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氫站安全操作規程
[一]液氨制氫爐操作
1.檢查氣、電、水各系統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問題,應先排除故障后,才能進行下步工作。
2.進行觸媒活化:
通電使設備升溫至650℃,然后打開放空閥,并立即打開氨閥,通入氨氣,此時氫閥關閉,氣體不通過凈化系統。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時,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開氫閥,關閉放空閥,可正常送氣。
4.停車,切斷電源。先關氨氣閥,再關氫氣閥,最后切斷水源。
5.操作過程中,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嚴禁吸煙,設備周圍不準進行明火作業或有可能產生火花的作業。工作人員不得穿有帶釘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氫爐附近動火,必須事先測定該場所空氣中的含氫量不得大于3%,并經過安技部門同意后才可進行。
6.經常檢查設備密封性,自動溫度控制是否靈敏可靠。
7.觸媒需更換時的現象:
(1)氨分解率降低,氣體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顏色由深橘紅變黃色;
(3)系統阻力的增加,從壓力表讀數可判斷。
8.更換觸煤程序:
(1)松開與分解爐并聯的各氣體進出口、接頭,取出熱電偶;
(2)把整個設備向一側傾斜;
(3)抽出爐底的擋板,并取出爐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爐由下部抽出;
(4)將分解爐倒置,使法蘭朝上,松開緊固螺釘,移開法蘭;
(5)把爐內觸媒倒出來,并清潔爐體;
(6)裝入新鮮觸媒約10千克。粘度為7~9毫米的3千克,9~13毫米的7千克,分層裝入,并用氨進行檢漏試驗;
(7)將分解爐裝入設備并檢查設備密封性。
[二]電解槽
1.電解槽新裝后,應檢查裝配質量,絕緣情況,電氣系統管道等氣液系統是否正確。
2.配制電解液要用導管將苛性鈉注入氣液分離塔,流至電解槽體,注意液面至標線內。
3.測量電解槽槽體電解液濃度合格后開車。
4.電解槽最好長期處于低擋使用,例如,其中電流、電壓及槽溫不得超過規定。
5.每班當班人員,每小時做一次爆鳴試驗。
6.調整氣液分離器的壓力與溫度。如發現貯氣框壓力過大,氫氣管道堵塞,抽出封瓶中的水。如發現硫酸干燥瓶失效應立即更換。
7.電解槽每年大修一次,每半年小修一次,每三個月清洗一次。過濾器每月清洗。每周檢測一次電源是否合符規定。必要時作全面檢測。如有異常,應及時檢查。
8.非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制氫室內,外來參觀人員必須經有關部門同意,并由廠里或車間有關人員帶領。
篇2:高空電解水制氫安全制度
氫氣是易燃易爆氣體,氫氣混合或氫氣與空氣混合到一定比例,形成爆炸氣體,遇到微火源(含靜電和撞擊打火),就會引起嚴重的爆炸。確保制氫、用氫安全是頭等大事,特制定本安全制度,必須嚴格遵守。
1、制氫、用氫人員,必須強化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做好安全工作。
2、電解水制氫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訓練,應真正了解掌握電解水制氫設備原理、結構、性能和操作方法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3、任何人員不得攜帶火種進入制氫室。制氫和充灌氣人員工作時,不可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化纖服裝(如尼龍、睛綸、丙綸……等)及帶釘的鞋作業,以免產生靜電和撞擊起火。
4、制氫人員必須嚴格按電解水制氫規程制氫,開機后不得遠離制氫室,應注意巡視制氫設備工作情況,做到嚴密監視和控制各運行參數,如有異常立即處理,不允許帶故障運行。
5、每次開機必須做氫氣純度分析,純度達不到99.5%,應立即停機巡查檢修。
6、使用壓縮氫灌球時,鋼瓶內氫氣不得全部用完,瓶內氣壓應不低于0.05Mpa,以防空氣進入瓶內。新購氫氣瓶、長期存放的鋼瓶和放空氫氣瓶,必須經過抽真空或充氮氣置換后方可使用。應定期進行氫氣瓶技術檢驗,每三年檢驗一次。
7、連續開機制氫,使用氫氣開展有償服務時,必須以保證業務使用的前提下開展,不得超負荷長時間運行。一般應停留在一檔(電流不超過100A)。
8、必須嚴格按照電解水制氫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對設備進行隨機維護和定期檢修,做到日檢查,月維護,年檢修,并建立維護檢修檔案。
