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空調水管道與設備的防腐絕熱施工作業指導書

空調水管道與設備的防腐絕熱施工作業指導書

2024-07-12 閱讀 5143

1.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筑通風空調工程空調水管道與設備的防腐絕熱。

2.主要機具

①機械設備:電焊機、壓筋機、卷板機、咬口機等。

②通用和專用工具:磨光機、刮刀、銼刀、鋼絲刷、切割刀、油漆鏟刀、專用刮板、鋼絲鉗、白鐵剪刀、剪刀、手錘、剁子、彎鉤、鐵鍬、灰桶、平抹子、圓弧抹子、平板鋸、平板鋸、手刷、劃規、拉鉚槍、螺絲刀、木架梯、高凳等。

③監測裝置:鋼卷尺、鋼針、角尺、楔形塞尺、直尺等

3.成品保護

○1防腐蝕涂料和稀釋劑在儲存、施工及干燥過程中不得與酸、堿和水接觸,并應防塵、防曝曬,嚴禁煙火。

○2鍍鋅鐵絲、玻璃絲布、保溫釘及膠水、膠帶等材料應放在庫房內保管。

○3絕熱材料現場堆放一定要有防水措施,盡可能存放于庫房中或用防水材料遮蓋并與地面架空。

○4防腐施工完畢,在涂料未干時應進行警示標識“涂料未干”,防止損壞。絕熱完工時,對易受損部位應采用鐵皮、木板、油氈等物品臨時保護,防止受潮受損。

○5施工過程中遇到雨雪、風沙或曝曬,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防護。油漆后4小時內要防止雨淋。

○6防腐油漆的除銹和刷漆要注意對建筑物裝飾層的保護,不要造成交叉污染。

○7絕熱施工時盡量采用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方法,確保施工完的保溫層不損壞。

○8明裝管道的絕熱,若土建粉刷在后,應有防止污染絕熱層的措施。

○9已安裝好的絕熱層上不得腳踏、坐臥。

○10搭拆腳手架時要注意保護絕熱層或保護層不受損壞。

○11如有特殊情況需拆下保溫層進行管道處理或其它工種在施工中損壞保溫層時,應及時按原要求進行修復。

4.安全環保措施

①施工操作現場不得有明火,周圍不得堆積易燃物品。油漆庫房及操作場地有足夠的滅火器材及設施。刷油漆時嚴禁吸煙。

②從大桶內倒出油漆后,應及時封口蓋嚴。每班工作后,必須將工具及剩余材料送回庫房清理與保管。

③擦手用的棉紗等物品不準扔,應集中處理。

④抹煞只是應注意翹茬刺傷手指,并注意站在上風方向操作。

⑤二甲苯、汽油、送香水等系實際應緩慢倒入膠粘劑或油漆內并及時攪拌。

⑥高空作業要系安全帶。使用高凳、跳板等操作時應搭設牢固,事先進行檢查。高凳腿下應釘防滑橡皮墊;靠梯在工作時必須牢固地綁在結構上,其下端采取防滑措施;人字梯中間應有拉鉤或用繩索綁牢。

⑦高空防腐時,須將油漆桶縛在牢固的物體上,油漆桶不要裝得太滿。涂刷時,下面要用木板、硬紙板或其他物品遮護,不得污染其它管道、設備或地面。

⑧絕熱層材料為玻璃纖維制品或礦棉制品時,施工人員須戴風鏡、薄膜手套,并將袖口和褲管扎緊。防止碎屑掉入體表,引起紅腫、過敏和瘙癢。如人耳沾染各類纖維時,可采取洗熱水澡等措施。

⑨地下設備、管道絕熱前,應先進行檢查,確認無瓦斯、毒氣、易燃易爆物或酸毒等危險后方可操作。

⑩施工現場應經常清掃,保持現場清潔。

篇2:管道防腐絕熱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操作工藝:

(1)除銹、去污:

l)人工除銹時可用鋼絲刷或粗紗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屬光澤,再用棉紗或破布擦凈。

2)噴砂除銹時,所用的壓縮空氣不得含有油脂和水分,空氣壓縮機出口處,應裝設油水分離器;噴砂所用砂粒,應堅硬且有棱角,篩除其中的泥土雜質,并經過干燥處理。

3)清除油污,一般可采用堿性溶劑進行清洗。

(2)涂漆施工要點:

1)油漆作業的方法應根據施工要求、涂料的性能、施工條件、設備情況進行選擇;

2)涂漆施工的環境溫度宜在5°C以上,相對濕度在85%以下;

3)涂漆施工時空氣中必須無煤煙、灰塵和水汽;室外涂漆遇雨、霧時應停止施工。

(3)涂漆的方式主要有:

1)手工涂刷:手工涂刷應分層涂刷,每層應往復進行,并保持涂層均勻,不得漏涂;快干漆不宜采用手工涂刷。

2)機械噴涂:采用的工具為噴槍,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噴射的漆流應和噴漆面垂直,噴漆面為平面時,噴嘴與噴漆面應相距250~350mm;噴漆面如為曲面時,噴嘴與噴漆面的距離應為400mm左右。噴涂施工時,噴嘴的移動應均勻,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噴漆使用的壓縮空氣壓力為0.3~0.4MPa。

(4)涂漆施工程序:

涂漆施工程序是否合理,對漆膜的質量影響很大。

1)第一層底漆或防銹漆,直接涂在工件表面上,與工件表面緊密結合,起防銹、防腐、防水、層間結合的作用;第二層面漆(調和漆和磁漆等),涂刷應精細,使工件獲得要求的色彩;

2)一般底漆或防銹漆應涂刷一道到兩道;第二層的顏色最好與第一層顏色略有區別,以檢查第二層是否有漏涂現象。每層涂刷不宜過厚,以免起皺和影響干燥。如發現不干、皺皮、流掛、露底時,須進行修補或重新涂刷。

3)表面涂調和漆或磁漆時,要盡量涂得薄而均勻。如果涂料的覆蓋力較差,也不允許任意增加厚度,而應逐次分層涂刷覆蓋。每涂一層漆后,應有一個充分干燥的時間,待前一層表干后才能涂下一層。

4)每層漆膜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風管及部件絕熱

操作工藝:

(1)絕熱材料下料要準確,切割端面要平直。

(2)粘貼保溫釘前要將風管壁上的塵土、油污擦凈,將膠黏劑分別涂抹在管壁和保溫釘粘接面上,稍后再將其粘上。矩形風管或設備保溫釘的分布應均勻,其數量為底面每平方米不應少于16個,側面不應少于10個,頂面不應少于8個。首行保溫釘至風管或保溫材料邊沿的距離應小于120mm。

(3)絕熱材料鋪覆應使縱、橫縫錯開。小塊絕熱材料應盡量鋪覆在風管上表面。

(4)各類絕熱材料做法:

1)內絕熱。絕熱材料如采用巖棉類,鋪覆后應在法蘭處絕熱材料斷面上涂抹固定膠,防止纖維被吹起來,巖棉內表面應涂有固化涂層。

2)聚苯板類外絕熱。聚苯板鋪好后,在四角放上短包角,然后薄鋼帶作箍,用打包鉗卡緊,鋼帶箍每隔500mm打一道。

3)巖棉類外絕熱。對明管絕熱后在四角加長條鐵皮包角,用玻璃絲布纏緊。

(5)纏玻璃絲布。纏繞時應使其互相搭接,使絕熱材料外表形成三層玻璃絲布纏繞。

(6)玻璃絲布外表要刷兩道防火涂料,涂層應嚴密均勻。

(7)室外明露風管在絕熱層外宜加上一層鍍鋅鋼板或鋁皮保護層。

(8)全用鋁鎂質膏體材料時:將膏體一層一層地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溫保冷的設備或管道上。第一層的厚度應在5mm以下,第一層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層(第二層的厚度可以10mm左右),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9)有鋁鎂質標準型卷氈材時:先將鋁鎂質膏體直接涂抹于卷氈材上,厚度為2~5mm,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直接粘貼于設備或管道上。如需要做兩層以上的卷氈材時,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分層粘貼上去,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保溫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青體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3、管道及設備絕熱

