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部本質安全管理理念范本
設備部本質安全圍繞源頭管理、過程控制、應急處置、持續改進四個環節,針對人員、設備、環境、管理四個要素,從全員安全生產理念的培養、制度的建設、管理的嚴密、設備的健康、系統的完善、技術的支持、人員的保障、環境的和諧等同步開展工作,真正轉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
(一)建立本質安全型企業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無漏洞。通過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使安全生產各項工作達到“目標明確、標準完善、流程清晰、偏差控制、績效評價、持續改進”的要求,實現管理無漏洞的目標。
(二)建立管控平臺,對工作動態監控、績效評價。遵循“管理制度化、制度標準化、標準表格化、表格信息化、流程軌道化、信息實時化”的工作思路,從規范各生產管理要素的基本臺賬、記錄、定期例行工作入手,把“三大標準”、四個責任,與體系要素的流程、節點控制有機結合,做到“四個凡事”。通過對要素管理流程的軌道化設計,實現管理過程的偏差控制,實現精細管理、精確定位、精準考核。
(三)組織對維護單位員工進行培訓,從技術角度上控制安全,從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提高崗位技能培訓入手,規范員工的作業行為,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推動企業安全文化的落地生根,實現人員無傷害,本質大安全。
(四)定期開展安全學習活動,目前的班組安全學習比較常見的是周安全活動日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安全簡報或事故通報等,照本宣科,單調乏味,這種學習多數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設備部要求改變現有的學習方式,徹底擺脫紙上談兵、脫離生產實際的學習模式,首先要形成講安全的風氣,營造企業的安全文化氛圍,同時把安全教育工作與職工的切身利益相結合,促使職工自覺遵守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對于事故通報、安全簡報、安全指示的學習,不能形而上學,不為學習而學習,一定要聯系職工的思想實際和本崗位的生產實際,進行舉一反三的討論分析這樣才能使安全學習真正起到提高員工素質的作用,通過安全學習剖析問題所在,通過安全學習的個人發言,激發人員思考安全問題,從而達到我要安全。
(五)深入開展“缺陷分析”活動,建立問題庫、裂化分析庫、隱患庫等一系列控制措施,實現設備無缺陷、系統無故障。從設備、系統的設計、選型開始,切實提高設備、系統的完整性、協調性、可靠性;進一步深化點檢定修、標準化檢修,切實推動崗位分析、專業分析和異常分析活動,規范DCS報警點管理、開展SIS點檢,從劣化趨勢和傾向管理入手,把設備缺陷徹底消除。實施科技興安,不斷提高技術監控水平,為實現設備無缺陷、系統無障礙奠定基礎。
(六)深入開展“文明生產上水平”活動,實現“人機環境和諧統一”。通過體系的正常運行,不斷提高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進一步落實安全設施標準化,不斷改善勞動作業環境,消除現場影響人身安全與健康的因素,為員工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實現人機環境的和諧統一。
(七)通過安全學習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安全行為在工作中多表現為冒險、蠻干、思想麻痹、習慣性違章等,很容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設備損壞事故。對于生產電這種高危特殊產品的行業,應該靠不斷強化安全教育來實現安全意識的轉變,完善自我保護意識。在現場作業中,老員工應指導和教育年輕的員工注意并避開方方面面的危險點,保證自身的安全。做任何工作之前,應先檢查是否存在危險,三思而后行。從習慣性安全檢查到反習慣性違章作業,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安全意識便能根深蒂固,得到永久的鞏固并提高,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八)推動安全文化建設,為本質安全型企業創建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圍繞集團公司“務實和諧、同心跨越”的企業精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大力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以“規范化管理、標準化作業”作為推動安全文化建設的切入點,為本質安全型企業的創建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九)做好自查自評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日常生產中的危險,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加強對日常生產工作中的安全性進行度量和預測,確認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相應的整改和控制措施,達到預防、控制安全隱患和事故的發生。開展自查自評工作要求職工對現有的安全工作進行診斷,做到心中有數,是提高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職工根據自己的責任范圍,科學地、客觀地按照自查項目表逐項進行,對配電設施、生產設備、安全工器具進行查評、填表,并對查評結果進行總結,對總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以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做到預先發現各種隱患,達到減少和消滅事故的目的。
(十)嚴格工作票管理,工作票是檢修作業的生命票,任何檢修作業都必須辦理工作票,對于檢修人員來說,辦理工作票還是一種自我保護,可是很多檢修作業人員無法認識到這一點,總是急著干活,認為辦理工作票很麻煩,心里想著本來在半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通過辦理工作票而需要1.5小時,這種理念直接導致了安全問題發生,給安全管理帶來了嚴重的隱患。為扭轉現狀,點檢員作為工作票簽發人和責備的主人,現場檢查的第一要務就是工作票、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篇2:隧道物資設備部部長安全管理職責
⑴負責按照專項施工方案要求,購置滿足安全(防爆)性能的電氣設備、機械設備、通風設備、監控檢測設備等。
⑵負責對通風班組、電工班組及通風工作、用電工作,以及機械設備的使用等嚴格進行管理,對通風記錄每日進行檢查。
⑶負責聯系專門機構或專家對各種設備的安全(防爆)性能進行驗收,定期組織對瓦斯監控檢測設備儀器進行校驗。
⑷負責制定機械設備設施進場檢查驗收制度、檢查維修保養制度、“三定”(定人、定機、定責)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崗位職責等。
⑸負責組織對各種機械設備、電氣設備、通風設備、監控設備等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篇3:設備部工程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和上級部門有關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
(2)設備工程部是設備(包括各種物料管道)、建構筑物、道路、三廢排放設施、工業防塵防毒設施設備、特種設備、公司供用電及照明等設施和工程項目的歸口管理部門。
(3)負責組織對本單位的危險源、環境因素進行辨識、評價、更新和學習,并制定措施或管理方案加以控制。
(4)負責對本部門員工進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包括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不斷提高本部門員工的環保和安全意識。
(5)在委外工程施工,安裝、改裝、拆裝和修理設施、設備時,應簽定正式的包括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有效的合同,明確相關方在提供服務期間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責任,并監督落實。
(6)負責落實新建、擴建、改建項目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時”工作。
(7)負責對鍋爐、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和起重設備(包括吊機、電梯、電葫蘆)、廠內機動車輛的維修管理和年檢、復審工作。
(8)組織落實日常檢修和年度設備大、中修安全措施計劃。
(9)負責設備和工程項目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
(10)在進行固定資產、備件、工具的購置時,負責落實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要求。
(11)負責消防設施及其監控系統的維護和保養,確保消防設施的有效性。
(12)認真履行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內規定的本部門的各項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