《安全生產法》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監督”是廣義的監督,其所構成的廣義安全生產監督體制內容包括:(abcd)

a)、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監督管理

b)、監察機關和安全生產社會中介溝募嘍?BR>

c)、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監督

d)、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48、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監察,是指國家法規授權行政部門設立的監察機構,具有——形式的監督管理。(a)

a)、法律b)、強制c)、約束d)、規范

49、安全生產監督監察的基本特征為:權威性、強制性和——。(a)

a)、普遍約束性b)、持續改進性

c)、普遍適宜性d)、法定效應性

50、對我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基本原則描述正確的是:(a)

a)、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

b)、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c)、堅持行為監察與文件監察相結合的原則

d)、堅持表彰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

51、以下描述屬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主要職能范圍的是:(a)

a)、依法組織、協調重大、特大和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b)、指導并監督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

c)、起草國家安全生產專項法律

d)、監督檢查各省、市、縣人民政府的安全生產工作

52、國家對工礦商貿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實行——管理,分級——。(a)

a)、分級、負責b)、統一、審察

c)、分層、審察d)、統一、監管

53、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管理、特種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由——負責。(a)

a)、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b)、國家質量監督管理局

c)、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d)、國家特種作業管理局

54、我國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的監督檢查工作由——負責;職業衛生法律法規、標準的擬定,職業病預防、保健、檢查和救治的規范工作由——負責。(a)

a)、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衛生部

b)、衛生部、國家標準委員會

c)、衛生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d)、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標準委員會

55、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負責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和安全許可證、銷售許可證的發放工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擬定煙花爆竹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有關標準、規范。(是)

56、下列關于國家安全生產監察人員承擔的職責描述不當的是:(a)

a)、在發現職業危害嚴重時,須立即責令用人單位停產停業整頓,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b)、參加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與事故調查處理

c)、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用人單位,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d)、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和政策

57、安全生產監察程序是指監督檢查活動的步驟和順序,一般包括監察準備;調查用人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標準的情況;調查作業現場;提出意見或建議;發出《安全生產監察合格證書》或《安全生產處罰決定書》。(否)

58、安全生產監察方式一般有——監察和——監察。(a)

a)、行為、技術b)、活動、文件

c)、活動、制度d)、制度、技術

59、下列關于安全生產監察的說法正確的是:(a)

a)、規章制度建設、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狀況的監督檢查屬于行為監察

b)、行為監察旨在提高用人單位各級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意識、能力

c)、技術監察多從設備的“操作安全”入手

d)、技術監察著重對技術水平監督檢查

60、安全生產國家監察一般分為——和——。(a)

a)、一般監察、專門監察

b)、日常監察、重點監察

c)、現場監察、后續復察

d)、日常監察、后續復察

61、對企業日常生產活動常規的全面監察一般有下列形式:(abc)

a)、不定期的組織監察執法活動

b)、按照安全生產檢查考核標準進行系統的檢查和評定

c)、根據舉報進行監察活動

d)、定期對生產過程組織評審檢查

62、對安全技術的監察包括:(a)

a)、生產工藝和機械設備是否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

b)、各類人員是否進行生產技術安全教育培訓

c)、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是否合乎標準

d)、事故的報告、登記、調查、處理是否合乎規定要求

63、隱患治理監察要求對各類事故隱患按規定進行動態管理,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理”,落實“安全第一”的方針。(否)

64、以下描述屬于對生產性建設項目的“三同時”監察內容的是:(abc)

a)、礦山建設項目是否進行安全條件和安全評價

b)、涉及危險化學品的建設項目有無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c)、設計單位、審察單位和施工單位是否對“三同時”各負其責

d)、建設單位按法律、法規、標準的安全動工紀錄

65、以下內容不屬于安全生產國家專門監察的是:(a)

a)、對特種設備使用的安全狀況的監察

b)、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監察

c)、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監察

d)、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的監察

66、——,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正式成立。(a)

a)、1999年12月30日b)、1999年7月31日

c)、1998年12月31日d)、1999年6月1日

67、煤礦安全監察實行——、——的管理體制。(a)

a)、垂直管理、分級監察b)、統一管理、定期監察

c)、直接管理、專項監察d)、分級管理、分級監察

68、以下關于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機構設置的描述,正確的是:(a)

a)、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同為一個機構

b)、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下設20個省級(自治區、直轄市)煤礦安全監察局和3個安全監察辦事處

c)、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直接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領導

d)、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畝下設59個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