3.1施工程序

(I)預制瓦塊:

3.2操作工藝

(1)各項預制瓦塊運至施工地點,在沿管線散瓦時必須確保瓦塊的規格尺寸與管道的管徑相配套。

(2)安裝保溫瓦塊時,應將瓦塊內側抹5~10mm的石棉灰泥,作為填充料。瓦塊的橫縫搭接應錯開,縱縫應朝下。

(3)預制瓦塊根據直徑大小選用18號、20號鍍鋅鋼絲進行綁扎、固定。綁扎接頭不宜過長,并將接頭插入瓦塊內。

(4)預制瓦塊綁扎完后,應用石棉灰將縫隙處填充,勾縫抹平。

(5)外抹石棉水泥保護殼(其配比石棉灰∶水泥=3∶7)按設計規定厚度抹平壓光,設計無規定時,其厚度為10~15mm.

(6)立管保溫時,其層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層應設一個支撐托盤;層高大于5m,每層應不少于2個。支撐托盤應焊在管壁上,其位置應在立管卡子上部200mm處,托盤直徑不大于保溫層的厚度。

(7)管道附近的保溫除寒冷地區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內防結露保溫的法蘭、閥門等附件按設計要求保溫外,一般法蘭、閥門、套管伸縮器等不應保溫,并在其兩側應留70~80mm的間隙,在保溫端部抹60°~70°的斜坡,設備容器上的入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保溫層端部應做成45°斜坡。

(8)保溫管道的支架處應留膨脹伸縮縫,并用石棉繩玻璃棉填滿。

(9)用預制瓦塊做管道保溫層,在直線管段上每隔5~7m應留一條間隙為5mm的膨脹縫,在彎管處管徑小于或等于300mm時應留一條間隙為20~30mm的膨脹縫用石棉繩或玻璃棉填塞。

(10)用管殼制品作保溫層,其操作方法一般又兩個人配合,一人將殼縫剖開對包在管上,兩手用力擠住,另外一人纏裹保護殼,纏裹時用力要均勻,壓茬要平整、粗細要一致。

(11)若采用不封邊的玻璃絲布作保護殼時,要將毛邊折疊,不得外露。塊狀保溫材料采用纏裹式保溫(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按照管徑留出搭茬量,將料做好,為確保其平整美觀,一般應將搭茬留在管子內側。

(12)管道絕熱用薄鋼板做保護層,其縱縫搭口應朝下,薄鋼板的搭接長度一般為30mm。

(13)設備及箱罐保溫一般表面比較大,目前,采用較多的有砌筑泡沫混凝土塊或珍珠巖塊,外麻訂刀、白灰、水泥保護殼。

(14)用CAS標準型卷氈材時:先將CAS膏體直接涂抹于卷氈材上,厚度為2~5mm,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直接粘貼于設備或管道上。如果要做兩層以上的卷氈材時,在第二層卷氈材的表面涂抹厚度為2~5mm的膏體材料,將涂有膏體的CAS卷氈材粘貼上去,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保溫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膏體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15)按照實際工程經驗,用CAS標準卷氈材進行保溫處理時,CAS標準型卷氈材與CAS膏體材料的用量比為(70~80):(20~30)。用CAS防水型卷氈材和CAS專用保冷材料進行保溫冷處理時,安裝方法同上,只需將CAS膏體材料換為CAS低溫膠黏劑即可。

