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淺析保證路基工程質量技術措施

淺析保證路基工程質量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3361

一、粘土施工

某公路沿線筑路材料為粘土,含水量大,施工不易控制,必須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工程質量。

1、做好特殊路基處理工作,消除質量隱患。沿線舊路邊溝處經過多年淤積,淤泥層厚。建設單位對沿線不良地址路段進行仔細調查,對與設計不符的,進行優化設計。施工過程中處理到位,狠抓壓實,確保工程質量。

2、工程機械配套,確保壓實和摻灰均勻。

要求每個作業面至少配備3臺壓路機,以靜壓為主,五鏵犁、重耙、旋耕機各一臺,寶馬拌合機一臺。

3、優化施工工藝。在粘土施工過程中一般是用五鏵犁翻一遍后,再由重耙緊跟上耙一遍(如果重耙輕,應配一定的重量),然后由旋耕機再旋一遍;以上程序重復循環,最后用寶馬拌和機進行灰土拌和,翻拌必須達到填土層的厚度,達到最佳含水量為止,然后進行壓實。

4、低填淺挖段距離路基封層20-40cm范圍內,由原設計的60%土方摻6%石灰改為100%路基土方摻6%石灰,距離路基封層0-20cm范圍內,由原設計的60%土方摻6%石灰改為100%路基土方摻6%石灰。其它路段距離路基封層0-20cm范圍內由原設計的60%土方摻6%石灰改為100%路基土方摻6%石灰。

5、避免彈軟和干土塊集中現象等粘土施工易發生的質量通病。有彈軟的路段必須徹底處理后方能上土。有干土塊集中的部位,用撒水車撒水,經過一段時間,水份充分滲透后,再用壓路機壓實。

6、嚴格管理,確保摻灰劑量。加大檢測頻率,以數據說話。對摻灰路段進行跟蹤檢測,摻灰劑量不足的,堅決返工處理。

7、在路基封頂前,指揮部組織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對全線以每10米4點的頻率進行彎沉值檢測,對局部不合格路段重新處理。

二、舊路幫寬

1、舊路挖臺階。臺階從路肩邊緣內75cm處開挖,寬度1.5m,高度2.25m。要先將加寬舊路坡面的草皮等雜物清理干凈。對原舊路路肩處壓實不好的路段,應切除重新填筑。

2、抓好壓實。每標段必須配備英格索蘭重型壓路機,對幫寬處進行補壓。

3、舊路、新路銜接處,用藍派壓路機進行補壓。

4、開工前,對舊路進行全面調查,并進行了彎沉值檢測。對設計保留但存在質量隱患的舊路段進行推除,重新填筑。

5、在新舊路銜接部位,在平口位置鋪設鋼塑格柵;為減少反射裂縫,在路面上、下面層之間鋪設玻纖維格柵。

三、橋涵頭處理

1、橋涵頭回填前,必須嚴格清基,基底強度達到滿足要求為止。

2、橋涵頭,特別是基礎(承臺)基坑范圍內回填時,采用上口寬40cm×40cm,下口寬60cm×60cm,高50cm的混凝土棱柱體,高吊夯拍密實。

3、配備英格索蘭重型壓路機進行壓實。

4、嚴格控制橋涵頭回填進度,日進度不得超過80cm。

5、橋涵頭處理第一層填筑40cm片石,以上各層填筑砂礫。

6、為防止橋涵頭跳車,橋涵頭兩側換填砂礫部分采用6%水泥加固。

四、高填方路基施工

某公路路基土方最大填高達13m,為防止路基沉降,采用輕質筑路材料粉煤灰填筑路基。

1、攤鋪前應先放樣,劃出路堤邊線、土質護坡界線、盲溝位置等。邊線要準確、順直、彎道要圓順。攤鋪長度應以當天攤鋪、當天碾壓結束為原則。

2、粉煤灰路堤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當分成不同作業段填筑時,先填地段應分層留臺階,使每個壓實層相互重疊搭接,搭接長度應大于150cm,保證相鄰作業段接頭范圍內的壓實度。

3、土質護坡經初步碾壓后,人工切槽,與路基主體同步碾壓。每隔10m設置泄水槽,設置泄水槽的邊坡部位應用裝土的編織袋碼成急流槽,以防沖刷。

4、攤鋪前應在路堤中心、路堤邊緣等處設置松鋪厚度控制樁,控制攤鋪厚度。粉煤灰的松鋪系數應通過試驗確定,并經試驗段校核。

5、根據施工段落長度、寬度、厚度算出材料需要量及卸車間距,用推土機攤開后,用平地機找平。

6、粉煤灰的含水量應在灰場調節后再運到工地直接攤鋪碾壓,以達到提高工效及減少揚塵的目的。已攤鋪的粉煤灰因故造成過濕或過干,應晾曬或噴灑水分調整含水量,加水量可按下式計算:

Q=[L×B×H×ρLW/(1+0.01W0)]×0.01(W1-W0)

式中:Q—所需加水量(Kg)

L—路段長度(m)

B—路段寬度(m)

H—松鋪厚度(m)

ρLW—松鋪濕密度(Kg/m3)

W0—粉煤灰原始含水量(%)

W1—粉煤灰要求達到的含水量(%)

攤鋪后的粉煤灰必須及時碾壓,做到當天攤鋪,當天碾壓完畢,以防止水分蒸發而影響壓實效果。碾壓時,應使粉煤灰處于最佳含水量范圍內。

7、粉煤灰路堤應分層填筑,分層碾壓,應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壓實厚度應根據壓實機械的種類和壓實功能,通過試驗段確定,但每層壓實厚度不得大于30cm。

8、粉煤灰碾壓,應遵循先輕后重、先振后靜的原則,碾壓完畢應及時檢驗壓實度,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繼續填筑上層。

9、碾壓順序應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直線段由土質護坡向路中心碾壓,曲線段由彎道內側向外側碾壓。碾壓輪跡應相互搭接,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

10、鋪筑上層時,應控制卸料汽車的行駛方向和速度,不得在下層灰面上調頭、高速行駛、急剎車等,以免造成壓實層松散。

11、經檢驗達到要求壓實度的粉煤灰壓實層,如暫時不能立即鋪筑上層粉煤灰,應禁止或限制車輛行駛并適量灑水潤濕,防止表層干燥松散。

篇2:軟土路基質量保證措施

軟土路基質量保證措施

1.建立質量保證管理體系

建立以項目經理部對工程質量總負責,各職能部門分負質量職責,責任落實到人,質量保證體系組織框圖如下:

項目經理

生產副經理

項目總工

路基沉降觀測組

路基水平位移觀測組

袋裝砂井施工組

路基填筑施工組

勤雜組

工程部

物機部

質安部

水泥攪拌樁施工組

2、安全技術措施

1)工程技術部門向施工人員詳細交底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處理材料、機械。

2)在施工現場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主要通道口布設足夠數量的警示牌、防護欄桿、標牌等,夜間設紅燈警示,保證施工安全。

3)詳細編制各工種作業技術標準和安全操作細則。杜絕違章行為,消除事故隱患,切實保障施工安全和重要設備不受損壞。

4)嚴格技術管理,在技術交底的同時,進行安全措施交底。堅持工序技術交底制,并在施工中督促檢查,使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5)施工機械在投入使用前按規定的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試運行和驗收,確認能安全運行的方可投入使用,使用期間懸掛“安全操作規程牌”,由專人持操作證使用,并定期維修。

6)加強路基填筑的沉降觀測及方向位移觀測,確保填土路基的質量,觀測的頻率與觀測結果符合規范要求。及時繪制沉降觀測的曲線,掌握路基沉降與時間關系。以便針對工期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

3、安全用電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有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應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要求進行設計、驗收和檢查。臨時用電要有安全技術交底及驗收表,要有變更記錄,健全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檔案。

2)臨時用電應落實三項技術措施:第一、防止誤觸帶電體的措施;第二、防止漏電措施;第三、實行安全電壓措施。

3)嚴格用電管理,現場臨時電線路按規范要求布設,必須由持證的專職電工上崗操作,采用三相五線制供電系統,各類電器設備均安設安全保險裝置,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保護。

4)閘刀、開關等應設防雨保護,防止漏電。

篇3:某路基施工過程中安全保證措施

路基施工過程中安全保證措施

1、開挖地段既有電纜及管線在未改移前,首先對其位置進行標志,標志5m范闈內不得開挖。地下發現不明管路、線路時與有關部門進行聯系,在確認并采取防護措施后再繼續施工。

2、在有地下管、線路、電纜處施工時,在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取得配合后,備齊備足必要的搶修材料,制定出應急方案后再行施工。

3、工地油庫應遠離居民點、工業及民用建筑,設專人看護監管,制定嚴格的保管領用措施和制度,按安全、消防規定合理規劃庫房布局。

4、所有施工車輛保證始終處于完好狀態,所有機械操作及駕駛人員進行施工程序及操作細則學習,確保車輛駕駛、施工安全。

5、加強工地臨時施工便道的保養工作,教育司機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并加強車輛的維修保養工作。

6、加強同氣象部門的聯系,注意氣象預報,及時掌握氣候變化情況,搞蚶預防措施,避免惡劣天氣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