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風測塵工職業危害崗位操作規程
(一)職業危害因素
在測風測塵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煤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甲烷。對人體的危害,可造成塵肺病、急性化學毒物中毒。
(二)操作規程
一、測風
1、檢查測風站周圍有無行人、車輛,頂板、煤幫支護情況等項目。
2、檢查所攜帶的各類儀器、儀表是否完好。
3、開始測風時風表空轉30s,采用合適的測風方向,姿勢采用側身法或改進法,風表與風流方向垂直,同一斷面測量3次。
4、及時填寫牌板,做好記錄,填寫臺賬及報表。
二、測塵
1、檢查采樣點周圍有無行人、車輛,頂板、煤幫支護情況及架線高度等項目。
2、檢查所攜帶的各類儀器、儀表是否完好。
3、采樣點設在回風側,采樣高度為1.5m左右,儀器采樣口迎向風流,連續性產塵作業在正常狀態5min后采樣,間斷性作業在人工作業時采樣。
4、采樣時調節好儀器流量,保持流速穩定。
5、做好記錄,填寫臺賬及報表。
(三)防護措施
1、正確配戴使用防塵口罩,定期更換;攜帶自救器,做好個人防護。
2、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掌握防護技能。
篇2:測塵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負責井下各井巷、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有人的工作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粉塵分散度、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和落塵的測定、采樣和分析化驗工作。
2.負責防塵水源、水質和水壓、流量分布情況的測定。
3.負責繪制礦井防塵系統圖,編制測塵報表,分析整理測塵資料和管理防塵圖牌板。
4.熟悉現用測塵儀表、分析天平、水表、壓力表等的原理、構造和維護方法及測塵、測硅用的各種化學試劑的性質、作用,并能熟練操作,正確應用。
5.熟悉礦井防塵系統,掌握《規程》對防塵水源水質和水壓的規定和礦井防塵設計及實際的水壓、流量的分布情況,發現不符合《規程》規定、設計標準和實際需要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向領導匯報,以確保粉塵防治工作的有效、正常進行。
6.掌握《規程》對粉塵濃度的規定和井下各處防塵設施的使用與管理狀況、降塵效果,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篇3:測塵工崗位責任制范例
第一條負責定期測定礦井粉塵濃度,根據各地點粉塵濃度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及時提出整改方案。
第二條積極配合通防工區做好礦井粉塵防治工作。
第三條及時準確填報測塵報表、各種臺帳、記錄和繪制防塵系統圖。
第四條按時參加班前班后會和安全學習會。
第五條對礦井通風、防塵、防滅火系統;設施、裝置、設備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或處理,確保其完好、正常工作,滿足安全生產要求。
第六條嚴格按照防治粉塵的措施進行現場工作,并做好監督實施。
第七條根據通防工區安排,認真排查“一通三防”隱患,及時發現煤礦“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隱患,并做到及時處理、匯報。
第八條做好所用儀器儀表的按標準使用和保養。
第九條負責儀器儀表的送檢、標校以及游離二氧化硅、粉塵分散度的送檢工作。
第十條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