69、以下描述屬于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職責范圍的是:(a)

a)、開展煤礦安全生產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b)、負責對煤礦建設工程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

c)、負責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技術培訓

d)、組織起草、發布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

70、煤礦安全監察的工作方式包括——、重點監察、一般監察和特殊監察。(a)

a)、視時監察b)、實事監察

c)、實時監察d)、內省監察

71、煤礦安全監察的內容可以概括為:查思想、查——、查隱患和查——,看被監察的煤礦企業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a)

a)、制度、事故處理b)、行為、事故處理

c)、實施、技術水平d)、技術水平、事故處理

72、以下描述屬于煤礦安全監察人員職責范圍的是:(a)

a)、監督檢查煤礦建設工程安全設施施工情況

b)、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企業,責令停產整改,并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c)、負責煤礦企業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提取和使用工作

d)、負責煤礦設備的安全認證和安全運行

73、我國對特種設備實行安全監察制度,它具有強制性、——及責任追究性的特點。(a)

a)、體系性b)、充分性

c)、權威性d)、普遍約束性

74、《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于——頒布,它是一部全面規范特種設備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安全監察的專門法規。(a)

a)、2003年2月19日b)、2003年3月29日

b)、2003年4月17日d)、2004年3月19日

7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所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是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否)

76、對于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法規體系的以下描述,正確的是:(a)

a)、目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法規體系結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相關標準及技術規定”等五個層次

b)、行政規章主要有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令形式發布的辦法、規定、規則

c)、技術法規主要由安全監察規程、管理規定構成

d)、相關標準指的是技術法規中引用的國家標準

77、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是指代表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內執行安全監察任務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的工作人員。(否)

78、關于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

a)、監督檢查的目的是加大有效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力度

b)、行政許可制度是指對特種設備實施政府控制準入制度和設備準用制度

c)、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內容有行政許可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和事故應對措施

d)、建立應急處理機制是安全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

篇3: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試題(2)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重要環境因素的控制可采用、和三種方式進行控制。

2、環境因素的評價方法有很多種,如:、、、等。

3、根據GB/713816-1992《生產過程危險和危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規定,將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按照導致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為六類,分別是:、、、、、和其他危險因素。

4、目前常用的危險源辨識的方法有2種,分別為和分析。

5、危險源辨識的步驟主要分為四步:、、、。

6、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按照其在體系運行中的作用可分為三類,分別是、和。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

1、環境管理體系:

2、環境影響:

3、危險源:

4、人的不安全行為

三、簡答題:

1、簡述環境因素識別的范圍

2、簡述三級系統對體系運行的保障

3、簡述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建立過程

4、簡述管理評審的方法和步驟

四、論述題:在進行環境因素匯總時主要遵循哪些原則

答案:

一、填空:

1、建立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運行控制程序、應急預案

2、專家判斷法、水平對比法、歷史對比法、分值評價法

3、物理性危險因素、化學性危險因素、生物性危險因素,心里、生理性危險因素、行為性危險因素

4、對照經驗法、預先危險性分析

5、劃分作業活動、收集作業活動信息、進行危險源辨識、匯總確認危險源辨識結果

6、核心程序文件、特色程序文件、通用程序文件

二、名詞解釋:

1、整個管理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計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2、全部或部分地由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給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意的變化

3、也可稱為危險因素或危害因素,指能造成人傷亡,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壞和慢性損壞、或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的因素

4、指人的行為結果偏離了要求的標準,即沒有完成規定要求和標準的現象。

三、簡答題:

1、(1)組織的活動、產品和服務過程中所伴隨的環境因素。

(2)組織能夠控制和可望對其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

(3)三種時態、三種狀態和七種類型

2、首先,績效測量和監控構成第一級監控措施

第二級監控措施為審核

第三級監控措施為管理評審

3、(1)領導決策與準備

(2)宣貫培訓

(3)初始狀況評審

(4)體系策劃與設計

(5)管理體系文件編寫

(6)體系試運行

(7)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4、(1)擬定管理評審計劃

(2)會前調研

(3)管理評審輸入信息

(4)評審會議

(5)制定實施計劃

四、論述題:

(1)環境性質因素的匯總可根據污染物的產生源、污染物的分為7大類:廢水、廢氣、有害廢物、噪聲、緊急事故、資源能源消耗、可控制的環境因素等,按此順序對整個組織產生的環境因素進行匯總,相同性質的環境因素歸為一類。這種匯總的方法對于環境因素較少的中小型企業比較適用。

(2)對于環境因素較多、職能部門較復雜的大型企業,環境因素的識別可先按照車間、場所、部門管轄范圍的順序進行一級分類,再按照生產工藝的順序進行二級分類,然后再按照環境因素的性質廢水、廢氣、噪聲、固廢等7個方面進行分類匯總。這種三級分類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便于不同車間、部門在組織不同層次的員工培訓時內容更有針對性。

(3)同一大類污染源,如廢水,由于其產生部位和原因不同,廢水中各污染物的成分、廢水的處置方式各不相同,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廢水再細化分成不同的小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根據其成分、處置方式、危害程度等可劃分為以下4類:

a.可回收利用的如:廢舊紙張、廢鋼鐵、廢舊輪胎。

b.可收集儲存的如:廢舊電池、廢舊燈管、廢電瓶。

c.有毒有害類:廢油漆桶、廢舊含油棉紗、化學反應廢液毒。

d.生活垃圾:剩飯剩菜、瓜皮果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