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打錨桿錨索安全技術措施

打錨桿錨索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9887

目前,-350大巷及22采區下部車場巷道內圍巖壓力較大,局部巷道出現漿皮開裂、破碎現象。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決定對-350大巷及22采區下部車場打錨桿、錨索加強支護。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原巷道情況

-350大巷原支護方式為錨網噴支護,原巷道規格:凈寬×凈高=4.4m×3.4m,直墻圓弧拱斷面。巷道頂部布置有照明燈一趟,水溝幫布置有風水管,水溝對幫有動力電纜和通訊電纜。

22采區下部車場原支護方式為U型鋼支護,原巷道規格:下凈寬×凈高=5.2m×3.4m,直墻圓弧拱斷面。巷道頂部布置有照明燈一趟,水溝幫布置有兩趟風水管,水溝對幫有動力電纜和通訊電纜。

總工程量:800m。

二、巷道規格及施工質量要求

1、-350大巷維修后的巷道斷面規格同原巷道設計斷面規格:凈寬×凈高=4.4m×3.4m。

2、22采區下部車場修后的巷道斷面規格同原巷道設計斷面規格:下凈寬×凈高=5.2m×3.4m。為加強支護在巷道內補打5排錨索,間排距1400×2400mm,從正頂向兩腮窩布置。巷道兩幫進行補打錨桿,間排距800×800mm。

3、錨索規格:Φ18.9mm×4000mm的鋼絞線錨索,錨索托盤規格:長×寬×厚=300×300×15mm,每根錨索使用2卷CK2335及2卷Z2335型樹脂錨固劑,錨索外漏長度100~150mm,錨索預拉力不低于100KN(36Mpa)。

4、錨桿規格:Φ20×1800mm的左旋螺紋鋼錨桿,底角幫錨桿與水平面成15°夾角傾斜向下(距底板向上不得超過400mm);每根錨桿配備1卷CK2335及2卷Z2335樹脂錨固劑;錨桿托盤規格:長×寬×厚=150×150×8mm,錨桿錨固力不小于120KN(43MPa),扭矩不小于150N·m,螺絲上緊后托盤緊貼巖面。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一般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之前,施工隊隊長或技術員向所有施工人員貫徹學習該措施并簽字記錄,確保每位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都能熟知該措施內容。

2、堅持井下對手交接班,交清當班生產、安全、材料、機具等生產安全情況。班組長接班后,首先應檢查工作地點前后的安全情況,發現不安全情況,立即組織人員處理,安全后方可開始施工。

3、堅持敲幫問頂制度。找頂時,找頂人員要站在安全地點,找頂人員要由班組長和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找頂,一人觀頂,觀頂人員要站在找頂人員的側面。處理超過頭頂的活矸時,要用長柄工具處理,且必須保證后路暢通,以防活矸滑落傷人。

(二)重點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施工前,當班跟班隊長或班長必須對施工地點的頂板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若出現漿皮開裂、片幫情況現象,必須及時進行找掉工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作業。

2、施工時,搭建工作平臺,高度不低于1.2m,工作平臺搭建要安全可靠,保證站在上面施工人員的安全。

3、施工時,必須小拿小取,嚴禁大拆大卸。破落下的噴體嚴禁長時間堆積,當班破落下的噴體必須在出班之前裝車運走。

4、施工期間,不允許任何人在施工點下方停留或作業。若機車通過時,必須提前與施工人員的聯系,待施工人員將施工所用的工具移到安全地點,再將軌道面的雜物清理干凈,不阻礙機車通行,檢查所有安全無隱患后,施工人員再躲到安全地點,并發出通行信號,電機車方可通行。

5、施工所用材料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材料堆放整齊,并掛牌管理,材料牌吊掛要整齊規范,同時做好施工地點的文明生產工作。

6、施工時,對受威脅的電纜、風水管、照明燈采用舊皮帶或舊風筒罩嚴保護好,嚴禁破壞巷道內的各種設施。

(三)錨桿安裝工藝

1、準備工作

⑴檢查支護材料規格、質量是否符合規定。

⑵敲幫問頂,檢查幫、頂支護完好情況。

⑶根據錨桿布置方式,驗收員量取中腰線及間排距,確定錨桿眼位。

⑷檢查鉆機、壓風、供水管及其他連接是否完好,并進行試運轉。

2、打眼

⑴掌釬工站在鉆機一側,兩手抓穩鉆機,對準眼位,向打眼工示意準備完好,待打眼。

⑵開眼時,緩開操作閥,待眼位固定并鉆進20~30mm以后,打開水門,掌釬工兩手松開,退到機身后側監護,當鉆進50mm左右,全速鉆進。

⑶打眼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幫頂,發現有片幫、掉頂危險時,必須立即停鉆處理;要經常檢查風、水管路的連接頭及鉆眼機具運轉情況,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停鉆處理。

