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人工挖孔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人工挖孔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2024-07-12 閱讀 2874

建筑施工中,常采用人工挖孔樁施工作業。人工挖孔灌筑樁系采用人工挖土成孔,澆筑混凝土成樁。這類樁的特點是受力性能可靠,單樁承載力高,結構傳力明確,沉降量小;可一柱一樁,不需承臺,不需鑿樁頭;可作支撐、抗滑、錨拉、擋土等用;可直接檢查樁直徑、垂直度和持力土層情況,樁質量可靠;可多樁同時進行,施工進度快;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不需要大型機械設備,施工操作工藝簡單,在各地應用較為普遍,已成為大直徑灌筑樁施工的一種主要工藝方式。但是由于樁成孔工藝工人勞動強度較大,單樁施工速度較慢,安全性較差等問題,在人工挖孔樁施工中傷亡事故時有發生,且傷亡事故類別呈多樣化,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并加以防范。

一、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安全難點

人工挖孔是用人工自上而下逐層用鎬、鍬進行,遇堅硬土層由錘、釬破碎,棄土裝入活底吊桶或籮筐內,垂直運輸。在孔口安裝支架,用1~2t慢速卷揚機提升,吊出地面后,再用其他運輸工具運出。這個看似簡單的作業過程,充滿著高危險性。

1.作業空間窄小

孔底挖孔作業人員始終處在吊物下面作業,孔底空間有限,極易受到物體打擊;挖孔作業人員上下樁孔容易失穩發生墜落。

2.作業環境復雜

人工挖孔灌筑樁直徑一般在800cm以上,深度在20m左右,最深可達40m。可遇到無地下水或地下水較少的粘土、粉質粘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姜結石的粘土層、黃土層,也會遇到地下水位較高、涌水量大的沖擊地帶及近代沉積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質土層。挖孔過程中有時會突然出現涌水和涌泥。隨著孔深的增加還會出現缺氧或嚴重缺氧,有時還會遇到致命的有毒有害氣體。

3.施工機具簡單,但種類繁多,易造成傷害

施工提升機具包括:1t-2t卷揚機配三木塔或1t以上的單軌鏈條式電動葫蘆配提升金屬架與軌道,活底吊桶。挖孔工具包括:短柄鐵鍬、鎬、錘、釬、風鎬。為滿足安全用電要求,還應配有36V低壓變壓器。樁孔深度超過5m,或孔內空氣含氧量不足時要配鼓風機、輸風管,有地下水還應配潛水泵及膠皮軟管等。

施工企業本身技術隊伍質量就不穩定,又層層轉包,挖孔樁多是農民工,又未必受到必要的安全技術培訓。

二、人工挖孔樁施工傷亡事故的類別

人工挖孔樁施工安全的難點,決定了人工挖孔樁施工傷亡事故的類別:

1.高處墜落

地面作業人員或過往人員不慎墜入樁孔中;孔內作業人員在上下孔過程中失穩墜落孔底。

2.物體打擊

地面物體掉入樁孔中,孔中升降中的工器具掉下,活底吊桶或籮筐裝載的棄土掉下,或繩索斷裂、吊桶脫鉤掉下擊中孔底作業人員。

3.淹溺

遇有流沙或涌泥,或地下水位高、壓力大,孔內瞬間大量涌水,孔內作業人員被淹沒、掩埋。

4.坍塌

孔壁沒有護壁設施,或未按土質情況采取防流沙、涌泥措施,孔壁坍塌,掩埋孔底作業人員。

5.觸電

人工挖孔配備的施工機具中有部分電動機具和照明設施,因漏電造成作業人員觸電。

6.窒息

標準空氣中氧氣量的體積比為20.95%。體積比低于18%時為缺氧,此時人有疲勞感,注意力減退,動作極易失誤。空氣中氧氣體積比低于12%時,為嚴重缺氧,此時人有頭痛、惡心、眼花、嘔吐,甚至喪失意識、言行不能自主的癥狀。空氣中氧氣的體積比低于6%時,為致命缺氧,此時人心跳微弱,血壓大幅度下降,搶救不及時,就會因停止呼吸和心跳而死亡。據蘭州地區實際測定,井樁深度在20米時,空氣中氧氣含量低于18%,還常常伴有某些有毒有害氣體或惰性氣體含量增加。人體因缺氧而窒息,吸入有毒有害氣體會引起中毒缺氧,造成窒息,甚至瞬間死亡。

