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穩定信息報送制度
為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校園安全穩定形勢動態,及時妥善高效控制處置校園發生安全穩定事故事件,切實將校園安全穩定隱患控制、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故的擴大,確保校園安全穩定做到“四個不發生”(不發生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不發生重大交通、消防、食品衛生等安全事故、不發生有重大影響群體事件和*事件、不發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特制度學校安全穩定信息報送制度
一.安全穩定信息報送范圍
1.學校存在或發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交通、消防、食品衛生、傳染病疫情、校舍環境建筑等方面的安全隱患、事故或事件;
2.不穩定安全因素:師生因對教學、管理、后勤等工作不滿而引發的躁動以及影響社會或學校穩定的不安定因素、心理障礙因素、精神病人肇事、師生擅自離校出走、請假逾期未歸、失蹤、自殺等事件事故;
3.自然災害性天氣引發的暴風雨、雷電、山洪、泥石流、地質滑坡、房屋坍(倒)塌災害隱患險情、事故事件和公私財物失竊被盜、校園暴力侵犯傷害及其他危及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與社會穩定重大事故事件。
二.安全穩定信息報送原則
1.安全穩定信息的報送必須快速準確、實事求是、詳實完整。
2.安全穩定信息的報送必須區分等級,按程序規定逐層報送。
三.安全穩定信息報告內容
1.報送(告)安全隱患信息包括隱患類別名稱、存在時間、地點(區域、部位)、影響范圍程度、應急與整改措施、目標、建議等;
2.報送(告)安全事件事故包括事件事故名稱、發生時間、地點(場所、區域、部位)、起因、經過、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情況、采取的應急措施、控制情況、現場的保護措施和請求援助的具體內容等;
3.報送(報告)不穩定安全因素、隱患包括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等情況;
4.報送(告)各類安全穩定信息均應包括安全穩定信息報告人員及單位。
四.安穩信息報送處置程序
1.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發生各類突發意外人體傷害與財產損壞安全事故事件,發現第一人或當事人,均有責任和義務及時報告學校安全、后勤職能部門。發生重大安全事故事件同時報告學校主、分管領導。
2.學校教職員工、班級安全委員、學生一經發現學校存在或發生交通、消防、食品衛生、傳染病疫情、校舍環境建筑等方面的安全隱患、事故或事件和其他安全隱患、險情、事故事件及不穩定安全因素,必須立即報告學校值周領導和安全職能部門。
3.學校值周領導和安全職能部門接到學校安全穩定事故事件或隱患險情報告后,視其類別性質、危害大小與嚴重程度及時上報學校分、主管領導。
4.學校分、主管領導接到安全穩定隱患險情、事故事件信息報告后,立即進行全面了解、核實和分析,并決定是否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相關安全職能部門上報,并由學校安全職能部門及時向上報告。
5.充分發揮學校各部門和全校師生的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展各類安全隱患排查,發現搜集安全隱患與不穩定因素信息,并及時按規定程序報告。
6.學校發現存在各類重大安全隱患與不穩定因素,發生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3000元以上財產損失的,必須按相關安全法規規定程序和時限在第一時間及時上報政府、上級主管部門主、分管領導和相關安全職能部門。
7.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對安全穩定信息要及時搜集、分析整理,并按相關安全法規規定程序和時限及時準確詳實上報。
8.學校上報突發安全事故或緊急事件,可先口頭報告,后在規定時限內報送書面報告。
五.安全穩定信息報送形式
1.學校種類安全穩定信息報送報告,可通過電話方式報告和報送或當面口頭報告。
2.維穩類信息,原則上以單位或個人名義書面報送。
3.學校定時公示學校安全主、分管領導電話和學校與上級有關安全職能部門電話、郵箱帳戶。
六.學校安全事故事件上報時限
1.一般事故。學校發生無人員死亡,重傷1人以上,3人以下或財產損失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安全事故后,學校在2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報送處置結案書面報告。
2.重大事故。學校發生死亡1以上人,3人以下或重傷3人以上,10以下或財產損失1萬元以上的安全事故后,學校在1小時內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及領導報告,24小時內報送書面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報送處置結案書面報告。
3.重特大事故。學校發生死亡3人以上或重傷10人以上或財產損失數萬元以上的安全事故,學校在知道事故發生時,立即向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上級主管部門及領導報告,隨后應當根據事故的具體情況,隨時補充報告事故的最新情況,8小時內報送書面報告,事故處理結束后報送處置結案書面報告。
4.學校發生消防、交通、公共衛生、傳染病疫情、人身意外、群體傷害事故以及涉及刑事案件等,必須在1小時內上報,必要時根據事態發展實行滾動報告。
六.安全穩定信息報送責任制
1.學校向上報送安全穩定信息實行領導負責制,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分管副校長為第二責任人。
2.學校向上報送安全穩定信息必須嚴格報送程序與工作紀律,實行逐級上報。在緊急或特殊情況下,可以越級上報。
3.學校上報緊急、重要安全穩定和重大安全事故事件信息必須保證全面、真實、準確與時效性,如發生漏報、瞞報、謊報、遲報、知情不報和截留、扣壓安全穩定信息等違紀行為,學校根據有關安全法規和責任追究制度,視情節、影響和后果追嚴格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篇2:房屋租賃平臺日常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資產管理部工作手冊文件
――房屋租賃平臺日常工作信息報送制度
一、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與各服務站之間的信息溝通與管理工作,推動信息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充分發揮信息工作在正確決策、科學管理、高效運作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公司業務的快速、持續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資產管理部日常各類數據、信息、報表的匯報工作。