⑷打至設計深度后,撤鉆,關閉水閥門,小開風閥門,同時收縮氣腿,使鉆桿在旋轉中退出眼孔,關閉風閥門。

⑸依次打完幫眼后,關閉風、水管路,將水管、風管從鉆機上卸下來,打開釬卡,取下鉆桿。

3、安裝錨桿

⑴按規定的樹脂藥卷數量(3卷/眼)用錨桿桿體輕推入孔。裝入先后順序:先裝CK型錨固劑后裝Z型錨固劑。

⑵在錨桿上安裝錨桿螺母;將樹脂藥卷用錨桿輕推至孔底,開機攪拌,邊攪邊推,錨桿頂端推至眼底后,全速攪拌15s。

⑶停止攪拌;循環作業安裝完其他錨桿。

⑷鋪設幫網,使幫網與周圍網片搭接不少于100mm,并用14#鐵絲每隔200mm將搭接處連接牢固。

⑸在掌釬工幫助下落下鉆機;去掉錨桿螺母,套上錨桿盤,重新安裝錨桿螺母,3~5min后用扳手把錨桿螺母緊固至規定預緊力(150N·m)上緊托盤,緊貼巖面,錨桿外露絲長不大于20~50mm,安裝好15min后錨固力≥120KN(43MPa)。

⑹用力矩扳手抽檢錨桿緊固情況,發現有松動現象,必須用加力桿重新緊固,然后用力矩扳手重新抽檢,如此反復進行,直至錨桿在抽檢過程中達到設計要求。

(四)、錨索安裝工藝

1、用MQT-130/3.2型氣動錨桿機配合B19錨索鉆桿和Φ28mm雙翼鉆頭濕式打眼,為保證孔深準確,最后一根連接桿上用白漆標出終孔位置(終孔深度為8.0~8.1m)。

2、錨索機鉆孔完畢,用壓力水將孔沖洗干凈,回掉鉆桿,將2卷CK2335及2卷Z2335樹脂錨固劑依次裝入鉆孔內,用鋼絞線將樹脂錨固劑送至孔底。安裝樹脂錨固劑前要先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破皮、發硬的樹脂錨固劑嚴禁使用,用布把錨索錨固段的水和巖粉擦干凈。

3、用錨索鋼絞線頂推樹脂錨固劑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不能反復抽拉鋼絞線,以防捅破樹脂錨固劑影響錨固質量。

4、用錨索專用注錨器將鋼絞線與錨桿機連接好,開啟錨桿機邊攪拌邊推進,前半程慢速旋轉,后半程全速攪拌,全程攪拌時間20~30s。停止攪拌,保持錨桿機推力3~5min后方可收回錨桿機。

5、15min后,上好錨索托盤和鎖具,方可進行張拉并且必須在1小時之內完成。

6、錨索張拉時采用與張拉器具配套的壓力表觀察錨索預緊力,壓力表讀數達到36MPa時停止加壓。

7、錨索張拉符合規定后,要求錨索外露長度為100~150mm。

四、避災路線

避瓦斯、煤塵、火災路線:施工地點→-350大巷→-210猴車道→-40猴車道→副井底→地面

避水災路線:施工地點→-350大巷→-210猴車道→-40猴車道→副井底→地面

篇2:基坑錨桿支護施工方法措施

基坑錨桿支護施工方法

1噴錨施工程序及流程圖

每個斷面的噴錨施工由上向下分層依次進行。其噴錨施工流程如下圖:

2噴錨網施工技術要求

2.1掛網、噴射混凝土施工

2.1.1噴射混凝土材料采用32.5普硅水泥、中粗砂、5~15mm粒徑瓜米石,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重量比為水泥:砂:石=1:2:2~2.5;

2.1.2噴射混凝土厚度為50mm,一次連續完成,必要時可分二次完成;滿足60%的厚度保證率,并保證平均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

2.1.3網筋為φ6.5Ⅰ級圓鋼,間距@250×250雙向。網筋上沿每層錨桿設2根橫向Φ16螺紋鋼(加強筋)。錨桿頭部通過Φ20螺紋鋼壓焊連接。

2.1.4噴射機供料應保持連續均勻;

2.1.5鋼筋網片可焊接或綁扎而成,網格允許誤差為±10mm。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210mm,如為搭焊則焊接長度不小于70mm;

2.1.6混合料宜隨拌隨用,采用人工攪拌時,攪拌次數不少于三次。

2.1.7當噴射混凝土終凝兩小時后,采用灑水進行養護;

2.1.8噴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試塊應在施工中抽樣制做。試塊數量,每噴50~100m3混合料或小于50m3混合料的獨立工程不少于一組,每組不小于三個。

2.2錨桿制作

2.2.1材料進場均進行檢查與驗收,主要材料應有出廠證明及產品合格證,并按規定抽樣復驗;

2.2.2沿錨桿軸向長度每隔2~3m設置一個對中支架;

