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基層庫站HSE考核試題

公司基層庫站HSE考核試題

2024-07-13 閱讀 5823

一、填空題(共20分,每題2分)

1、公司HSE方針是:?、?、、

、、?。

2、公司HSE目標是:?、?、?、?。

3、HSE是、?、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的縮寫。

4、物質燃燒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是?、?、?。

5、A、B、C、D四類火災分別是、、、。

6、我國的火警電話、急救電話、交通事故報警電話分別是、、。

7、滅火的四種基本方法?、?、?、?。

8、我國消防工作的方針是、。

9、安全工作應做到的三不傷害是指、、也是工作中執行個人防護的規定。

10、安全標志分為?、?、?、?四類。

二、不定項選擇題(下面4個答案中至少有1個正確的,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遇水燃燒的物質是(?)

A、鈉?B、鉀C、鈣?D、鋁

2、汽油對健康的危害有()

A、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

B、輕度中毒癥狀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步態不穩、共濟失調。

C、吸入高濃度的油氣可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響性呼吸停止。

D、濺入眼內可導致角膜潰瘍、甚至失明;皮膚接觸導致接觸性皮炎。

3、柴油泄漏對環境的影響有(?)

A、對水體造成污染?B、對大氣造成污染

C、破壞水生生物呼吸系統?D、產生溫室氣體

4、符合燃燒類型的是(?)

A、閃燃?B、著火C、自燃?D、爆炸。

5、四類火災的具體內容是(?)

A、可燃固體: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等火災。

B、可燃液體:指液體和可溶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乙醇、石蠟等火災。

C、可燃氣體:指氣體火災。如天然氣、氫氣、液化石油氣、丙烷等火災。

D、輕金屬:指輕金屬火災。如鉀、鈉、鎂等火災。

6、撲救可燃液體類火災應選用的滅火器是(?)

A、泡沫(撲救極性溶解B類火災不得使用化學泡沫滅火器)

B、干粉?C、鹵代烷

D、二氧化碳型滅火器。

7、火災逃生的要點是(?)

A、防煙熏?B、果斷迅速逃離火場;

C、尋找逃生之路;?D、等待他救

8、下列儲罐內各金屬構件必須與罐體等電位連接并接地的是(?)

A、攪拌器B、升降器C、儀表管道D、金屬浮體

9、安全事故處理的“四不放過原則”是(?)

A、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

B、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

C、廣大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

D、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10、電器失火的主要原因是(?)

A、電器短路?B、超負荷C、漏電D、線路接觸不良

三、判斷題(判斷√或×,每題2分,共20分)

1、加油站站長的職責不包括對單位員工的HSE培訓教育和考核工作。(?)

2、庫站的所有員工都應該熟練使用配備的消防器材。(?)

3、站內不應發現煙頭、火柴和打火機。(?)

4、站內臨時動火或臨時用電有沒有臨時動火(用電)作業票無所謂。()

5、消防器材可以隨意擺放。(?)

6、加油站內可以隨意拉、接電源。(?)

7、上班前不得飲酒、帶酒氣或帶醉意上班。(?)

8、使用滲井、滲坑和采用稀釋方法排放油污水。(?)

9、檢維修、清潔設備產生的各類廢抹布、廢油桶、石棉私下自己處理。(?)

10、使用完的電池可以隨意丟棄。(?)

四、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

1、燃點:

2、爆炸:

3、火災隱患:

4、高處作業:

5、安全:

五、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1、HSE管理規范的十要素是什么?

2、操作人員在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場所,應采取哪些措施

3、怎樣撥打119報警電話

4、什么是風險什么是危害

5、“嚴禁煙火”的標志通常出現在哪些地方?

篇2:公司機關HSE考核試題

一、填空題(共20分,每空1分)

1、公司HSE的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清潔生產、

科學管理、?持續改進。

2、HSE管理體系標準中對方針的制定提出了八個方面的要求,其重點內容是:

遵守法律法規和定期評審?。

3、HSE管理體系的核心要素是:?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4、標準要求目標應是有層次的,應細化、分解,制定出具體的量化指標。

5、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把HSEMS體系文件分成三個層次管理手冊?

程序文件?和作業文件?。

6、管理評審是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定期組織的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評審,一般每年進行一次,通常是在?內部審核之后,?第三方審核?之前進行。

8、GB/T28001中風險控制的原則:消除危害?、?降低危險、個體防護。

GB/T24001污染預防的三個層次:源頭控制?、?過程控制、?末端治理?。

9、公司HSE目標是:?。

二:選擇題(從下面4個答案中選擇1個正確的,每題2分,共20分)

1、組織建立法律及法規要求管理程序,應包括的內容為(4?)

