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構造區域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構造區域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8214

目前,1901回采工作面距下順25m左右位置,工作面向外60m左右有一地質構造區域,構造區域成三角形,構造導致煤層厚度0.2~0.3m,嚴重影響煤炭質量和回采推進速度,為了提高煤質管理和回采推進速度,特制定如下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方案

1、巷道布置

在1901采面下順每隔10m掘一偽傾斜上山,上山以偽傾角25°自滑出貨為宜透至構造點,隨著回采工作面推進,再布置下一上山;初步設計為5條偽傾斜上山,由里向外逐條縮短,總計工程量85m。(附圖:1901回采工作面構造區域施工方案示意圖)。

2、巷道設計

偽傾斜上山寬2.0米,凈高1.6米,斷面為S=3.2㎡。

3、巷道支護方式及工藝

偽傾斜上山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鉸接頂梁支護,梁為兩根鉸接頂梁鉸接,要使用水平銷,腿為兩根單體支柱,棚間排距為0.8×1.0m,棚頂要使用木板、竹笆剎嚴剎實,支護要有3~5°的迎山角。

4、巷道掘進方式

本巷道采用爆破方式掘進,打煤眼采用風煤鉆。

5、裝載運輸

工作面采用人工攉煤至自滑槽上,自滑至下順槽刮板輸送機。

運輸路線:工作面→1901運輸巷→11運輸石門→主斜井→地面

6、通風系統

工作面供風局部通風機型號為2BKJNO5.0/11,局部通風機設在1901運輸巷。

7、壓風系統

風源來自地面的噴油雙螺桿壓縮機三臺,壓風機型號為:BJ-20/8G、110KW、2965r/min、20m?/min、0.8Mpa;BJ-13/8G、110KW、2965r/min、20m?/min、0.8Mp;BG-10.3/8G、55KW、2965r/min、10m?/min、0.8Mpa。

敷設路線:地面→副斜井→井底車場→工作面,壓風管路規格為3寸。

8、防火防塵

建立完善的防火防塵供水管路系統,水源來自地面消防水池,管路經副斜井敷設至工作面,并安設支管和閥門。管路規格為寸5管路,打眼要戴防塵口罩,炮泥使用水炮泥,要定時沖洗巷幫,出貨時要灑水降塵,在避難硐室要設防滅火器材(滅火器,沙箱,鐵鍬等)要定期檢查防火防塵器材。

二、安全技術措施

(一)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現場交接班制度,現場情況做到接清交明,各級領導和專業工種要職責明確,認真負責。

2、嚴格執行工程質量驗收制度,做到施工質量不合格工程堅決重來。

3、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堅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時必須停止生產,干部要按章指揮,工人遵章作業。

4、開好班前會,當班對主要安全措施的實施,必須明確細致安排,責任到人。

(二)通風管理

1、加強通風管理,局部通風機設專人掛牌管理,保證局扇正常運轉,

2、局部通風機入井前,必須經機電部門檢查驗收,合格方可入井。局部通風機要定期檢修,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并做到自動切換,

3、嚴格風筒管理,風筒吊掛平直,不漏風,發現破口要及時修補,更換。風筒出口距工作面距離不許超過5米,

4、局部通風機不得隨意停開,如果因停電或其他原因造成局扇停轉,作業人員必須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現場,并設警戒嚴禁人員入內。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扇附近10米范圍內,風流中CH4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復電通風。,

5、瓦檢員巡回檢查有害氣體濃度不少于3次,并認真填寫瓦斯記錄牌板,

6、必須采用抗靜電、防阻燃風筒。

7、局部通風機應采用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也可采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但每天應有專人檢查1次,保證局部通風可靠運轉。

(三)頂板管理

1、進入現場要先檢查后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處理。每班班長對其工作范圍內的支護,頂板情況必須認真檢查一次。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否則不得進入工作面作業。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掉幫頂活矸,并及時進行支護處理。找掉時必須使用1.5米以上長柄工具,順序由外及里,由頂到幫逐一進行,找掉人員站在安全地點,并有專人監護頂板,發現問題立即撤人,并進行針對性處理。