三、職責:
1.資產管理部各員工按本制度規定的時限與要求報送各項信息;
2.資產管理部負責本制度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指導。
四、信息報送責任人與時限要求:
序號報送表單報送人報送時限報送方向報送要求
《月工作總結與計劃表》各員工月底前資產管理部
《辦公用品申購計劃表》客服專員每月1日行政管理部紙質
《物料采購申請表》客服專員每月1日行政管理部紙質,經審批
《服務站考勤數據》客服專員每月1日行政管理部
《有償維修匯總表》客服專員每月1日行政管理部
《房屋交接明細表》片區經理交接后3天內合同專員紙質
《截止至房屋交接日租戶未繳水電費匯總表》片區經理交接后3天內合同專員紙質
《兼職保潔員入職通知單》片區經理交接后3天內HR專員
《房屋出租價格表》資產管理部交接后2天內片區經理紙質,經審批
《房屋租賃信息檔案表》片區經理每月1日/15日資產管理部
《租金收繳臺帳表》片區經理25日下班前財務部打單
片區經理每月5日/10日資產管理部呈報
《業主水電費確認單》片區經理每月26日前財務部紙質,經審批
《退租申請表》片區經理退租當天財務部
《房屋租控情況一覽表》片區經理每月1日/15日資產管理部
《求租客戶信息登記表》片區經理每月1日/15日資產管理部
《客戶投訴分析報告表》片區經理每月1日資產管理部
《區域未簽合同匯總表》片區經理每月1日/15日資產管理部
注:如無特別說明為電子版。
五、相關記錄(表單):
1.見第四點"報送表單"。
六、支持文件
1.《資產交接工作制度》
2.《水電抄表工作制度》
3.《業主水電費支付工作制度》
4.《租賃費用收取工作制度》
5.《退租工作制度》
6.《房屋出租工作制度》
7.《客戶關系維護工作制度》
8.《維修服務管理制度》
篇3: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依據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以及集團公司安全生產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確保我局有關安全生產的信息暢通,維護企業財產和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事故,系指局屬各施工局、項目部、指揮部、分局及廠、處、基地費用單位等負責的生產、生活區域或與我們有關的人身死亡、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安全事故。
第三條?安全事故分為:
(一)、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的事故。
(二)、重傷事故:指有重傷無死亡事故。
(三)、死亡事故:又分為一般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含10人)
第四條安全生產信息報送,各單位必須及時、如實報送。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第五條安全生產統計報表分月報和年報(見附表1、2)。每月快報在下月5日前報出,正式月報在下月10日前報出。年報在次年一月中旬前報出。月報和年報應附安全生產情況分析報表。
第二章安全事故的報告和現場保護
第六條?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以最快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局安監辦及社保處報告。
第七條安全事故發生后:
(一)輕傷事故:事故發生單位應在當月安全報表報送時間內報送局安監辦。
(二)重傷事故: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在三天內寫出書面報告,按第六條所列程序和部門逐級上報。
(三)死亡事故:
一般人身死亡、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安全事故,應當立即向工程局安監辦報告,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
重大、特大人身傷亡事故、交通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危化品事故、職業病事故以及對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的安全事故,應當立即向工程局安監辦報告,最遲不得超過16小時;
第八條?死亡事故書面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
(二)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三)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
(四)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五)事故報告單位。
第九條死亡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和事故發生地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有條件的可以拍照或錄相。
第二章罰則
第十條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故意拖延報告期限的,故意破壞現場的,阻礙調查工作正常進行的,無正當理由拒絕調查組查詢或者拒絕提供與事故有關情況、資料的,以及提供偽證的,將按工程局《企業處罰通則》及《重大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管理規定》中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一條對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由工程局按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二條對造成重大事故承擔直接責任的施工單位,由工程局據調查組的建議,令其限期改善工程建設技術安全措施,并依據有關法規予以處罰。
第三章?附則
第十三條安全生產事故中屬于特別重大事故者,其報告、調查程序,執行國務院發布的《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及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本制度由工程局安監辦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事故快速報送書(略)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略)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月(年)報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