2.2.3在噴錨部分錨桿拉筋采用Φ20螺紋鋼,在旋噴樁部位中無法成孔時采用φ48鉆空鋼管,對接長錨桿應按《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鋼筋焊接技術要求進行焊接。

2.3鉆孔、注漿施工

2.3.1錨桿采用全長注漿;注漿材料為32.5普硅水泥純水泥漿,水灰比為0.45~0.55;

2.3.2在修整后的開挖坡面上定好孔位,成孔直徑100mm,錨桿孔距誤差不超過150mm;錨桿傾角誤差不大于3度。

3施工技術措施

3.1材料進場后先要送檢,待合格后,經監理方認可方可使用。

3.2技術人員現場檢查各道工藝流程及各項技術要求,待驗收合格后方進行下一道工序;

3.3嚴格執行交接班和現場記錄制度,對設備運行、安全、進度狀況及材料用量進行全面交接;

3.4檢查確認待噴坡面的形狀、尺寸,利用竹簽或鋼筋等設置好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

3.5土質較差處開挖后應立即施噴,縮短坡面的暴露時間,以保證坡面局部穩定性;

3.6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宜保持在0.8~1.5m左右;嚴格控制水灰比,噴頭處水壓應不小0.2MPa;保持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班或流淌現象;

3.7噴射混凝土時應從開挖層底部逐漸向上、螺旋式進行;

3.8成孔根據土質情況可采用沖擊錘或洛陽鏟,成孔完畢檢查確認后立即送入錨桿;

3.9錨桿采用先安裝后注漿的施工方法;錨桿安裝應確保桿體處于孔中心位置,錨桿端頭露出受噴面宜為8~10cm。當確保回漿稠度與注體稠度一致時方可停止注漿,孔口部有空隙時應及時補漿;

3.10注漿時采用底部注漿方式,注漿導管頂端應插至孔底,在注漿同時將導管勻速緩慢拔出,以保證孔中氣體能全部逸出;

3.11拌漿時嚴格計量,控制好水灰比,不得隨意更改;注漿完畢后及時用清水清洗注漿泵和輸送管中的殘漿;

3.12施工員和技術員每天巡查支護坡面的完整性及基坑周邊沉降和位移情況,并對已經出現的異常情況和險情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3.13現場備用草袋或土工織物,及雨天施工各種器具,當出現大暴雨時,可迅速組織搶險。

篇3:地鐵車站錨桿網噴砼施工措施

地鐵車站錨桿、網噴砼施工

某支線方向車站長度較小、跨度較大,所以采用一樁一錨方法加強圍護,為防止樁間土的坍塌流失,隨基坑開挖進行網噴保護。鋼筋網片為φ6@200(雙向),砼C20,厚度為60mm。詳見"某東路車站圍護結構布置示意圖"。

采用螺旋鉆孔干作業法施工鋼筋水泥凈漿預應力錨桿,注漿泵進行充填式注漿,鋼筋網加工廠加工成片狀,現場鋪設,濕噴射混凝土。在錨桿正式施工前,基坑每側有代表性的選擇1~2根錨桿作抗拔試驗錨桿,得出試驗結果,待確定是否需修改設計后,方可進行正式工程錨桿施工。擬安排兩臺錨桿鉆機施工錨桿,正式錨桿施工與土方開挖相配合。工程錨桿,灌漿后7~10天可安裝腰梁、張拉錨桿并鎖定。

1)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土釘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2)錨桿施工技術要求

(1)下鉆前按照測定孔位先挖成窩,鉆頭對準孔中心,根據不同的設計傾角進行調整定準孔位后方可開鉆。

(2)插入鋼筋時,孔口予留長度≥50cm。非錨固段用硬塑料布包裹。

(3)漿液用攪拌機攪拌均勻且攪拌時間不小于2分鐘,漿液隨用隨攪,不得有灰水離淅現象,漿液水灰比0.55~0.6。

(4)在需要時,水泥漿液內可適量摻入速凝劑,早強劑及U型膨脹劑替代水泥。

(5)安裝鋼圍檁平順沒有死彎,和樁體以平面接觸。

(6)指定專人作好錨桿施工的詳細記錄。

3)土釘墻施工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完成后距坡腳0.3m~0.5m上立即設置排水溝,集水井,用抽水機將基坑內積水及時抽走。

(2)土釘墻施工應隨工作面分層施工。

(3)成孔后,及時安放土釘,注漿錨固,以防塌孔。

(4)為防止水泥砂漿在硬化或凝固過程中,產生干縮或收縮縫,保證漿體與周土體的緊密結合實際,漿液中應加入一定量的膨脹劑。

(5)土釘設定位器,以保證土釘鋼筋保護層厚度。

(6)按設計要求作搞拉拔試驗,試驗數量應為土釘總數的1%,且不少于3根檢驗施工質量并及時調整設計參數,指導施工。

(7)應采取土釘墻支護施工監測措施。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