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網措施
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穿越10#煤層里,10#煤層根據揭露情況,煤層厚3~4m,煤層頂板基本與變電所、水泵房巷道頂板在同一水平,原設計變電所及水泵房為錨網噴支護,單層鋼筋網,支護厚度為150mm,由于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圍巖較破碎,圍巖的穩定性較差,原設計的支護形式及支護厚度無法達到該硐室最終支護強度的要求,另外,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服務年限較長,因此,為了加強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的支護,根據礦上要求對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進行打錨索、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施工步驟為首先1150中央變電所打錨索支護,其次打1150水泵房的錨索,待打錨索支護完后,再對1150中央變電所及水泵房進行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打錨索、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的具體措施為:
一、錨索規格為:
1.錨索選用φ15mm的鋼絞線加工,錨索長6.0m;托板選用厚12mm的鋼板加工而成、長×寬=300×300mm、錨固劑采用樹脂藥卷,每個索眼裝8個樹脂藥卷,樹脂藥卷規格為φ23×35mm。
2.錨索間距為2.0m,排距為2.0m,布置形式為交錯布置,相鄰兩排成4個、5個三花交錯布置。
二、工序技術要求:
1.畫眼:第一排首先沿巷道的斷面正頂畫好要打的索眼再按2.0m間距沿斷面方向依此畫好要打的其它4個眼,再畫第二排索眼,第二排4個索眼與第一排索眼相距2.0m交錯布置。
2.打眼:巷道正頂的索眼必須垂直向上打,拱肋位置的索眼要盡量垂直于拱肋巖面,當索眼打到預設深度后,應加大水量以確保索眼內的巖粉沖洗干凈,同時逐段推出鉆桿。
3.注錨索:先將樹脂藥卷依此裝入索眼內,然后用錨索將樹脂藥卷推至眼底,用錨索攪拌頭快速旋轉將樹脂藥卷絞碎,使樹脂與錨索和索眼緊緊的粘合在一起。
4.托板必須緊貼巖面,予緊力5.0T,過12小時后再緊索,緊索拉力要達到30Mpa。
三、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具體措施為:
1.每次打完錨索后緊跟著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支護,拱部鋼筋網掛好后在移操作平臺,操作平臺移開后,再打墻部錨桿及掛鋼筋網支護,當打錨索、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支護了4~6m段時,最后進行噴射混凝土支護。
2.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支護要求錨桿為φ44mm的管縫式錨桿,長2000mm,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鋼筋網采用φ6.5mm的鋼筋焊接而成,鋼筋網網孔尺寸為150×150mm,鋼筋網搭接長度為100mm,搭接處用14#鐵絲擰緊,擰距為150mm。
3.錨桿托板及鋼筋網必須緊貼混凝土面。
4.混凝土支護厚度為100mm,強度為C20以上。
5.打錨索、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加強支護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的要求進行。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打錨索及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時應先打頂部,再打幫部。
2.打頂部索眼及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時,由于巷道過高,采取用鋼管搭架子鋪架板架設施工平臺的形式,施工平臺高2.5m,施工人員站在平臺上作業施工。
3.施工平臺的架設必須由專人負責,鋼管搭設的施工平臺必須牢固可靠,連接鋼管的鋼管卡子必須擰緊、擰牢,鋪設的架板不得用有結疤、斷裂的木板,嚴禁鋪設探頭跳。
4.施工平臺搭設好后,班組長和架設平臺的施工人員必須認真檢查所搭設的平臺是否牢固可靠,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施工人員方可上到平臺上進行施工作業。
5.打拱部錨索及二次打錨桿掛鋼筋網時,必須有人觀察工作面頂板,發現有險情時,必須立即撤出作業人員。
6、其它技術及安全要求仍按該工作面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及要求執行。
7.附:+1150中央水泵房及變電所井巷斷面支護修改設計變更。
篇2:上巷車場掛網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質量標準化要求,礦上決定由預備隊在21201工作面上巷車場兩風門中間段進行進行補網、噴漿修護工程,為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地點
21201工作面上巷車場兩風門中間段上幫
