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接種體檢登記制度

預防接種體檢登記制度

2024-07-12 閱讀 3698

一、核對受種者免疫卡證、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既往接種記錄,確認是否為本次某種疫苗的接種對象。若發現預約接種的日期有誤,應及時更改,并做好解釋工作。

二、詢問受種者近期健康狀況,以及既往疾病史、過敏反應史、接種反應史等。經詢問健康無疾患,再檢查體溫和其他有關體征,確定可否接種。凡患有接種禁忌癥的不得注射或暫緩注射相應疫苗,并在卡證上做好記錄。

三、執行“接種告知與家長簽字”制度,務必告知家長接種何種疫苗,預防何種疾病,接種后的正常反應,可能出現的異常反應和必要的注意事項等。體檢與告知后,醫生與兒童家長均需簽字負責。

四、用鋼筆做好免疫卡證接種日期等項目的工整書寫登記,接種證上還應記錄所使用疫苗的批號、接種者的簽名。疫苗使用登記簿上應記錄所使用疫苗的生產廠家、批號和有效期等。

五、接種后受種者應留在現場觀察20分鐘,便于一旦出現速發型過敏反應時能即時處理。離開接種門診前應預約好下次接種疫苗日期。

篇2:縣中心醫院免疫接種工作制度

縣人民醫院免疫接種工作制度

1、工作人員在操作中衣帽整潔,嚴格無菌操作。

2、做到有專室、專人、分臺操作。

3、預防接種的工作人員一定要有持證上崗。

4、嚴格實行“一人一針一管一作一消毒”。

5、操作前一天作好一切用物的消毒及準備工作。

6、對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毀形和焚毀。

7、每天操作完后必須進行清潔、消毒。

8、按照免疫程序,完善各類登記、統計、上報等工作。

篇3:預防接種反應和事故處理制度

預防接種反應和事故處理制度

一、為及時快速搶救個別嚴重過敏反應病例,預防接種門診應擺設應急治療床和應急處理藥品櫥柜,備有接種反應的相應藥品,有條件的應備置氧氣瓶(袋)和吸氧設備。

二、預防接種門診工作人員在接種時務必注意態度和藹、動作輕柔,避免發生接種對象的心因性反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病例時,應主動配合臨床醫生爭分奪秒快速救治。

三、建立預防接種反應和事故登記本,專人負責。工作人員要詳細登記接種異常反應、群體性反應和接種事故,接種單位和個人必須在6小時(農村12小時)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積極配合調查。經調查認為屬于接種范疇的,提請縣級預防接種反應診斷小組鑒定。

四、縣級和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成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負責本區域接種反應病例的診斷,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隨意診斷為疫苗接種反應、不得出具異常反應診斷證明,所出的證明一律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