三、人工挖孔樁傷亡事故的原因及對策

人工挖孔樁施工傷亡事故多發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企業人工挖井樁施工沒有做到本質安全化,在對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危害辨識、危險評價的過程中沒有系統的研究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各構成部分或整系統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性及其產生途徑,做到事先預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掌握事故發生的規律;沒有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運行管理中對事故發生的危險性加以辨識,根據對危險性評價的結果,提出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加強過程控制,消除事故隱患。從人、機具和施工環境上做到本質安全化。

(一)事故發生的原因

1.施工前沒有進行認真研究

施工企業沒有認真研究施工圖紙、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勘察資料和人工挖孔樁施工的規范和規程,沒有認真研究人工挖孔樁施工的工藝過程,提不出或沒有提出人工挖孔樁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或雖已提出,但缺乏全面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因而不能準確地對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措施交底,有的甚至不進行交底,人工挖孔樁作業人員沒有安全指導措施。

2.作業人員安全素質低

施工企業人工挖孔樁施工的作業人員安全素質低,安全風險意識不強,自我保護意識差,安全操作技能差,容易發生誤操作;他們缺乏救護知識,還會使事故蔓延、惡化和擴大。現場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甚至是無的放矢進行監督,沒有能力及時發現隱患、消除隱患,甚至無力排除隱患。

3.施工企業安全投入不到位

為了謀求效益最大化,施工企業舍不得投入。因此沒有必要的防護手段或防護措施不可靠,沒有監測孔內空氣和有毒氣體的儀器設施,孔內空氣無法檢測;沒有通風換氣設施,沒有采取通風換氣措施;沒有設計孔壁的護壁設施,沒有防流沙、涌泥措施;電動機具配電系統沒有采用TN-S系統,且無安全電壓,電線亂拉亂扯,甚至有裸露現象。

4.管理原因

企業管理不善、有關部門監管不力、管理體制不順、法制觀念淡薄導致同類事故多次發生。

(二)對策-人工挖孔施工本質安全化

1.施工準備的本質安全化

在認真研究施工圖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的基礎上,根據地質情況和人工挖孔施工規范、規程,編寫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著重針對工程地質、工藝過程、施工機具、降水方案及止水方法,成孔成樁的順序及現場臨時用電等,合理安排設備、人員和進度,配備防護設施和救護設施,做到沒有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設施不齊全不施工。

對作業人員進行認真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告知他們崗位危險和規避危險的方法,并告知他們防護措施和監控措施不到位時有權拒絕作業。

2.安全技術措施的本質安全

為防止孔口地面人員掉入樁孔內,孔口要設有1m高的護欄,留有合理的作業口,孔口作業人員要系安全帶,停工后孔口要加蓋封閉;為防止作業人員上下孔時墜落,應配置適用和可靠的升降設備,同時作業人員上下孔要用專用吊籠,嚴禁用其他方式上下孔。為防止物體打擊,孔內作業人員一定要戴好安全帽,孔口設置高出地面30cm的井圈,棄土和工具等放置在井圈外,且在孔口內設置距孔底2.5m高的防護罩,防護罩應由孔底人員操作,開啟方便,便于吊運和防護。為防止坍塌和淹溺,首先是對地質情況復雜、地下水位高、水量豐富、砂層或淤泥層厚等情況,建議修改設計,改用其他樁型。必須用人工挖孔樁施工的應有防流沙和涌泥措施,采用砼或鋼板沉井的作業方法。降水方案要合理,要考慮到周圍原有建筑物和構筑物及公用設施等情況,以免引起孔壁坍塌或對周圍建筑物等造成損害。為防止窒息,必須對孔內空氣隨時進行儀器監測,同時配備通風機和足夠到井底的通風管。根據監測的結果和孔底作業人員的需要,隨時向孔內通風換氣,復工前還應向樁孔內由下而上吹風10分鐘;遇到有毒有害氣體,應設法將孔內人員盡快送上地面,待清除不清潔源后再進行作業。為防止觸電,人工挖孔施工必須采用TN-S系統供電,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用電系統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