二、技術要求
1、掛網前應將裂縫脫落及起層的錨噴皮用風鎬徹底剔除干凈,將活矸處理徹底,掛菱形金屬網、打錨桿支護后再進行噴漿,錨桿規格為:ø22×2500螺紋錨桿,間排距為0.6×0.6m,允許誤差為±50mm,錨桿必須垂直墻壁,且預緊力矩不能低于150n.m。
2、錨網時要求采用長×寬=4000×800mm的菱形金屬網,網與網之間搭接長度為100mm,每隔200mm用聯網絲扭結一次,并采用雙邊三花扭結。
3、噴漿厚度為100mm,并噴平噴實,整體效果要求不準出現穿裙、蜂窩麻面現象。
4、施工期間將設備、電纜及管子等用彩條布蓋好搞好衛生防護工作。最后應將巷底清理平整,必須將車場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清至兩幫。
5、施工結束后,將原有的設備、電纜回復,并吊掛整齊。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要有跟班隊干負責全面安全、質量工作。
2、接煤電鉆時必須使用煤電鉆保護,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3、高處施工打鉆、錨網時必須站在牢穩可靠的工作平臺上進行施工。每班作業前跟班隊干要親自檢查工作臺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噴漿安全技術措施:
(1)、成品巷道要求噴平、噴實、噴嚴,嚴禁有露風現象。先初噴后復噴,不能有蜂窩、麻面、空洞和赤腳、穿裙現象。
(2)、噴漿前應先將各種設備、電纜、管道用塑料布包好、蓋好,嚴防噴漿時掛漿。噴漿后如有個別地方掛漿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3)噴漿前先接好風、水管路,輸料管路要擺放平直,不得有急彎,接頭要嚴密,不得漏風。
(4)、施工人員在噴漿時必須佩帶防護用品。
(5)檢查噴漿機是否完好,摩擦板是否緊固,有無漏風等現象,確認無問題時方可進行開機、噴漿工作。
(6)、人工拌料時,要將料攪拌均勻,配比符合要求,水泥:沙=1:2.5,速凝劑摻和量為水泥用量的3—4%。加入速凝劑必須隨噴隨摻,不得提前摻入料中。
(7)、噴射前必須用壓風與水將巷幫頂沖刷干凈,再噴漿。
(8)、噴射施工中,一人握噴槍一人照燈并協作觀察質量,要掌握好水灰比,并嚴禁把噴槍口對向其他工作人員。
噴射手操作時,應使噴頭沿螺旋形軌跡半徑圓運行,一圈壓半圈并均勻緩慢移動,先上后下,先墻后拱,先凹后凸。
(9)、嚴格執行開停機順序,開機時必須作到開風→給水→開機→上料噴漿,停機時必須作到停料→停機→關水→停風。
(10)、噴漿時,無論噴漿機或管子發生故障及管子堵塞都必須由值班電工停電,問題處理好后,由電工本人送電,其他人不得隨意送電。
(11)、由于地點特殊,噴漿時要安設臨時防塵噴霧頭,打鉆、噴漿時必須及時灑水降塵,否則嚴禁打鉆、噴漿。
6、整個施工過程中用風鎬時必須謹慎小心,保護好各種電纜。
7、通風區每班要有瓦檢員檢查巷道氣體變化情況,如瓦斯超過0.5%,二氧化碳超過1.5%時必須撤人,處理好后再進入工作地點施工。
8、施工現場至少有一個便攜式瓦檢儀,以便隨時掌握瓦斯變化情況。
9、施工人員必須做好自主保安和互為保安。
10、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
篇3: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安全防范措施
手術室內有多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和化學制劑不可忽視。同時使用多種高頻電器也是可能導致燃爆的因素。麻醉氣體,其它揮發性有機溶劑在手術室工作中頻繁接觸,如酒精、碘酒、乙醚、丙醇、安息香酊及火膠綿,一般都不標有其可燃性而易被忽視,應防止布巾類被這類溶液沾濕而致燃爆。壓縮性氣體如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等防止搬運儲存不當而發生爆炸。為防止手術室燃燒、爆炸意外發生,應采取以下措施:
1易燃易爆和性質相抵觸的各類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專人保管,保持通風良好,并設置明顯標志。
2不得在手術間內貯存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用過的滲有易燃液體的載體(如棉球等)要隨時放入有蓋的容器內。
3手術室內要保持良好通風條件,若采取機械排風,不得循環。由于手術室內使用的乙醚蒸汽等比空氣重,排風口應設在手術室的下部。
4壓縮性氣體使用鋼瓶存儲時,應放于通風良好的地方,存放處應有消防系統。氣瓶外面應標示內容,氣瓶口應防油、防火,不可纏繞膠布或存放在高溫處,使用完畢應及時關閉好閥門;不用時,應用安全蓋保護氣閥。氣瓶搬運時應避免滾動﹑滑動﹑或碰撞尖銳物品。
5手術室內使用電爐、酒精燈時,應遠離氧氣,防止爆炸。側燈勿靠近麻醉機、氧氣筒。
6若使用氣動電鉆、骨鉆時,注意檢查氣體有無漏氣。
7每月定期檢查手術間電路、醫用氣體管道裝置的安全性、密閉性。每月對高頻點刀、無影燈以及其它設備進行測試維修或更換。手術間設地線接口,防止電線短路。
8醫務人員在防靜電時應采用特制的導電軟管,或對麻醉機和手術床作導除靜電處理,并應穿著防靜電服裝和導電鞋操作。麻醉機及手術臺周圍地板要采用金屬導線接地等導除靜電的技術措施
9術中盡可能保持手術間地面干燥,防止漏電。
10加強火警意識及教育,熟知主要電閘開關位置;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定點放置滅火器材,確保發生火災時能迅速控制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