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進八字墻開挖安全措施
1工程簡介
富強路2#框架橋位于改建長圖鐵路CTDK521+144.836處,擬建橋位處現有3條鐵路線,自北向南下穿牡圖線、長圖線。牡圖線與長圖線中心距1342cm,屬沈陽鐵路局管轄。鋼軌為60kg/m標準軌,混凝土軌枕,Ⅱ型彈條扣件,碎石道床。橋體中線與自北向南牡圖線、長圖線正交90°,孔跨類型為15m+15m雙孔框架橋。該橋已于2012年10月28日頂進施工完成,八字墻施工需開挖基坑深9m,寬為35m,防護措施采用既有防護樁并現澆樁板墻于防護樁連接成整體。
2、八字墻開挖防護方案
因施工頂進涵八字墻、開挖基坑,為防止既有線因基坑的開挖而滑塌,采取如下方案:
(1)刃角側大小里程的10根抗滑樁位置人工開挖;
(2)每開挖50~150cm(根據實際開挖時的土質情況定)在樁與樁間下鋼筋籠并打入若干根小導管后填塞混凝土形成抗滑墻防止邊坡滑塌。
(3)當開挖至基底刃角與地板交匯處時,為防止與側墻面接觸處的土滑塌,在該處支立模板下好鋼筋籠填塞混凝土。
3、安全防護措施
(1)基坑采用間隔開挖,開挖前與設備管理單位共同做好管線探溝開挖及管線的防護、遷改方案。
(2)做好原地面及基坑內的截、排水系統,將水引至便道的排水溝內。
(3)開挖過程中除在遠離基坑及既有線存放基坑回填的土石方外,其余的土石方通過遠離既有線的便道及時運出施工場地。
(4)由營業線方向向外分層開挖,每層開挖深度不宜超過1.5m,盡量避開下雨天開挖作業。
(5)基坑開挖成形后在基坑四周距基坑邊1m處用鋼管設置1.5m高防護欄桿并掛密目防護網及警示標志牌,當有列車通過時,基坑內的作業人員上到地面安全位置。
(6)在路肩上設置觀測樁,在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對路基的沉降、變形進行觀測,與線路車間現場配合人員對線路狀況進行監控,確保營業線行車的安全。開挖過程中出現變形量超標時,首先停止施工,及時對基坑進行回填和邊坡加固,待變形穩定并經相關部門檢查同意后,方可繼續施工。
(7)八字墻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盡量縮短八字墻開挖至回填施工的作業時間,保證既有線路基穩定。
4、機械施工安全
(1)挖掘機、吊車大型機械設備進場作業時,必須實行“一機一人”盯崗作業。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2)當列車通過時,必須停止吊裝、回轉等作業,并由防護員檢查現場狀況,確保無施工機具、材料侵入限界。
(3)施工之前檢查吊車各部,確保各項指標處于完好狀態,重點檢查操縱裝置,液壓裝置,安全裝置和鋼絲繩等,符合安全達到標準后方準使用。嚴禁吊車帶病作業。吊車起步前應觀察車輛四周情況,確認安全后(氣壓式制動的車輛待氣壓表讀數達到規定的數值)鳴笛起步。司機在操縱作業中,必須與起重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停車。
(4)作業現場的大小、地質的松軟程度應不影響吊車作業安全。不準在5%以上的坡道上橫向起吊作業,如必須作業時,須將車身墊平。
(5)吊車在進行滿負荷和接近滿負荷起吊時,禁止同時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操作動作,起重臂的左右旋轉角度不準超過45°。
(6)吊車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起重性能技術規定。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吊裝易滑脫物件時,吊鉤、吊索應采取防滑措施。
5、人員安全
施工負責人應經常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人身安全教育,組織學習經審批的“施工組織及安全措施”。
(1)參加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2)施工作業人員和工地巡檢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地段的線橋設備情況、列車運行速度、密度和各種信號顯示方法,并注意嘹望,及時下道避車。
(3)步行上下班時,區間應在路肩或路旁走行;橫越線路時,應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嚴禁來車時搶越。
