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龍湖地產總圖設計施工圖紙深度要求:

龍湖地產總圖設計施工圖紙深度要求:

2024-07-13 閱讀 5027

龍湖地產施工圖紙深度要求:

1總圖設計

1.1總平面圖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測量坐標網、坐標值

3)場地四界的測量坐標(或定位尺寸),道路紅線和建筑紅線或用地界線的位置

4)場地四鄰原有及規劃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標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構筑物的位置、名稱、層數

5)建筑物、構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車庫、油庫、貯水池等隱蔽工程以虛線表示)的名稱或編號、層數、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用地內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名稱、建筑層數,樓棟、單元編號。建筑屋頂輪廓宜用單線表示,坡屋面應表明屋脊線位置

6)建筑退線

7)表明居住區道路與城市道路的接駁;標明小區車行及人行道路主次入口、周邊道路公交站點位置

8)路面寬度及平曲線要素

9)道路紅線、道路中心線

10)室內設計標高;高程系統

11)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道路、無障礙設施、排水溝、擋土墻。護坡的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

12)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13)建筑物、構筑物使用編號時,應列出"建筑物和構筑物名稱編號表"

14)應要求設計院除完成廣義的國家規定的"總平面圖"外,還需完成反應建筑人行出入口層(含下沉庭院)平面的總圖(簡稱"首層總圖")

15)注明建筑人行出入口層平面(通常為底層)、室外臺階、架空層及與道路的高差關系

16)道路平面須表明道路中心線、車行道、人行道、道路綠化及停車位(場)位置、道路尺寸、組團級以上道路轉彎半徑以及不同級別道路的交接

17)應明確小區內包括公廁、垃圾站、托兒所、居委會、圍墻、門衛、地下通風口、排煙口等配套設施的平面位置、標高及具體作法

18)應明確道路兩側及小區內雨水排水系統作法,室外大范圍的平臺、廣場、踏步及由室外到室內的道路變坡處,應設截水溝及篦子,形成排水管網

1.2豎向布置圖(平地可結合總平面圖繪制)

1)場地測量坐標網、坐標值

2)場地四鄰的道路、水面、地面的關鍵性標高

3)建筑物、構筑物名稱或編號、室內外地面設計標高

4)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的設計標高

5)道路、排水溝的起點、變坡點、轉折點和終點的設計標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溝須及溝底)、縱坡度、縱坡距、關鍵性坐標,道路表明雙面坡或單面坡,必要時標明道路平曲線及豎曲線要素

6)為避免場地內出現倒坡,豎向設計圖中除了應標出所有車行道的坡度、坡長以及邊坡點位置外,還應標出住宅單元出入口至小區道路之間人行通道的坡度、坡長以及變坡點

7)擋土墻、護坡或土坎頂部和底部的主要設計標高及護坡坡度

8)用坡向箭頭表明地面坡向,當對場地平整要求嚴格或地形起伏較大時,可用設計等高線表示

9)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10)注明尺寸單位、比例、補充圖例等

1.3土方平衡圖:

1)場地四界的施工坐標

2)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位置(用細虛線表示)

3)20m×20m或40m×40m方格網及其定位,各方格點的原地面標高、設計標高、填挖高度、填區和控區的分界線,各方格土方量、總土方量

4)土方工程平衡表

1.4管網綜合圖:

1)總平面布置

2)場地四界的施工坐標(或注尺寸)、道路紅線及建筑紅線或用地界線的位置

3)各管線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和管線間距

4)場外管線接入點的位置

5)管線密集的地段直適當增加斷面圖,表明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綠化之間及管線之間的距離,并注明主要交叉點上下管線的標高或間距

篇2:某項目總圖工程施工管理規程

項目總圖工程施工管理規程

1.編制目的

用于指導工程管理人員對總圖工程進行全面質量控制,確保總圖工程全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2.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總圖工程(道路及管線)施工過程各階段的質量控制。本規程所指綜合管線是指給水管、排水管、煤氣管、電力、電信、有線電視、安保監控等各種小區內管線。

3.職責

3.1總工程師辦公室負責本規程的制定、修改、分發及解釋;

3.2項目工程部負責本規程的具體實施。

4.管理流程

5.管理過程

5.1事前控制

5.1.1管線綜合協調及圖紙會審

5.1.1.1配合前期召集各管線設計單位及環境設計單位召開綜合協調會,審查設計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已得到相關行業接口部門的認可。

