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舍定期檢查安全管理制度

學校舍定期檢查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2863

為加強我學校校舍安全管理,確保學校財產和師生的生命安全,真正做到校舍安全定期檢查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形成防范在前,責任到人,失責必究的工作機制,確保學校校舍安全問題早發現、早解決,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

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對師生人身安全極端負責的態度,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出發,切實增強做好學校校舍安全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全面加強學校的校舍安全定期檢查工作。

二、檢查內容

1、校舍的門、窗、屋面、屋架有無異常情況,疏散口是否暢通,廁所、圍墻、大門是否有安全隱患。

2、校舍墻體有無下沉或垂直斷裂現象,注意鋼結構件的銹蝕、變形等情況。

3、校舍內外墻皮和天花的粉刷層有無空鼓、脫落的危險。

4、學校電、水、暖設備、設施,是否安全可靠;特別是電線是否老化,接頭是否安全;有無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

5、防火、防雷、防盜、體育器材、設施是否安全可靠。

6、是否對師生定期進行校舍安全教育。

7、注意發現是否還有其它隱患、險情等現象。

三、檢查要求

1、健全工作網絡。為使校舍安全定期檢查安全管理制度順利實施,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為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校舍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總務處為校舍定期檢查安全管理的職能部門,成員包括門衛、實驗室、電腦室、圖書室等管理員,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負責對校舍安全檢查的具體工作。

2、加強宣傳教育。校舍安全人命關天,稍有不慎,即會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難以量計。因此,各學校每學期開學要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一次校舍安全的系統專項教育,也可結合其它內容,對學生進行一些校舍安全知識的書面測試或競賽活動等。學校領導班子每學期要就校舍安全和管理工作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和解決校舍建設和安全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形成專項工作計劃。

3、突出檢查重點。校舍安全檢查的重點為建設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前的陳舊校舍;人群集中、流動性大的教室、宿舍、廁所等。重點部位為校舍的基礎、承重墻部位和電線、防火、防雷等設施。

4、抓實各類檢查。學校要認真梳理校舍可能出現的問題,確定監控部位和方式,加強校舍的日常監管,把日常觀察和定期檢查結合起來,要求學校一般要做到:①學校校舍安全領導小組每學期初應對校舍進行一次全面性的安全檢查,特別是對建設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的陳舊校舍要進行重點細致的檢查;②學校總務處每月對學校校舍全面檢查一次,對可能出現的隱患要細致地進行日常觀察。

5、規范工作檔案。每次校舍安全檢查均應做好書面文字記錄,作為校舍檔案保存備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重大險情的應及時書面報告區教育局;對經技術鑒定為危房的一律封房停用,并及早采取斷然措施,消除禍患。

6、及時報告反饋。凡發現校舍重大險情的均應在第一時間上報區教育局和學校所在地人民政府,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險情、減少損失。有人員傷亡的,根據學校應急預案處置時,要動用一切手段及時組織搶救,力保人員安全。報告要做到及時、詳細、真實,不得瞞報、遲報、漏報或虛報。

篇2:校舍安全管理制度辦法

一、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保障學校、學生及教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的校舍是:學校的建筑物(如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樓、圖書館、室外廁所、、學生食堂、亭、廊、教師宿舍等);構筑物(如田徑場、景石、假山、雕塑等)。

三、學校校舍安全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校舍安全工作落到實處,責任到人。

四、管理常規

1、總務處主任、事務員、校產管理員要堅持每日巡查學校校舍。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排維修,并作好記錄。

2、總務處接到報告,必須到現場,查明情況。涉及安全的項目立即作出處理,一般問題及時安排維修。

3、全校教職工,特別是處(室)班主任、教研組長、班主任發現所轄范圍校舍安全隱患,應及時報告。發現重大安全隱患,應報告后勤主管校長,再報錦江區教育局,同時采取保護措施。

五、學校應根據校舍的特點,每學期組織對全校校舍進行全面檢查。雨季前檢查全校排水,檢查辦公樓屋面,檢查圍墻。同時嚴格按上級的安排,組織對校舍進行檢查。校舍安全檢查,應做好記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報告。

六、學校對校舍建筑物中的幕墻、門窗、網架、屋架、避雷設施等重點校舍,擬定定期檢測計劃,委托國家認定資質的機構檢測。

七、學校定期(三至五年)更換室外的體育設施、塑膠場地、室外欄桿、屋面防水,避免產生安全隱患。

八、總務處每年要根據校舍安全情況,制定維修計劃,重點安排涉及校舍安全的維修項目。校舍重大維修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規定,公開招標選擇信譽好、質量優的公司施工。一般維修,要注意使用合格的材料,保證質量。

九、總務處應建立全校校舍檔案,詳盡記載校舍以下基本情況;

1.安全檢查(或檢測)的情況;

2.重大安全隱患發現和處理;

3.涉及安全的重大維修改造事項;

4.發生校舍安全事故和處理情況。

十、校舍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應按“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實施。

十一、使用校舍舉行各種集體活動(超過300人以上),應遵循“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事先必須制定并熟悉相應的安全預案,正確使用校舍。活動時,主辦活動的負責人應當在場,(必要時應通知總務處、辦公室的有關人員到場監護)。如果發生問題,要負責按“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組織實施。

十二、校舍發生安全事故后,一般事故由學校安全事故調查小組調查提出處理意見,重大事故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調查處理。

篇3:校舍建筑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規范學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減少因校舍發生的不安全事故。制定以下制度:

一、學校成立校舍安全檢查領導小組,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

二、學校定期組織師生學習校舍安全防范常識和安全防范技能。對校舍安全隱患和事故的發現和發生及時作好逐級上報、排除和積極處理工作。

三、學校安全領導小組要堅持對校舍安全作到“六查六看”,即查墻基看下陷風化,查墻體看傾斜裂縫,查屋架看斷裂蟲蛀,查流水看排水暢通,查校外四周看危及師生安全因素,查死角看隱患。強化責任人目標責任。

四、學校管電人員要經常對學校用電進行檢查和修繕,在組織各類活動用電時,要考慮不利于安全的隱患,以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五、學校要經常作好校舍安全防范工作。學校和班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教師和學生家長要定期簽訂安全責任書和安全保證書。并認真組織學習實施。

六、校舍安全領導小組要作好有關校舍安全工作的會議、檢查、安全責任等記錄工作,一并納入學校安全檔案。

七、校舍安全領導小組要作好消防器材檢查,氣壓是否充足,藥劑有無失效,罐體是否銹蝕,噴射軟管是否老化,有無隨意挪動,噴嘴是否堵塞變形等。每學期檢查兩次,同時做好詳細的檢查記錄。

八、教室由班主任負責管理使用,并具體落實到個人。門窗有專人負責,做到及時關、鎖;教室做到手不摸墻,不亂涂、亂畫,不亂拉亂刻桌凳,不隨意開啟照明燈及電教設備;愛護教學用具、生活用具、衛生用具。

九、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排查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解決。

十、校教職工都要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加強校園校舍等方面的安全檢查和管理,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向領導匯報,及時處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杜絕事故的發生,保障國家財產安全和教職工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