(16)全用CAS膏體材料時:將膏體一層一層地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溫保冷的設備或設備管道上,第一層的厚度應在5mm以下,第一層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層(第二層的厚度可以在10mm左右),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4、制冷管道保溫

4.1工藝流程

4.2操作工藝

(1)絕熱層施工方法:

1)直管段立管應自下而上順序進行,水平管應從一側或彎頭直管段處順序進行。

2)硬質絕熱層管殼,可采用16~18號鍍鋅鋼絲雙股捆扎,捆扎的間距不應大于400mm,并用粘結材料緊貼在管道上,管殼之間的縫隙不應大于2mm,并用粘結材料勾縫添滿,環縫應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75mm,管殼縫隙設在管道軸線的左右側,當絕熱層大于80mm時,絕熱層應分層鋪設,層間應壓縫。

3)半硬質及軟質絕熱制品的絕熱層可采用包裝鋼帶或14~16號鍍鋅鋼絲進行捆扎,其捆扎間距,對半硬質絕緣熱制品不應大于300mm,對軟質不大于200mm。

4)每塊絕熱制品上捆扎件不得少于兩道。

5)不得采用螺旋式纏繞捆扎。

6)彎頭處應采用定型的彎頭管殼或用直管殼加工成蝦米腰塊,每個應不少于3塊,確保管殼與管壁緊密結合,美觀平滑。

7)設備管道上的閥門、法蘭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溫兩側應留出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閥門、法蘭部位則應單獨進行保溫。

8)遇到三通處應先做主干管,后做分支管。凡穿過建筑物保溫管道的套管,與管子四周間隙應用保溫材料堵塞緊密。

9)管道上的溫度插座宜高出所設計的保溫厚度。不保溫的管道不要同保溫管道敷設在一起,保溫管道應與建筑物保持足夠的距離。

(2)防潮層施工方法:

1)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應從低向高點順序進行,環向搭縫口應朝向低端。

2)防潮層應緊緊粘貼在隔熱層上,封閉良好,厚度均勻松緊適度,無氣泡、折皺、裂縫等缺陷。

3)用卷材做防潮層,可用螺旋形纏繞的方式牢固粘貼在隔熱層上,開頭處應纏兩圈后再呈螺旋形纏繞,搭接寬度為30~50mm。

4)用油氈紙做防潮層,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寬度為50~60mm。油氈接口朝下,并用瀝青瑪蹄脂密封,每300mm扎鍍鋅鋼絲或鐵箍一道。

(3)保護層施工方法:保溫結構的外表必須設置保護層(護殼),一般采用玻璃絲布、塑布、油氈包纏或采用金屬護殼。

1)用玻璃絲布纏裹,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則應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順序進行,開始應纏裹兩圈后再呈螺旋狀纏裹,搭接寬度應為1/2布寬,起點和終點應用膠黏劑接或鍍鋅鋼絲捆扎。應纏裹嚴密,搭接寬度均勻一致,無松脫、翻邊、皺折和鼓包,表面應平整。

2)玻璃絲布刷涂料或油漆,刷涂前應清除管道表面上的塵土、油污。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設備上。

3)金屬保護層的材料,宜采用鍍鋅鋼板或薄鋁合金板。當采用普通鋼板時,其里外表必須涂敷防銹涂料。立管應自上而下,水平管應從管道低處向高處順序進行,使橫向搭接縫口朝順坡方向。縱向搭縫應放在管子兩側,縫口朝下。如采用平搭縫,其搭縫宜為30~40mm。有防潮層的保溫不得使用自攻螺栓,以免刺破防潮層,保護層端頭應封閉。

篇3:管道防腐與絕熱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操作工藝:

(1)除銹、去污:

l)人工除銹時可用鋼絲刷或粗紗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屬光澤,再用棉紗或破布擦凈。

