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術交底

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9902

混凝土工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技術交底

分項工程名稱施工部門交底內容

一、安全常識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禁止吸煙。

2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上崗,疲勞作業、帶病作業。

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二、作業安全振搗手在使用振動棒作業時,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膠鞋。振動棒嚴禁在鋼筋上,愣別振搗,避免把電機燒毀。振動器應放置在固定的架子上,不得扎在鋼筋上,不準拖拉。振動棒嚴禁在鋼筋上,愣別振搗,避免把電機燒毀。振動器、振動棒的電源線路必須完整,嚴禁使用有破損的電纜。作業人員禁止用濕手開或關電源,以防觸電。作業時,臨邊防護必須完整、有效,嚴禁無防護作業。砼泵輸送砼時,管道接頭嚴密、牢固,管道的架子必須牢固,輸送前必須試壓,檢修必須卸壓;立管與樓層預留洞用木楔卡牢,鋼管固定。砼澆筑時,采用布料桿布料,布料桿固定架采用直徑φ48.5的鋼管搭設,橫立桿間距均為1500,布料桿底座與固定架用鋼管固定牢固,保證砼輸送時,布料桿穩定、不搖晃、不傾斜?;A砼澆注時,基槽四周臨邊防護完整,上下走人行馬道,在槽邊不得向槽里投擲物體。利用塔吊吊運物體時,起吊吊鉤吊起超過頭部方可松手、超過障礙物以上的允許高度,才能行車或轉臂;吊物下落時,施工人員不得站在吊物下,待吊物下落距地1m左右時,作業人員過去扶穩吊物,緩緩落地。在運輸、澆灌的同時,有落地灰要及時回收利用,并且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保持施工現場清潔衛生。

1、用貨梯或井架運輸時,小車車把不得伸出籠外,車輪前后要楔牢;

2、澆灌框架梁柱砼,要注意觀察模板,頂架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

3,在澆灌結構邊沿的柱、梁砼時,外部應有平橋或安全網等必要的安全措施;,4,澆灌深基坑基礎砼前和施工過程中,應檢查基坑邊坡土質有無崩裂傾塌的危險,如發現情況,應立即報告并采取措施。

5,使用振動棒時應穿戴防護用品,用裝有漏電保護開關的制箱,制箱應架空放置;

6,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作業,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準進行下一道工序作業。

篇2:寫字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寫字樓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2006年7月10日

工程名稱:**小區寫字樓

分部名稱:基礎、主體分部

分部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

交底內容:

(1)施工準備。澆注混凝土之前,首先對各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即C25、C30砼預算材料進到現場,取石子、砂子和水泥,到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試驗。混凝土的試配強度應比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高難度具數值。且有試配申請單中的強度等級搞試配報告。

對施工用的水泥送檢試驗并符合強度要求以后再使用。對進場的砂、石子進行試驗;同時,對使用的各種鋼筋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應符合要求,對焊接接頭也及時進行試驗并應符合要求。

施澆混凝土前,攪拌機已備好兩臺振動器,且保養良好。運送生料小車12輛已整修良好待用。并備20m和30m水管2條及鐵撬等工具和鋼板10塊,要求扎好腳手架,并對升降機進行整修保養備用。對已成形且定位的鋼筋骨架和網片,逐一進行檢查復核,對模板進行打平和拉線檢查,并對刷油及堵洞縫進行補修,同時,對木模板進行澆水濕潤。

(2)人員組織。3人負責質量檢查;施工員負責安排混凝土班的33名工人(混凝土班3個,每班11人),采用晝夜工"三班倒"。隨班電工、模板工、鋼筋工各1個,各負其責。

(3)施工工藝和施工操作?;炷翑嚢钑r間,即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于或等于3cm時,攪拌的最短時間;強制式攪拌機容積為350L時,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最短時間為90秒。

混凝土自高處傾落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在豎向結構中澆混凝土時,不得發生離析現象。如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溜筒等方法。澆注豎向結構混凝土前,底部應先填鋪50-100mm厚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應隨澆注高度的上升而酌予剃減。

混凝土澆注層的厚度為表面振動200mm;輕骨料混凝土表面振動200mm;插入振搗300mm厚在人工搗固時、基礎、無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的結構中,澆注厚主為250mm;在梁、墻板、柱結構中,澆注厚度為200mm;在配筋密列的結構中,澆注厚度為150mm。澆注混凝土的最大間隙時間,低于C30的混凝土,在氣溫≤25℃和氣溫>25℃時,最大間隙時間(min)分別是210min和180min.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30時,則氣溫≤℃時,最大間隙時間是180min,氣溫>25℃時,最大間隙時間為150min。