3、每次爆破后,待炮煙散后,由班組長對通風、拒爆、頂板等情況逐一檢查。

(四)爆破(打眼)

1、爆破工必須通過專門培訓,取得資格證者擔任。

2、實行現場交接班,上班的區長、班長必須將存在的隱患向下班區長、班長講清楚,當班區長、班長先到迎頭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打眼時根據巷道中線,按“爆破說明書”的要求布置炮眼,嚴格執行濕式打眼,打出的炮眼必須平、直、齊。

4、爆破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5、打眼時應有專人觀察頂板,發現情況及時處理。

6、打眼時不準套老眼、殘眼,打眼前必須檢查迎頭有無瞎炮。

7、打眼時,如遇到出氣、出水等異常情況,不準拔鉆桿,撤出人員,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請示處理辦法。

8、打眼過程中,鉆桿下方不準行人,鉆機前方不準站人。

打眼時,嚴禁裝藥,不準打眼裝藥平行作業。

10、雷管和炸藥要分別存在雷管盒與炸藥箱內,并加鎖,嚴禁亂扔亂放。

11、雷管盒與炸藥箱放在頂板完好,支架完整,避開電氣設備的安全地點,班后必須將剩余的炸藥、雷管交還炸藥庫,不得私自貯存及轉借。

12、放炮員必須在無電氣設備,無導電線路,頂板穩定,支架完整的地方裝配引藥,引藥和炸藥必須分開存放。不準用雷管直接插入藥卷,應從頂部用木棍扎眼全部插入藥卷內,雷管腳線必須扭結成短路。引藥要現做現用。

13、放炮員裝藥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第327條執行,先清凈炮眼,再用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炮泥必須封滿封實,并不少于500㎜,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裝藥后將雷管腳線扭結成短路并挽起。

14、放炮線長度不得少于300米并展開使用,不得有明接頭,放炮時,放炮母線與其它電纜分掛兩幫,并且懸空。放炮母線隨用隨掛。

15、放炮聯線時,迎頭人員必須撤至避難硐室,只有在放炮母線聯接電源一頭扭結的情況下,才可以聯線,放炮員必須最后離開迎頭。

16、放炮前,班組長必須安排專人在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道內設好警戒網,警戒距離大于放炮距離,放炮距離不得小于300米,人員必須全部撤到警戒網以外的避難硐室。

17、放炮時,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班長可將放炮牌交給放炮員,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員接到命令后,鳴哨三聲示警,再等五秒鐘,方可放炮。

18、放炮時放炮員和班組長派責任心強人員在工作面300米以外所有進出口站崗警戒,所有人員必須撤到避難硐室或防突風門以外躲炮;放炮地點在11軌道石門避難硐室或防突風門300米以外的進風流中。

19、放炮后,放炮員必須立即將放炮器鑰匙拔出,隨身攜帶,并從放炮器上摘掉母線并扭結成短路。嚴禁將放炮器鑰匙轉交他人,其他人更不得放炮。

20、放炮后,要等5分鐘,待炮煙吹散后,放炮員、班組長、瓦斯員方可一起進入迎頭驗炮。進入時,必須敲幫問頂,找掉危巖。

21、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由于連線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2)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3)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加深;嚴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殘爆)炮眼。

(4)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電雷管。

22、嚴禁放明炮、糊炮,放炮電源必須使用專用放炮器,嚴禁用明電或礦燈放炮。

(五)機電管理

1、井下電氣設備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

2、檢修設備時,要懸掛“有人作業、不準送電”字樣警示牌。

3、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4、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5、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6、井下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控制設備,應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和欠壓釋放保護。

7、井下低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檢漏保護裝置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保證自動切斷漏電的饋電線路。

8、煤電鉆必須使用設有檢漏,漏電閉鎖、短路、過負荷,斷相遠距離起動和停止煤電鉆功能的綜合保護裝置。每班使用前,必須對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進行1次跳閘試驗。

