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供電線路防雷電放暴風雨安全措施
根據《安委辦》(2011)10號文的要求切實做好我礦“雨季三防”安全工作,保障礦井的安全生產,經礦委會研究決定,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措施
1、礦井關鍵設備、場所、供電線路系統進行防雷擊、防暴風雨專項檢查由“雨季三防”辦公室組織實施。
2、機電科負責“雨季三防”檢查工作的監督實施,并進行驗收。
3、機電隊要按照“雨季三防”辦公室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切實做好、做細此項工作,確保礦井供電安全。
二、安全措施:
1、對礦井來自變電站的兩趟高壓供電線路、礦變電所至井下兩趟高壓供電線路及井下的所有低壓供電線路進行全面檢查。
2、重點檢查防風拉線、轉角拉線及線桿的根基是否牢靠,發現問題要及時加固處理,達到防風、防雨要求。巡視線路時,嚴格按照外線電工作業規程進行。
3、對防雷擊的設施,避雷針、避雷器做好檢查、效驗,提高線路及設備本身的絕緣水平。
4、加強對絕緣薄弱點的保護。
6、雷暴時,盡量少在室外逗留,注意關閉好變電所內所有門窗,防止球形雷進入室內。
8、雷暴時,盡量遠離避雷針塔、煙囪、孤樹、路燈桿、等建筑設施。
9、下雨時,應注意離開電線、電話線、管網等設施1.5m以外,防止這些設施對人體二次放電傷人。
11、減少使用電話和手提電話。
12、切勿站立于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
13、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
14、為防止雷電波侵入井下,引起瓦斯、火災等事故,在各井筒進入井下的軌道應加裝絕緣道夾板,每對軌道至少安裝兩副道夾板,同時,由地面進入井下的軌道管路應在井口處用金屬體進行不少于兩處良好的集中接地。
15、通信線路必須在入井口處安裝熔斷器和避雷裝置。
16、對各個地點的接地極接地情況進行檢查、測試,確保各地點的接地電阻符合要求。
2011年4月22日
篇2:防雷電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防止或減少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范圍
適用于**公司地表工業場地作業場所、設備、設施。
3職責與分工
設備能源部、安全部:負責監督本制度的執行。
工區(選廠):為本制度的執行單位。
4工作內容及程序
4.1成立防雷安全領導小組,包括組長和組員,明確防雷安全生產責任人和具體的聯絡辦事人員。
4.2制定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資金到位、救援人員到位,確保高效妥善處理災情。
4.3建立健全雷電災害報告制度,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4有專人負責關注氣象部門發出的雷暴預報,并及時告知有關部門和人員。
4.5為確保防雷設施安全有效,各單位應加強對防雷設施的檢查維護,如發現防雷設施損壞的,應及時告知市(區)的防雷檢測所,盡快排除防雷安全隱患。在檢測報告、合格證失效前提前十五個工作日向防雷檢測所提出檢測申請,積極配合做好防雷設施定期檢測工作。
4.6新建、擴建、改建的防雷裝置必須向市氣象主管機構報建,通過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后方可進行施工,投入使用前要經過防雷驗收合格。
4.7要加強防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員防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4.8對違反法律法規導致雷擊責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篇3:防雷電氣接地施工技術交底
防雷電氣接地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工程形式概述
⒈本工程為高層住宅樓,地下2層,地上24層,高度77.2M。