(1)建立獲取法律及法規要求的渠道;

(2)要及時跟蹤和更新;

(3)傳達給全體員工和相關方;

(4)以上三項內容。

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最終職責由(1?)承擔。

(1)最高管理者;(2)管理者代表;

(3)安全處處長?(4)內審員

3、一般情況下,把體系文件分為三個層次,《危險因素控制清單》和《法律及法規要求登記一覽表》是屬于(?3)

(1)第一層?(2)第二層

(3)第三層(4)不屬于三層次文件的范圍

4、(?1?)是一種較細致分析工作中過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項工作活動分為幾個步驟,識別每一步驟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設法消除危害。

(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檢查表分析(SCL);

(3)故障假設分析(WI);(4)預危險性分析(PHA)。

5、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執行者是(3?)

(1)安全部門負責人?(2)車間安全員

(3)內審員?(4)安全部門工作人員

6、當出現下列哪種情況時,應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對危害/環境因素進行更新(4?)

(1)公司活動、產品和服務中所適用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

(2)新、擴改建項目;

(3)組織機構發生較大變動;

(4)以上三種都對。

7、一個用人單位要申請HSE管理體系的第三方認證,必須達到的條件之一是:(?1)

(1)保持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將全部要素運行一遍,并至少達3個月的運行記錄;

(2)保持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并已經過一次完整的內審;

(3)已經建立了文件化的HSE管理體系,即將開始運行;

(4)保持HSE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2個月,并有完整的運行記錄。

8、用人單位在編寫體系文件時不需考慮:(?3)

(1)現行有效的做法和文件;(2)員工的一些合理化建議;

(3)已經廢止的管理制度;(4)進行現狀調查所搜集的有關信息。

9、組織進行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時應考慮的范圍:(4?)

(1)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

(2)所有進入作業場所人員的活動;

(3)作業場所內的設施,無論是由組織還是由外部所提供的設施;

(4)以上答案全對。

10、對于失效的作廢文件,下列哪種做法是錯誤的:(?1)

(1)可以不做任何標識保留在原處;

(2)必須及時收回集中保管;

(3)必須及時收回集中銷毀;

(4)可以保留在原處,但需加蓋“作廢留用”印章;

三、判斷題(判斷√或×,每題2分,共20分)

1、當本崗位未領到有關體系文件時,可以從別處借來后復印有關章節使用。(×)

2、用人單位在進行運行控制時,只考慮自身的環境因素,不需要對相關方給予關注。(×)

3、信息交流是雙向的,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交流都要有相反映出交流的效果和成績。(√?)?

4、危害存在就一定會發生事故。(×)?

5、制定目標時不需要考慮相關方的觀點。(×)?

6、建立和實施HSE管理體系只是安全環保處的事,與其它部門沒有什么關系。(×)

7、可容許的風險就是用人單位依據法律法規要求和HSE方針認為可接受的(×)

8、某組織已經通過了ISO9000認證,在編寫HSE管理體系文件時應盡量考慮與原有體系文件之間的協調問題,避免出現相互矛盾和不協調。(?√)

四、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1、風險評價:

2、危害:

3、環境因素:組織的外部所在,包括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不符合:任何能夠直接或間接造成傷亡、職業病、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的事件;違背作業標準,規程,規章的行為;與管理體系要求產生的偏差。

5、管理評審:高層管理者對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體系的適應性及其執行情況進行正式評審、評審包括有關HSE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方針、規范以及因外部條件改變而提出的新目標。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職業危害包括哪些內容

①有毒物質危害

②噪聲危害

③粉塵危害

④振動危害

⑤電離輻射危害

⑥高溫危害

⑦電能危害⑧酸、堿危害

2、HSE管理體系的十大要素是什么

①領導承諾、方針目標和責任

②組織機構、職責、資源和文件控制

③風險評價和隱患治理

④承包商和供應商管理

⑤裝置(設施)設計和建設

⑥運行和維修

⑦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

⑧檢查和監督

⑨事故處理和預防

3、HSE管理體系內審時應準備哪些工作文件

①審核檢查表

②內部審核報告

③管理評審報告

④審核記錄

⑤不符合報告

⑥不符合項分布表

⑦審核計劃以及首末次會議簽到表

4、你所在部門及崗位的HSE職責有哪些

5、建立及實施HSE管理體系的作用

①減少各類事故的發生、降低風險

②減少及預防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成本

③提高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水平

④改善企業形象、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⑤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

⑥對石化企業進入過國內、國際市場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