9、電纜吊掛必須使用電纜鉤,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米,不應懸掛在風管、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線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米以上的距離。

10、電纜與電氣設備連接,必須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11、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

12、同型橡套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有同等效能的冷補。

13、井下照明和信號裝置,應采用具有短路、過載和漏電保護的照明綜合保護裝置。

14、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六)運輸管理

1、刮板輸送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2、刮板輸送機的機尾、機頭必須打好壓柱。

3、嚴格執行操作標準,堅守工作崗位,注意力集中,開機時不得正對機頭,司機必須站在人行側。

4、堅守工作崗位,注意力集中,隨時停機處理刮板輸送機中拉出的雜物,大塊矸石和大于500mm的大塊煤炭。

5、刮板輸送機信號必須齊全、靈每可靠、無信號或信號不清,嚴禁開機。

6、嚴禁蹬踩運行中的刮板輸送機,嚴禁用刮板輸送機運送材料。

7、處理刮板輸送機事故,檢修刮板輸送機,要停溜鎖開關。

8、跨越刮板輸送機之處必須設置過橋。

9、刮板輸送機幫嚴禁堆放任何材料。

10、帶式輸送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專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

11、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輸送帶接頭、傳動裝置、聯結裝置、保護裝置、托輥、制動器、減速箱、輸送帶前后搭接等情況,保證安全運行。

12、各部位油質、油量符合要求,各種保護裝置及通信、照明裝置齊全完好,靈敏可靠。

13、輸送帶運行時要做到不跑偏、不過載、無刮卡,各部位無浮煤矸,卸載合適,輸送帶松緊適宜,清掃裝置齊全有效。

14、司機離開崗位時必須切斷電源進行閉鎖,在輸送機上檢修、處理故障或做其他工作時,必須閉鎖輸送機的控制開關,并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警示牌;除了清理及處理輸送帶故障,不準開倒車。

15、帶式輸送機司機要做到:信號不清不操作、聽不清信號不操作,開機前必須先向機尾發點,沒有回點不操作;開機時必須先啟動,讓人員閃開輸送機轉動部位,點動兩次后,再接逆煤流方向逐臺正式啟動帶式輸送機。

16、嚴禁用手拿運行中輸送帶上的矸石或其他物品,否則必須停止皮帶運行并前后打好招呼。點動開車或處理輸送帶跑偏時,嚴禁用手直接接觸輸送帶。輸送機運轉時,禁止清理機頭、尾滾筒及其附近的浮煤,不許拉動輸送帶的清掃器。清理帶式輸送機機道時,清理工具嚴禁插入運行中的輸送帶傳動裝置中。

17、帶式輸送機機頭、機尾必須固定好,綜合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好,并堅持正常使用。

18、拆卸液力偶合器的注油塞、易熔塞時,應戴手套,面部躲開噴油方向,輕輕擰松幾絲,待放氣后再慢慢擰下,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易熔塞、防爆片或代用品。

(七)其它

1)由于上山與工作面距離較近,每次爆破和貫通前要檢測工作面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符合規定時,方可爆破、貫通。

2)放炮時派專人到各出入地點設好警戒、警戒距離為大于300米以外。

3)掘偽傾斜上山時,回采工作面停止推進,嚴禁平行作業;只有在上山形成后,再推采面,推到位后,進行下一循環工序。

4)掘進巷道要保持無雜物、無浮貨、無積水;各種材料分類擺放,整齊美觀;各種工具及設備要整潔干凈、無破損、無油污。

(八)避災路線

火災、瓦斯避災路線:工作面→1901運輸巷→11軌道石門→副斜井→地面。

水災、頂板避災路線:工作面→1901回風巷→11材料石門→副斜井→地面。

篇2:構造帶斷層破碎帶地段施工安全規定

在斷層破碎帶易塌方,防止塌方措施是按設計要求和工藝要求做好超前支護和開挖后的聯合支護,特別是超前注漿,一是截斷地下水流入開挖面通道,二是提高結石率,增強圍巖相互作用力,減輕支護圈壓力,達到降低塌方機率。