澆注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澆注大體積混進應合理分段分層進行,并使混凝土隨高度均勻上升。澆注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氣溫不宜超過28℃。施工縫留置位置應在澆注前確定,以保證留在基礎的頂面,如果采取適當加強措施,施工縫也可留置位置應在澆注前確定,以保證留在基礎的頂面,如果采取適當加強措施,施工縫也可留置在基礎頂面稍高一些的地方,施工縫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單向板,施工縫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部位。有

主次梁的順著次梁方面梁柱,施工縫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在施工縫處繼續澆注混凝土時,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或軟弱的混凝土層,并加以砂漿洗干凈,不得有積水。澆注前施工縫處宜先鋪水泥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1層,混凝土應精心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在采用振搗器振實混凝土進,應符合以下規定:①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搗實,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②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輕骨料混凝土的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的1倍;振搗器距模板,不應大于振搗器使用半徑的1/2,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吊環、預埋件等。③為供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cm;④表面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蓋已振料部分的邊緣。⑤在澆注與柱和墻邊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墻澆注完畢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然后,再進行澆注。⑥梁和板應同時進行澆注混凝土。較大尺寸的梁(梁高大于1m)、拱和類擬的結構,可單獨澆注。

對于承受力作用的設備基礎的施工縫處理:①標高不同的兩個水平施工縫,其高低接合處應留成臺階形。②在水平施工縫上繼續澆注混凝土前,應對地腳螺栓進行1次觀測校正。③施工縫處應鋼筋,其直徑為12-16mm,長度為500-600mm,間距為500mm,在臺階式施工縫的垂直面上亦應補鋼筋。④施工縫的混凝土終凝時,應在其表面鑿毛,在繼續澆注前,用水沖干凈,濕潤后,在表面上抹1-15mm厚的與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

(4)質量標準?;炷凉こ虘_保質量,應振搗密實、梁、柱、板及構件表面光滑、平整。其任何一處麻面面積,在梁、柱上一處應不大于1000cm2,累計不大于4000cm2,按梁、柱和獨立基礎和件數各抽查10%,但檢查均不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一次(每處3-5m)但檢查均不少于3處;墻、板上一處應不大于2000cm2,累計不大于4000cm2,按梁、柱和獨立基礎和件數各抽查10%,但檢查均不小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一次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蜂窩系指混凝土表面無水泥漿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護層厚度的缺陷)。對于混凝土中孔洞面積、梁、柱上一處不大于40cm2,累計不大于80cm2;基礎、墻、板上一處不大于100cm2,累計不大于40cm。對于混凝土夾渣層長度、深度均符合要求,即為梁、柱上的縫隙夾長充和深度均不大于5cm;基礎、墻、板上的縫隙夾渣長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二處。

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要求為:①軸線位移。獨立基礎允許偏差為10mm;柱梁、板允許偏差為±10mm;其它基礎允許偏差為15mm。②標高。層高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允許偏差為±25mm。③截面尺寸?;A允許偏差為+15mm、-10mm;④柱、墻、梁允許偏差為+8mm、-5mm。柱、墻垂直度。每層允許偏差為5mm,全高允許偏差為20mm。⑤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8mm。⑥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10mm;⑦預埋管、預埋螺栓、預埋孔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5mm。⑧預留沿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15mm。

(5)成品保護?;炷两K凝前,初凝期間,禁止在混凝土上振動,不準上人和放物碰撞,要用塑料布遮蓋嚴密,保護水分?;炷两K凝后即夏天氣溫高時,12小時后要開始專人澆灑水養護;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要保住水分,且加蓋防凍草包,養護天數,對普通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晝夜;摻有緩凝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晝夜。

(6)安全施工。機具由專人專機保養,工人

進工地必須戴安全帽。操作工戴安全帽和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振動器由專人使用;腳手架應牢固,防護欄、安全網設置合理,電工隨班及時檢查線路、機具及接地情況,預防漏電傷人。

(7)技術資料。混凝土工程的資料較多,且十分關鍵,資料員要負責在施工前搞好各強度混凝土的試配,并完成試配強度試驗,在施工前還要完成全部鋼材合格證索取和試驗工作,對于施工中的每100m3或100盤混凝土要取樣送去試驗。質量檢查工作應搞好班組自檢記錄和質量驗收記錄資料整理工作及施工日志記錄,同時對進行的砂、石子進行取樣試驗。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底人:

年月日

篇3:住宅樓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

住宅樓混凝土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年月日

工程名稱:**苑一期工程四標段

分部名稱:基礎及主體分部

分部工程名稱:混凝土工程

交底內容:

(1)施工準備。澆注混凝土之前,首先對各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即砼預算材料進入現場,取石子、砂子和水泥,到試驗室進行配合比試驗。

對施工用的水泥送檢試驗并符合強度要求以后再使用。對進場的砂、石子進行試驗;同時,對使用的各種鋼筋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應符合要求,對焊接接頭也及時進行試驗并應符合要求。