(4)作業人員下道避車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5)嚴禁作業人員跳車、鉆車、扒車和由車底下、車鉤上傳遞工料具。休息時不準坐在鋼軌、軌枕頭及道床邊坡上。
(6)遇有惡劣天氣影響嘹望時,應停止線上作業和上道檢查,必須作業時,應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證來車之前按規定的距離及時下道。
(7)作業前,施工作業負責人和機具使用人員應對機具進行檢查,機具狀態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的機具嚴禁上線使用。
(8)施工作業,必須在符合規定的施工負責人領導下進行。施工負責人應根據人員、作業項目、天氣等情況,具體布置安全事項。不得指派單人到防護區段以外的線路上作業。
(9)在線路上進行下列作業時應注意:
多人在一起作業時應統一指揮,相互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工具碰撞傷人。
(10)在地面2m以上的高處及陡坡上作業,必須戴好經鑒定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溜滑的鞋。
(11)臨邊作業應設置防護圍欄和安全網。懸空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未設置隔離設施的高處作業,人員不得垂直施工。使用移動式梯子時,梯腳應堅實,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
(12)搬運及裝卸重物時,應盡量使用機械作業;人力操作時,應統一指揮,動作一致;夜間應有充足的照明。
(13)機具使用前應確認油、水、電、連接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顯示儀表是否正常,整機是否符合現行的安全使用辦法。使用中發現故障需緊急處理時,應先停機、切斷電路、風路、動力油路等,撤離線路建筑限界以外進行處理,在未確認故障已得到處理的情況下,不得繼續使用。
機具應由專業組或專業人員負責使用、檢修、保養、登記工作日志。
(14)使用電焊機應采取接地措施,防止人員觸電灼傷;鋼軌焊接時,應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防止燙傷。
(15)使用氧乙炔設備時,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其他人員應遠離噴嘴前方,防止燒傷。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乙炔瓶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與氧氣瓶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m。
篇2:漿砌片石塊石八字墻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記錄編號工程名稱部位名稱八字墻工程工序名稱施工單位河北冀通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交底日期一、砌筑工程量K1+626.2(1-4米箱涵MU30料石),K2+166(1-6米蓋板涵MU30料石),K2+377.7(1-4米箱涵片石),K2+674.3(1-6米箱涵MU30料石),K6+600(1-6米箱涵MU30料石),K7+252(1-13米通道C25片石混凝土);二、準備工作1、首先仔細審圖,施工作業面按設計要求修整完畢,完成施工控制基線及高程控制點放樣;2、施工所需各種材料必須采用進場檢驗合格的原材,并嚴格按照配合比設計拌制;三、材料要求1、石料的抗壓強度大于30Mpa,尺寸為250×300×600粗料石,有嚴重水銹,強度低,軟石、風化石嚴禁使用,石塊有土污染的用水或者鋼絲刷將土洗刷干凈在使用。2、砂漿要求:(1)水泥:施工時使用進場檢驗合格的水泥。水泥貯存倉庫布置在地勢較高處,周圍挖設排水溝;水泥堆垛時,堆垛高度不宜大于2.0m,堆垛要架離地面0.2m以上,并距離四周墻壁0.2m以上。(2)砂:一般采用中粗砂為宜,當在使用細砂時要更具試驗增加水泥用量,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注意所用砂必須經過10mm的篩,將土塊、砂礫、石塊等雜質篩除。(3)水:拌制砂漿和養護砌體所用的水采用飲用水。