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鉤安全技術要求

吊鉤安全技術要求

2024-07-12 閱讀 6533

A、吊鉤是起重機械的重要零件。它可以是鍛鋼制造的,也可以是鋼鉚制的,但不能采用鑄造吊鉤。

B、吊鉤應有制造廠的合格證等技術證明文件方可投入使用。否則應經檢驗,吊鉤的安全技術檢驗應按GB/T6067或GB5144的有關規定執行,由專門機構定期進行,查明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C、吊鉤在使用中一旦斷裂,就會造成重大設備事故或人身傷亡事故。現場作業中,也應經常檢驗吊鉤的安全狀況。

D、吊鉤上的缺陷不得進行焊補。

E、吊鉤應設有防止脫鉤的封口保險裝置。

F、凡達到報廢標準的吊鉤必須及時報廢。吊鉤出現下述情況之一時,應予以報廢:裂紋;危險斷面磨損達原尺寸的10%;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扭轉變形超過10°;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

篇2:鋼絲繩扣起重吊鉤安全規定

鋼絲繩扣

鋼絲繩的繩卡主要用于鋼絲繩的臨時連接和鋼絲繩穿繞滑車組時后手繩的固定,以及扒桿上纜風繩繩頭的固定等。它是起重吊裝作業中用的較廣的鋼絲繩夾具。通常用的鋼絲繩卡子,有騎馬式、拳握式和壓板式3種。其中騎馬式卡是連接力最強的標準鋼絲繩卡子,應用最廣。壓板式其次,拳握式由于沒有底座,容易損壞鋼絲繩,連接力也差,因此,只用于次要的地方

繩卡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項:

(1)卡子的大小要適合鋼絲繩的粗細,U形環的內側凈距,要比鋼絲繩直徑大1~3mm,凈距太大不易卡緊繩子。

(2)使用時,要把U形螺栓擰緊,直到鋼絲繩被壓扁1/3左右為止。由于鋼絲繩在受力后產生變形,繩卡在鋼絲繩受力后要進行第二次擰緊,以保證接頭的牢靠。如需檢查鋼絲繩在受力后,繩卡是否滑動,可采取附加一安全繩卡來進行。安全繩卡安裝在距最后一個繩卡約500mm左右,將繩頭放出一段安全彎后再與主繩夾緊,這樣如卡子有滑動現象,安全彎將會被拉直,便于隨時發現和及時加固。

(3)繩卡之間的排列間距一般為鋼絲繩直徑的6~8倍左右,繩卡要一順排列,應將U形環部分卡在繩頭的一面,壓板放在主繩的一面。

鋼絲繩卡頭的使用注意事項:不可長期使用,不可以反復使用

鋼絲繩卡頭的用途:一、可用在各種工程起重機械,冶金礦山設備、油田井架、港口鐵路裝卸、林業機械、電力設備、航空及海上、陸地運輸、工程搶救、打撈沉船、廠礦企業起重、吊裝、牽引索具上。

二、產品特點:與鋼絲繩等強度,使用安全,外形美觀過渡平滑,吊裝作業安全負荷大,可抗擊沖擊負荷,使用壽命長。

三、產品質量:生產中嚴格執行該項技術的國際標準及國家標準,按其要求進行抽檢,試驗件必須達到與鋼絲繩等強度,即鋼絲繩破斷壓接部位不滑移、不脫開、不斷裂。

卡接繩卡間距應大于或等于6倍的繩徑,壓板應在主繩側,繩徑7~18毫米的繩卡為3個、19~27毫米的繩卡為4個、28~37毫米的繩卡為5個。

吊鉤的安全檢驗

人力驅動的起升機構用的吊鉤,以1.5倍額定載荷作為檢驗載荷進行試驗。

動力驅動的起升機構用的吊鉤,以2倍額定載荷作為檢驗載荷進行試驗。

吊鉤卸去檢驗載荷后,不應有任何明顯的缺陷和變形,開口度的增加量不應超過原尺寸的0.25%。

檢驗合格的吊鉤,應在吊鉤低應力區打印標記,包括額定起重量、廠標或廠名,檢驗標志、生產編號等內容。

吊鉤的報廢標準

吊鉤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予報廢:

①裂紋;

②危險斷面磨損達原尺寸的10%;

③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④鉤身扭轉變形超過10°;

⑤吊鉤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

⑥吊鉤螺紋被腐蝕;

⑦片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0%時,應更換襯套;

⑧片鉤心軸磨損達原尺寸的5%時,應更換心軸。

篇3:吊鉤式拋丸機:安全操作規范

1.操作者必須熟練掌握設備的性能,由分廠指定專人進行操作,非專業人員嚴禁擅自動用設備。

2.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的各部位是否處在正確位置,并做好各潤滑點的加油潤滑。

3.操作步驟:啟動除塵系統→吊鉤在室外裝工件→吊鉤開入室內→大門關閉→吊鉤自轉開→啟動提升機→啟動拋丸器→供丸系統閘門開→清理工作開始。

4.特別注意:

a.吊鉤的進出一定要在吊軌接通時進行。

b.時間繼電器的調整一定要在關閉電源開關后進行。

c.拋丸機未啟動前,禁止打開供鐵丸系統。

d.在機械正常運轉后,人應及時遠離機械的正面及兩側面,防止鐵丸穿出傷人。

5.每天下班前應打開除塵振打電機運轉5分鐘。

6.每周末應對除塵器內積灰徹底清掃干凈。

7.每天下班前應將拋丸機外表及周圍場地清掃干凈,關閉電源,鎖好電控柜。

8.設備的吊鉤載重量1000Kg,嚴禁超載作業。

9.設備在運轉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報修,嚴禁帶病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