澆注混凝土前,確保砼攪拌機運轉正常,且保養良好。并準備30m和50m水管2條及鐵撬等工具和鋼板等,要求扎好腳手架。對已成形且定位的鋼筋骨架和網片,逐一進行檢查復核,對模板進行打平和拉線檢查,并對刷油及堵洞縫進行補修,同時,對木模板進行澆水濕潤。

(2)人員組織。5人負責質量檢查;施工員負責安排混凝土班的40名工人(混凝土班2個,每班20人),采用晝夜工"三班倒"。隨班安排電工、模板工、鋼筋工各1個,各負其責。

(3)施工工藝和施工操作?;炷磷愿咛巸A落自由高度,不應超過2m。在豎向結構中澆混凝土時,不得發生離析現象。如高度超過3m時,應采用串筒、溜槽等方法。澆注豎向結構混凝土前,底部應先填鋪50-100mm厚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在雨、雪天不宜露天澆注混凝土,如澆注時,要有防護有效措施。

澆注混凝土的最大間隙時間,低于C30的混凝土,在氣溫≤25℃和氣溫>25℃時,最大間隙時間(min)分別是210min和180min.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30時,則氣溫≤25℃時,最大間隙時間是180min,氣溫>25℃時,最大間隙時間為150min。

澆注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澆注大體積混凝土應合理分段分層進行,并使混凝土隨高度均勻上升。澆注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氣溫不宜超過28℃。施工縫留置位置應在澆注前確定,澆注板砼時,施工縫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部位。澆注梁砼時,施工縫留置在梁跨度中間的1/3范圍內。在施工縫處繼續澆注砼時,在已經硬化的砼表面上,應清除塑料薄膜和松動的石子或軟弱砼層,并沖洗干凈。澆注施工縫處砼時宜先鋪與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砼應振搗密實,使新舊砼緊密結合。

在采用振搗器振實混凝土時,應符合以下規定:①應使混凝土搗實,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②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輕骨料混凝土的間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徑的1倍;振搗器距模板,不應大于振搗器使用半徑的1/2,并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模板、芯管、吊環、預埋件等。

③在澆注柱和墻邊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墻澆注完畢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然后,再進行澆注。④梁和板應同時進行澆注混凝土。較大尺寸的梁(梁高大于1m)、拱和類擬的結構,可單獨澆注。

(4)質量標準?;炷凉こ虘_保質量,應振搗密實、梁、柱、板及構件表面光滑、平整。其任何一處麻面面積,在梁、柱上一處應不大于1000cm2,累計不大于4000cm2,按梁、柱和獨立基礎和件數各抽查10%,但檢查均不少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一次(每處3-5m)但檢查均不少于3處;墻、板上一處應不大于2000cm2,累計不大于4000cm2,按梁、柱和獨立基礎和件數各抽查10%,但檢查均不小于3件。帶形基礎、圈梁每30-50m抽查一次按有代表性抽查10%。(蜂窩系指混凝土表面無水泥漿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護層厚度的缺陷)。對于混凝土中孔洞面積、梁、柱上一處不大于40cm2,累計不大于80cm2;基礎、墻、板上一處不大于100cm2,累計不大于40cm。對于混凝土夾渣層長度、深度均符合要求,即為梁、柱上的縫隙夾長充和深度均不大于5cm;基礎、墻、板上的縫隙夾渣長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二處。

現澆混凝土允許偏差要求為:①軸線位移。獨立基礎允許偏差為10mm;其它基礎允許偏差為15mm。柱、墻、梁允許偏差為8mm②標高。層高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允許偏差為±30mm。③截面尺寸。允許偏差為+8mm、-5mm;④垂直度:層高小于或等于5m時,允許偏差為8mm,層高大于5m時,允許偏差為10mm。⑤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8mm。⑥預埋件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10mm;⑦預埋管、預埋螺栓、預埋孔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5mm。⑧預留洞中心線位移。允許偏差為15mm。

(5)成品保護?;炷两K凝前,初凝期間,禁止在混凝土上走動,不準上人和放物碰撞,要用塑料布遮蓋嚴密?;炷两K凝后即夏天氣溫高時,12小時后要開始專人澆灑水養護;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要保住水分,且加蓋防凍草包,養護天數,對普通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晝夜;摻有緩凝劑或有抗滲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晝夜。

(6)安全施工。機具由專人專機保養,工人進工地必須戴安全帽。操作工戴安全帽和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振動器由專人使用;腳手架應牢固,防護欄、安全網設置合理,電工隨班及時檢查線路、機具及接地情況,預防漏電傷人。

(7)技術資料。混凝土工程的資料較多,且十分關鍵,資料員要負責在施工前搞好各強度混凝土的試配,并完成試配強度試驗,在施工前還要完成全部鋼材合格證索取和試驗工作,質量檢查工作應搞好班組自檢記錄和質量驗收記錄資料整理工作及施工日志記錄,同時對進行的砂、石子進行取樣試驗。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底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