3.人員的本質安全

人員本質安全包括人員思想本質安全、人員素質本質安全。人員本質安全首先要求企業負責人本質安全化,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安全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財力投入和物力投入。要配備能滿足本企業安全生產技術需要的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施工企業必須要有人工挖孔樁施工安全措施和保證措施實施的投入。同時要加強過程控制。人工挖孔樁施工條件艱苦,危險性大,要選用素質較高的作業人員。首先必須是身體強壯的年輕男性,對他們要進行體檢,確認其身體素質滿足孔樁施工需要。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安全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他們的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防護意識經考核合格后才準其下孔作業。同時要告知他們崗位危險、預防辦法,發生危險時應采取的救護方法,賦予他們在施工環境不良時停止作業或拒絕作業的權力。

人工挖孔樁施工發生的傷亡事故多是責任事故,就是說只要責任和措施落實,就不會發生事故。只要我們加強法制觀念,處理好效益和安全的關系,加強企業管理和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人工挖孔樁施工傷亡事故是能夠避免的。

篇2:門衛安全防范工作制度

1、公司設專職門衛,門衛工作由安全技術部專人管理,做到門衛安全制度健全,責任明確。重要出入口設門衛值班室,位置適當,視野開闊,墻體、門窗牢固。

2、出入口大門堅固安全,開啟靈活,鎖定方便。門區有照明設備,便于夜間觀察。門衛值班室配備防衛器械、消防、應急照明器材以及必要的辦公用品。

3、門衛值班室應安裝報警電話,要堅持24小時值班。

4、門衛人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工作責任心強。夜間值班的門衛人員應為男性工作人員。

5、門衛人員值班時著裝整齊,行為規范。

6、門衛應加強對進出公司人員、車輛、物資等進行核對、盤查,并做好來人來客登記。

篇3: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手術室內有多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不可忽視。同時使用多種高頻電器也是可能導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氣體,其它揮發性有機溶劑在手術室工作中頻繁接觸,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膠綿,一般都不標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視,應防止布巾類被這類溶液沾濕而致燃爆。壓縮性氣體如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等防止搬運儲存不當而發生爆炸。為防止手術室燃燒、爆炸意外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易燃易爆和性質相抵觸的各類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專人保管,保持通風良好,并設置明顯標志。

2不得在手術間內貯存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用過的滲有易燃液體的載體(如棉球等)要隨時放入有蓋的容器內。

3手術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條件,若采取機械排風,不得循環。由于手術室內使用的乙醚蒸汽等比空氣重,排風口應設在手術室的下部。

4壓縮性氣體使用鋼瓶存儲時,應放于通風良好的地方,存放處應有消防系統。氣瓶外面應標示內容,氣瓶口應防油、防火,不可纏繞膠布或存放在高溫處,使用完畢應及時關閉好閥門;不用時,應用安全蓋保護氣閥。氣瓶搬運時應避免滾動﹑滑動﹑或碰撞尖銳物品。

5手術室內使用電爐、酒精燈時,應遠離氧氣,防止爆炸。側燈勿靠近麻醉機、氧氣筒。

6若使用氣動電鉆、骨鉆時,注意檢查氣體有無漏氣。

7每月定期檢查手術間電路、醫用氣體管道裝置的安全性、密閉性。每月對高頻點刀、無影燈以及其它設備進行測試維修或更換。手術間設地線接口,防止電線短路。

8醫務人員在防靜電時應采用特制的導電軟管,或對麻醉機和手術床作導除靜電處理,并應穿著防靜電服裝和導電鞋操作。麻醉機及手術臺周圍地板要采用金屬導線接地等導除靜電的技術措施

9術中盡可能保持手術間地面干燥,防止漏電。

10加強火警意識及教育,熟知主要電閘開關位置;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定點放置滅火器材,確保發生火災時能迅速控制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