在斷層破碎帶及軟巖地段易塌方,造成塌方的原因多數是地下水原因引起裂隙開張,降低了圍巖相互作用力,加速圍巖變形,使支護失穩而塌方,防止塌方措施是按設計要求和工藝要求做好超前支護和開挖后的聯合支護,特別是超前注漿,一是截斷地下水流入開挖面通道,二是提高結石率,增強圍巖相互作用力,減輕支護圈壓力,達到降低塌方機率。

施工應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工作,查明掌子面前方地質條件,及時掌握前方地質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

嚴格按照設計方法進行開挖,嚴格控制開挖進尺,開挖后及時支護,嚴格遵循“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組織施工,嚴格按照設計支護參數進行施工。

在開挖斷層破碎帶或軟巖地段時,除了在開挖時用微震動法外,專職安全員跟班作業,發現不安全因素立即撤離施工人員,發現底部隆起,必要時對底部設橫撐,打底部錨桿或向底部注漿,控制上隆;為了防止支護開裂,增強鋼筋網,必要時用濕噴鋼纖維混凝土、調整供架間距等。對裝碴設備,在頂部安裝砸鋼板頂棚,當發現有巖粉飛揚,掉碴、噴錨開裂、或支架發出聲響立即組織撤離。

篇3:外墻板構造防水施工方法

建筑外墻板構造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一)、原材料:

1.聚苯板:普通型自發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塑料板:聚氯乙烯軟塑料板,厚度1.5~2.0MM;

3.塑料管:聚氯乙烯塑料管,?20;

4.瀝青油氈:建筑石油瀝青(30甲或30乙),350號石油瀝青油氈;

5.水泥:325號普通水泥或礦渣水泥;

6.砂:中砂含量≯3%;

(二)、材料的加工準備:

1.保溫防水條:將聚苯板裁成20MM厚,150MM寬的片條與油氈條粘結;

2.塑料防水條:按實測外墻板防水槽寬度再加25MM。

二、操作工藝

1.首先應按圖紙要求現制通長整體混凝土擋水臺,外側做排水坡;

2.對破損的外墻板進行修補,未達強度者不得吊裝上墻;

3.內墻支模后吊裝外墻板,并在邊柱外側插防水保溫條,鍵槽外側堵油氈卷;

4.邊柱澆灌混凝土,鍵槽鋼筋焊接后澆混凝土,及時清理板縫中的漏漿;

5.立縫中插塑料條;

6.平縫過寬、披水損壞和披水向里錯臺過大的板縫,應在縫內嵌油氈卷;

7.在十字縫中安裝排水管;

8.用砂漿勾立縫、水平縫;

9.淋水試驗。

三、質量技術標準

1.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質量標準;

2.原材料加工要符合板縫的實際需求;

3.外墻板立縫、水平縫保持暢通;

4.排水管通暢;

5.勾縫砂漿平整、均勻,無裂縫,與板墻混凝土粘結牢固;

6.淋水試驗中不發生滲漏現象。

四、成品防護措施

1.修補板縫時要注意保護外墻板的其它部位;

2.涂嵌縫膏時不得污染墻面;

3.拆落架子要避免碰壞已做完的板縫防水層。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由安裝偏差造成的平腔敞口、立縫上下寬度不等或出現干碰縫會給下道工序施工帶來不便;

2.插入立縫中的塑料條出現脫落、卷曲、歪斜、過軟等問題,砂漿勾縫后不能形成防水空腔;

3.在特殊部位做材料防水,即嵌油膏時,要均勻、連續、不得漏嵌。

六、安全、技術節約等項措施

1.材料裁剪要合理,避免浪費;

2.吊籃須經安全檢查方準使用;

3.乘吊籃人員需經體格檢查;

4.工具、材料放置穩妥,以免墜落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