(4)砂漿:①砂漿的拌合必須采用機械拌合,不準就地采用人工拌合?,F場用滾筒拌合機拌合時,必須準確的配備計量工具(如泵稱),現場備有配比標識牌,標明配合比例。②砂漿要隨伴隨用,拌好的砂漿必須在2-3個小時內用完。超過初凝時間的砂漿不得使用或沒有和易性的砂漿也不得使用砌筑。③砂漿必須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標準圓錐體沉入度表示。用于砌石的砂漿沉入度不得小于7cm,氣溫較高時沉入度要達到10cm左右。④在運輸過程中有離析運到現場后卸道鐵板上進行二次拌合。⑤砂漿施工現場堆放不得直接與地面接觸,采用相關墊板材料進行隔離,防止摻入泥土等雜質。⑥做現場試塊,同期養護時間28天,檢驗強度不小于M7.5。(5)、C25混凝土采用料場拌合站按照設計配合比拌制混凝土。三、砌筑工藝1、砌筑前,根據砌筑高度計算層數選好料石,砌筑時嚴格控制平面位置和高度;2、基底為土質,直接坐漿砌筑,不穩固時先鋪砂漿再將小片石墊平穩;3、塊石平砌,每層的砌筑高度里外大致齊平,本著先砌外圈定位石,再砌筑里層,下座漿上灌漿的工藝法進行砌筑。4、外圈的定位行和鑲面石塊,應丁順相間或兩順一丁排列,砌縫寬度應不大于30mm,上下豎縫的錯開距離應不小于80mm。砌體里面的平縫寬度不應大于30mm,豎縫寬度不應大于40mm,砌縫砂漿要飽滿,里面縫隙較大時,先灌漿后插小片石。5、上下層砌體豎縫要錯開不得貫通。6、砌筑上層時,不準振動下層砌體塊,砌筑中斷恢復砌筑時對先砌的表面清掃,洗干凈,有土和雜質必須用鋼絲刷刷洗干凈并清洗后方可進行砌筑。7、用高標號砂漿進行勾縫,在勾縫前將縫內砂漿鑿除,深度為2cm,隨后用高標號砂漿抹平后再用縫溜子壓深5mm、寬1.5-2cm的凹縫。8、養生,水泥砂漿砌體養生是確保砌體強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水養生很關鍵,養生期為7-14天,養生期內用透水土工布和草簾灑水養生,嚴禁用塑料覆蓋養生,在養生期間內避免忽濕忽干,必須保證經常濕潤,要求現場水車必須隨用隨到,或者在現場備上大容量的水桶或者臨時蓄水池,每天多次灑水保持砌體濕潤。9、漿砌片石重點工藝控制(1)片石分層砌筑,宜以2-3層砌塊組成一工作面,每一工作面的水平縫應大致找平,各工作層豎縫要相互錯開,不得貫通。(2)外圈定位石轉角石,選擇形狀較為方正及尺寸較大的片石,并長短相間地與里層砌石咬接,砌縫寬度不宜大于40mm。(3)較大的砌塊用于下層,安砌時選取形狀和尺寸較為合適的砌塊,尖銳吐出部分要敲除,豎縫較寬時,應在砂漿中塞小石塊,但不得用高于砂漿砌縫的小石片支墊。9、質量檢查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平面位置(mm)50經緯儀:檢查墻兩端3頂面高程(mm)±20水準儀:檢查墻兩端4底面高程(mm)±505豎直度或坡度(%)0.5吊垂線:每墻檢查2處6斷面尺寸(mm)不小于設計尺量:各墻兩端斷面交底人河北省石家莊至冀晉界公路項目安全技術交底合同號:LJ-2編號:檢表AQ09承包人河北冀通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交底部位八字墻施工工種安全技術交底內容:1、加強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提高現場人員安全生產意識和實際操作水平。2、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到人、責任到人,確?,F場人員人人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4、主要增強臨邊處防護,防止物體下落,現場增設安全警示牌。5、施工作業嚴格按照施工順序進行,下部勾縫施工時,禁止上部施工作業。6、拌合機械及運輸機械定期檢修,確保使用操作安全。7、施工用電必須符合國家電力供電部門的有關安全運行規程。8、在工作中操作人員和配合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施工電源及低壓配電裝置應設專職值班人員負責運行與維護。9、低壓電氣設備和器材的絕緣電阻不得小于5Ω。10、在施工現場專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施工現場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11、在同一供電系統中不得將一部分電氣設備作保護接地,而將另一部分電氣設備作保護接零。12、配電室或總配電箱的保護零線應作重復接地。