2)噴砂除銹時,所用的壓縮空氣不得含有油脂和水分,空氣壓縮機出口處,應裝設油水分離器;噴砂所用砂粒,應堅硬且有棱角,篩除其中的泥土雜質,并經過干燥處理。

3)清除油污,一般可采用堿性溶劑進行清洗。

(2)涂漆施工要點:

1)油漆作業的方法應根據施工要求、涂料的性能、施工條件、設備情況進行選擇;

2)涂漆施工的環境溫度宜在5°C以上,相對濕度在85%以下;

3)涂漆施工時空氣中必須無煤煙、灰塵和水汽;室外涂漆遇雨、霧時應停止施工。

(3)涂漆的方式主要有:

1)手工涂刷:手工涂刷應分層涂刷,每層應往復進行,并保持涂層均勻,不得漏涂;快干漆不宜采用手工涂刷。

2)機械噴涂:采用的工具為噴槍,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噴射的漆流應和噴漆面垂直,噴漆面為平面時,噴嘴與噴漆面應相距250~350mm;噴漆面如為曲面時,噴嘴與噴漆面的距離應為400mm左右。噴涂施工時,噴嘴的移動應均勻,速度宜保持在10~18m/min。噴漆使用的壓縮空氣壓力為0.3~0.4MPa。

(4)涂漆施工程序:

涂漆施工程序是否合理,對漆膜的質量影響很大。

1)第一層底漆或防銹漆,直接涂在工件表面上,與工件表面緊密結合,起防銹、防腐、防水、層間結合的作用;第二層面漆(調和漆和磁漆等),涂刷應精細,使工件獲得要求的色彩;

2)一般底漆或防銹漆應涂刷一道到兩道;第二層的顏色最好與第一層顏色略有區別,以檢查第二層是否有漏涂現象。每層涂刷不宜過厚,以免起皺和影響干燥。如發現不干、皺皮、流掛、露底時,須進行修補或重新涂刷。

3)表面涂調和漆或磁漆時,要盡量涂得薄而均勻。如果涂料的覆蓋力較差,也不允許任意增加厚度,而應逐次分層涂刷覆蓋。每涂一層漆后,應有一個充分干燥的時間,待前一層表干后才能涂下一層。

4)每層漆膜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風管及部件絕熱

操作工藝:

(1)絕熱材料下料要準確,切割端面要平直。

(2)粘貼保溫釘前要將風管壁上的塵土、油污擦凈,將膠黏劑分別涂抹在管壁和保溫釘粘接面上,稍后再將其粘上。矩形風管或設備保溫釘的分布應均勻,其數量為底面每平方米不應少于16個,側面不應少于10個,頂面不應少于8個。首行保溫釘至風管或保溫材料邊沿的距離應小于120mm。

(3)絕熱材料鋪覆應使縱、橫縫錯開。小塊絕熱材料應盡量鋪覆在風管上表面。

(4)各類絕熱材料做法:

1)內絕熱。絕熱材料如采用巖棉類,鋪覆后應在法蘭處絕熱材料斷面上涂抹固定膠,防止纖維被吹起來,巖棉內表面應涂有固化涂層。

2)聚苯板類外絕熱。聚苯板鋪好后,在四角放上短包角,然后薄鋼帶作箍,用打包鉗卡緊,鋼帶箍每隔500mm打一道。

3)巖棉類外絕熱。對明管絕熱后在四角加長條鐵皮包角,用玻璃絲布纏緊。

(5)纏玻璃絲布。纏繞時應使其互相搭接,使絕熱材料外表形成三層玻璃絲布纏繞。

(6)玻璃絲布外表要刷兩道防火涂料,涂層應嚴密均勻。

(7)室外明露風管在絕熱層外宜加上一層鍍鋅鋼板或鋁皮保護層。

(8)全用鋁鎂質膏體材料時:將膏體一層一層地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溫保冷的設備或管道上。第一層的厚度應在5mm以下,第一層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層(第二層的厚度可以10mm左右),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9)有鋁鎂質標準型卷氈材時:先將鋁鎂質膏體直接涂抹于卷氈材上,厚度為2~5mm,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直接粘貼于設備或管道上。如需要做兩層以上的卷氈材時,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分層粘貼上去,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保溫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青體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3、管道及設備絕熱

