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中小學校舍安全突發事件處理預案
為及時有效地做好我區中小學、幼兒園校舍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提高防險救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害,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教學穩定。根據市、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區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的要求,結合本區教育系統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我區行政區域范圍內發生的下列中小學、幼兒園校舍安全突發事件:
(一)學校建筑物、構筑物及附屬設施坍塌、開裂、脫落等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二)學校供水、供電、電器和燃氣具失火、淹水、觸電等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三)學校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爆炸、泄露等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四)地震、暴風、雨雪、雷電等自然災害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五)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學藥品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
(六)其他和校舍安全有關的突發安全事件。
二、組織領導
(一)在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下成立漢陽區教育局校舍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組長:郭均春
工作小組副組長:吳良友周福生
工作小組成員:鄔又華田建躍陳衛琴魏慧民
李國強吳炎興
聯系電話:(見附表)
(二)主要工作職責:
(1)工作小組在區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傳達貫徹省、市、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安全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
(2)督促指導各校開展校舍安全管理和做好校舍安全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3)對校舍安全突發事件組織援救隊伍、并實施救援行動。
(4)配合區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公安、交通、醫院、消防等部門參與救援。
(5)向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事故和救援情況,協助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工作,完成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應急預備措施
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減少損失,確保安全的原則做好應急預備工作。
(一)各校要建立校舍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制度,成立學校搶險救援、警戒維護等若干應急工作實施小組,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二)要強化安全意識,加強校舍安全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救援、自救、逃生知識培訓和演練,提高校舍安全應急工作實施小組和師生的應急處理能力。
(三)加強對校舍、構筑物的檢查,特別是要加強對已封閉的D級危房的檢查和做好檢查記錄發現情況及時報告。
四、突發事件的報告與現場保護
各校要制定校舍安全突發事件處理預案,發生校舍安全突發事件后,要按救援與報告同時進行的原則實施報告制度。
(一)事故學校應立即向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報告的內容對突發事件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處理等基本情況和有關信息。
(二)組織搶險救護工作的同時,事故學校要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保護,在不影響救護的條件下防止有關的殘骸、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護現場重要的痕跡、物證。
(三)接到報告教育局應急處理工作小組要迅速到達現場了解事故情況,傳達貫徹指揮部指示,協同有關部門作好救援工作,形成詳細書面事故報告上報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并組織相關部門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處理。
五、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發生校舍安全突發事件后,工作小組和學校領導應果斷決策,迅速采取應急處理措施。
(一)負責現場救治,實施人員救護,排除險情。
(二)組織危險區人員疏散撤離,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勸說圍觀群眾離開現場。
(三)負責應急處理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保障搶險救援的物資的供應,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
六、調查處理
發生校舍安全突發事件后,在教育局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下成立由教育局應急處理工作小組成員和有關技術人員參加的調查組。在做好事故救援、現場保護的基礎上,調查人員要盡快開展現場勘察工作,做好有關當事人的詢問筆錄,掌握客觀真實情況,形成調查報告。
調查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救治措施不放過;當事人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責任人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對人為造成安全責任事故或在處理突發事件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造成重大損失的人員,由所在單位或上級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00五年六
篇2:校舍工程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校舍工程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進場前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和標化工地管理的教育,牢固樹立文明施工的意識,嚴格執行《浙江省文明施工安全標準化現場管理規定》的規定要求及公安部分通知(1998)38號、浙公通字(1998)307號文件關于重點工程治安保衛工作的規定,成立專職領導小組、專職人員,就現場治安保衛工作做出承諾,確保文明施工,爭創標化工地。
1、在施工現場醒目的位置處設置一圖標,并附上宣傳企業精神和本工程奮斗目標的標語口號。
2、施工現場應設圍墻、柵欄,并設立門衛,嚴禁閑人隨便進入現場。加強文明禮貌的教育和宣傳,嚴禁在建筑物上亂涂亂畫亂刻,不得在建筑物內隨地大、小便。
3、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總平面布置圖中的面積和位置搭設臨時設施,安排機具,堆放材料、構件及半成品。爭取使工地文明、整潔。
4、基礎施工時,棄土要按施工方案中的確定原則,在往外運土時,運土車輛在外出前均必須先清洗車輪,以保護交通道路的整潔。
5、施工現場應成立嚴格的分片句干和個人崗位責任制,在此基礎上,項目部成立由五人組成的專門現場清理小組,負責整個施工場的清理,并指定專人進行施工現場的平面管理。保證現場落手清,并定期進行考核,每周安排一次全面大清理,確保整個施工場的清潔、整齊。
6、現場材料堆場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各種材料必須按規格、型號、長短等規格碼放整齊。做到堆放一頭齊,堆位一條線。
7、在砼及砂漿的攪拌、運輸過程中,要做到不漏不溢,已溢漏的要及時清理,落地灰要及時清理利用,砂、石要清底使用。
8、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要按總平面布置的要求放置,機身要經常保持清潔、安全可靠。所有機械設備不得帶病運轉,攪拌機四周應有排水措施。
9、現場設置廁所,應在各施工樓層設置可移動的大小便桶,并指定專人每日打掃、清理,保持干凈,并做好滅蠅、滅蛆、滅蚊措施。
10、建立食堂衛生制度,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保證工地茶水的供應。
總之施工現場文明必須做到:
場地平整,道路暢通;給水排水,暢通無阻;
現場環境,安全衛生;材料構件,堆放整齊;
機具整潔,接零接地;危險物品,隔離貯存;
誰做誰清,及時干凈;工完料清,窗明地凈;
篇3:校舍安裝工程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校舍安裝工程施工環境保護措施
本工程地處海寧市區內,環境保護是施工單位的重要課題。工地的環境保護應納入城市文明建設的軌道,實現"藍天、碧水、綠色、清靜"的工地。全面規范工地環境和文明施工。
1、環境保護貫徹以人為本的方針,教育職工認識環境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
2、把環境保護落實到實處,施工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環境管理小組,分工把關,配備兼職環境衛生督察員(安全員兼),并將環境保護目標分解到責任人,層層落實責任,各司其職,納入個人業績考核中,與經濟效益分配直接掛鉤。
3、材料堆放嚴格按照建筑工地施工總平面圖布置要求,作到材料有序堆放,并分類標識,對廢料、邊角零料及時轉運出場。
4、控制施工揚塵,確保凈車出入工地。
5、在工地現場設置垃圾箱或容器,建筑垃圾歸類堆放,并有遮蓋。卸時嚴禁凌空拋撒,垃圾需密閉化運輸,
6、工地嚴禁焚燒垃圾和廢物;防止廢氣、煙塵和有害氣體污染。
7、在改建拆房過程中,產生粉塵較大時必須采取隨拆隨灑水,防止粉塵飛揚,不得隨意拋擲舊物、廢土和雜物。工地渣土、廢料必須集中放置,及時清運。
8、科學安排作業時間,夜間施工辦理施工許可證,降低噪聲污染,采用低噪聲工具,盡量避免人為產生噪聲。控制施工現場的光污染,做到施工不擾民。
9、精心保護工地的一草一木,損壞一棵,補植十棵。
10、施工時做到隨手清理,始終保持施工場地整潔。
11、施工時不大聲喧叫和使用廣播。
12、以上環境保護措施在開工前組織全體人員學習,教育面達到100%,做到人人重環保,個個講衛生,并將責任與經濟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