重復接地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13、施工現場低壓電力線路網必須采用兩級漏電保護系統,即第一級的總電源(總配電箱)保護和第二級的電源(分配電箱或開關箱)保護,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并應具有分段保護的功能。按規定安裝、使用和定期檢查,確保動作靈敏,運行可靠,保護有效。14、各種熔斷器的額定電流必須按規定合理選用。嚴禁在現場利用鐵絲、鋁絲等非專用熔絲代替。15、各種配電箱、開關箱必須有防雨設施,并應安裝端正、牢固。16、每臺電動建筑機械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閘一漏”制。開關箱應設在機械設備附近。17、各種電源導線嚴禁直接綁扎在金屬架上。18、嚴禁帶電作業或采用預約停送電時間的方式進行檢修,檢修前必須切斷電源,并在電源開關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告牌。警告牌的掛、取應有專人負責。19、各種配電箱、開關箱配備安全鎖并附有責任人姓名聯系電話,箱內不得存放任何其他物品并保持清潔。非本崗位人員不得擅自開箱合閘。每班工作完畢,應切斷電源,鎖好箱門。2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定期進行檢查,接地保護、變壓器及絕緣強度,每季度檢測一次;固定用電場所每月檢查一次;移動式電動設備,潮濕環境和水下電器設備每天檢查一次,填寫電工檢查記錄。對檢查不合格的線路設備要及時維修或更換,嚴禁帶故障運行。接受交底人簽名監理工程師意見:
篇3:頂進八字墻開挖安全措施
1工程簡介
富強路2#框架橋位于改建長圖鐵路CTDK521+144.836處,擬建橋位處現有3條鐵路線,自北向南下穿牡圖線、長圖線。牡圖線與長圖線中心距1342cm,屬沈陽鐵路局管轄。鋼軌為60kg/m標準軌,混凝土軌枕,Ⅱ型彈條扣件,碎石道床。橋體中線與自北向南牡圖線、長圖線正交90°,孔跨類型為15m+15m雙孔框架橋。該橋已于2012年10月28日頂進施工完成,八字墻施工需開挖基坑深9m,寬為35m,防護措施采用既有防護樁并現澆樁板墻于防護樁連接成整體。
2、八字墻開挖防護方案
因施工頂進涵八字墻、開挖基坑,為防止既有線因基坑的開挖而滑塌,采取如下方案:
(1)刃角側大小里程的10根抗滑樁位置人工開挖;
(2)每開挖50~150cm(根據實際開挖時的土質情況定)在樁與樁間下鋼筋籠并打入若干根小導管后填塞混凝土形成抗滑墻防止邊坡滑塌。
(3)當開挖至基底刃角與地板交匯處時,為防止與側墻面接觸處的土滑塌,在該處支立模板下好鋼筋籠填塞混凝土。
3、安全防護措施
(1)基坑采用間隔開挖,開挖前與設備管理單位共同做好管線探溝開挖及管線的防護、遷改方案。
(2)做好原地面及基坑內的截、排水系統,將水引至便道的排水溝內。
(3)開挖過程中除在遠離基坑及既有線存放基坑回填的土石方外,其余的土石方通過遠離既有線的便道及時運出施工場地。
(4)由營業線方向向外分層開挖,每層開挖深度不宜超過1.5m,盡量避開下雨天開挖作業。
(5)基坑開挖成形后在基坑四周距基坑邊1m處用鋼管設置1.5m高防護欄桿并掛密目防護網及警示標志牌,當有列車通過時,基坑內的作業人員上到地面安全位置。
(6)在路肩上設置觀測樁,在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對路基的沉降、變形進行觀測,與線路車間現場配合人員對線路狀況進行監控,確保營業線行車的安全。開挖過程中出現變形量超標時,首先停止施工,及時對基坑進行回填和邊坡加固,待變形穩定并經相關部門檢查同意后,方可繼續施工。
(7)八字墻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盡量縮短八字墻開挖至回填施工的作業時間,保證既有線路基穩定。
4、機械施工安全
(1)挖掘機、吊車大型機械設備進場作業時,必須實行“一機一人”盯崗作業。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2)當列車通過時,必須停止吊裝、回轉等作業,并由防護員檢查現場狀況,確保無施工機具、材料侵入限界。
(3)施工之前檢查吊車各部,確保各項指標處于完好狀態,重點檢查操縱裝置,液壓裝置,安全裝置和鋼絲繩等,符合安全達到標準后方準使用。嚴禁吊車帶病作業。吊車起步前應觀察車輛四周情況,確認安全后(氣壓式制動的車輛待氣壓表讀數達到規定的數值)鳴笛起步。司機在操縱作業中,必須與起重工密切配合,聽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停車。
