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易燃易爆庫安全操作規程

易燃易爆庫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7161

1.易燃易爆倉庫應通風良好。倉庫周圍應有圍墻并裝置大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倉庫。

2.倉庫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所管物品的安全知識。嚴禁煙火,不準把火種、易燃物品和鐵器等帶入庫內。

3.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分別存放在專用倉庫中,不得隨意亂放。存放電石應注意防潮。

4.庫內不得同時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過規定的儲存數量。

5.倉庫必須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過期變質的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時處理。

6.嚴禁在倉庫內住宿、開會。收發物品要有嚴格的登記手續。

7.必須配備充分、完好、適用的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明顯方便的地方。

8.倉庫內的電機、電氣設備,必須按設計規范采用密閉防爆型設備。要定期檢查,確保安全可靠,倉庫人員不得拆卸。

9.報警系統必須良好,并定期檢查,確保有效。

10.運送易燃、易爆物品時,蓋要擰緊,容器要豎直放穩。運送人員禁止吸煙,沿途須距離火種5米以外。運送電石時,先要把桶蓋松開放出氣體,中途注意防潮,雨天不準裝運電石。

11.壓力氣瓶的存放、使用和運輸,必須遵守國家頒布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場所安全操作規定

1、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的廠房、車間必須按照火災危險性的類別,滿足建筑總平面布置、防火間距、建筑耐火等級、結構構造、防火分區分隔、廠房防爆泄壓、通風采暖、安全疏散、防爆電氣設備的要求,并在建筑物內設置相應的消防設施。

2、使用易燃易爆品的場所,對生產設備除了經常檢查維修管理外,要定期進行停產大檢修,檢修的設備要經安全技術部門鑒定合格后,方可啟用。

3、易燃易爆場所應禁止電焊氧割明火作業,將需要動火檢修的設備拆卸到安全地點動火修理。

4、對無法拆卸必須進行電焊氧割的設備,凡裝過或使用過易燃易爆化學品的貯罐、容器、管道等,須事先采取水沖刷、蒸氣吹掃,或用惰性氣體置換,經取樣分析有科學根據不會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方可進行。

5、動火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動火管理規定,預先提出申請,報生產物資部,經主管負責人審核后,交專職安全員確認批準。特殊場合及危險性較大的,需報廠長批準方可動火操作。

6、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品的車間內嚴禁煙火,禁止帶入一切火種,不準穿帶有鐵釘的鞋和化纖衣服進入車間,開啟盛裝易燃液體的容器時,應采用碰擊部發火光的工具。

7、生產車間內不準作倉庫存放易燃易爆原料和成品,使用易燃易爆品時,要做到使用多少,由領料員到倉庫領多少,余料要在每天下班前歸還至倉庫,不允許隨處放置,車間內不應有余料過夜。特殊情況必須密封處理好,并遠離可能發生火源的場所。

篇3:易燃易爆場所安全操作規程

1、易燃易爆場所如熱交換站、鼓風機房、消化池車間、沼氣柜附近應嚴禁煙火,人員不得隨意出入;

2、在積存有可燃性氣體或蒸汽管溝、下水道、閥門井附近不允許動火,必須確認無火災隱患后方可作業;

3、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嚴禁使用明火烘烤結冰管道設備,可使用熱水進行解凍作業;

4、對于容易在空氣中劇烈氧化放熱自燃的物質如脫硫劑,應密閉避免與空氣接觸;

5、可燃物的存放必須與高溫器具、設備表面保持足夠的防火間距;

6、易燃易爆場所應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

7、易燃易爆場所作業時,職工應穿戴防靜電的衣帽,嚴禁穿化纖衣物進入,更要防止鐵器撞擊地面;

8、不能用水及泡沫滅火器撲滅電氣火災,因為水及泡沫可導電,也不能用水撲滅比水比重輕的油類火災,因為油可浮在水上,造成火災蔓延;

9、易燃易爆場所必須采取有效的監控措施,當監測儀表報警后,應采取適當的安全防范措施。監測儀表校驗或維修期間,應懸掛安全警示標志,關閉各處氣源閥門,盡量不開動生產設備;

10、易燃易爆場所,應盡量避免焊接作業,必需時,應采取安全措施且焊接地點應和易燃易爆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11、搬運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容器、氣瓶,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防止相互撞擊;

12、生產過程中,應防止易燃易爆物的跑、冒、滴、漏,避免其外逸、擴散,引起爆炸;

13、值班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進入過濾器間、污泥控制間等防火防爆重點區域必須開啟防爆排氣扇30分鐘以上;

14、在非冰凍季節,保證過濾器間等防火防爆重點區域的空氣流通,把全部窗子打開,冰凍季節保證防爆軸流風機的長期通風運行;

15、定期保養緊固各法蘭閥門等,避免沼氣外逸現象的發生;

16、嚴禁在過濾器間有動火作業現象,沼氣柜周圍20米之內嚴禁動火作業;

17、嚴禁閑雜人員在沼氣柜、沼氣火炬、脫硫塔等區域活動;

18、嚴格消化池區域人員出入管理制度,嚴禁將火柴、打火機、手機等火種帶入;

19、沼氣系統的所有廠房均應符合國家規定的甲級防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