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基本要求
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
1.根據居住區內不同年齡居民的特點,如雙職工使用較少,學齡兒童、青少年次之,學齡前兒童與老年人經常使用等,以及居住區的功能組織的需要,應采取集中與分散、重點與一般,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以形成完整統一的居住區綠地系統,并與城市總的綠地系統相協調,另外,居住區內要注意綠化系統和步行道系統的聯系。
2.充分利用當地原有的自然條件,盡可能利用一些坡地、劣地、洼地和水面等不利于建設的用地進行綠化,以變不利為有利,節約用地。對建設用地中原有的綠化,湖河水面等自然條件要充分利用。
3.應注意美化環境的要求,可以多種些鄉土樹種,考慮四季的景色變換,做到喬、灌木結合搭配,并采取規則種植、對植、孤植和叢植的方法,以增加綠地景觀的多樣化。
4.在植物配置上和種植方式上力求投資少,有收益,且便于管理,要選擇易生長的樹種,以生長快的樹種為基調,適當配置名貴花木。
篇2:綠地養護工程管理制度范文
綠地養護工程管理制度
(一)、綠地養護管理制度
1、每個綠化養護工程設立項目經理部,專人負責,專人管理。項目經理要做好材料申報工作,及時向監理和甲方上報。
2、建立每日巡視制度。項目經理須每日巡視,發現并處理養護區域內出現的問題,做好每日巡視記錄。保證每周三次向現場監理匯報巡視情況。
3、項目經理在養護期內須常駐昆山,每日巡視養護綠地,并保持通信暢通,有事外出須向監理或甲方請假。
4、養護期間確保養護綠地內的環境衛生整潔,無廢棄物和垃圾,安排專人定崗定時從事衛生保潔工作。
5、養護人員須每日到位,統一著裝,在項目部相關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自覺做好各項養護工作。
6、養護人員須熟悉所管區的綠化面積和布局、花草樹木的品種和數量,并熟悉花草樹木的名稱,習性和培植辦法,了解其生長特征和養護辦法。
7、保持綠地清潔,保證不留雜物,做到不缺水、不死苗、花木生長茂盛、草坪邊緣線應保持整齊劃一。
8、對植物的澆水應根據季節、天氣、植物品種而定,晴天多澆;陰天少澆;雨天不澆;干燥天氣多澆;抗旱性強的少澆;喜濕性品種多澆。
9、對花草樹木定期進行松土、施肥、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并修剪殘枝敗葉,使樹型優美健壯,做到無折枝、破裂,無病蟲害。
10、綠籬帶保持整齊、有型,無枯枝、強生枝、雜草等,對已死植物及時挖除、補種。
11、維護好所有的綠化工具、器材。
(二)、養護檔案管理制度
1、每個綠地養護工程都要建立專門的檔案記錄。
2、養護日記管理,養護日記由項目施工員記錄,日記要求連續、詳細、明了,能反映出質量監督和管理動態。對養護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理的過程要進行詳細記載。養護日記應從工程開始起至工程交工驗收止。
(三)、安全技術措施
1、總則:"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所有職工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建立安全、文明施工例會制度,每周召開一次安全文明施工例會,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責任落實到人。設立專職安全員,組織安全檢查,防患于未然。
3、工作中應集中精力,堅守崗位,工作場所不準打鬧、睡覺和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嚴禁酗酒者進入工作崗位。
4、臨時工作中斷后或每次開始工作前都必須重新檢查電源是否確已斷開,并驗明是否無電。不準私自接電。
5、使用電器設備(如水泵等)事先檢查電源線絕緣膠皮是否完好,電源線接頭是否完好,設備本身有無機械損壞。
6、使用剪草機等機械時,先檢查機器本身有無故障,嚴禁機器帶病操作,檢查汽油、機油是否充滿,火花塞、濾芯等部件能否正常工作。檢查時嚴禁將手、腳等部位伸入正在運行的剪草機底盤下,正式使用前需試車1分鐘。
7、使用割灌機、綠籬機等機械時,先檢查機器本身有無故障,嚴禁機器帶病操作,檢查汽油、機油是否充滿,火花塞、濾芯等部件能否正常工作。使用時前端刀片不得向人,刀片不得有意切割鐵絲、石塊等堅硬物體,使用時注意避讓電線,正式使用前需試機1分鐘。
8、使用噴霧機前先檢查機器、噴藥管有無故障和堵塞,使用前需試機1分鐘。
9、各類工具、機械使用時若發現聲音失常、有異常噪音、發出臭味或焦味、車體過熱、漏油等明顯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查明原因,及時維修。
10、使用梯子時,梯子要有防滑措施,踏步應牢固無裂紋,梯子與地面之間的角度以75度為宜,沒有搭勾的梯子,在工作中要有人扶住梯子,使用人字梯時拉繩必須牢固。
11、工作中嚴禁野外用火,以防發生火災。
12、各類機械加油時,必須在冷機的狀態下加注。
13、發生重大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要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及上級領導。
(四)、文明施工措施
1、認真執行有關文明養護的規定,設立兼職文明監督員,指導養護人員安全文明養護作業,創建文明工地。
2、加強文明教育宣傳和組織紀錄管理,要求做到文明養護、科學養護,發現踐踏草坪和破壞綠化現象及時勸阻和制止。
3、加強養護現場管理,做到堆放合理有序、道路整潔通暢、設備工具有序管理,具體見施工現場平面圖(見附表)。
篇3:綠地工程保潔和保安工作方案
綠地工程保潔和保安工作方案
(一)、綠地保潔措施
1、在養護區內設置專業保潔工人進行保潔工作,劃分責任區域,責任落實到人,從而將衛生保潔責任落實到實處。
2、每天6:30-18:30保持綠地無垃圾雜物,包括生活垃圾、景石外的石礫磚塊、干枝枯葉、糞便,無鼠洞和蚊蠅滋生地等,發現鼠洞要及時堵塞。清除垃圾雜物后要注意保潔。
3、修剪后產生的垃圾要及時清理,歸堆后的垃圾雜物和籮筐等器具要放在隱蔽的地方,當天垃圾當天清運,不過夜,不焚燒。
4、保證綠地內的排污、排水管網的暢通,不得有漏點。
5、綠地周圍的凡屬養護區內的水體,要及時清除雜物,定時殺滅蚊子幼蟲,定時清洗水池,控制好水的深度,保持水體清潔。同時管好水閘開關,不浪費水。
6、使用的化肥,農藥的殘留物不得傾倒入水域中以免污染水源。
(二)、保安工作方案
為防患于未然并及時有效地處理在養護階段發生的突發性事件,在綠地養護項目管理制度基礎上,制定本方案。
1.24小時保安計劃
(1)加強對職工的教育,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把應急搶險的準備落實在日常工作中。
(2)、保證人員和物資、工具的配備,隨時處于完好狀態。
(3)、通訊保持隨時暢通,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聯系號碼如有變化,應及時告之有關部門。
2、110聯動搶險處理預案
(1)、項目管理部的職責:
參與制定、修改搶險處理預案;
組織搶險處理預案的實施,統計災情,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成立搶險小組,負責事故現場的指揮及搶險措施的部署工作;
負責事故現場人員、重要物品的搶救。
(2)、具體操作步驟:
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輕重緩急及時調動搶險小組進行搶險,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具體步驟如下:
根據相關資料信息,各工地建立搶險備勤制度;
災情發生后,按災情發生的地點由項目管理部通報災情,搶險小組按災情的程度安排車輛、設備、人員趕赴災情現場;
在處置突發事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防護。