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宣傳信息報送工作考核制度模版

宣傳信息報送工作考核制度模版

2024-07-12 閱讀 6033

信息報送是輿情上下傳遞,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集中展示的重要方式,更是宣傳推薦促進我鎮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為加大宣傳力度,強力推進我鎮信息報送工作,特制定以下考核辦法,請遵照執行:

一、信息報送要求

(一)專人負責:各村(社區)、鎮屬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由專人負責信息報送,確保責任到人。各村(社區)、鎮屬部門上報信息自行保管,年終由黨政辦考核。

(二)及時報送:重要信息在24小時內形成電子檔和紙質材料上報黨政辦,經審核后層層上報相關部門及媒體。各村(社區)、鎮屬部門報送信息每周不少于一次。

(三)報送程序:

1.各村(社區)報送程序:個人撰寫――黨支部書記或主任審核簽字――信息員報送鎮黨政辦審核后上報。

2.鎮屬部門報送程序:個人撰寫――科室負責人初審――分管領導審核――黨政辦主任核稿――黨政辦信息工作人員登記報送。

3.信息公開錄入程序:個人撰寫――科室負責人初審――分管領導審核――科室工作人員(在黨政辦指導下)錄入信息公開平臺。

4.完成分配的報送數量任務:詳見附件。

二、考核辦法

(一)部門獎懲:部門應完成目標任務,對未完成任務的部門將扣除一定的目標考核分。

(二)個人獎勵:⑴信息類:被黨務信息、政務信息、紀檢監察信息、統戰信息、組工信息、執行力建設及今日等市級媒體采用1條,獎勵30元。被市、省、中央級部門及媒體采用1條分別獎勵60元、150元、300元。⑵通訊類稿件:被市、市、省及以上媒體采用1篇分別獎勵100元、300元、600元。⑶課題調研文章類:撰寫一篇獎勵100元,被媒體、市及以上媒體采用1篇分別獎勵500元、1000元。⑷政府信息公開類:政府信息公開任務完成后,獎勵部門500元/240條。

(三)以最高獎勵為準,不重復獎勵,年底兌現。

(四)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的結果將以通報的形式下發。

篇2: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依據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以及集團公司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確保我局有關安全生產的信息暢通,維護企業財產和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事故,系指局屬各施工局、項目部、指揮部、分局及廠、處、基地費用單位等負責的生產、生活區域或與我們有關的人身死亡、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安全事故。

第三條?安全事故分為:

(一)、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的事故。

(二)、重傷事故:指有重傷無死亡事故。

(三)、死亡事故:又分為一般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含10人)

第四條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各單位必須及時、如實報送。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五條安全生產統計報表分月報和年報(見附表1、2)。每月快報在下月5日前報出,正式月報在下月10日前報出。年報在次年一月中旬前報出。月報和年報應附安全生產情況分析報表。

第二章安全事故的報告和現場保護

第六條?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以最快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局安監辦及社保處報告。

第七條安全事故發生后:

(一)輕傷事故:事故發生單位應在當月安全報表報送時間內報送局安監辦。

(二)重傷事故: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在三天內寫出書面報告,按第六條所列程序和部門逐級上報。

(三)死亡事故:

一般人身死亡、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安全事故,應當立即向工程局安監辦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

重大、特大人身傷亡事故、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的安全事故,應當立即向工程局安監辦報告,最遲不得超過16小時;

第八條?死亡事故書面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

(二)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三)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四)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五)事故報告單位。

第九條死亡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和事故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有條件的可以拍照或錄相。

第二章罰則

第十條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拖延報告期限的,故意破壞現場的,阻礙調查工作正常進行的,無正當理由拒絕調查組查詢或者拒絕提供與事故有關情況、資料的,以及提供偽證的,將按工程局《企業處罰通則》及《重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管理規定》中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條對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由工程局按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二條對造成重大事故承擔直接責任的施工單位,由工程局據調查組的建議,令其限期改善工程建設技術安全措施,并依據有關法規予以處罰。

第三章?附則

第十三條安全生產事故中屬于特別重大事故者,其報告、調查程序,執行國務院發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及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本制度由工程局安監辦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事故快速報送書(略)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略)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年)報表(略)

篇3:隧道管理站應急信息報送制度

1.為做好突發事件應急工作中的信息報送工作,規范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內容、程序和方法,明確信息報告時限和要求,確保信息傳輸及時準確,特制定本制度。

2.突發事件應急信息:是指處置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事件種類、性質、發生原因、時間、地點、危害因素、范圍、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社會影響、處置過程、處置結果、善后結果、事件調查、責任追究、恢復重建、人力、物力、財力、使用情況等。

3.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的緊急事件。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暴雨、暴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2)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火災事故和危險化學品泄露。

4.信息報送程序

發生職責范圍內的突發事件,責任部門立即以口頭形式報告站領導,站領導接到報告后上報公司分管領導,同時由責任部門報告公司信息監控中心、路政(需要時)、當地119(需要時)。需要書面報告的,由責任部門進行補報。

5.信息報送時限

應急信息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程序逐級報告。口頭報告10分鐘以內,必須說明時間、地點、現場狀況、采取的措施及報告人姓名、聯系電話等。書面報告最遲不得超過事發后30分鐘,并隨時續報工作進展情況。

6.信息報送責任追究

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突發事件重要情況和在應急信息處理過程中有失職、瀆職行為的,對有關責任人要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