⒉本工程設計防雷等級為二級,屋頂采用Φ10鍍鋅園鋼做避雷帶,利用柱內主筋作引下線,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
⒊本工程30M以上每三層作一次均壓環,均壓環利用圈梁主筋,30M以上的金屬門窗及屋頂金屬突出物做可靠接地。
⒋電氣接地與防雷接共用接地電阻不大于1Ω。
⒌設備層、首層、頂層設置總等電位做法。
⒍在地坪+500MM樓四角及中間設2處防雷測試點。
二、施工前準備及材料準備
⒈鍍鋅材料:扁鋼、園鋼、避雷網卡、螺絲、平墊圈、彈墊,以上材料鍍鋅層必須無剝落、光滑、無銹蝕,非鍍鋅件不得使用在此項工程中。
⒉防銹漆、防腐漆使用要正確,不得隨意涂抹只能在焊接處刷用。
三、主要機具
⒈常用的電工手動工具:手錘、鋼鋸、電焊機、手動葫蘆、盒尺、小線、電錘、煨彎器、緊線機。以上機具要安全可靠,測量度保持精確,保證使用動能。
四、作業條件
⒈接地體敷設,在土建底板筋綁扎完畢,引上線柱筋綁扎完畢。
⒉引上線利用工程柱內主筋,主筋采用電渣弧焊引上。
⒊均壓環敷設,在頂板圈梁綁扎完畢,合模以前。
⒋總等電位敷設,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畢,合模前。
⒌重復接地板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后。
⒎屋頂避雷網安裝在土建女兒墻及屋面做好,不再大面積施工后。
五、工藝流程
接地體焊接→引上線主筋定位→引上線與接地體焊接及測試點安裝→引上線焊接→等電位焊接→均壓環焊接→金屬窗戶焊接→避雷網安裝。
六、施工說明及操作工藝
⒈本工程利用基礎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與防雷引上線11處連接分別為J―1、J―5、J―8、
J―12、F―12、F―1、D―1、D―12、A―1、A―6、A―12軸共11處引上。在頂層由
D―1軸處引至E―4軸并由該軸引上,由A―6軸引至C―6軸并引上由D―9引至E―9軸并引上由J―8軸引至G―6軸并引上,該部分引上為頂層水箱間引出女兒墻,防雷引上線暗敷設將來頂層防雷網與該處引上線連接后就不在做明網與下層連接。
⒉室內等電位作法:各種進樓的金屬管道在水暖及其它專業予留套管右側由防雷接地引至并做一根4*40扁鋼,扁鋼一端開ф10孔待用,一端與引來的防雷接地焊接形成總等電位,在地下一層管道豎井,強弱電豎井各做一圈,首層、頂層4*40扁鋼
予留出扁鐵與金屬管道做電氣連接,采用軟銅絲編織帶連接。
⒊地板筋焊接成網狀形,橫筋與豎筋連接,然后在引上點處與引上線主筋連接,伸縮處理可在屋頂連接。
⒋測試點在室外地坪500MM由引上線引一根4×40扁鋼至測試點箱,測試點箱做成160×250×160,外做防雨措施如墊一塊橡膠板。
⒌在10層頂板圈梁利用主筋與引下線可靠連接成等電位形成每三層做一圈均壓環,外圍金屬門窗大于3M的做三處預埋Φ10園鋼或25×3扁鋼(2M內做2處,每1M做1處)與金屬門窗可靠連接防止雷擊。
⒍屋頂避雷網引上線此至屋頂端后利用Φ12鍍鋅園鋼引出預留300―500MM備用于避雷網焊接(具體作法見避雷網技術交底)。
七、質量標準
⒈材料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⒉各接地點的分支線必須與接地直接連接,嚴禁串聯。
⒊焊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⒋引上線數量、位置必須準確,不得遺漏。
⒌搭接長度符合要求:扁鋼≥2D,園鋼與扁鋼≥6D。
⒍扁鋼搭接焊三個棱邊,園鋼雙面施焊。
⒎埋設在土內扁鋼在焊接處應做防腐處理。
⒏引上線每層鋼筋上必須有明顯標記,不得混亂。
八、成品保護
⒈不得隨意焊接或隨意切割土建鋼筋。
⒉引上線做標記時不得涂漆太多污染鋼筋。
⒊認真防護防雷引上線,被別工種隨意切割破壞。
九、注意質量問題
⒈引下線位置不準確,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⒉焊接面不夠,藥渣處理不干凈,焊接工藝質量應專業焊工操作。
⒊利用主筋截面達不到要求,應及時更正,采用變通措施。
⒋搭接面積不夠,土內埋設防腐做不到位,嚴格按規范要求做。
⒌漏焊或遺忘各種接地引線,應及時補救。
⒍各種暗敷設接地線應有各種驗收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