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窯崗位安全注意事項
主控崗位:
1、嚴格遵守公司、分廠、工序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安排。
2、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3、認真檢查本崗位的上位機、儀表、線路、視頻監控是否正常,發現問題,立即通知有關人員處理。
4、確認全系統自動運行正常后,根據作業站指令組織正常生產。
5、注意觀察各工藝參數指標的反饋情況,出現波動立即通知人員到現在檢查,及時傳達有關指令,保持與各崗位之間的聯系,并做好原始記錄。
6、對傳動設備進行遠程操作時必須等到現場人員確認后方能啟動。
7、非操作人員嚴禁操作,嚴禁崗位無人操作
8、上下樓梯、走路注意地板濕滑、小心滑倒。
司爐崗位:
1、嚴格遵守公司、分廠、工序各項規章制度,按照技術規程和崗位操作規程操作。
2、上班前四小時內不準喝酒,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3、注意檢查煤氣管道,煤氣平臺,發現煤氣泄漏應及時處理,檢查和處理時,嚴格遵守煤氣使用安全操作規程。
4、發現本崗位設備漏油必須立即清除,以免著火或滑倒。
5、工作中,上爐必須攜帶CO報警儀.生產許可的情況下,應站在上風口
6、正常情況下,不能帶負荷啟動電機,啟動前檢查設備跟主控人員說明情況,確認后方能啟動,并嚴格執行風機設備的使用說明。
7、下雨天,上下樓梯要扶手,注意地板濕滑小心滑倒。
8、清灰時燒嘴保持負壓,注意戴好手套,小心燙傷。
9、觀察火焰時必須戴好防護眼鏡,小心高溫灼傷。
10、巡檢傳動設備時候衣袖要卷起,禁止觸摸在運行的傳動部件。
11、設備、電機檢修時必須通知電氣值班人員切斷電源,電氣箱打“手動”操作。
12、地面巡檢時必須戴好安全帽,注意窯上落石、雜物掉下。
輸送料崗位:
1、上班前四小時內不準喝酒,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2、嚴格執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開機前必須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排除障礙,做好開機準備工作,確認皮帶上和尾輪旁無人方可開機。
3、啟動前檢查開關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先進行空載運行,不能隨意接觸聯鎖,開機前必須按電鈴示警3分鐘。
4、正常停機前,皮帶須處理至空負荷狀態,盡量避免帶負荷停車和啟動。
5、設備運轉中要經常檢查電機、減速機、首尾輪、刮板的運行及漏料的情況,檢查設備潤滑情況,運轉中各部位溫度聲音是否正常。
6、操作中一看、二不、三勤的操作要求:
一看:看物料粒度大小,有無其它雜物;
二不:皮帶不跑偏,不撐料劃破皮帶;
三勤:勤檢查、勤潤滑、勤清掃。
7、皮帶啟動不起來或打滑時,嚴禁用腳蹬,手拉,壓桿子等辦法處理。皮帶運行時不準在皮帶下打掃衛生且嚴禁接觸運轉部位。
8、禁止從沒有安全裝置的皮帶下架通過,所有安全防護罩和護欄必須保持牢固可靠。
9、停機檢修必須通知電氣值班人員切斷電源,并將轉換開關置于“OFF”位置。
10、配重設施檢查加油時,應正確系好安全帶。
11、車輛倒料時候注意路面石頭飛濺、擊傷,鏟車上料時注意地坑有無人員。
12、排放碎石倉時注意日料倉頂落石。
13、下雨天注意地板濕滑,小心行走。
14、禁止跨越皮帶、用手觸摸傳動設備。
15、禁止在樓上往地面仍雜物。
篇2:石灰窯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1目的
對公司石灰窯生產車間的安全生產規范管理,確保石灰窯生產車間工作安全有序的進行,為其他工序提供可靠的支持,特制定《石灰窯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2范圍
適用于石灰窯生產車間所有生產設備、人員、工序。
3術語
3.1
4職責
4.1生產技術部:負責車間的人員、設備管理,督促檢查本班的衛生情況,檢查安排設備的維護保養。與其他工序之間的協調,安排、執行上級安排下來的各項工作。
5管理內容