3.1施工程序

(I)預制瓦塊:

3.2操作工藝

(1)各項預制瓦塊運至施工地點,在沿管線散瓦時必須確保瓦塊的規格尺寸與管道的管徑相配套。

(2)安裝保溫瓦塊時,應將瓦塊內側抹5~10mm的石棉灰泥,作為填充料。瓦塊的橫縫搭接應錯開,縱縫應朝下。

(3)預制瓦塊根據直徑大小選用18號、20號鍍鋅鋼絲進行綁扎、固定。綁扎接頭不宜過長,并將接頭插入瓦塊內。

(4)預制瓦塊綁扎完后,應用石棉灰將縫隙處填充,勾縫抹平。

(5)外抹石棉水泥保護殼(其配比石棉灰∶水泥=3∶7)按設計規定厚度抹平壓光,設計無規定時,其厚度為10~15mm.

(6)立管保溫時,其層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層應設一個支撐托盤;層高大于5m,每層應不少于2個。支撐托盤應焊在管壁上,其位置應在立管卡子上部200mm處,托盤直徑不大于保溫層的厚度。

(7)管道附近的保溫除寒冷地區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內防結露保溫的法蘭、閥門等附件按設計要求保溫外,一般法蘭、閥門、套管伸縮器等不應保溫,并在其兩側應留70~80mm的間隙,在保溫端部抹60°~70°的斜坡,設備容器上的入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保溫層端部應做成45°斜坡。

(8)保溫管道的支架處應留膨脹伸縮縫,并用石棉繩玻璃棉填滿。

(9)用預制瓦塊做管道保溫層,在直線管段上每隔5~7m應留一條間隙為5mm的膨脹縫,在彎管處管徑小于或等于300mm時應留一條間隙為20~30mm的膨脹縫用石棉繩或玻璃棉填塞。

(10)用管殼制品作保溫層,其操作方法一般又兩個人配合,一人將殼縫剖開對包在管上,兩手用力擠住,另外一人纏裹保護殼,纏裹時用力要均勻,壓茬要平整、粗細要一致。

(11)若采用不封邊的玻璃絲布作保護殼時,要將毛邊折疊,不得外露。塊狀保溫材料采用纏裹式保溫(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按照管徑留出搭茬量,將料做好,為確保其平整美觀,一般應將搭茬留在管子內側。

(12)管道絕熱用薄鋼板做保護層,其縱縫搭口應朝下,薄鋼板的搭接長度一般為30mm。

(13)設備及箱罐保溫一般表面比較大,目前,采用較多的有砌筑泡沫混凝土塊或珍珠巖塊,外麻訂刀、白灰、水泥保護殼。

(14)用CAS標準型卷氈材時:先將CAS膏體直接涂抹于卷氈材上,厚度為2~5mm,將涂有膏體的卷氈材直接粘貼于設備或管道上。如果要做兩層以上的卷氈材時,在第二層卷氈材的表面涂抹厚度為2~5mm的膏體材料,將涂有膏體的CAS卷氈材粘貼上去,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保溫厚度,表面再用2mm左右的膏體材料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15)按照實際工程經驗,用CAS標準卷氈材進行保溫處理時,CAS標準型卷氈材與CAS膏體材料的用量比為(70~80):(20~30)。用CAS防水型卷氈材和CAS專用保冷材料進行保溫冷處理時,安裝方法同上,只需將CAS膏體材料換為CAS低溫膠黏劑即可。