(4)作業現場的大小、地質的松軟程度應不影響吊車作業安全。不準在5%以上的坡道上橫向起吊作業,如必須作業時,須將車身墊平。
(5)吊車在進行滿負荷和接近滿負荷起吊時,禁止同時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操作動作,起重臂的左右旋轉角度不準超過45°。
(6)吊車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起重性能技術規定。不得在有載荷的情況下調整起升,變幅機構的制動器。吊裝易滑脫物件時,吊鉤、吊索應采取防滑措施。
5、人員安全
施工負責人應經常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人身安全教育,組織學習經審批的“施工組織及安全措施”。
(1)參加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2)施工作業人員和工地巡檢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地段的線橋設備情況、列車運行速度、密度和各種信號顯示方法,并注意嘹望,及時下道避車。
(3)步行上下班時,區間應在路肩或路旁走行;橫越線路時,應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嚴禁來車時搶越。
(4)作業人員下道避車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5)嚴禁作業人員跳車、鉆車、扒車和由車底下、車鉤上傳遞工料具。休息時不準坐在鋼軌、軌枕頭及道床邊坡上。
(6)遇有惡劣天氣影響嘹望時,應停止線上作業和上道檢查,必須作業時,應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證來車之前按規定的距離及時下道。
(7)作業前,施工作業負責人和機具使用人員應對機具進行檢查,機具狀態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的機具嚴禁上線使用。
(8)施工作業,必須在符合規定的施工負責人領導下進行。施工負責人應根據人員、作業項目、天氣等情況,具體布置安全事項。不得指派單人到防護區段以外的線路上作業。
(9)在線路上進行下列作業時應注意:
多人在一起作業時應統一指揮,相互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工具碰撞傷人。
(10)在地面2m以上的高處及陡坡上作業,必須戴好經鑒定合格的安全帽、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不準穿帶釘或易溜滑的鞋。
(11)臨邊作業應設置防護圍欄和安全網。懸空作業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設施。未設置隔離設施的高處作業,人員不得垂直施工。使用移動式梯子時,梯腳應堅實,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
(12)搬運及裝卸重物時,應盡量使用機械作業;人力操作時,應統一指揮,動作一致;夜間應有充足的照明。
(13)機具使用前應確認油、水、電、連接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顯示儀表是否正常,整機是否符合現行的安全使用辦法。使用中發現故障需緊急處理時,應先停機、切斷電路、風路、動力油路等,撤離線路建筑限界以外進行處理,在未確認故障已得到處理的情況下,不得繼續使用。
機具應由專業組或專業人員負責使用、檢修、保養、登記工作日志。
(14)使用電焊機應采取接地措施,防止人員觸電灼傷;鋼軌焊接時,應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防止燙傷。
(15)使用氧乙炔設備時,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其他人員應遠離噴嘴前方,防止燒傷。乙炔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乙炔瓶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與氧氣瓶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