5.1車間所有人員生產活動中必須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明確安全促進生產發展,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安全技術規程,干好本職工作,完成當班任務,做到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5.2上崗作業應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穿戴齊全,女工長發、發辮必須盤入安全帽內,人在工作崗位工作,應集中精力,專心致志,認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5.3嚴格執行崗位安全、技術規程,開停機確認,不違章作業,不違章指揮,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5.4上班要遵章守紀,班內不嬉戲打鬧,看小說、雜志,班前班中不飲酒,不在崗位上睡覺、串崗、亂頂崗,不帶小孩上班、不會客,不干私活。
5.5崗位員工對本崗位工作全面負責,包括:技能操作,崗位衛生,設備保養、使用、潤滑、加油,設備衛生的清潔,配合接收及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
5.6交接班要做到:認真對口交接,包括:生產指標完成情況,設備運行及存在的隱患。崗位已查工具是否齊全。下班應注意的問題及工作要求。
5.7當班的各項工作當班完成,當班未完成不得下班,檢查清掃本工序的區域衛生和設備衛生,順利交接班。
5.8各班工具各班使用,不得丟失公用工具及備件做到頂置擺放。
5.9檢查設備的巡檢和維護保養,保證設備的完好率,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設備點檢記錄,不得隱瞞任何情況,字跡工整,內容清晰。
5.10愛護公用設施崗位上的桌、椅不得亂寫亂畫及損壞。
5.11工段長通過對石灰窯所有設備的巡視、檢查、操作,及時發現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事故發生,保證石灰窯的正常生產,為電石爐的正常生產提供有利保證。
篇3:石灰窯筒體焊接工藝要求焊接規范
石灰窯筒體焊接工藝要求和焊接規范
1焊接環境:應避免風、雨和潮濕環境對焊接質量的影響,大風、下雨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嚴禁將焊條隨意放在潮、臟地上。
2不得在坡口以外的焊件表面引燃電弧,試驗電流的大小;引弧、收弧時,應采用回焊法,填滿弧坑,防止產生未焊透、弧坑、裂紋。宜采用短弧焊,以利焊透、熔合良好。多層焊的各層接頭應錯開。
3定位焊:筒體對接找正無誤后用φ3.2mm的J507焊條,電流90~120A采用短弧焊方法進行筒體定位,定位焊縫起頭和收尾應圓滑。如發現裂紋、未焊透、夾渣等缺陷,必須清除重焊。定位焊縫尺寸:厚度2~3mm,長度150~200mm,每個焊口應均布點固12段,定位焊縫應保證與正式焊縫質量相同每個定位焊處采用800mm×300mm×20mm的鋼板2塊為1組,間隔150mm,對筒體焊縫進行剛性固定(每條焊縫共計24塊鋼板),焊后待熱處理完畢冷卻到室溫后再去掉剛性固定板,這樣有利于防止筒體焊接變形。
4正式焊接
(1)1~2層焊縫:按筒體周長分3段,筒體內外各均布3名持證焊工施焊,預計筒體每條對接焊縫需焊接10層焊道,筒體內外各5層焊道,筒體定位組對完畢后,先在筒體內部分段施焊,焊接時先用火焰加熱法對焊縫進行預熱,當預熱溫度達到150℃時采用φ3.2mm的J507焊條,電流90~120A開始焊接并保證根部焊透。焊完第一道焊縫后隨即再填充一道焊縫。焊縫背面清根后同樣采用3名焊工與筒體內的焊工對稱施焊,焊接速度盡量保持一致,以利于防止筒體焊接變形。
(2)筒體內外3~5層采用同樣的焊接工藝,按筒體周長分3段,各均布3名持證焊工分段施焊,焊接時應采用φ4.0mm焊條,電流130~160A,為保證焊接質量,需用小尖錘清除每層焊道的焊渣,特高點用角向磨光機打磨光滑平整再施焊,每層焊縫接頭應錯開50mm,表面層焊接時,運條至兩邊應稍加停頓,防止咬邊。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保證焊縫外表尺寸,整齊美觀,且每條焊縫應一次焊接完畢。
5焊接外觀及尺寸要求:
(1)焊縫向母材過度的焊趾處,應圓滑,不得突變、陡峭;
(2)對接焊縫尺寸為:余高0~3mm,焊縫寬度=破口寬+(1~4)mm,筒體內部焊縫最低點不得低于筒體表面,并應飽滿。
6焊接規范參數見下表:
焊接層數焊條直徑(mm)焊接電流(A)焊接電壓(V)
第1~2層φ3.2mm90~12024±2
第3~5層φ4.0mm130~16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