(16)全用CAS膏體材料時:將膏體一層一層地直接涂抹于需要保溫保冷的設備或設備管道上,第一層的厚度應在5mm以下,第一層完全干燥后,再做第二層(第二層的厚度可以在10mm左右),依次類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厚度,然后再表面收光即可。表面收光層干燥后,就可進行特殊要求的處理如涂刷防水涂料、油漆或包裹玻纖布、復合鋁箔等。

4、制冷管道保溫

4.1工藝流程

4.2操作工藝

(1)絕熱層施工方法:

1)直管段立管應自下而上順序進行,水平管應從一側或彎頭直管段處順序進行。

2)硬質絕熱層管殼,可采用16~18號鍍鋅鋼絲雙股捆扎,捆扎的間距不應大于400mm,并用粘結材料緊貼在管道上,管殼之間的縫隙不應大于2mm,并用粘結材料勾縫添滿,環縫應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75mm,管殼縫隙設在管道軸線的左右側,當絕熱層大于80mm時,絕熱層應分層鋪設,層間應壓縫。

3)半硬質及軟質絕熱制品的絕熱層可采用包裝鋼帶或14~16號鍍鋅鋼絲進行捆扎,其捆扎間距,對半硬質絕緣熱制品不應大于300mm,對軟質不大于200mm。

4)每塊絕熱制品上捆扎件不得少于兩道。

5)不得采用螺旋式纏繞捆扎。

6)彎頭處應采用定型的彎頭管殼或用直管殼加工成蝦米腰塊,每個應不少于3塊,確保管殼與管壁緊密結合,美觀平滑。

7)設備管道上的閥門、法蘭及其他可拆卸部件保溫兩側應留出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閥門、法蘭部位則應單獨進行保溫。

8)遇到三通處應先做主干管,后做分支管。凡穿過建筑物保溫管道的套管,與管子四周間隙應用保溫材料堵塞緊密。

9)管道上的溫度插座宜高出所設計的保溫厚度。不保溫的管道不要同保溫管道敷設在一起,保溫管道應與建筑物保持足夠的距離。

(2)防潮層施工方法:

1)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應從低向高點順序進行,環向搭縫口應朝向低端。

2)防潮層應緊緊粘貼在隔熱層上,封閉良好,厚度均勻松緊適度,無氣泡、折皺、裂縫等缺陷。

3)用卷材做防潮層,可用螺旋形纏繞的方式牢固粘貼在隔熱層上,開頭處應纏兩圈后再呈螺旋形纏繞,搭接寬度為30~50mm。

4)用油氈紙做防潮層,可用包卷的方式包扎,搭接寬度為50~60mm。油氈接口朝下,并用瀝青瑪蹄脂密封,每300mm扎鍍鋅鋼絲或鐵箍一道。

(3)保護層施工方法:保溫結構的外表必須設置保護層(護殼),一般采用玻璃絲布、塑布、油氈包纏或采用金屬護殼。

1)用玻璃絲布纏裹,垂直管應自下而上,水平管則應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順序進行,開始應纏裹兩圈后再呈螺旋狀纏裹,搭接寬度應為1/2布寬,起點和終點應用膠黏劑接或鍍鋅鋼絲捆扎。應纏裹嚴密,搭接寬度均勻一致,無松脫、翻邊、皺折和鼓包,表面應平整。

2)玻璃絲布刷涂料或油漆,刷涂前應清除管道表面上的塵土、油污。油刷上蘸的涂料不宜太多,以防滴落在地上或其他設備上。

3)金屬保護層的材料,宜采用鍍鋅鋼板或薄鋁合金板。當采用普通鋼板時,其里外表必須涂敷防銹涂料。立管應自上而下,水平管應從管道低處向高處順序進行,使橫向搭接縫口朝順坡方向。縱向搭縫應放在管子兩側,縫口朝下。如采用平搭縫,其搭縫宜為30~40mm。有防潮層的保溫不得使用自攻螺栓,以免刺破防潮層,保護層端頭應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