9、制氫室及其周圍必須嚴防煙火,并設“嚴禁煙火”醒目標志,配備滅火器材。制氫室必須通風良好,以防泄漏出的氫氣滯留室內形成爆炸氣體。室內燈具、電源線和開關必須符合防爆要求。
10、制氫室處在雷暴多發地區、高地或不在避雷保護范圍的應設避雷裝置。
11、為防止靜電,設備必須接地良好,定期檢查接地線,確保接地牢固可靠,每年測試一次接地電阻,其阻值不大于4歐姆。
12、制氫室內不得存放易爆物品和影響制氫操作的一切雜物,嚴禁金屬物體放在電解槽上,以免引起短路。
篇3:制氫站安全管理制度
為保證制氫站人身安全,設備安全,運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除正常當班氫站運行人員,其它生產人員如無工作需要,一律禁止入內,有工作需要須經氫站值班人員許可方可入內;外單位人員由輔控車間同意方可入內。進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制氫站出入登記制度》。
2、氫站嚴禁明火、吸煙、穿帶釘子鞋,操作人員必須穿著防靜電工作服。
3、制氫站圍墻外5米,制氫站內所有場所嚴禁吸煙,禁止使用電力加熱設備,行燈等電氣工具,禁止存放汽油、稀料、酒精、油棉紗等易燃物品。
4、消防部門應在制氫站配備數量足夠的消防器材(如二氧化碳滅火器或1211滅火器),石棉布若干。按照消防規程進行定期檢查和試驗,確保消防器材的可靠性。
5、值班人員應保持氫設備及地面清潔,電解槽上及周圍嚴禁放置工具及其它物品,注意防止電解槽極間短路,電解槽墊腳應清潔、干燥、絕緣良好,無接地現象。
6、制氫站值班人員必須熟悉設備操作方法及事故處理方法,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獨立進行操作。
7、所有制氫設備及管道嚴禁用鐵器敲打、撞擊以防發生火花,設備運行時,禁止攀登氫氣管道。
8、凍結的管道,截門以及其它設備等,只能用蒸汽或開水解凍,絕對禁止用火烘烤。
9、制氫和供氫場所應采用防爆型電氣裝置,室外還應裝有防雷裝置。
10、在有壓力的氫、氧設備及管道系統上緊螺絲,在電解槽或框架上及其他氫氣管道、閥門上進行操作或檢修時,應使用銅制工具。
11、在氣體排放操作時,禁止將氧氣、氫氣急劇排放,以防摩擦自燃。
12、檢查設備管道、截門漏氣情況時,應用氫檢漏儀或肥皂水,絕對禁止點燃方法測漏氫。
13、除化學制氫人員在氫站取氣體樣品時,未經本車間允許,嚴禁在氫站取氫,取氧及取水。
14、制氫站需要進行明火作業時,要嚴格執行《氫氣設備現場動火制度》,認真作好防火措施。
15、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制氫站值班人員對設備的各項操作應作到:一看、二想、三通過、四復查,操作有記錄。
16、進行配置或輸送堿液的操作,必須穿膠靴,戴膠皮手套及防護眼鏡,工作現場應備有2%稀硼酸溶液。
17、不要將水濺到電解槽上,禁止用兩只手分別接觸到兩個不同的電極上。
18、油脂和油類不準和氧氣接觸,以防油劇烈氧化而燃燒。進行制氫設備的維護工作時,手和衣服不應沾有油脂。
19、開關氫、氧系統閥門時應緩慢操作,防止氫氣、氧氣急劇放出,避免因靜電火花而產生自燃爆炸。
20、運行中貯氫罐的最高壓力冬季為3.0MPa,夏季為2.8MPa,運行中嚴禁超壓。
21、運行過程中應定時巡回檢查制氫儲氫設備,確保制氫站氫、氧壓力調整器工作正常,運行中氫氧兩側調整器的液位差不得超過10mm,停用期間不得超過100mm,自動壓力調節器失靈的情況下,禁止投運制氫設備。
22、如果制氫站氫氣質量低于控制要求,應立即停止向貯氫罐送氫,逐罐化驗貯氫罐的氫氣純度,不合格的氫氣應采用水或氮氣進行置換,在排放過程中應控制好排氫的速度并避免周圍產生明火,盡快查找制氫系統氫氣純度降低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23、按照《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規定的周期或大修期間對貯氫罐進行壁厚測定,氫罐檢修后運行前要進行水壓實驗、氣密性實驗。氫罐在檢修轉運行或運行轉檢修間都要進行水、氣置換。
24、氫站的制氫和儲氫設備的壓力表、安全閥應定期進行校驗,定期進行儲氫罐的金屬探傷試驗。
25、氫中氧、氧中氫表必須正常投入運行,否則不能投運制氫設備。
26、在制氫站或氫氣系統附近進行明火作業應嚴格執行動火工作票制度,動火前由制氫站人員按照工作范圍測量明火作業地點的氫含量(最少測量4個點),在動火工作票上簽字并注明氫含量的最大值,工作負責人根據工作性質決定是否動火(規程要求空氣中的氫含量不得超過0.4%)。在工作中嚴禁擴大工作范圍,測氫的有效期不得超過4小時。在制氫或供氫設備上實施動火作業時,要完全退氫后才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