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發電站并網安全條件評價規范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并網光伏發電站的電氣一次設備、電氣二次設備、調度自動化及通信、安全生產管理四個方面安全性評價的必備項目和評價項目、相關的評價方法和相應的評價依據。本標準適用于通過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以及通過10kV電壓等級與公共電網連接的地面光伏發電站,其他類型的光伏發電站參照執行。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光伏發電站應當通過并網安全性評價,已投入運行的光伏發電站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全性評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規范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本規范。然而,鼓勵根據本規范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GB1094.2-1996電力變壓器第2部分溫升GB2893-2008安全色GB2894-2008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14050-2008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GB26860-2011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9-2011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68-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19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29-2006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794-2012光伏發電站施工規范GB50797-201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T5582-1993高壓電力設備外絕緣污穢等級GB/T7252-20**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GB/T12325-2008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允許偏差GB/T12326-2008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GB/T13729-20**遠動終端設備GB/T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549-1993電能質量公共電網諧波GB/T15945-2008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允許偏差GB/T16434-1996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GB/T18210-2000晶體硅光伏(PV)方陣Ⅰ-Ⅴ特性的現場測量GB/T19964-2012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T20047.2-2006光伏(PV)組件安全鑒定第2部分:試驗要求GB/T26218.1-2010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1部分:定義、信息和一般原則GB/T26218.2-2010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2部分:交流系統用瓷和玻璃絕緣子GB/T29321-2012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GB/T50796-201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DL5027-199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T475-2006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DL/T516-2006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DL/T544-1994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DL/T545-2011電力系統微波通信運行管理規程DL/T547-2010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DL/T548-2012電力系統通信站過電壓防護規程DL/T553-1994220~500kV電力系統故障動態記錄技術準則DL/T572-2010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DL/T574-2010變壓器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則DL/T587-2007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DL/T593-2006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64-2008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DL/T724-2000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DL/T795-20**電力系統數字調度交換機DL/T969-2005變電站運行導則DL/T995-2006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DL/T1040-2007電網運行準則DL/T1051-2007電力技術監督導則DL/T1054-2007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技術監督規程DL/T5003-2005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T5044-2004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056-2007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157-20**電力系統調度通信交換網設計技術規程DL/T5202-2004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技術規程SJ/T11209-1999光伏器件第6部分:標準太陽電池組件的要求AQ/T9002-200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電網調度管理條例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2006)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號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5號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2號電網運行規則(試行)電監會工商總局GF-2003-0512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電監安全〔2006〕34號附件一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電監市場〔2006〕42號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電監安全〔2009〕22號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導則(試行)電監安全〔2009〕61號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電監安全〔2012〕11號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電發〔2000〕589號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82)水電生字第11號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運行管理規程電安生〔1994〕191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必備項目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的最基本要求,主要包含對電網和并網電站安全運行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技術和管理內容。3.2評價項目除必備項目外,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應當滿足的安全要求,主要用于評價并網光伏發電站及直接相關的設備、系統、安全管理工作中影響電網和光伏發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危險因素的嚴重程度。
4必備項目必備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表1必備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光伏發電站接入電網方式應符合電網公司接入系統批復文件。在涉網輸出匯總點設置易于操作、可閉鎖的并網總斷路器,且斷路器遮斷容量、三相故障清除時間應滿足電網安全運行要求。110kV及以上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應當經電力調度機構審批,并按有關規定執行。查看電氣主接線圖紙、光伏電站接入系統的批復文件。查閱斷路器資料及年度系統短路容量校核計算書,保護裝置文檔資料。查閱電力調度部門文件。1.該工程初步設計中,電氣主接線接入系統設計審查意見書;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二十一條;3.《電網運行準則》第5.3.2.1條b、5.4.2.1條。2光伏發電站和并網點設備的防雷和接地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實測值滿足設計要求;變電站防雷保護范圍應滿足要求;110kV及以上升壓站跨步電壓、接觸電勢測試合格。查閱交接試驗報告。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26.0.3條;2.《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7條;3.《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第3.7、4.3、5條;4.《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第4.3.5條。3高壓配電裝置的外絕緣爬電比距和電氣安全距離應滿足安裝點的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海拔)要求。查閱升壓站絕緣母線、高壓開關柜等各帶電設備的技術資料、設計資料,現場檢查。1.《高壓電力設備外絕緣污穢等級》第4條;2.《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1部分:定義、信息和一般原則》、《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2部分:交流系統用瓷和玻璃絕緣子》;3.《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10.1.7、10.1.8、10.1.9條;4.《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第4.1、4.7條。4逆變器應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查閱設備的技術資料、設計資料及相關權威部門出具的《光伏發電站逆變器低電壓穿越能力測試報告》,現場檢查。《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第8章。
篇2: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價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能;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公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介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育琶;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公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監督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