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導管加壓試驗安全技術交底

導管加壓試驗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2 閱讀 2169

工程名稱:交底編號:LNTLJD—交底內容:導管加壓試驗安全技術交底導管質量是影響水下混凝土灌注樁樁身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導管使用前必須進行水密承壓試驗,嚴禁用壓氣進行試壓試驗。水密試驗的水壓不應小于孔內水深壓力的1.3倍,也不應小于導管壁和焊縫可能承受混凝土時最大壓力的1.3倍。試驗壓力計算方法,其試驗壓力不得小于灌注混凝土時可能承受的最大壓力P,P=rc•hc-rw•hwrc為混凝土的密度;hc為導管內混凝土柱的最大高度,一般采用導管全長;rw為孔內泥漿的比重;hw為灌注混凝土時,混凝土頂面至泥漿面的高差;要求首盤混凝土灌注后導管埋深至少1米,本次試壓導管全長按50米計,經計算導管試驗壓力不得小于0.7兆帕。導管試壓前,應將導管按安裝順序進行編號,安裝時對橡膠墊圈、連接螺栓及閥門認真檢查,保證連接緊固,同時檢查端頭堵板與導管是否焊接牢靠,焊縫不飽滿或有焊傷時進行加固處理后再進行試壓,否則不予加壓。向導管內注水,注水結束后安裝加壓設備,連接完成進行加壓。為安全起見,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穿防護服戴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品,試驗加壓時應均勻給壓,嚴禁猛烈施壓,加壓達到設計值后停止繼續施壓,靜置15分鐘,若壓力值趨于穩定不變即為導管水密性好,為合格,可以用于施工生產,若壓力值變化較大即為導管水密性不符合要求,需重新拼裝再做試壓試驗,不合格將不予在施工生產中使用。試壓合格后進行泄壓,緩慢打開閥門進行放壓,壓力值回復后再將導管進行拆除。交底人:復核人:接底人:日期:

篇2:PVC塑料管暗敷設(電線導管敷設)技術交底記錄

PVC塑料管暗敷設工程(電線導管敷設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小區二期6#樓分部工程:電氣安裝工程

分項工程名稱:PVC塑料管暗敷設工程(電線導管敷設工程)

交底內容

1、材料要求:

(1)阻燃型塑料管及其附件其指數應符合消防規范有關要求,并有產品合格證。

(2)阻燃型塑料管的管壁應薄厚均勻,無氣及管身變形等現象。

(3)開關盒,插座盒,接線盒等塑料盒,箱均應外觀整齊,開孔齊全及無劈裂等現象。

(4)鍍鋅材料:扁鐵、木螺絲、機螺絲等。

(5)輔助材料:鉛絲、防腐漆、膠粘劑、水泥、砂子等。

2、主要機具:

(1)鉛筆、卷尺、水平尺、線錘、水桶、灰桶、灰鏟。

(2)手錘、鏨子、鋼鋸、鋸條、刀鋸、木銼等。

(3)臺鉆、手電鉆、鉆頭、木鉆、工具袋、工具箱、高登等。

3、作業條件:

(1)配合土建結構施工時,根據磚墻,加氣墻彈好的水平線;安裝盒箱與管路。

(2)配合土建結構施工時,大模板,滑模板施工砼墻,在鋼筋綁扎過程中預埋套盒及管路,同時辦理隱檢。

(3)加氣砼樓板、圓孔板,應配合土建調整好吊裝樓板的板縫時進行配管。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彈線定位--盒箱、固定--管路敷設--掃管穿帶線

(1)彈線定位:

1)墻上盒箱彈線定位:

磚墻大模板砼墻等,盒、箱彈經定位,按彈出的水平線,對照設計圖用小線和水平尺測量出盒、箱準確位置,并標準注出尺寸。

2)加氣砼板,圓孔板、現澆板,應根據設計圖和規定的要求準確找出燈位。進行測量后,標注出盒子尺寸位置。

(2)盒箱固定:

1)盒、箱固定應平整、牢固灰漿飽滿,縱橫坐標準確。

2)磚墻穩住盒箱:

A、預留盒、箱孔洞:首先按設計圖加工管子長度,配合瓦工施工,在距盒箱的位置約300mm處,預留出進入盒、箱的長度,將管

B、甩在預留孔外,端頭堵好。待穩住盒箱時,一管一孔的穿入盒箱。

剔洞穩住盒箱,再接短管;按彈出水平線,對照設計圖找出盒、箱的準確位置,然后剔洞,所踢孔洞應比盒、箱稍大一些。洞剔好后,先用水把洞內四壁澆濕,并將洞中雜物清理干凈。依照管路的走向敲掉盒子的敲落孔,再用高標號的水泥砂漿將盒、箱按要求穩入洞中,待水泥砂漿凝固后,再接短管入盒、箱。

3)現澆板,圓孔板穩住燈頭盒。標注燈位的位置,先打孔,然后由下向上剔洞,洞口下小上大。將盒子配上相應的固定體放入洞中,并固定好吊板待配管后,用高標號水泥檔漿穩住。

(3)管路敷設:

1)配管要求:

A、半硬質塑料管的連接可采用套管粘接和專用端頭進行連接。套管的長度不應小于管直徑的三倍,接口處應該用膠粘劑粘接牢固;

B、敷設管路時,應盡量減少彎曲。當線路的直線段的長度超過15米時,或直角彎有3個且長度超過8米,均應在中途裝設接線盒;

C、暗敷設應在土建結構施工中,將管路埋入墻體和樓板內,局部剔槽敷管應加以固定并用高標號水泥砂漿保護,保護層不得小于15

篇3:隧道工程超前小導管技術交底書

隧道超前小導管技術交底書

施工標段:**高速公路**合同段

施工單位:**公司

工程名稱:**隧道

施工部位:**

交底內容:超前小導管施工方法

1.施工工藝

Ⅴ級圍巖開挖前,先采用Φ42超前小導管對拱部進行超前預支護,然后再開挖。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流程圖

2.施工方法

小導管采用Φ42熱軋鋼管加工而成,長度按設計要求確定,并按設計長度進行切割,并將端頭加工成錐形,尾部預留不小于30cm的止漿段,從尾部止漿段以外至楔端管體鉆8mm的注漿孔,間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

小導管布設在隧道拱部范圍內120°,外插角控制在5~10°以內,以防引起超挖。施工前,對掌子面的巖層噴射混凝土封閉以防漏漿,按設計標記出設計孔位,以確保導管施工的精確度。巖石地段采用YT-28風槍鉆孔后插入小導管,縱向相鄰兩排小導管水平搭接長度不小于1.0m。

漿液采用砂漿攪拌機拌制。注漿時由下向上進行,注漿后立即堵塞鋼管孔口,防止漿液外流。

施工中,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注漿參數進行調整,以取得最佳注漿效果。

3.技術措施

嚴格控制配合比和漿液凝膠時間,初選配合比后,用膠凝時間控制調節配合比,并測定注漿結實體的強度,選定最佳配合比。

注漿過程中,嚴格控制注漿壓力,終壓必須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并穩壓,保證漿液的滲透范圍,防止出現變形、串漿等異常現象。當出現異?,F象時,采取降低注漿壓力或采用間隙注漿;改變注漿材料或縮短漿液凝膠時間;調整注漿實施方案;出現漿液從其他孔內流出的串漿現象時,采取兩臺注漿機同時注漿或將串漿孔堵塞,輪到該注漿管時再拔下堵塞物,用鐵絲或細鋼筋清除管內雜物,并用高壓風或水沖洗(拔管后向外流漿不必進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漿。

為防止孔口漏漿,在花管尾端用麻繩及膠泥封堵管孔縫隙。注漿管與花管采用活接頭聯結,保證快速裝拆。注漿的次序由兩側對稱向中間進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漿。拆下活接頭后,快速封堵花管口,防止未凝的漿液外流。注漿過程中專人記錄,完成后檢驗注漿效果,不合格者進行補注。注漿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開挖作業。

交底人:簽收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