5.1.1.2組織設計、監理各施工單位進行圖紙會審并形成會審紀要,重點審查建筑單體與管線、區外管線與區內管線的接口有無問題。

5.1.2施工單位資質及人員審查

5.1.2.1審查各配套施工單位是否具有相應的施工資質要求。

5.1.2.2審查各配套施工單位人員的施工經驗、素質和質量保證體系,主要管理人員的資質和到位情況,并填寫《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及特殊專業工種人員資格證明文件統計表》,對不能滿足要求的,立即通知施工單位整改(特殊管線得到接受部門認可的除外)。

5.1.3審核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

5.1.3.1審查各配套管線與道路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并將審查意見填寫在《施工組織設計審批表》上。

5.1.3.2審查各配套管線與道路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計劃,重點把握各配套管線的先后施工順序,避免相互干擾。

5.1.3.3審查各配套管線與道路施工時,是否已充分考慮到對其余成品或自然環境的保護措施。

5.1.4材料及工藝

5.1.4.1根據不同的配套管線,檢查各施工單位所用的材料是否已滿足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

5.1.4.2對新材料、新工藝、工程管理人員應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工藝交底,必要時邀請質監站、供貨方參加。

5.2事中及事后控制

5.2.1管道施工及驗收

5.2.1.1復核道路各種管道定位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確定管道的開挖方法和開挖順序。一般要遵循由深到淺的施工順序,即最深的管道先施工(如污水管、雨水管等),然后施工較淺的管道(如煤氣管道、上水管等)。

5.2.1.2復核各種管道的墊層與基礎的厚度、標高,是否符合設計各施工規范要求。

5.2.1.3復核各種管道檢查井的坐標、井底標高,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5.2.1.4檢查各管道的連接方式是否符合設計各施工規范要求。

5.2.1.5管道連接完成后需進行隱蔽工程驗收。有閉水試驗要求的,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閉水試驗,并將試驗結果填寫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上,隱蔽工程全部驗收合格后方可回填隱蔽。

5.2.1.6檢查各管道回填的材料與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5.2.1.7檢查各管線的穿路管有否遺漏。

5.2.1.8組織人員對管道進行驗收與質量評定。

5.2.2道路墊層施工與驗收

5.2.2.1復核道路的定位放樣工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2.2復核路基持力層土方的質量和標高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土路基兩側臨時排水溝有否考慮。

5.2.2.3檢查路基墊層的材料、鋪設方法和壓實、厚度方法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5.2.2.4復核路基墊層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2.5組織人員對路基墊層進行驗收與質量評定。

5.2.3道路基層施工與驗收

5.2.3.1檢查道路基層材料(主要為三渣)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及材料的試驗報告。

5.2.3.2檢查道路基層鋪設前的頂標高是否已做好標記,并復核鋪設厚度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

5.2.3.3檢查道路基層鋪設順序是否合理,鋪設方法是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5.2.3.4檢查道路基層壓實方法是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基層面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3.5組織人員對道路基層進行驗收與質量評定。

5.2.4各種管線穿線、調試

5.2.4.1檢查各種線路的材料有否生產合格證、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4.2檢查各種線路中繼設施的設置是否合理。

5.2.4.3檢查各種線路的調試情況是否已符合設計和使用要求。

5.2.5道路面層施工與驗收

5.2.5.1檢查道路面層材料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及材料的檢驗報告。

5.2.5.2檢查道路面層預鋪設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頂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5.3檢查各種管線檢查井的頂標高是否與道路面層頂標高一致。

5.2.5.4檢查路邊側石與平石的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5.2.5.5檢查道路面層施工機械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5.2.5.6組織人員對道路面層進行驗收與質量評定。

5.2.6最終驗收及交付

6.編制依據

6.1建筑施工手冊

6.2市政公用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匯編

6.3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7.相關/支持性文件

7.1工程管理過程控制程序

7.2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7.3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規程

7.4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規程

7.5工程進度管理工作規程

8.質量記錄

8.1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及特殊專業工種人員資格證明文件統計表(GT/QR?15-03)

8.2施工組織設計審批表(GT/QR?15-05)

8.3檢驗、試驗報告檢查表(GT/QR?23-01)

8.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篇3:技術處總圖工程師安全生產職責

1參加本單位組織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審核與自己崗位相關的安全技術措施與方案,做好檢查落實情況。

2負責全公司各裝置的總圖變更管理,對建筑物與公用管廊安全措施進行檢查與落實。

3負責全公司地下管網泄露隱患排查工作,對檢查問題提出控制措施與整改方案。

4掌握滅火和火場逃生知識,熟悉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5積極參加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和安全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